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ppt
合集下载
新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7课《都江堰》(共69张PPT)
都 江
余 秋
堰 雨
学习目标
• 1、理清文章写作脉络,学习文中对比等 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余秋雨散文的特 点; • 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语言,分析出李 冰的精魂。
• 重点、难点: • 1、理解作者对李冰的评论,体会文中深 厚的文化意蕴; • 2、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解 释。
余秋雨简介:
代表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
《山居笔记》 《行者无疆》
《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
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审美心理学》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将“人、 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被称为“文化 散文” 或“学者散文”。
•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 慈溪)。 •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 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 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 1983年之后,由于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戏剧思 想史》、《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 创造论》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 1986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当时获此称 号的全国仅十五名。 • 1986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 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 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导入新课
• 长江黄河对我们华夏民族来说是举足轻重、影响甚大的,它们为 我们创造的财富可以说不可胜数。可是,它们在造福我们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从古至今都令人困扰的大问题——水患。 传说尧 在位的时候,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现在陕西和山西 交界处),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 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引起水灾。在所有 人为水灾头痛担忧,毫无办法的时候,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出来 治理洪水。他到当地观察了地形,就带领群众开凿龙门,经过十 年努力,挖通了九条河道,终于把河水顺利引入了海里。(大家 也都听过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时候的事。) 后 来,战国时期,在长江支流岷江,也有一个因治理水患被百姓奉 为神的人,这个人因地制宜,在大禹疏通河道治水的基础上,修 建水利工程,将有“泽园”“赤盆”之称的蜀地变成了“水旱从 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个水利工 程就是都江堰。 那么,这都江堰和它的创建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咱们今天就借余秋雨大师的一立了“记忆 文学”的新体裁,刚出版就引起海内外 广泛关注,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 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
《都江堰简介》PPT课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 伏龙观、二王庙、安 澜索桥、玉垒关、离 堆公园、玉垒山公园、 玉女峰、灵岩寺、普 照寺、翠月湖、都江 堰水利工程等
2021/3/26
2
1 地理环境
2021/3/26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 都市都江堰市(原灌 县)城西,坐落在成 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距成都约56公里,距 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 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区,年 均气温15.2℃, 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 米,年均无霜期280 天。这里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021/3/26
宝瓶口
鱼嘴
7
3 主要景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 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 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 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 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 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 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2021/3/26
1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021/3/26
2021/3/26
2
1 地理环境
2021/3/26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 都市都江堰市(原灌 县)城西,坐落在成 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距成都约56公里,距 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 里。 气候特点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区,年 均气温15.2℃, 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 米,年均无霜期280 天。这里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021/3/26
宝瓶口
鱼嘴
7
3 主要景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 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 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 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 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 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 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2021/3/26
1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021/3/26
匠心传承:都江堰—水利之光PPT教学课件
开
工程局有限公司白鹤滩水电站机电安
来
装工程项目部天车班班长。2023年,
获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023年5月,荣获第26届“青海青年
五四奖章”。2023年7月2日,担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
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匠
1. 李冰和吉当普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他们的事迹对你有何启发?
在水利建设中的创新做法:
名
1.大胆废弃前人设计,重新规划,将都江堰的引水口
匠
建在岷江冲积扇顶部的玉垒山,以保证渠首能承载巨大的
引水量。
2.设计了以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为重点工程的渠道网。
3.建造了3个立在水中的石人。水量小的时候,不会露出石人的脚,水量大
的时候,不会没过石人的肩膀,以此观察水量,堪称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匠心兴水利
造
◎主体枢纽工程
物
小
史
主体枢纽工程名称
功能
鱼嘴分水堤
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溢洪道
洪水期不仅可泄洪水,还能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 漩涡作用,有效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
宝瓶口引水口
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2. 中国水利工程史上,除了李冰、吉当普,还有大禹、孙叔敖、王
心
景、马臻、姜师度、潘季驯等著名人物,他们都在治水修渠等方面作出
接
了重要贡献。请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中国古代治水工匠(李冰、吉当普
力
、郭守敬除外)的事迹,为其他同学做介绍。
《都江堰简介》课件
保护了生态环境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青城山图文讲解.ppt
都江堰图文讲解
修建人李冰
李冰像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 (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 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 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 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 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 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 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 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 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 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 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 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公元前280秋,秦灭蜀30年后,司马错于成都出 发,自岷江东攻楚国,却由于粮食补给问题无法 深入楚国。
都江堰图文讲解
修建背景
公元前272年,李冰奉秦昭王之命,来到蜀地 任蜀郡守,开通岷江往成都的水路枢纽,为攻 打楚国做战略准备。
都江堰的修建,是出于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目 的,本意是为了伐楚提供兵源、粮源和通船渠 道,使蜀地成为秦国统一中国的战略基地。
都江堰图文讲解
飞沙堰
都江堰图文讲解
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 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 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 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 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 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 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 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 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 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都江堰图文讲解
都江堰图文讲解
鱼嘴
都江堰图文讲解
地震后鱼嘴
都江堰图飞文讲解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 道”,具有泻洪、排沙和 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 又叫它“飞沙堰”。 飞 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 ,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 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 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 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 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 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 溢出;
都江堰PPT教学课件
鲁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必修三
《都江堰》
都江堰
余秋雨
明目标
1. 品味散文语言,感受都江堰水的魅力。
2. 把握李冰的形象特征,树立民本观念。
查 预习
颓壁残垣 惊慌 庇护
修缮 卑处一隅 魅力
强悍
铁戟
遴选
韬略
怦然心动 诘问
傩戏
衮衮诸公
理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 括文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要求:尽量用原文回答。
究精神
李冰的激动人心之处体现在 哪里?
