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原文及鉴赏
《望天门山》原文及鉴赏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赏析李白这首诗,用碧水、青山、帆影、红日等绚丽多彩的物象,与诗人心中的断、开、出、来等意象,表现了雄伟壮丽的江山景观。
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
在这幅壮丽的山水画中,山显得多么灵秀,水显得多么矫健,帆又显得多么潇洒。
在这景色的背后,反映了诗人的气宇、感情和风貌。
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充满青春活力,对前途无限向往。
译文篇二“望”字统领全诗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李白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
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
李白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描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
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
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
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
“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
“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
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描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望天门山诗意解析
望天门山诗意解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中顺流而下,远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诗以寓情于景的手法,运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豁然断开,分为两座山,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的雄伟场面。
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楚江代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这句话既说明了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又展示了长江水势浩荡、冲破障碍的气概。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长江东流到天门山附近时突然转向北方的奇特现象。
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碧水比喻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江水。
这句话既描绘了河流走向和形态变化,又表现了长江灵动多姿、变幻无穷的特点。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写出了两座断裂后形成的峰峦在两岸屹立对峙、相互映衬的壮观景象。
这里用了对偶和拟人化的手法,以青山代指苍翠茂盛、高耸入云的山峰。
这句话既勾勒出天门山雄奇险峻、气势磅礴的轮廓,又暗示出诗人胸怀广阔、志向高远的心境。
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一只小船在夕阳余晖下从远处驶来,在天水交接处显得格外孤寂美丽的情景。
这里用了夸张和拟物化的手法,以孤帆比喻航行在广阔无际、风平浪静中唯一可见之物;以日边来比喻船只离得很远,在太阳落下去之前才能到达目标地点。
这句话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恬淡闲适的氛围。
望天门山 唐 李白解析
望天门山唐李白解析《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李白在巴蜀山区望着天门山的景象,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中融入了李白的自然观和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全面解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指导。
首先,诗中的天门山是指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座山峦。
这座山位于长江北岸,景色秀丽壮观,被誉为"巴蜀第一山"。
李白远离故乡,身在他乡,通过观赏这座山的壮丽景色,寄托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山水描写手法。
李白以挂帆灵山的云海壮丽景色为引子,接着描绘了河水奔流的场景,山岳险峻的形态以及山鸟飞翔的画面。
通过以天门山为背景,诗人展示了中国山水的壮美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展示了李白的雄心壮志。
再者,诗中融入了李白的个人感慨和人生哲理。
诗人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人生短暂无常的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显现出诗人对遭遇困顿和命运折磨的思考。
他在这些描述中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最后,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指导。
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诗人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和追求自由的心愿。
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家国的眷恋和热爱。
同时,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反思,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总之,《望天门山》是一首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诗歌作品。
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和李白个人感悟的融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心态,更有助于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对家国的眷恋。
这首诗在唐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李白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望天门山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望天门山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对这首诗的讲解如下: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的是山势的雄奇,这句的意思是“雄伟的天门山像是被横穿的楚江拦腰劈开一样”。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长江从两山之间奔腾而过,形成一个天然的门户,故称“天门”。
诗人用“中断”一词来形容楚江在穿越天门山时的景象,表现了山的巍峨和险峻。
同时,“开”字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暗示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写的是水流受到山势的阻碍后回旋奔涌的景象,这句的意思是“碧绿的楚江水向东奔流到此回旋澎湃”。
“碧水”指青绿色的楚江水,“东流”表示水的流向,“至此回”则表示水在经过天门山后形成回旋。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水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自然的强大力量和生命的坚韧不拔。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写的是山与山的相对姿态,这句的意思是“天门山两边的山峰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
“两岸青山”指的是天门山两边的山峰,“相对出”则表现了它们在诗人眼前呈现出的壮丽景色。
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山的雄奇和壮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写的是诗人乘船远行的情景,这句的意思是“一叶孤舟像是从太阳的旁边飞速驶来”。
“孤帆”表示诗人独自一人乘船,“日边来”则表示诗人从太阳的方向驶来。
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也隐含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整首诗的意思是:“雄伟的天门山像是被横穿的楚江拦腰劈开一样,碧绿的楚江水向东奔流到此处回旋澎湃。
天门山两边的山峰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像是从太阳的旁边飞速驶来。
”。
望天门山唐李白赏析
望天门山唐李白赏析
望天门山,无处不锦绣,活色生香。
这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用笔尖勾勒出来的一幅壮丽的图画,超凡脱俗,凝结着他对这座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崇拜之情,也是一篇赞美大自然景物的赏析文章。
李白的《望天门山》继承了传统的赞美大自然景物的艺术形式,但在艺术创作上,李白又将传统的赞美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他用笔尖勾勒出天门山山势曲折,林木拔地而起,秀丽瑰奇,活色生香,破晓初霁,群峰苍翠,山水交相辉映,托起一曲自然景物的大合唱,令人惊叹不已,赏心悦目。
