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是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纲领。
在其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后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参与起草制定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而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同前者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反帝反封的内容: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前者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清朝的种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清政权被推翻后,便失去灵魂而毫无号召力;在国内民族关系上,它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思想。
后者的民族主义则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明确主张。
(2)前者的民权主义,只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空洞的口号。
而后者的民权主义则明确提出民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国民党“一大”的《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民族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宣言》还规定,“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如何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既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
民族革命是扫除“现在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通过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的办法,把土地问题解决好,以预防出现欧美那种“贫穷不均”,避免“少数富人专制”而引起的“社会革命”。
进步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半封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试图以革命手段来解决之,因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革命的、进步的纲领。
它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和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而它在同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成为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
列宁也曾高度赞扬:“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
”(列宁选集242/2)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同盟会纲领存在着缺陷,它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民主义纲领:首先,它没有正面的、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实现民族独立的口号,没有把斗争锋芒直接对准帝国主义,相反,却对帝国主义抱有某种程度的幻想。
其次,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众所周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今年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诞生的第一百一十周年,而去年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诞生的第九十周年。
所以,我们弄清新旧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点是有一定历史纪念意义的!1、旧三民主义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不断碰壁。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在第二次烟片战争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经过三十余年的改良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民富国强,但甲午战争时慈禧挪用军费是导致战败及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因素,使国人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
其间,孙中三上书李鸿章,而李不屑一顾。
甲午战后,列强明显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故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改良派为救亡图存而掀起自上而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但一百零三天后,慈禧发动政变,宣告变法失败。
政变后,有人说李鸿章为“康党”。
从此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孙中山上书及维新变法等改良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后,由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冲击力中国的自然经济,再加上《马关条约》中规定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及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
当孙中山上书失败后,便成立兴中会,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在思想家邹容《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著作影响下,各地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建立,这些更坚定了孙中山的革命意志!2、提出: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会上,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即同盟会的纲领)。
思想文化史(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第1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思想: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重新阐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主要内容内容革命纲领思想内涵地位实质局限民族主驱除暴力推翻前反封具有狭隘*为什么说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在三民主义中,解决民族压迫问题是为了建立国家政权,解决革命成功后社会发展问题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两者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因此,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4、实践(1)推翻封建政权: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911年,武昌起义(2)建立民主共和: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维护民主共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5、评价(1)性质:近代中国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积极: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3)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民族主义具有狭隘性;民权仅限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缺乏群众基础。
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北洋军阀黑暗腐朽统治,社会矛盾尖锐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2)思想: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重新解释3、主要内容*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里?一是内容新。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的内容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的内容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虽然这两个概念听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们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别担心,咱们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让这些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下面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两个“三民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
1. 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提出的。
这时候的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孙中山的目的就是要给国家找到一条明路。
1.1 民族主义首先是民族主义。
孙中山希望中国能够统一起来,摆脱列强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
这是他当时最关心的事情了,毕竟那个时候,列强们像苍蝇一样围绕中国,真是让人看了心烦。
1.2 民权主义接着是民权主义。
孙中山希望中国能够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体制,让老百姓有话语权。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来开会,决定家里的大事小情,而不是让一个人说了算。
1.3 民生主义最后是民生主义。
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
孙中山想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为三餐发愁。
2.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是国民相关部门在孙中山去世后,由蒋介石等人继续推进的。
虽然它沿用了“旧三民主义”的名称,但实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2.1 民族主义的新内涵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强调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之外,还加上了更强的反共色彩。
这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国家的未来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2.2 民权主义的新发展在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集权的必要性,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相关部门的控制力。
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时期更倾向于广泛的民主,新三民主义更加注重政治稳定,集权被认为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
2.3 民生主义的新目标至于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在这方面也有了新动作。
他们不只是关注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开始注重经济的现代化,比如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进程,民生的改善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实际行动。
高中历史(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7 三民主义 含解析
三民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的进行;后来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一、旧三民主主义的内容: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关系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来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范畴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含义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推翻专制帝制,建立共和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二、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1.民族主义是前提。
民族主义的重点是解决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生存发展问题,是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实现的政治前提。
2.民权主义是核心。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是基础。
民生主义要解决人民的贫困、国家的富强问题,能够巩固前两个革命的成果,是三民主义的基础.四、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五、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提出了要“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六、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推动民主革命发展的表现(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的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也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3)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开展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收回了部分国家权益。
讲稿3:新三民主义(2)
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想
(1)关于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1924年1——3月作《民族主义》讲演,主要论述 三个问题: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指出帝国主义就是侵 略主义,帝国主义到处侵略,制造战争,扩张领 土和谋求霸权。 赞扬俄国革命是人类的希望,提出中国要学习苏 俄革命的经验,并联合苏俄。 强调要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就必须恢复民族主 义精神和我国固有的道德。 新民族主义由笼统反满到着重反帝,换充实了民 族自决、国内各民族平等、联俄等新的因素。
(2)关于民权主义: 重新解释的民权主义宣布实行直接的、普遍的、革命 的民权,主张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的国家。
1924年3——4月作《民权主义》讲演,提出 了在国家政权问题上的一些新观点,主要内 容:指出民权是人类政治制度演进的产物,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批判了欧美“代议 政体”的弊端,提出了“权能分开”的设想, 主张以直接民权修正代议制度。反对“为资 产阶级所专有”的民权制度,主张建立“为 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共 和国。 新民权主义对人民直接管理国家进行了较为 充分的考虑,接近了人民民主主义或新民主 主义。
(2)蒋介石、汪精卫等曲解三民主义 蒋介石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变成依赖外国、 大汉族主义和恢复封建道德,把孙中山的民 权主义变成以“训政”为名行一党专政之实 和“一个领袖”的独裁专制主义,把孙中山 的民生主义变成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 制、发展官僚资本和摧残民族资本。
汪精卫派否定国民党有过三大政策尤其是有 过联共政策。汪精卫叛国投敌后,打着“三 民主义”旗号炮制其卖国理论,把孙中山的 民族主义歪曲为大亚细亚主义,宣扬中日共 建“东亚新秩序”;把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曲 解为“以一个党一个主义为中心”的专制独 裁主义,把民生主义篡改成反对马克思主义、 反对社会主义的谬论。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山东省胶南五中逄卫革 266400三民主义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之大成,形成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有的学者把三民主义称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纲领”。