请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找出评价 李冰的语句,分析并概括李冰的 人物形象特征。
思启示
应
活
? 该
着
站
或
在
死
哪
了
里
布置作业
考察一处名胜古迹,探寻其蕴涵的 文化精神,写一篇短文。
谢谢大)李冰 (4)李冰文化
析文本
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之处体现 在哪里?
请结合全文回答。
品语言
也许水流对自己的 驯顺 有点愤慨了,突 然撒起野来,猛地 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 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 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水的特点 修辞 作用
《都江堰》
都江堰
余秋雨
明目标
1. 品味散文语言,感受都江堰水的魅力。
2. 把握李冰的形象特征,树立民本观念。
查 预习
颓壁残垣 惊慌 庇护
修缮 卑处一隅 魅力
强悍
铁戟
遴选
韬略
怦然心动 诘问
傩戏
衮衮诸公
理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 括文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要求:尽量用原文回答。
究精神
李冰的激动人心之处体现在 哪里?
请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找出评价 李冰的语句,分析并概括李冰的 人物形象特征。
思启示
应
活
? 该
着
站
或
在
死
哪
了
里
布置作业
考察一处名胜古迹,探寻其蕴涵的 文化精神,写一篇短文。
谢谢大)李冰 (4)李冰文化
析文本
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之处体现 在哪里?
请结合全文回答。
品语言
也许水流对自己的 驯顺 有点愤慨了,突 然撒起野来,猛地 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 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 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水的特点 修辞 作用
都江堰ppt课件
水利工程技术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如溢流坝、引水渠道等,对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水利管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世界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了影响,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 。
05
都江堰的现状与保护
现状评估
水利工程状况
01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设施存在老化、
破损等现象,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外江与内江的划分
在鱼嘴分水堤的帮助下,岷江 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两部分。
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则 用于灌溉。这种划分方式既保 证了洪水的及时排出,又满足
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在雨季时,外江的水位会明显 高于内江,此时鱼嘴分水堤就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保洪水 能够顺利地排向外江。
都江堰的这种划分方式充分体 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 用性。
03
都江堰的原理与功能
防洪原理
洪水调节
都江堰通过分水鱼嘴、宝瓶口和 飞沙堰等结构,将洪水按照需求 分配到内江和外江,有效调节洪
水流量,降低洪峰。
排沙排石
利用飞沙堰的阻水作用,使上游冲 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在堰前沉积, 避免淤塞河道。
自动调整功能
都江堰的设计使得其在面对不同季 节和洪水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分 水比例,确保防洪效果。
水力机械
除了发电,都江堰的水能还可用于驱动水轮泵、水磨等水力机械, 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动力需求。
生态旅游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景观, 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04
都江堰的影响与意义
对成都平原农业的影响
1 2
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地区获得了稳定的 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如溢流坝、引水渠道等,对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水利管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世界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了影响,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 。
05
都江堰的现状与保护
现状评估
水利工程状况
01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设施存在老化、
破损等现象,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外江与内江的划分
在鱼嘴分水堤的帮助下,岷江 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两部分。
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则 用于灌溉。这种划分方式既保 证了洪水的及时排出,又满足
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在雨季时,外江的水位会明显 高于内江,此时鱼嘴分水堤就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保洪水 能够顺利地排向外江。
都江堰的这种划分方式充分体 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 用性。
03
都江堰的原理与功能
防洪原理
洪水调节
都江堰通过分水鱼嘴、宝瓶口和 飞沙堰等结构,将洪水按照需求 分配到内江和外江,有效调节洪
水流量,降低洪峰。
排沙排石
利用飞沙堰的阻水作用,使上游冲 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在堰前沉积, 避免淤塞河道。
自动调整功能
都江堰的设计使得其在面对不同季 节和洪水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分 水比例,确保防洪效果。
水力机械
除了发电,都江堰的水能还可用于驱动水轮泵、水磨等水力机械, 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动力需求。
生态旅游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景观, 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04
都江堰的影响与意义
对成都平原农业的影响
1 2
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地区获得了稳定的 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都江堰课件ppt(讲课用)
都江堰的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构成
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 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 构成。
灌溉面积
都江堰灌溉面积超过1000 万亩,覆盖了成都平原的 大部分地区。
防洪与发电功能
都江堰不仅具有灌溉功能, 还具有防洪和发电功能,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
02 都江堰的建造过程
建造前的准备
环境考察
在建造都江堰之前,先对当地的 气候、地形、水文等条件进行深 入考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 和利用情况,评估建造的可行性
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01
02
03
04
环境保护优先
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首 要任务,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提高环境质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 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智慧城市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慧 城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
平。
发展绿色经济
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 济转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
