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课件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眼球壁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巩膜、脉络膜和 视网膜。
眼内容物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共同为 眼睛提供屈光能力。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肌等,它们对 眼球起到保护、运动和泪液分泌等作用。
眼睛的功能
80%
视觉感知
眼睛能够通过接收光线信息,将 之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皮层,使我们能够感知视觉信息 。
03
眼镜的种类与功能
近视眼镜
总结词
用于矫正近视,使近视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详细描述
近视眼镜是一种凹透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使得近视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 远处的物体。它通常由玻璃或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具有轻便、舒适的优点。
远视眼镜
总结词
用于矫正远视,使远视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近处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课件第 四节眼睛和眼镜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眼睛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 眼镜的种类与功能 • 眼睛的保护与眼镜的正确使用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能够将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 递给大脑进行视觉感知。
眼镜的种类与作用
眼镜是一种矫正视力的工具,通过调整光线折射的角度,帮助近 视、远视或散光等视力问题的人看清楚物体。
学习目标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眼睛在调节焦距中的 作用。
理解眼镜的种类和原理,以及不同眼镜对视力的矫 正方式。
掌握眼镜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提高视力保护意 识。
02
眼睛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眼睛的生理结构
THANK YOU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眼睛和眼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眼睛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眼睛和眼镜》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眼睛和眼镜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课堂
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眼球的结构、成像原理、视力问题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答案。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参与程度较低的学生,通过提问、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作业点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作业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作业中的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作业反馈:及时将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鼓励他们不要气馁,继续努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四节眼睛和眼镜》课件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XX/XX
汇报人:PPT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眼睛的构造
3
眼镜的种类
4
眼镜的材质
目录
CONTENTS
5
眼镜的保养与维护
6
眼镜的选择与佩戴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眼睛的构造
PART TWO
眼球的组成
视神经:连接视网膜和大脑,传递视觉信息
其他材质
塑料:轻便、耐用、易于加工
钛合金:轻便、不易变形、易于加工
钻石:清晰度高、不易变形、易于加工
树脂:轻便、不易变形、易于加工
水晶:清晰度高、不易变形、易于加工
玻璃:清晰度高、不易变形、易于加工
眼镜的保养与维护
PART FIVE
眼镜的清洁方法
使用眼镜布或专用清洁剂擦拭镜片
避免使用纸巾或粗糙的布料擦拭镜片
老花镜的镜片通常是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使老年人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
老花镜的种类包括单焦点老花镜、双焦点老花镜和多焦点老花镜。
老花镜的佩戴需要根据个人的视力状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镜片和镜架。
近视镜
太阳镜
品牌:雷朋、欧克利、古驰等
颜色:黑色、棕色、灰色等
功能:遮挡阳光,保护眼睛
防护镜
防风沙眼镜:防止风沙对眼睛的伤害
树脂材质
树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树脂眼镜的抗冲击性较好,能够有效保护眼睛不受伤害
树脂眼镜的透光率较高,能够提供清晰的视觉体验
树脂眼镜具有轻便、耐用、不易变形等优点
PC材质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
人教版《眼睛与眼镜》34张课件

眼镜的度数 1、透镜焦度是指焦距的倒数
Φ=1/f,单位:m-1 2、眼镜的度数等于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D=100Φ,单位:度
3.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1:由焦距为0.5m制成的近视眼镜,那么眼镜的度数?由焦 距为0.2m制成的近视眼镜,那么眼镜的度数?
例2:+4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他的焦距 是多少?
近视眼及其改正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 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 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 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 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的物 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1).结构: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一 个底片。
2).调节:看远物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 看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
2、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
1、成因: ①晶状体太厚, ②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2、改正: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预防措施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秘的 照相机 ,晶状 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 视网膜 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 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为什么近视眼用凹透镜,远视眼用凸透镜?
第一步 眼珠运动法--头向上下左右旋 转时,眼珠也跟着一起移动。
眼 珠 运 动 法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 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知道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关于眼睛,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虹膜
眼睛的构造
玻璃体 视网膜
通往大脑的神经
正常眼睛的工作原理
一、人眼看物原理: 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 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保护我们的眼睛!!
