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广西XX县木材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广西XX县木材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广西XX县木材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XX县国家税务局八达税务分局XX县木材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企业共有6家,经营范围主要是锯材加工、拼板加工、木制品加工。

2005年至2007年,行业平均最高税负8.50%、最低税负3.44%,均高于全市平均税负,全县平均税负在全市同期税负中没有出现预警现象。

单体木材加工企业最税负10.69%、最低税负0.63%。

现根据XX县木材行业特点、木材行业全县税负水平,选择了累计税负低的两个企业进行评估剖析。

一、工艺流程及行业关系二、XX县木材行业趋势图1、2005年度:(1)全县木材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图(2)全县木材行业纳税申报情况趋势图2、2006年度:(1)全县木材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图(2)全县木材行业纳税申报情况趋势图3、2007年度:(1)全县木材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图(2)全县木材行业纳税申报情况趋势图三、XX县两个木材加工企业趋势图1、XX县A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趋势图2、XX县A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纳税申报趋势图3、XX县B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趋势图3、XX县B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趋势图四、行业结构及特点分析全县木材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共有6户,规模小、资金少,经营项目有锯材加工、拼板加工、木制品加工,多种经营范围中各有侧重。

纯锯材加工平均原木出材率60%、纯拼板加工平均原木出材率为90%而以板皮(锯材加工附产品)加工拼板出材率为70%、纯木制品加工平均原木出材率85%,侧重于锯材加工企业平均出材率偏低,侧重于拼板加工企业出材率偏高,大规格原木出材率偏高、小原木出材率偏低。

税负受地方政策、加工期、销售期影响,短期内各企业税负不稳定,长期中全县企业平均税负相对稳定。

五、木材加工行业易偷税漏税的环节及分析。

1、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在XX县主要受地方林业政策中采伐指针的影响,XX县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其它省过境原木、不法分子在高利润条件上非法采伐和超采伐指针的原木也占相当一部份。

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科学分析评查互动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陕西省国家税务局一、内容提要西安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2003年8月7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9月1日批准纳入防伪税控。

税收管理员在对辖区一般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时,发现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税负下降幅度很大,2005年10月被碑林区国家税务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纳税评估岗位人员会同分管税收管理员运用相关比率、相关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其实施评估。

2005年10月21日移送稽查局,11月3日,稽查处理终结,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6份,抵扣进项税额839635.19元;隐瞒销售额5 82439.57元;错用税率少申报销项税额86681.89元。

经重新核定,该公司少缴增值税共计772645.55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2005年10月,某局税收管理员在对辖区一般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时,发现XX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税负下降幅度很大,与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符,随即将这一情况提供给纳税评估岗位人员。

评估岗位人员在与综合征管软件查询核对后,根据该公司报送的财务报表和综合征管软件中相关涉税信息资料进行了案头分析,发现该公司税负率明显低于本区域同类行业税负率预警值,于是将该公司作为纳税评估对象,决定对该公司2005年1月至9月期间的纳税情况进行重点评估。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有序进行,对评估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评估人员首先对企业税务登记、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申报纳税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经营范围:炉料、金属材料、化工产品(化学危险品除外)、矿产品(国家专控除外)、电力设备及配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以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五金工具的销售。

2003年8月7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9月1日批准纳入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金额为:十万元,月最大购票限量为:二十五份。

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一起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财税[201*]第186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药税收政策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201*年1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通知》(财税[201*]113号)第一条第3项关于对国产农药免征生产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停止执行”。

为了适时掌握农药生产企业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的情况,了解企业在国家取消税收优惠政策时的财务处理情况,根据增值税纳税评估规程,溧阳市国税局将该市农药生产企业-“江苏XX化学有限公司”确定为201*年3月增值税纳税评估对象。

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农药生产相关许可证件和农药生产、加工资格,主营农药制造、加工分装、企业产品和技术出口等。

其生产的农药产品中杀虫双、杀虫单、苄嘧黄隆、精喹禾灵为免税产品。

201*年企业申报产品销售收入13962万元,其中应税产品销售收入3942万元、免税产品销售收入8711万元、自营出口1309万元,应纳增值税63万元。

一、运用资料分析,发现疑点问题1.市场调研,了解一般规律。

为了能够分析判断农药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评估人员首先从查阅行业相关资料和进行市场调研入手,了解农药市场生产、销售一般规律,掌握农药生产企业季节性生产销售特点,以及生产农药产品的成本、利润等基本情况。

