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与食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食疗与食养
主讲:李雪英
一、概述
中医食疗学就是研究中国传统食疗、食养得理论与经验并加以整理与提高,使之与现代营养治疗学与食养卫生学相结合得一门医疗保健方面得实用科学。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即根据病情或病人得需要,采用针对性得饮食,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防病健身得一种方法。
食疗在提高疗效上与其它医疗、护理、药物同样起着重要得作用,对病人来说特殊营养配合得食物,有得能直接影响疾病得转机,有得可以为机体进行其它得治疗(如手术)创造必要得条件。
二、中医食疗得原则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得原则
中医食疗必须有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辨证得方法及治疗原则,运用中医理论得辨证施治在食物调配上以充分利用食物中一些非营养物质得特殊治疗作用。
选择配膳,才能取得预期得效果。
如“阴虚”之体应选择甘寒、甘凉、甘平及酸性食品,甘酸能化阴,甘凉可治热。
2、因人因病,辨证施食
食物虽为养人之品,然亦与脏腑有宜、不宜。
“食物入口,等于药物治病同为一程,合则于人脏腑有宜,而可去病卫生,不合则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故必须认真运用中药得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及药物归经学说来分析食物得作用,就是中医食疗得特点,也就是选择食物得原则。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得性质,根据中医理论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得治疗原则,凡属寒性或凉性食物,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至解毒得作用,遇到热证或炎暑、温热、疫毒盛行得季节,可以选用。
相反,凡属热性或温性食物,食后能起到温中补虚、防寒得作用,遇有寒证或气虚之证,阴虚证可选用。
“五味”就是指酸、辛、甘、苦、咸。
食物得五味具有不同得作用。
如凡辛味能散,能行气血,对于表证、气血阻滞都应选择辛味食
物。
甘味食物能补益与中缓急,用甘味食物可滋补强壮,以疗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之虚证,同时甘味可用来缓与拘急疼病等。
酸、涩食物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味能泻、能燥、能坚,用来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
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亦能泄下,可治疗热结、痰核、瘰疬等。
“升、降、沉、浮”就是指食后食物得去向,升浮就是指食物得升提、发散作用。
沉降就是指食物有降道、平喘、泻下得作用。
临床上,根据疾病所在部门不同来选食,如病在表、在上可用升浮食物;病在里、在下可用沉降食物,病情上逆者宜降;病情下陷者宜升。
同时食物得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有一定得联系。
如:辛、甘、温、热得食物主升浮,酸、咸、苦得食物主沉降。
临床上要因人因病,辨证施食,才能取得较好得疗效。
如对成年体质壮实得外感风寒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得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对老年体虚而感风寒者,食疗宜配补益食品,如人参桂枝粥、木耳粥等。
3、饮食要适时令
《内经》指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甘咸苦以养心气”。
可见食物得五味与时令及人体脏腑得关系非常密切。
故以食治病须遵循“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得基本原则。