练习: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胶片相当于 _______.拍照时,物体应在_____________ 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 像。
2、人的眼睛就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 的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___________, 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________上,再通过视觉 神经把信息传送到大脑,产生视觉。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 视眼镜。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以及“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和矫正”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通过观察盲人艰难的生活图片,体会残疾人的痛苦,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公德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理解眼睛的调节及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光具座、蜡烛、火柴、水、自制水透镜、注射器、眼睛结构挂图、眼球模型、充水的透明气球、白纸、凸透镜(f=5cm、f=10cm、f=15cm)、凹透镜(f=5cm、f=10cm、f=15cm)。
学生分组用:光具座、蜡烛、火柴、水、自制水透镜、注射器、凸透镜(f=5cm、f=10cm、f=15cm)、凹透镜(f=5cm、f=10cm、f=15cm)。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盲人的生活学习图片,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温故知新】1、画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折(备注:水透镜是由密闭的橡皮膜通过导管连着注射器组成,里面装着纯净水)教师巡视指导各组实验情况正常眼睛看远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板书】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板书】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凸,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板书】近视眼矫正:应佩戴凹透镜学生汇报交流后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评估并反思实验过程,从而改进实验方案。
眼睛和眼镜4.ppt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度=焦距的倒数 眼镜度数= 焦度×100
1 Φ=
f
度数 = 100 f
(凸透镜度数是正数,凹透镜度数是负数)
回答:
+300度是 远视 镜片,焦度是 3
焦距是 33 cm。 -200度是 近视 镜片,焦度是 -2
焦距是 -50 cm。
m-1, m-1,
A
B
C
D
上面四幅图中: 表示近视眼的是_,此时晶状体太_,折光能力太_, 成像在视网膜_,需用_透镜矫正,如图_。 表示远视眼的是_,此时晶状体太_,折光能力太_, 成像在视网膜_,需用_透镜矫正,如图_。
明视距离
人眼看物体最清晰、最不容易疲劳的距 离。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
正常眼睛的调节作用 ?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
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及矫正
现象: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看不清远处。 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结果:成像在视网膜前。 矫正: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 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 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 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
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B( )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预防近视措施:
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25cm。 做眼保健操。
1.闭眼1分钟 2.看远处1分钟(最好是1公里外绿色树顶) 3.按太阳穴,用力轮刮上眼眶、下眼眶、四白穴各15下。 4.看近处食指尖1分钟(约10-12cm)。 5.按太阳穴,用力轮刮上眼眶、下眼眶、四白穴各15下。 6.看远处1分钟(最好是1公里外绿色树顶) 7.按太阳穴,用力轮刮上眼眶、下眼眶、四白穴各15下。 8.闭眼1分钟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新人教版

(2)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 卫生?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有关。
1、成因:
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成像于视网膜前。 (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
2、矫正:
配戴凹透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猜想: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可能跟
有关。
1、成因:
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 成像于视网膜后。 (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
2、矫正:
配戴凸透镜
➢总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
症状
成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
视
只能看清 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 视网膜前
眼
凹透镜
远 只能看清 视 远处物体 眼
晶状体太薄
视网膜后
凸透镜
本节小结:
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眼球构造、视觉成像原理、调节原理。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课后思考: (1)正常眼睛、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远点 和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2、成像的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 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的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 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 生信号,视神经把这 个信号传给大脑,形 成视觉。
相 机
眼 球 好 像
透 镜
晶 状 体 和
光 屏
视 网 凸
3、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
➢观察讨论:将蜡烛移近位置固定的凸透镜,怎样让光屏上重 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看近处物体 收缩 较厚
较强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
【点拨】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近视眼镜拿
走,若蜡烛的位置不变,烛焰发出的光直接经凸透镜,会
聚点会靠近凸透镜,即像距变小,所以将光屏适当靠近透
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若光屏的位置不变,可将蜡烛
靠近凸透镜,即减小物距,光屏上仍可承接到清晰的像,
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
2
3
4
5
6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图中示意了正常眼睛的调节,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物体无论多远或多近,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B. 正常眼睛,能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C. 晶状体的形状不同,对光的偏折能力也不同
D.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
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
A )
A. 小荣的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不戴眼镜时,小荣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C. 小荣是远视眼
D. 戴眼镜后小荣的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连云港阶段练习]人的眼睛是神奇的成像工具,人眼
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知近视眼配戴度数较
大的是 丙 图;远视眼配戴度数较大的是 乙 图。
(第11题)
1
2
3
5.4 眼睛和眼镜 课件(共30张PPT)

情境1 通过医院的健康宣传栏了解眼球结构
一、眼睛
在医院的健康宣传栏上,小明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人眼结构图.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从而调节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
视网膜相当 于光屏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 用相当于凸透镜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思考 我们每天用眼睛看东西,眼睛是怎样成像的?