2.资料审核,掌握企业情况。

评估人员对该企业税务登记资料、201*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及附列资料、财务报表、开具销售发票存根和申报抵扣联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审核,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核算方法、生产征免税产品原材料消耗、征免税产品进项税金的分摊计算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3.综合分析,查找疑点问题。

通过对该企业按纳税评估各项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人员发现疑点一:该企业全年累计进项税额为1031万元,用于免税产品的进项转出为547万元,占进项税额的53%;而同期免税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的62%。

3增值税评估案例

3增值税评估案例

经查阅账簿资料和运费抵扣凭证,评估人员 发现企业部分运费的单价过高,每吨货物1 公里的运费单价高达2元,而据调查正常的 单价是0.7元左右。针对这一疑点,评估人 员要求企业自查申报。但企业认为其运费已 实际发生,取得的运输发票也是真实的,并 且通过了税务机关认证,因而没有进行自查现,企业 经营费用变动率异常,形成原因是该公司 2006年度“经营费用-代理费”科目列支 750000元,并于当期所得税前列支。经核 实企业2005年度发生的代理费,因无法取 得发票,企业采购人员在某地税局取得代理 费发票报销。该笔代理费不符合所得税税前 列支的条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50000 元。但该企业认为费用已实际发生,不愿意 自查申报补税。
2.企业2006年增值税应纳税额 1763393.45元,税负0.56%,比2006年 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的1.2%低0.64个 百分点,税负差异幅度(与同行业比)为- 53%,与企业2005年增值税税负率1.05% 相比,2006年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了0.49个 百分点,税负率差异幅度(与上年比)为- 46%。上述数值明显超出预警值±30%的 范围。
评估人员通过上述指标测算分析,得出如下 判断:与企业2005年增值税税负率1.05% 相比,其2006年增值税税负存在异常,特 别是钢材项目销售的税负率为-1.3%,很 可能存在少计钢材销售收入或发出商品未及 时计收入的现象。评估人员决定对其存货进 行实地盘点。
评估人员通过对企业钢材仓库的入库单、发货单进 行统计,并对钢材仓库进行盘点,发现钢材账实不 符,账面比实际库存多2048吨,钢材账实不符的 原因是: 企业发出钢材2048吨给某房地产公司,因未及时 与对方结算,故暂未作账务处理。评估人员对实地 调查发现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记录,确定了钢材存货 不实,发出商品未及时计销售收入的问题,并取得 相关的材料。通过对企业进行税法宣传,告知企业 发出商品并取得索取销货款的凭据后,应及时做销 售收入。企业了解了相关政策之后,认可了上述问 题,愿意主动自查申报补税。

会计经验: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会计经验: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2013年11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①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③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④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0.9万元。

 ⑤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⑥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

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计算该企业2013年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①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80x17%+5.85÷(1+17%)x17%=14.4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29.25÷(1+17%)x17%=4.25(万元) ③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20x(1+10%)x17%=3.74(万元) ④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1.04÷(1+4%)x4%x50%x5=0.1(万元) ⑤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10.2+6x7%=10.62(万元) ⑥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30x13%+5x7%)x(1-20%)=3.4(万元) ⑦该企业11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4.45+4.25+3.74+0.1-10.62-3.4=8.52(万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河北家具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河北家具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河北**家具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河北**家具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廊坊市国家税务局一、企业基本情况河北**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于2003年2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公司经济类型为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注册资金220万元,美方出资20万美元,主要从事生产各式家具、软体家具、木制品及木制工艺品的生产,产品除内销外,大部分自产产品出口。

二、评估数据采集(1)内部数据采集评估人员通过综合征管系统软件和金税稽核系统提取了企业2006年经营纳税信息:该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共46029514.57元,销项税额371346.42元,进项税额7024884.28元,实现增值税免抵税额981433.96元,增值税负率为2.13%。

(2)外部数据采集评估人员根据指标测算需要,要求企业提供了2006年度期初、期末库存产品产量、本期产量、销量和成本、销售利润等。

该公司期初产成品金额1915100.64元,本期产成品金额46611211.04元,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3930572.2元,产成品销售成本42600457.7元,主营业务成本42600457.7元,产成品销售利润3429056.87。