从广义上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应该包括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岳麓版历史新教材《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也把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作为本课重点。
但如何准确把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新旧三民主义到底有何异同?教材并未明确指出。
本文拟在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旧三民主义作一明确比较。
首先通过下表我们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作一对比:通过上表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新旧三民主义内容上的异同:新旧三民主义的相同点:新旧三民主义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主义为核心,都以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其中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第一,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只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满清政府和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对造成民族危机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尤其是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具有积极而明显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对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来说,实在难能可贵,说明此时孙中山已能认清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第二,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对民权所有者的强调比较笼统,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实际主要是指民权为资产阶级所有。
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明确强调民权的普遍性,同时主张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是什么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区别_高中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是什么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区别_高中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名文,号逸仙。
1866年出生
于广东省香山翠亨村,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祖国的衰败使他放弃医生,立志救国救民。
1894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年轻的孙中山怀着报国的热情
北上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但遭到冷遇。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腐朽的清政府通过变革是复兴不了中华民族的,为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
山约集华人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在入会誓词中他提出“驱逐鞑掳,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三民主义的酝酿时期。
1905年8月同盟会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旧三民主义,在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内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
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在大会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有:中国民族自救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
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充实,丰富,完善了三民主义。
高二历史《新三民主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新三民主义》知识点总结高二历史《新三民主义》知识点总结2016高二历史新三民主义知识点1.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共的影响。
(3)改组了国民党。
(4)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
2.提出标志:1924年,地点:广州,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善农民与工人的生活状态。
4.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2)是孙中山在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是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转变。
【疑点2】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点拨】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都主张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但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享有的范围很空洞,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享有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中都主张平均地权,但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民生主义更多地关注了民众的生存问题。
1.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
(1)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最根本区别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最根本区别引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民主义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
三民主义最早由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提出,旨在实现中国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民主义也经历了演变和变革。
本文将对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最根本区别展开探讨。
1. 旧三民主义的特点旧三民主义是指孙中山最初提出的三民主义理论。
它包括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幸福”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旧三民主义强调了民族解放,主张推翻外国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
它追求的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旧三民主义在其早期阶段,曾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推动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新三民主义的诞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旧三民主义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新三民主义逐渐形成并提出。
新三民主义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与时俱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挑战和需求。
3.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新三民主义相较于旧三民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社会主义取向新三民主义明确将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最终目标。
它强调阶级斗争的存在,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人农民联盟掌握政权,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新三民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旨在为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3.2 社会改革的重视新三民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改革。
它提出了“平均地权”和“平均财富”的理念,主张通过土地改革和财富再分配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此外,新三民主义还提倡实施普遍的教育、医疗和福利制度,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3.3 民族复兴的强调新三民主义强调中国的民族复兴,主张通过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改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它主张加强军队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和外交纠纷。
4. 结论新三民与旧三民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高中历史重要考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重要考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旧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
孙中山还受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欣赏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
受到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唐朝民族和睦思想、黄宗羲等反君主专制思想、洪秀全均田思想的影响。
以知难行易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然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2、标志和内容:1905年提出同盟会纲领,并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
三民主义思想内涵地位局限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补充不是彻底的土地纲领,没有实行3、评价:①积极: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迅速成为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②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因此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在宣传上重民族主义轻民权主义。
4、实践: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改)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
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 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 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 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项说的 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答案】A
(2013· 安徽文综· 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 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 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 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集中反映了20世纪初资产阶 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1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主要内容、评价
2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主要内容、评价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民权 主义
新在哪里?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国 民的政府,国 民一律平等 新三民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 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 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 主义
新在哪里? 普遍平等民权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 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 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也是其毕生奋斗的政治目标。
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然而随着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不断加深,对这三者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入的过程,因此,就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之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又重新点燃了孙中山的希望之火。
1923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决议,积极改组国民党,并明确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了以改组为中心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根据三大政策的精神,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这就是新三民主义。
首先,在民族主义方面,明确提出反对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并且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革命第一要略,要使中华民族“自由独立于世界”。
对内则承认“各民族之自决权”。
这相对旧民族主义来说,具有明显的进步了。
在民权主义方面,对近代各国之民权也有了反思,认为这些国家的民权“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应为平民之工具”,主张国家“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以此防止欧美诸国制度之流弊,这里的平民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而不是少数大资产阶级。
孙中山还强调权能分开,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拥有政权,而在人民所拥有的权力中,最重要的是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直接民权,希望借此摆脱代议制的弊病,可见,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也深化了。
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点,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已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解释了,此时,孙中山已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纳入进来了,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借鉴苏联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经验。
节制资本是指对私人资本进行节制,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要用国家资本来掌握国计民生的方向。
相比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还提出了节制资本和政权为平民所共有的主张,这已经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较为一致了,可见,此时,孙中山在对革命历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吸纳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这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中国民主共和历程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