刻度在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说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成因
4.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进行实验.当各器材位置在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接收到的像较为模糊,
近视成像于视网膜前
近视眼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思考 近视眼应该如何矫正呢?应该配戴凹透镜还是凸透镜呢?
实验模拟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点击播放视频
近视眼的矫正: 配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物体呢?
近视眼是如何 形成的,该如 何矫正呢?
生活中该如何 保护眼睛,预 防近视呢?
远视眼是如何 形成的,该如 何矫正呢?
眼睛的度数 与镜片焦距 有什么关系?
知识线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 矫正
眼镜的度数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学习目标
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
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_凸__透__镜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球的各个部分名称、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作用:学生难以把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学生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如何矫正,是教学的重点。
4.生活中的视觉现象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视觉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4.利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在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眼睛和光学概念的直观认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强调眼睛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4.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能够判断不同类型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矫正方法,能够解释为何需要佩戴眼镜;
四 眼睛和眼镜课件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
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
远视眼
12
近视眼观察到的画面
远视眼观察到的画面
近视眼观察到的画面
远视眼观察到的画面
自主学习二、近视眼、远视眼 及其矫正
阅读课本18页-19页内容,找出学案上 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出来,4分钟后提问。
1、近视眼及其矫正
通常所说的近视眼,它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远处物体的像成在
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觉模糊,佩戴凹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1、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
光能力太强,成
像于视网膜之前。
2、矫正: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 的近视眼镜。
瞳孔 光进入
眼睛的入口
透明的角膜
晶状体 由2200多片
透明纤维层构成,通过睫 状肌的调节,把图像成在
视网膜上
玻璃体 透明的胶状物
视网膜
眼睛的感 光部分
视神经
眼球的成像情况和什么相似?
光屏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胶卷(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
眼球的成像情况和什么相似?
物体
位置 近处 物体 远处 物体
晶状体 睫状体
厚薄 焦距 折射能力/汇聚作用
收缩 变厚 变短
变强
放松 变薄 变长
变弱
9
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处。 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离眼睛大约10 cm。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的成像情况,该人的眼睛属于
择
近视眼
,矫正时应选
镜片Ⅰ (填“镜片Ⅰ”或“镜片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由图乙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
的前方,所以该人的眼睛属于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
正,由图甲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
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
的
前
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来进行矫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凹
透镜
9. 【新情境题】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
可以改变,如图甲所示。它的变化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
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
6
7
8
度。
9
10
11
11. 【物理与社会发展】初步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
高达50%,近视率仍处于高位。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当
今眼科学界的前沿技术,如图所示,在眼角膜上削去一
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
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不能获得完美视力。
1
2
3
4
5
6
7
8
9
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总是正立、等大的, 所以眼中的晶状体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像
B. 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具 有确定的焦距,所以眼睛对太远或太近的 物体都看不清楚
C. 患近视眼的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 以应配戴远视眼镜
D. 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折光 能力太强
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 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改正方法, 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 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楚的像,则光屏 应该( C )
A. 保持不动
B. 向上移动
C. 向右移动
D. 向左移动
课堂小结
症状
成因
近 只能看清近处物 晶状体太厚或
学习内容二:视力特殊的原因及改正方法
1.近视眼及其改正
成因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改正
视网膜前 凹透镜
2.远视眼及其改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近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视网膜后
改正
凸透镜
乙 改正后
知识拓展
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 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 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 正常眼睛视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 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 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 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25cm左右。
视 体,看不清远处 眼球前后方向
眼 物体
上太长
成像 位置
视网膜前
远 只能看清远处物 晶状体太薄或
视 体,看不清近处 眼球前后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课件

2.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6-29所示的 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有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 壁相当于视网膜。
您好,谢谢观看!