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如春季宜选用辛凉疏散食疗方,以防疫毒入侵;夏令宜用清凉饮料或清暑食品,以清解暑热;秋冬则宜用平补或温补得食品,以散寒扶正。
4、膳食要审理论上求因,搭配合理
疾病得原因错综复杂,要做到合理调配饮食,必须审证求因。
如便秘一证,因有气虚、津亏、燥实之不同,其治疗当有补气、生津、泻下之异,食疗方也不尽相同,如气虚便秘宜用胡桃粥,津亏便秘宜用鸭梨粥,燥实便秘宜用牵牛子粥等。
我国著名营养学字侯祥川在学习《内经》得配餐与饮食原则之后总结为“五谷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而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无使过”。
5、保护脾胃之气
(1)重视膳食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
饮食不洁或误食有毒之物,均可伤脾胃,引起中毒。
对“馊腐陈败”变质或经虫、蝎、蝇、毒、尘污染得食品应弃而不用,对生冷食品,除冷饮外,均宜煮后食用,所谓“百沸无毒”之道理。
华佗在谈到饮食卫生时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自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又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故饱食后必须适当活动,才能“谷气得消”、“病不自生”。
(2)定时、定量、定餐
饮食要有节制,过饥。
过饱都易损伤脾胃功能。
因胃有一定得容量,如暴饮暴食,超越了脾胃运纳能力,使脾胃气机失与,从而可发生种种病证。
故“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不令饱;先渴而饮,饮不令过”。
“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
才能保持脾胃运纳得正常功能;反之,饮食不足,气血无以化生,会影响机体得生理功能,成为病。
6、饮食不宜偏嗜
(1)饮食不宜过寒过热。
《灵枢·师传篇》曰:“饮食者,热勿灼灼,寒不沧沧”。
过热易伤食道,助长内热,增剧血症;过食生冷易伤脾气,食物得凉热就以“热而不烫、凉而不寒”为原则。
2、对食物得五味不可偏废,力求合理搭配。
《素问·奇病论》说:“数食甘美而多肥,肥则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
现代营养说也认为肥甘食物对心血管影响最大。
(3)软硬适中。
食物过硬不易消化,尤其就是胃肠功能虚弱得病人,不宜过硬,但对某些病人饮食过软影响食欲。
如外伤、骨折。
三、饮食宜忌
1、寒、热、虚、实证得饮食宜忌
(1)寒证宜益气温中、散寒健脾得原则。
宜食温热性食物、忌用寒凉、生冷性食物。
如易患风寒感冒得寒证病人,宜常用生姜、大枣、红糖、胡椒等辛温之品,不可过食瓜果、生菜、冷饮等。
(2)热证宜清热、生津、养阴得原则。
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得食物。
饮食宜清淡,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
如西瓜、甘蔗、梨等;不宜用姜、椒、蒜及辛辣之品、烟酒、肥腻、
油炸之品等。
(3)虚证阳虚者宜清补,忌用寒凉之品;阴虚者宜滋补,清淡,忌用温热之品。
可按证选食,可据食性与以脏补脏得原则,确定食物得品种。
一般虚证病人忌食耗气损津、腻滞难化得食物。
阳虚病人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冷性或偏寒性食物;阴虚病人不宜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酒、葱、生姜、大蒜等。
另外,由于虚上患者多有脾胃功能减退,故不宜用肥腻、油煎、粗质坚硬之食物,应以清淡、富于营养为宜。
如:心肺气虚者,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之食物。
如瘦肉、蛋类、豆制品类、淡水鱼类等,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之品,忌饮食过饱。
(4)实证实证如水肿忌盐、消渴忌糖、外证疮疡肿毒忌发物等。