04 都江堰的未来发展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问题
随着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环 境承受压力增大,包括水质下
降、生态破坏等。
城市更新与保护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 现城市更新,是一个重大挑战 。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之 间找到平衡,是都江堰面临的 重要问题。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 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 的社会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
应急处理
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制定应 急预案和处理措施,及时组织抢修 和维护,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更新与改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运行的 需要,对都江堰进行技术更新和改 造,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都江堰水利工程》课件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推动农业文明发展
01
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之一,为农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02
都江堰所在的成都平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
里产生了著名的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彰显人类智慧与创造
03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体现了人与自
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01
自然环境
岷江水流湍急,山势陡峭,建 设难度很大。
02
技术难题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需要解 决如何稳定分水堤、如何控制 内江水量、如何防止泥沙淤积
等问题。
03
人力物力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组 织难度很大。
建设成果和影响
01
建设成果
02
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功,实现了对成都平原的水源控制,满足了 灌溉和防洪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都江堰的水力发电功能不仅满足 了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还促进 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
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质改善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使 得岷江水质得到改善,减少了水 体污染,提高了周边地区的水环
境质量。
生态保护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注重生态 保护,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 等措施,保护了周边地区的生态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THANKS
法规制定
制定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 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灾害
都江堰水利工程面临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对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 潜在威胁。
《都江堰》课件 (共38张PPT)
志 远
学 高
身 正
行 笃
代表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
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 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第二部分: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第三部分:李冰的智慧与精魂。 第四部分: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为什么说长城伟大?
1、规模宏大,占据了辽阔的空 间,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 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
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深 厚。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 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而都江堰 ,至今还在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地
第一部分:
1 第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 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 第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
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
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比较?
都江堰 与
长城 之比较
修建年代
规模大小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形象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三、 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 利了”?
失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败: 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 后代所破坏。
他终究又胜利了
四、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 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 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 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 的。
学 高
身 正
行 笃
代表作品: 散文集《文化苦旅》
写作风格: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
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其散文 被称为“文化散文” 或“学者散文”。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第二部分: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第三部分:李冰的智慧与精魂。 第四部分: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为什么说长城伟大?
1、规模宏大,占据了辽阔的空 间,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 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能够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
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深 厚。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 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而都江堰 ,至今还在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地
第一部分:
1 第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 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 第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
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
作者从哪几方面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比较?
都江堰 与
长城 之比较
修建年代
规模大小 社会功用 文明特点 形象
都江堰的本质特征:
它像一位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
三、 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 利了”?