三、疑点分析评估人员通过对采集的内、外部数据指标,分别应用了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和用企业存货变动情况测算当期销售额,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主要疑点(一)税负对比疑点分析。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6029514.57元,实现增值税免抵税额981433.96元,增值税负率为2.13%,比本地同行业的平均税负率3.49%低1.36个百分点,并低于税负预警值下限2.46%,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和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二)用企业存货变动情况测算当期申报销售额分析。

评估人员对企业的产成品的期初数、本期完工金额、期末数及产品销售利润和产品销售成本和应收帐款各明细科目进行了详细的核查与测算。

用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测算出该企业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应={期初产成品(1915100.64)+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46611211.04)-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3930572.2)}×{1+产成品销售利润(3429056.87)÷产成品销售成本(42600457.7)}=48163398.64元,比该公司2006全年申报销售收入46029514.57元大2133884.07元。

增值税评估案例

增值税评估案例
企业基本情况
湖南省娄底市某贸易公司系2004年8月成立 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注册资本3100万元,现有职工68人,是一 家主要从事生铁、钢材、水泥批发的企业, 在娄底市批发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 代表性。2006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率偏低, 因此,娄底市国税局将该公司确定为纳税评 估的重点对象。
自查后,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了《纳税评估 自查报告》,主动申报2048吨钢材的销售 收入5848949.35元,补缴增值税 994321.39元.
鉴于企业仅对发出商品未及时计收入而少缴 的增值税进行了自查申报,对发出商品未及 时作收入少缴的企业所得税、运输费用多抵 增值税进项税金、代理费用所得税税前列支 不符合政策等问题未进行自查申报,评估人 员认为不能消除该企业的疑点。根据《纳税 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评估 人员将该公司移送至稽查部门进行查处。
3.企业2005年运费抵扣税额272230.98元, 占其总进项税额27727821.59元的比例为 0.98%;而2006年运费抵扣税额 782975.18元,占其总进项税额 50921797.78元的比例却达到1.54%,比 上年增长57%。
4.企业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为 167349819.15元,应纳所得税额为 346781.08元,2005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 为0.207%;2006年应税销售收入为 313034862.50元,应纳所得税额为 375641.84元,2006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 为0.12%。2006年与2005年相比,企业 所得税贡献率下降0.087个百分点,企业所 得税贡献变动率为43%。
根据企业主动提供的账簿资料,评估人员对公司的 增值税税率,按货物品种分类进行了测算。经测算, 企业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313034862.50元, 应纳税额1763393.45元,增值税税负率为 0.56%。其中,销售生铁收入256143123.95元, 应纳税额2312659.86元,该项目增值税税负 0.9%;销售钢材收入48806518.55元,应纳税 额-634969.74元,该项目增值税税负-1.3%; 销售其他货物收入8085220元,应纳税额 85703.33元,该项目增值税税负1.06%。

增值税案例分析

增值税案例分析

增值税案例分析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不同环节,按照一定比例向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收取税款的一种税收制度。

在我国,增值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税收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增值税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某公司购进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

某公司购进了1000万元的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后,将产品销售出去,销售额为1500万元。

按照我国的增值税政策,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1500万元销售额减去1000万元原材料购进成本,即500万元。

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3%,那么该公司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500万元乘以13%,即65万元。

案例二,某餐饮企业的增值税计算。

某餐饮企业在一年内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为100万元。

按照增值税的计算方式,该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200万元销售额减去100万元的成本,即100万元。

假设增值税税率为6%,那么该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100万元乘以6%,即6万元。

案例三,某服务企业的增值税计算。

某服务企业在一年内的服务收入为80万元,相关成本为30万元。

按照增值税的计算方式,该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80万元收入减去30万元成本,即50万元。

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0%,那么该企业需要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为50万元乘以10%,即5万元。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是按照销售额减去相关成本,然后再乘以税率来计算的。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的成本管理和税务筹划可以有效降低增值税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结起来,增值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增值税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和影响因素,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参考。

希望以上案例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报告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报告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报告纳税评估作为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规范纳税行为、保障税收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具体纳税评估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纳税评估的工作流程、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本次纳税评估的对象是一家名为_____的制造业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_____产品,年销售额约为_____万元。

在日常税收征管中,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该企业存在一些疑点,如税负率偏低、成本费用异常等,因此决定对其进行纳税评估。