李白的诗歌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他的赞美更多的是体现他的深情,它永恒的意义在于融合了他的这份深情与仰慕,他运用笔墨绘就出了这座山的宏伟,美丽,壮丽,在他笔下,连绵起伏的山脉就如同活生生的,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处处锦绣,在赞美中彰显出它独特的自然神态。
此外,李白在诗歌中对对自然的崇拜所表现出来的景象也是其特有的,他以一种超越人世的神圣之音,用浩然正气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探究和赞赏,铸就了一座天门山的神奇和灵气,融入了人与自然的亲密而又天赐的关系,令人对自然的宏大和神奇深深的震撼。
《望天门山》凝聚着李白个人特质的体现和他的思想感悟,挖掘出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把他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许多读者的心中,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显示出李白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历久弥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
感受大自然的美,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也可以从李白的《望天门山》中学习到很多。
唐朝的诗人李白,赋予了天门山一种超凡的脱俗的气韵,他用笔挥洒,绘就出天门山的神奇和灵气,让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自然美,也可以体会到李白对天门山的崇拜和赞赏。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结构图示
望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山水相映 景色雄奇
天 碧水东流 至此回
门 山
两岸青山 孤帆一片
相对出 日边来
以动写静 惬意美好
课外积累
天门山
[唐] 李 白 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下节课见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尊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
代表诗作:《行路难》《望庐山瀑 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等。
此处添 加人物 图片
自读感知
1.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圏 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2.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描绘 的画面。
天门山夹江对峙,险峻巍峨; 江水碧绿,浩荡的江流被东西两 面的天门山夹住,激起回旋,形 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古诗解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①,孤②帆一片日边来。
① 出:突出,出现。 ② 孤:单独,一个。
诗意: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从
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诗句品析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
诗题解读
望天门山
看,向远处看。 盼望,希望。 拜访;问候。 声誉,也指享有声誉 的人。
【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 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 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 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 门户。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寄情万物, 四处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 门山,望着眼前的景色,有感而发, 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赏析唐诗《望天门山》
赏析唐诗《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
诗人用“天门中断楚江开”来形容天门山的壮观景象,将天门山的断崖峭壁与汹涌澎湃的江水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时,“碧水东流至此回”则表现了江水在天门山的阻隔下,呈现出回旋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次,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通过对两岸青山和孤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这里,“两岸青山相对出”是指两岸的山峦在天门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而“孤帆一片日边来”则是指孤舟在太阳的照耀下,缓缓驶向远方,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
诗人用简洁的文字,将天门山的壮观景象、碧水东流的回旋之势以及孤舟的宁静悠远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同时,诗人在描绘山水景色的过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总之,《望天门山》是一首描绘天门山壮观景象的五言古诗,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望天门山》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诗的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此外,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望天门山的全诗意思
《望天门山》全诗及赏析一、全文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全诗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三、注释1.天门:指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
7.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四、背景《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五、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小编寄语】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今天,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原文及赏析
原文:
天门中断楚*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有东西两山,东名东梁山(古称望博山),西名西梁山。
两山夹长*对峙耸立,犹如高大的天门,故名。
楚*:这一段长*古属楚地,故云。
【赏析】:
壮丽的河山,使气度超凡的诗人兴味盎然;迷人的风光,荡涤了才华横溢的谪仙在*上的忧烦。
本诗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李白对祖
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
碧水、青山、红日、白帆,构成了**鲜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羡。
《望天门山》唐诗解读
《望天门山》唐诗解读望天门山的唐诗解读唐诗《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描写天门山壮丽景色的诗歌。
本文将对《望天门山》进行解读,仔细探究杜甫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以真实、深邃的感受为基础,从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他对世态炎凉的独特洞察和思考。
《望天门山》便是杜甫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的凝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天门山。
天门山是中国湖北省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长江三峡区域,被誉为“三峡第一奇观”。
杜甫在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话描述了山脉间的天门断裂之处,山势险峻高耸,幅员辽阔,给人一种开放天空的感觉。
其次,我们来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诗的开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直接呼应了天门断裂之景。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豪放、雄伟的感受,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广袤和无限。
接着,诗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描写,这些景象犹如画面一般浮现在脑海中。
青山对峙,孤帆独行,交相辉映,给人以和谐和美的感受。
杜甫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壮丽景色的喜爱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诗中的意象。
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可以视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呈现出山峦起伏、秀丽多姿的景象。
而“孤帆一片日边来”则将目光转向江面上的一艘小船。
这个小船独自行驶在湍急的江水上,与山水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它的孤独与脆弱。