失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败: 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 后代所破坏。
他终究又胜利了
四、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 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 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 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 的。
详尽版都江堰.ppt
余 秋 雨
构造原理
都江堰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一项 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建 设的灿烂明珠。都江堰处于岷江从山区泻 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这项工程建成以前, 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骤减,易淤易决, 常泛滥成灾。距今约2200年的战国时代,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 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 程。
这个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 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 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 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 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 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造福千年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 它却实实在在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明确:长城虽然外形宏大,绵延万里,但社 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仍为四川民 众输送清泉,灌溉良田,在功用上可谓造福 千年。
(二)去都江堰之前的心理
“陡然一惊” “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文似看山不喜平” 海水 “雍容大度”,“茫茫一片”
明确:“长锸”代表李冰作为四川郡守根据这里旱涝 的实际情况修建都江堰利民工程; “金杖玉玺”代表统治阶级的权力; “铁戟钢锤”代表统治者对人民的镇压。 “失败”是指他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阶级认同, 却被统治阶级利用; “胜利”指他主持的这一工程造福千秋万代, 他 也被世代人民铭记。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明确:他为官不学同僚,不随大流,因此“大 愚”“大拙”。但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 他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和以柔克刚的策略,充 满智慧,成为治水圭臬,因此“大智”“大巧”。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课件
机遇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为都江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 时,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都江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文 明的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建造的过程和参与者
过程
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都江堰主体工 程包括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部 分逐步开工。
参与者
李冰作为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设计 和施工,同时还有众多工匠、民工以 及后续的维护人员。
建造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困难
施工期间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形复杂、水流湍急、技术难题等。
解决方法
采用当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石工砌筑、杩槎围堰等,同时结合当地的 地形和水文条件进行施工。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克服重重 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都江堰的建设。
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超过300万亩,每年为成都平原输送数亿 立方米的水量,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 资源保障。
02
都江堰的建造过程
建造的起因和准备
起因
古代蜀地饱受水患之苦,为了解 决灌溉和防洪问题,秦昭王决定 修建都江堰。
准备
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制定详 细的施工方案,招募大量劳工, 准备充足的建筑材料。
都江堰的历史背景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 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为蜀地带来了灌溉水源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 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的工程规模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等附 属工程组成,是集灌溉、防洪、水运、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响。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为都江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 时,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都江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文 明的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建造的过程和参与者
过程
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都江堰主体工 程包括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部 分逐步开工。
参与者
李冰作为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设计 和施工,同时还有众多工匠、民工以 及后续的维护人员。
建造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困难
施工期间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形复杂、水流湍急、技术难题等。
解决方法
采用当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石工砌筑、杩槎围堰等,同时结合当地的 地形和水文条件进行施工。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克服重重 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都江堰的建设。
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超过300万亩,每年为成都平原输送数亿 立方米的水量,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 资源保障。
02
都江堰的建造过程
建造的起因和准备
起因
古代蜀地饱受水患之苦,为了解 决灌溉和防洪问题,秦昭王决定 修建都江堰。
准备
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制定详 细的施工方案,招募大量劳工, 准备充足的建筑材料。
都江堰的历史背景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 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为蜀地带来了灌溉水源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 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的工程规模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等附 属工程组成,是集灌溉、防洪、水运、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
青城山瀑布
都 江 堰
左上:鱼嘴堰 右上:飞沙堰 左下:宝瓶口
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
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 个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因形似瓶口且功能奇而名。 其右边的山丘为离堆。瓶 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 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 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 则”(我国最早的水位 标)。内江水流进宝瓶口 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 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 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 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 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 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 成都平原的近一千余万亩
第三部分:
• 表现为民造福的李冰形象描述。
• 请找出对李冰进行评价的语句。
•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而李冰,却因官位成了一名实践科学 家。 •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为有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 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 ……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之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 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 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 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 他大智,又大愚。他大巧,又大拙。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 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从表面上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学方面 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 务时,政治家对治水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 清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 成了他的第一政绩。。
总结归纳
李冰的政治观
做实事具体,质朴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总结归纳 永 久 性 地 灌 溉 了 中 华 民 族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
•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亮出作者 对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恢弘建筑的态 度。
长城 年代上: 是“晚辈” 影响上:只“占据辽远
的空间”
都江堰
早“数十年” 占据了邈 远的时间 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 汩汩清流、永久性的灌溉 了中华民族
对 比
功用上: 社会功用早已
废弛 宏大、突兀在 规模上: 外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 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李 冰 石 像 ( )
东 汉
李 冰 父 子 像
阅读文本,疏通生字即生词
1.读准下列字音: 残垣 惊蛰 庇护 废弛 修缮 强悍 遴选 韬略 怦然心动 诘问 精神焕发 汩汩 喧嚣 驯顺 长锸 衮衮 钹磬
2.解词: 劲厉 濡养 雍容大度
遴选
圭臬
风调雨顺
Logo
李冰简介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 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 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著名, 二千二百多年来在川西平原效益卓著。
造福百姓
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 多伟大!”