二、评估方法与数据来源(一)评估方法1、指标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指标、税收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如税负率、毛利率、费用率等,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找出异常指标。

2、逻辑推理法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和财务核算特点,对其成本、收入、费用等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合理性判断。

3、实地核查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实地查看和盘点,核实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二)数据来源1、企业申报的纳税资料,包括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

2、税务机关内部征管系统中的数据,如发票开具信息、税款缴纳记录等。

3、第三方数据,如工商、电力、银行等部门提供的数据。

三、评估过程与发现的问题(一)财务指标分析1、税负率分析通过计算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发现其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增值税税负率为_____%,而同行业平均水平为_____%;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_____%,同行业平均水平为_____%。

2、毛利率分析计算企业的毛利率为_____%,与同行业平均毛利率_____%相比,明显偏低。

3、费用率分析企业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偏高,可能存在费用列支不合理的情况。

(二)逻辑推理分析1、收入与成本的匹配性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发现其成本结转与收入确认存在不匹配的情况,部分产品的成本结转偏高,导致毛利率偏低。

河北建材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

河北建材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

河北建材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河北**建材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石家庄市国家税务局?一、基本情况河北**建材有限公司,属1983年登记注册的国有企业,自2004年12月24日进行了整体改制,经济性质: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主要从事水泥的生产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全部内销。

2007年一月至二月申报主营业务收入1516846.16元,应交增值税1954.44元,增值税负率为0.13%。

二、疑点分析2007年1-2月税负率0.13%,比同行业的平均税负率3.89%偏低,超出正常范围;初步分析,经营期间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河北**建材有限公司生产水泥,该企业无其他业务收入,可能存在销售产品不开票、不计收入的现象;三、深入测算分析鉴于以上疑点,我们又采取能耗测算法对该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测算。

企业生产水泥的单位耗能为221度/吨,较同行业实际平均耗能130度/吨明显偏高。

该公司期初库存产品为14216吨,2007年1-2月实际耗电量为1170000度,根据能耗测算法,该公司1-2月产品产量大约应为9000吨,该公司1-2月申报的销售数量实际为10143吨,这样测算后该公司期末实际库存产品大约应为13000吨左右。

而该公司账面库存产品余额为19069.33吨,因此判断该企业可能存在销售不入帐,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首先对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李某就企业存在的疑点进行约谈举证。

四、约谈举证通过对该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约谈,财务人员解释税负偏低的原因,一是公司是成立于1983年初的老国有企业,跟同行业企业相比较,设备老化,能耗较高;二是由于资金紧张,设备维护不及时,效率低下;三是到2007年2月末产成品库存增加也降低了增值税税负。

对于该公司测算库存产品数量与账面库存产品数量不符的问题,该公司财务人员表示可能存在发出产品未计收入的情况。

五、企业自查情况约谈结束后,该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自查,自查结果表明该公司2007年2月底.发出6099.33吨水泥未能及时入帐,造成少计销售收入912093.81元,少缴纳增值税155055.95元。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30
评估处理
• 1.棉纱销售498吨计876.4万元应补申报增 值税149万元,补征滞纳金20.5万元。
• 2.出售二等品、下脚料46.8万元,应补缴增 值税7.9万元,加收滞纳金1万元。
• 3.因该公司2011年度盈利,所以以上两项 共调增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923.3万元,应 补缴企业所得税230.8万元,加收滞纳金 15.6万元。
• 江苏省某县国税局通过决策监控系统分析 发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2008-2012年确认 收入10519.16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三项 费用及税金10421.01万元,缴纳所得税 109.6万元,总体税负率仅为1.04%,远低 于房地产企业平均税负。5年来,公司利润 额为98.15万元,年均利润仅为19.63万元, 显然不合常理。该局遂将其列为重点评估 对象。
13
• 分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合理运用酒店餐饮 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4种收入测算方法, 完整展示了如何从千头万绪的账务中发现 风险点,继而按照“案头分析找疑点,税 务约谈释疑点,实地核查证疑点”的思路, 层层推进,开展评估,为餐饮企业的全流 程纳税评估提供了一个成功经验。
14
案例二:纳税评估揭开楼企不实 申报谜底
19
• 财务人员还称,网上楼市不要求提供车库 销售信息,所以这部分销售与管理较为混 乱,有的车库被业主强行占有,销售部和 后勤部没能提供详细信息,所以只申报了 部分车库收入。
• 针对上述问题,评估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该 公司提供房地产相关政策辅导,要求企业 对照税法,认真开展自查,降低涉税风险。
20
举证确认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纳税评估是一个发现涉税风险 ----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消
除的过程。
1