船上的人也成为整幅画面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真实而生动的感觉。
最后,我们进一步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
《望天门山》表达了诗人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诗中的天门山被视为壮丽景色的象征,通过大自然的力量,使诗人感受到自由和宽广。
而船上的人物则可以被理解为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同时也暗示了个体在众多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整首诗彰显了杜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景仰之情。
综上所述,杜甫的《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的表达,向读者展现了壮丽宏大的自然景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知识点走近作者: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
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普通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
乘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笑赏烟霞。
让我们记下心中的感悟,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
古诗望天门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望天门山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片璀璨明珠,其中不乏多少传世之作。
其中一首经典之作《望天门山》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原文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影成斜。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平仄、押韵和格律。
首先是平仄:这首诗是七绝,平仄是平句平声韵对仗。
其中,头两句平声韵是返韵,尾两句是真韵。
在平仄上,该诗整体为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其次是押韵:这首诗是AAAA,即四句都是彼此押韵。
这种句式称为“对仗句”,为汉文诗歌的一大特色。
最后是格律:该诗的格律是“绝句”,是唐朝最常见的诗歌形式之一。
每个句子都是五言的,末句往往用于转折或点睛。
接下来我们来剖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描绘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对天门山及其所在地的一幅形象化的描绘。
诗人在此处俯瞰,天门山中断,楚江自此而开,此情此景扑面而来。
碧水东流,相映成趣,况且山岸青翠,映照在碧波之间,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这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一种特点,即将诗歌与山水风景相融合,把天地万物来一一融合在人类的情感表达之中。
这是一种表达艺术,让读者们能够跟随诗人的笔触,进入到他的视角中去,感受他那诗意盎然的语言。
这种融合小巧玲珑、表现趋向于高远绵延的流水,还有山静水翠的叚鲜色彩的方式对于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环境的真实表达让读者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它恰当地展示了李白在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背景,也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精神风貌的表达,形成了一幅图像化的天景诗境。
最后,这首《望天门山》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唯美的情感表达,这首诗能够让人们头沉思,心生感悟,抽离现实的束缚,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自然境界中去,感受其中梦幻的美和心灵的寄托。
诗人在这幅景象中,将人的自我情感和自然景象融合到了一起,产生出了独特而壮美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望天门山》的简要分析和阐述。
作为一首传世之作,这首诗至今为人们所传诵,也让我们今天能够体会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以及对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崇敬和思考。
望天门山课文精讲
《望天门山》课文精讲一、学习目标要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其独特的韵律美。
想象并描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
理解诗人李白独特的创作风格,感受其诗歌中蕴含的浪漫主义情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译文(翻译)《望天门山》的译文如下: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孤零零的帆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则表现了江水的浩渺和奔腾不息。
而“两岸青山相对出”则通过青山的对峙,凸显出天门山的险峻和壮美。
最后,“孤帆一片日边来”则以孤帆的出现,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悠远和寂寥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的壮美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三、中心思想《望天门山》这首诗,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展现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以及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诗人在“望”字统领下,天门山的山形水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雄奇壮观的景象。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楚江开”、“碧水回”、“青山相对”等,使得景色栩栩如生。
同时,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这种视角的选择,使得诗歌具有更深远的意境和更广阔的视野。
不仅如此,《望天门山》还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以及热爱大自然、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描绘天门山景色时,不仅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此诗不仅描绘了天门山的壮美景色,更通过景色的描绘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首诗无疑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李白《望天门山》赏析
李白《望天门山》赏析
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诗人以他独特的笔触和深情,将天门山的壮美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首先,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天门山的雄伟与孤帆日边的孤独进行了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天门山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独与豪情。
他以青山碧水为伴,白帆红日相随,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中。
其次,李白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
青山、碧水、白帆、红日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它们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激情的燃烧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同时,这些象征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此外,李白在诗中还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构思。
他以生动的叙述和深情的抒发相结合,使诗歌既具有叙事的力量,又充满了抒情的魅力。
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中,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感。
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的做法,使得诗歌既具有自然之美,又具有人性之美。
总的来说,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诗歌。
诗人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情,将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天赋。
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
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
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古诗今译: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赏析——“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