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 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 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 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 ,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 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总结:
• 这部分通过对比,表现了 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和热 爱之情。
• •
美读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美读第三段,要得体传达作者紧张、喜悦 、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 请在文中第二部分选一二处语言优美而内蕴深刻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合作探究
• 朗读第三节1-5段思考第三段中: • “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是什么? • 第五段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 能”,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 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堰作比较?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工程, 为了更生动清晰地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长城,同样称得 上伟大的工程作为参照物。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 间与都江堰相近,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 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 法恰恰相反,所以作者选择长城来与都江堰相比,文章的新 意由此而生,深度由此而来,文章总体构思的基点由此立稳 并得以渐次生发。正是在长城文明的映衬下,都江堰文明的 特质更为鲜明地显现了。
第三部分
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 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 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 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 朴”的政治实践是对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 治纲领”的实践;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 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 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 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
鱼嘴堰设在岷江出山
后的一段弯道上,把 江流划然中分为内外 两支。外江(处于河 床弯道凸岸)为岷江 自然走水河道 ,内江 (处凹岸 )水进入成 都平原。鱼嘴的设置 极为巧妙,它利用地 形、地势,巧妙地完 成分流引水的任务, 而且在洪、枯水季节 不同水位条件下,起 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 用。
飞沙堰处金刚堤下段有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 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堰江水传达的遗 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 心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 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 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 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 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是一种僵硬的 “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卑 气质上: 文明”、 “摆出 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 一副老资格” 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
思 1、你认为以上比较中哪个方面的比 考 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堰作 比较?
社会功用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是依附于 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 社会功用的,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是文章 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 的核心内容, 文章的深度也由此而来。正是在长城文明 的映衬下,都江堰文明的特质更为鲜明地 显现了。
1、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事 事,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 于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 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的时候, 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2、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 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 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感知
用长城作对比,评说都江堰是 第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 程”。 第二部分:写偶然发现都江堰的美,并 为它折服。 由物及人,由歌颂都江堰 第三部分: 进而歌颂其创造者李冰。
1、文章按小节分为三部分的内 容,你能概括每节的内容吗? 2、齐读第一节,作者采用什么 方法表现都江堰比长城伟大的? 请分别概括。
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 好处?
•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 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 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不仅对其“景” 情有独钟,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这种欲扬先 抑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既深刻的表现了都江堰让难 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 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因其独特 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内涵,2000年联合国世界 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 文化遗产。
• 国际灌排水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曾说:“都江堰给我留下 的印象太深刻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发展的 精髓,这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为可贵。” • 司马迁《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 人,不知饥谨,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简介
•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 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为 都江堰。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发源 于岷山之南羊膊岭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区 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在水利 工程兴建以前,水灾严重。战国初期,蜀相开 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郫县、 成都一带,“民得陆处”(《蜀王本纪》)。 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 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 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2.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秋雨散文》。他的 代表作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在散文上的 贡献突出。
整体感知 • 朗读课文: • 1、请同学们给每节 课文快速标上段序。 • 2、请同学们大声朗 读课文,画出文中你 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然后将重点字词写在 黑板上。3组写第一 节、4组写第二节、5 组写第三节前8段、6 组写剩余内容的字词
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 化史学者,散文作家。现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 学会会长。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 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 家”荣誉称号。 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 广泛争议。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 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 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成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时至今日,他的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又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 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
思 文章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侧重点 考 有没有什么不同?由此分析一下文章
青城山瀑布
都 江 堰
左上:鱼嘴堰 右上:飞沙堰 左下:宝瓶口
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
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 个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因形似瓶口且功能奇而名。 其右边的山丘为离堆。瓶 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 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 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 则”(我国最早的水位 标)。内江水流进宝瓶口 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 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 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 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 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 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 成都平原的近一千余万亩
第三部分:
• 表现为民造福的李冰形象描述。
• 请找出对李冰进行评价的语句。
•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而李冰,却因官位成了一名实践科学 家。 •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为有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 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 ……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之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 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 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 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 他大智,又大愚。他大巧,又大拙。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 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从表面上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学方面 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 务时,政治家对治水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 清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 成了他的第一政绩。。
总结归纳
李冰的政治观
做实事具体,质朴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出发点: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总结归纳 永 久 性 地 灌 溉 了 中 华 民 族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
•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亮出作者 对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恢弘建筑的态 度。
长城 年代上: 是“晚辈” 影响上:只“占据辽远
的空间”
都江堰
早“数十年” 占据了邈 远的时间 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 汩汩清流、永久性的灌溉 了中华民族
对 比
功用上: 社会功用早已
废弛 宏大、突兀在 规模上: 外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 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李 冰 石 像 ( )
东 汉
李 冰 父 子 像
阅读文本,疏通生字即生词
1.读准下列字音: 残垣 惊蛰 庇护 废弛 修缮 强悍 遴选 韬略 怦然心动 诘问 精神焕发 汩汩 喧嚣 驯顺 长锸 衮衮 钹磬
2.解词: 劲厉 濡养 雍容大度
遴选
圭臬
风调雨顺
Logo
李冰简介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 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 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著名, 二千二百多年来在川西平原效益卓著。
造福百姓
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 多伟大!”