东日财税集团——关于某贸易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东日财税集团——关于某贸易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某贸易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湖南某贸易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29日,2004年8月16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289万元,在本地同行业中经营规模较大。

2006年7月娄底市娄星区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在审核该公司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时发现:其2005年度增值税税负为0。

43%,比市局依据2005年度税收资料调查数据测算并发布的全市同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1。

4%低0。

97个百分点,税负率差异幅度达—69.29%.为此,娄底市娄星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一科以增值税税负对比分析法为主要评估手段,对该公司的库存商品购、销、存以及价格、发票开具、使用等情况开展具体的分析,采用多种相关信息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公司进行重点纳税评估,评估年度2005-2006年。

从7月21日开始至8月6日,历时两个多星期,经案头分析、评估约谈、实地调查、评估处理等环节,最终企业以自查申报的方式,主动申报钢材、水泥收入15444303。

89元,价格调整收入85500.54元,非正常损失作进项税转出2671.61元,累计应补增值税2642738。

36元,所得税166850。

7元,滞纳金80789.832元,并全部入库。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对象筛选。

运用行业税负对比法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近两年增值税税负明显偏低,税负率差异幅度极为异常(见下表).同行业税负对比表行业类别企业名称年度税负湖南娄底市同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税负率差异幅度金属及金属矿批发湖南某贸易公司20050.43%1。

4%-69.29%20060.5%0.97%—48.45%针对以上情况,娄底市娄星区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7月21日决定将该公司作为重点纳税评估对象,并确定评估年度为2005-2006年度.2.案头分析基础湖南某贸易公司是2004年8月批准成立的大型商贸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生铁、钢材、水泥,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67349128.11元,应纳税额721530.17元,2006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147041240。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纳税评估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税收政策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合理的纳税评估成为了每个纳税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纳税评估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

由于公司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纳税评估成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公司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纳税评估,降低税负,提高利润。

纳税评估分析:首先,针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公司需要对其资产进行评估。

根据税收政策,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需要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进行计提折旧。

因此,公司需要对其房地产资产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折旧费用的合理计提,避免因为计提不足而导致税负增加。

其次,公司还需要对销售业务进行评估。

在销售业务中,公司需要面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税收政策,公司需要对销售额和成本进行合理核算,确保纳税基础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销售时间和收款时间,避免因为时间差异而导致税负增加。

另外,公司还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编制和调整。

在纳税评估中,财务报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公司需要通过合理的财务报表编制,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财务报表不完整而导致税务部门的质疑。

最后,公司还需要合理规划税收筹划方案。

在纳税评估中,税收筹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司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降低税负,提高利润。

同时,还需要遵守税收政策,避免因为税收筹划不当而导致税务风险。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纳税评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公司需要对资产、销售业务、财务报表和税收筹划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税收政策,避免因为违规操作而导致税务风险。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纳税评估工作。

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一、企业基本情况某铸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材(棒材、圆材)的生产销售。

2006年5月开业,2006年9月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2007年1至6月份申报销售收入11,379,455.55元,销项税额1,934,507.44元,进项税额1,634,406.81元,应纳税额300,100.63元,税负率为2.64%。

该公司拥有中频炉五套、轧钢机一套、加热炉一座等各种生产机械设备31台套。

该公司以废钢铁为原材料,按照“收购废钢-冶炼成钢坯-钢坯加热-轧制成钢材”的工艺流程,将废钢、废铁经过加工处理,合格后上料到电炉经过融化,温度达到标准再出铁水,铁水拉到连铸机拉塑成方钢,再切割成2米的钢坯,入半成品库,半成品转加热炉升温,达到1100度,再通过轧钢形成产成品:圆材(线材)、棒材(螺纹钢)。

目前该公司只生产棒材(螺纹钢)。

二、评估对象的确定纳税评估监控系统反映该公司1至6月份纳税申报异常,税负率为2.64%,该行业税负率发布值6.51%,偏差幅度为59.60%,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为-43.12%,两项评估指标都属于异常,被确定为当期的纳税评估对象。

