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数学教学中要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一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要尝试点拨指导,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时空,三要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四要让学生大胆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五要打破思维惯性,突破思维定势。
【关键词】数学教学;唤起;主体意识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在数学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原创思维,也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起点、学习个性和情感态度,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样教学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造思维的形成。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基本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显然是无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的。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去认识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问题情景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从而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知识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使其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拿着一叠本子走进课堂,说:“先给每个同学发2本新本子,然后每个小组算一下你们一小组一共发几本?怎样列式?”一位同学回答:“我们小组4人,一共8本。列式为2+2+2+2。”教师又说:“如果要算一下24位女同学一共发几本,全班50位同学一共发几本,怎样列式?”学生会回答:“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会相当麻烦。”于是教师就因势利导提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不管有多少个相同数相加,只需要列一个简单的算式。你们想学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可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投入到后面的探索学习中去。无论在一堂课的开始还是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想方设法不断地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把学习的动机化为自觉的行为,自主地去探索新的知识。
2. 尝试点拨指导,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时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尝试探索、交往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同时,教师的“点”与“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恰到好处的“点一点”,对学生的思维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的同时,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教学策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的和被动的听讲局面,使“学得”与“习得”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获得成功的同时,体验了自我存在的价值。“点拨”分两种:“点”在知识的生长处。儿童认知的发展中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儿童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这个差异,稍加“点拨”,有助于学生的认知上
一个台阶。如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情景活动中,学生不会轻易地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一旧知与周长联系起来。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边长的同时,适时地反馈与点评:“你测量了长方形的几条边?怎么想到的?”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与长方形的周长紧紧地联系起来。在学生原有的的知识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求知欲望。“点”在思维的障碍处。学习活动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学生在一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因思维受阻而“卡壳”,出现思维障碍。此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思维的基础上,轻轻地一“点”,往往能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荷兰教学教育家弗赖登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教师激励下,带着解决问题的明确目的,认真观察、思考、群体讨论与交流,终于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感受到重新创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有的放矢地自学,学生印象深刻,效果良好,这是单纯靠老师讲解、释疑所无法比拟的。实际上,通过自学,不仅解除了疑惑,掌握了新知,而且使学生感知了自学的重要性,这将会使学生从不习惯自学逐步过渡到乐于自学、善于自学。
4. 让学生大胆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创新,意义重大。这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创新能力中,质疑精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与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的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怀疑书本结论,怀疑教师和同学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勇于海阔天空地“异想天开”,为学生创设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敢于作出判断,质疑问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基本保证。数学判断是对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应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否定判定的方法。否定判定的常见方法有反例法、反证法。同时,排除法、比较法也有利于学生对否定判断的理解和掌握。
5. 打破思维惯性,突破思维定势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以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意见、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讲解“口算加减法”内容时,教师以口算“27+38”引入新课,把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为重点,有的学生采用尾数相加的方法:7+8=15,20+30=50,50+15=65;有的将一个加数进行分解:20+38=58,58+7=65。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常用。而有位同学却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可以先把38与27的差算出来得11(38-27=11),再用27乘以2得53(27×2=54),最后将54与11相加得65(54+11=65)。”问他为什么要用27×2。他说:”因为前面有一个27,38里面也有一个27,所以用27×2得54,53再加上它们两个的差正好是答案。“这位同学的思维就突破了一般的思维定势,有独创性。所以,教师应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