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 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 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 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 ,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 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总结:
• 这部分通过对比,表现了 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和热 爱之情。
• •
美读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美读第三段,要得体传达作者紧张、喜悦 、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 请在文中第二部分选一二处语言优美而内蕴深刻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合作探究
• 朗读第三节1-5段思考第三段中: • “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是什么? • 第五段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 能”,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 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堰作比较?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工程, 为了更生动清晰地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长城,同样称得 上伟大的工程作为参照物。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 间与都江堰相近,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 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 法恰恰相反,所以作者选择长城来与都江堰相比,文章的新 意由此而生,深度由此而来,文章总体构思的基点由此立稳 并得以渐次生发。正是在长城文明的映衬下,都江堰文明的 特质更为鲜明地显现了。
第三部分
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 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 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 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 朴”的政治实践是对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 治纲领”的实践;并通过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 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 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 精魂”的褒扬和崇敬之情。
鱼嘴堰设在岷江出山
后的一段弯道上,把 江流划然中分为内外 两支。外江(处于河 床弯道凸岸)为岷江 自然走水河道 ,内江 (处凹岸 )水进入成 都平原。鱼嘴的设置 极为巧妙,它利用地 形、地势,巧妙地完 成分流引水的任务, 而且在洪、枯水季节 不同水位条件下,起 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 用。
飞沙堰处金刚堤下段有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 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堰江水传达的遗 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 心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 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 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 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 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是一种僵硬的 “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卑 气质上: 文明”、 “摆出 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 一副老资格” 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
思 1、你认为以上比较中哪个方面的比 考 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用长城来与都江堰作 比较?
社会功用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是依附于 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 社会功用的,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是文章 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 的核心内容, 文章的深度也由此而来。正是在长城文明 的映衬下,都江堰文明的特质更为鲜明地 显现了。
1、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事 事,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 于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 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的时候, 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2、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 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 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感知
用长城作对比,评说都江堰是 第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 程”。 第二部分:写偶然发现都江堰的美,并 为它折服。 由物及人,由歌颂都江堰 第三部分: 进而歌颂其创造者李冰。
1、文章按小节分为三部分的内 容,你能概括每节的内容吗? 2、齐读第一节,作者采用什么 方法表现都江堰比长城伟大的? 请分别概括。
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 好处?
•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 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 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不仅对其“景” 情有独钟,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这种欲扬先 抑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既深刻的表现了都江堰让难 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 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因其独特 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内涵,2000年联合国世界 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 文化遗产。
• 国际灌排水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曾说:“都江堰给我留下 的印象太深刻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发展的 精髓,这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为可贵。” • 司马迁《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 人,不知饥谨,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简介
•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 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为 都江堰。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发源 于岷山之南羊膊岭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区 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在水利 工程兴建以前,水灾严重。战国初期,蜀相开 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郫县、 成都一带,“民得陆处”(《蜀王本纪》)。 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 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 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2.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秋雨散文》。他的 代表作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在散文上的 贡献突出。
整体感知 • 朗读课文: • 1、请同学们给每节 课文快速标上段序。 • 2、请同学们大声朗 读课文,画出文中你 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然后将重点字词写在 黑板上。3组写第一 节、4组写第二节、5 组写第三节前8段、6 组写剩余内容的字词
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 化史学者,散文作家。现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 学会会长。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 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 家”荣誉称号。 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 广泛争议。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文明的碎片》 到《霜冷长河》,他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蕴、人生意义及自 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成余秋雨所特有的散文。时至今日,他的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又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 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的不同面貌。
思 文章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侧重点 考 有没有什么不同?由此分析一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