增值税纳税评估监控系统五项指标数值指标名称测算值发布值偏差幅度(%)增值税税负率(%) 2.6385 6.5145 -59.60 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的配比率(%) 33.0147 31.1919 5.84 毛利变动率(%) 12.569 .30793982.17应税销售额变动率(%) -43.1223 1.9683-2290.84四小票抵扣税额差异幅度(%) 0 -8.4953 -100三、案头分析情况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评估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我们首先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申报纳税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采集了有关数据,该企业产成品年初库存420.5吨,评估期生产入库4101.7吨,期末库存817.3吨。

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增值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属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该行业的生产经营受市场影响较大,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品种繁多,产品多按需方要求定制,更有些产品是现场制作,难以准确对其库存情况进行核实和盘点,而且销售方式灵活多样,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给税务机关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我们根据有关的预警值,将其确定为重点评估对象,由沙河市城区分局抽调人员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经过评估,查找出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而造成了少缴增值税436,968.19元。

经过约谈和调查核实后,该企业承认了少缴以上税款的事实,对以上少缴的税款主动进行申报缴纳,并作了调帐处理。

我们认为,通过对此企业的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强了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为我们今后加强对该行业的管理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二、案例分析(一)、分析选案1、评估对象选取根据邢台市国税局下发的评估模型,该公司2008年至2009年1-6月企业税负为3%,低于于省局发布该行业的平均税负3.02%,特别是2008年度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仅为2.33%,与省局增值税平均税负相差较大。

详见下表:针对以上情况,我局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列为重点评估对象,进行重点评估处理。

2、基本情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系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位于沙河市建设路××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资质证书,注册资金1000万元,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为游艺机制造安装、冶金设备、机电设备安装、钢结构制造安装等。

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346,102.47元(其中增值税业务收入74,622,987.00元),主营业务成本80,831,072.08元,主营业务毛利率22.91%,2008年度应交增值税1,741,244.69元,增值税税负2.33%;2008年度利润总额4,271,360.77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体制的改革,增值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税种之一。

如何准确评估增值税纳税,成为了税务部门和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以某企业参与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例为例,探讨增值税纳税评估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案例背景:某企业是一家从事国内贸易的纳税人,主营业务为销售日用品。

最近,公司决定评估增值税纳税,并希望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纳税情况,以合理安排税务筹划。

步骤一:明确评估目的和范围
在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前,企业首先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增值税纳税评
估可以分为整体评估和细节评估两个层面。

整体评估旨在了解企业增值税的纳税情况和税负水平,而细节评估则要具体考察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税收政策适用情况。

针对本案例,企业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企业的纳税情况,促进税务筹划。

所以,企业需要进行整体评估并针对特定经营活动进行细节评估。

步骤二: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是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的基础工作。

企业应当依据税务部
门的要求,收集涉及到企业增值税纳税的各类凭证、票据和账务资料。

同时,企业还需收集与增值税政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了解税务政策的最新动态,并在评估中进行合理运用。

在本案例中,企业可以通过收集销售票据、进项票据、进销存台账以及其他财
务报表等相关资料,来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

步骤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收集数据和信息后,企业需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
纳税情况。

数据整理可以采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专业软件进行,例如Excel、SPSS等。

在整理数据的同时,企业可以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和企业自身情况,设置增值税的统计指标和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

对于本案例,企业可以通过整理销售额、进项额、已交税款和未交税款等数据,计算出增值税税负率、应交增值税和应退增值税等指标。

步骤四:制定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
在完成数据分析后,企业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

纳税
筹划是指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和制度,合法减少纳税负担和税务风险的一种行为。

企业可以结合评估结果,合理选择税收政策的适用方式和税务优惠的利用方式,以减少增值税税负。

对于本案例,企业可以结合评估结果,合理利用增值税抵扣、差额征税等政策,优化增值税纳税筹划。

步骤五:与税务部门沟通
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后,企业需要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确
保纳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并获得税务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企业可以向税务部门提交评估报告和筹划方案,并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本案例中,企业可以与税务部门就评估结果和纳税筹划方案进行沟通,以确
保筹划方案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步骤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的案
例中的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

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时,应明确评估目的和范围,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制定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

只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筹划,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纳税情况,在税收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