图6-30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 方 法 和 光 路 , 其 中 能 达 到 近 视 眼 矫 正 目 的 的C 是 ( )。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情境导入 思考:眼睛如何看见物体?
一、眼睛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相当于凸透镜
眼球的结构
新课探究 玻璃体 相当于光屏 视网膜
视神经
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点 击 图 片 中 的 文 字 播 放
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对 比 ,成 发像 现原 了理 什相 么同 ?
眼 睛 与 照 相 机 折光能力太弱, 成像于视网膜后。
2.矫正:
配戴凸透镜
四、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 1 ×100(公式中焦距f必须用m作单位)。 f
如果某人所戴眼镜的度数为500度,则眼睛 的焦距为0.2m.
关爱健康视力,缔造精彩生活
不走路看书
不躺着看书
不在强光下看书
读写姿势要正确
要休息远眺几分钟
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课堂小结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配 戴凹透镜。
3.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配 戴凸透镜。
随堂练习 1.下图中属于正常眼睛的是( D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眼睛
角膜 晶状体
照相机镜头
视网膜 ——照相机底片
瞳孔 ——照相机光圈
成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5-4 眼睛和眼镜 课件(共25张PPT)

课堂讲解
例3:【解析】A中物体放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不符合题意;B中物体放在b点,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 透镜的焦距。眼睛看物体,眼睛相当于一架精密的照相机,不符合题意;C中 物体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符合题意;D 中物体放在d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不符合题意。
课堂讲解
例 2:当我们将物体拿到距离我们的眼睛很近时,物体就将模糊,这 是因为( A )
A. 物距太近,在视网膜成模糊的像 B. 视角变小,在视网膜上成模糊的像 C. 有少量的光将物体反射入到眼睛 D.物体和眼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讲解
例 3: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课堂讲解
知识点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及其矫正 (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 面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发散,再经过晶状体折 射后,此时会聚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 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课堂讲解
知识点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由于晶状体太薄导致光折射能力太弱,或者眼 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 一点便到达视网膜了,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会聚点在视网膜后方,远视眼也称为老花眼。远视眼的明视 距离比正常眼要远一些,因此你常会看到来看些读书时,常 将书离眼睛远一些,远视眼的特点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九年制学校吴传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
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
[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
[生]因为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上节课我布置收集关于眼睛的资料,来说给大家听.
二、新课教学
[放投影片,课本图 3.4—1,眼球的结构,让同学们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
[生甲]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生乙]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生丙]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丁]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生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师]大家鼓掌,对他们精彩的讲解进行鼓励,谁还有不明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甲]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
[生乙]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
[生丙]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
[生丁]视网膜起什么作用?
[生戊]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
[师]请从你们收集到的资料中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甲]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
[生乙]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生丙]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生丁]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生戊]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在课下做了不少工作,说明准备得很充分,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一)眼睛(板书)
主要构造:
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光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
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生甲]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生乙]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生丙]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生丁]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师]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看投影.(课本图3.4—3、图3.4—4)
[生甲]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生乙]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发散后再射入眼睛.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请继续提问.
[生甲]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生乙]老花眼是怎么形成的?
[生丙]怎么预防近视眼?
[生丁]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
[生戊]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师]请同学们根据搜集的资料,找出答案.
[生甲]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生乙]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生丁]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生戊]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 cm.
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生己]老花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弹性变差,调节能力减弱的缘故.是生理性变化引起的,看远物不需要晶状体的调节,但在看近物时,需要配戴凸透镜.
[生庚]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Φ=
如果远视很严重,所戴花镜(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 m-1,它的焦距是1 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了,但如何预防?如何矫正?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从无穷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三、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组成.
2.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四、布置作业
P64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P65科学世界①②.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参考答案]
1.甲图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是正确的.
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应成为平行光,而乙图的光线向外发散,是错误的.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应发散,而丙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向主光轴靠近成为平行光.
丁图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是错误的.
2.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睛镜片相对较平.
3.让学生们各自测出自己眼睛的近点并且相互比较,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是不同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而远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长.
4.+300度是远视镜片,-200度是近视镜片.焦度是3 m-1,焦距是3 m,眼镜度数越深,说明眼镜镜片焦距越短.
五、板书设计
近视眼:凹透镜
远视眼: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