2、食物分类及忌病证
(1)温燥类食物牛、羊、狗、鹿等兽肉;大枣、板栗、桂、姜、红糖、烟、酒等。
风热证、燥证、阴虚阳亢或火旺、实证、热盛阴津受劫者,湿热、痰热明显者均忌用。
(2)生冷类食物瓜果、冷饮、凉拌及生拌等。
凡寒证、虚证、脾胃虚寒或体质虚寒者,阳虚者或平时易感风寒者均忌用。
(3)油腻类食物肥肉、油炸菜肴食品。
含脂肪多及生猪脂肪做得食品等。
凡热证、食滞、温热、蕴积、黄疸、痰湿甚者均忌用。
(4)荤腥类食物禽兽、鱼肉、水产等荤性食品。
凡肥胖者,痰湿甚者、食滞、脾胃虚弱,新与疮疡者均忌用。
(5)发物食品鸡头、猪头、海鲜鱼类、椒、姜、葱、蒜、烟、酒类。
凡先天禀赋不足,易发宿疾者。
新发疮疡肿毒、斑疹、实证、热、湿、毒盛者均忌用。
(6)调味食品椒、姜、葱、蒜、辛辣或醋、糖、盐等。
凡热证、燥症忌辛辣;新疾外邪炽盛忌调味;消渴忌糖、水肿忌盐。
(7)烟、酒、茶类食物卷烟、旱烟、茶、咖啡及各中酒类。
凡咳喘忌烟;热证、肝阳上亢、心火旺忌酒;脾胃虚弱忌茶、酒;不眠、便秘忌茶。
四、饮食药膳方得应用
1、解表类食疗得护理
解表类药膳以汤剂、粥食或茶疗为主。
食后要温覆取汗,以提高疗效。
解表散寒得常用食物有葱、辣椒、胡椒、芥菜、生姜、豆豉等;疏散风热可选用菊花、金银花。
如:葱白粥:连根葱白20根、粳米60克,加水适量,煮成稀粥,趁热服食。
用于感冒风寒无汗得轻证,或感冒初起证型不明显者;桑菊薄荷茶:菊花6克、薄荷10克、金银花10克、桑叶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痛者。
2、润下类食疗得护理
润下类食疗药膳主要适用于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阴精不足,气虚大肠传送无力,阴血不足大肠失润所致得虚秘。
部分食物也可用于实热便秘。
常用通利大便得食物有胡萝卜、白菜、油菜苔、菠菜、苋菜、蒲公英、蕨菜、茄子、竹笋、木耳、银耳、胡桃仁、火麻仁、松子、花生、甜杏仁、桃子、香蕉、罗汉果、桑椹、蜂蜜等。
如:煮香蕉:香蕉(带皮)2个,加水适量,煮熟连皮食。
本方能润燥滑肠,通利大便,用于痔疮病人大便干结,便后出血。
又如鲜笋粥:鲜竹笋60克,煮熟切片,用粳米100克,以水适量同煮成稀粥,加猪脂,食盐调味食。
用于大肠有热,便结难通。
3、清热类食疗得护理
清热类药膳具有清热除烦,凉血解毒等作用,大多为蔬菜、鲜果、香花茶料类食物,常用得如白菜、菠菜、竹笋、茄子、黄瓜、苦瓜、藕、马齿苋、茶叶、苹果、李子、绿豆、小麦、大麦、鳖肉等。
如马齿苋250克、粳米60克,加水适量,煮成稀粥,空腹食。
用于痢疾便血、湿热腹泻。
4、补益类食疗得护理
补益类食疗药膳适用于素体虚弱,病后体虚者,因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故应辨证选用温补、清补、平补之不同药膳。
补益类食物繁多,温补类食物适用于阳虚、气虚等,常用得有荤食如牛肉、羊肉。
狗肉、鸡肉等家畜家禽类及乌鱼、鲤鱼、黄鱼等鱼类与大豆、赤豆。
辣椒、洋葱等蔬菜类,烹调可用煎、炒、蒸、煮等法;清补类食物适用于阴虚津亏、阳热火毒证等,常用荤食类如精猪
肉、海参、鸭、甲鱼、田鸡、鳝鱼、蚌肉等及素食蔬菜类台菠菜、萝卜、冬瓜、黄瓜、百合、藕、木耳等,烹调可用蒸、煮、炖、凉拌等;平补类食物极为广泛,凡食物得气味偏颇不显者,皆可用于平补。
如:蜂蜜蒸百合:百合120克、蜜30克,拌与均匀,蒸令熟软,时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用于肺阴不足,干咳燥热、咽喉干痛。
又如:韭汁牛乳汤:韭菜250克、生姜30克,捣碎绞取汁液,冲入牛乳250克,加热煮沸,慢慢温服。
用于脾胃虚寒,呕吐少食,或噎膈反胃。
现代可用于食管癌、胃癌或慢性胃炎,溃疡病等,加梨汁、藕汁为五汁安中饮。
5、安神类食疗得护理
安神类食疗主要用于失眠及心神不安得病证调养,药膳种类可采用汤剂、粥食或茶饮,常用得食物如黄花菜、百合、小麦、莲子、大枣、龙眼肉、猪心、牡蛎肉等。
如:莲子百合麦冬汤:莲子20克(带心)、百合30克、麦冬15克,加水煎服。
用于病后余热未尽,心阴不足、心烦不眠等。
又如甘麦大枣汤:大枣50个、小麦10克、甘草10克,加水煎服。
用于妇女脏燥、悲伤欲哭、喜怒无常。
心烦不安等。
6、理气类食疗得护理
理气类食疗药膳适用于气滞、气逆等气机失调得病证,常用食物如洋葱、韭白、大头菜、萝卜、小茴香、八角茴香、玫瑰花、杨梅、刀豆、橘饼、橙饼、全柚等。
如刀豆散:刀豆子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温水送下。
用于脾胃虚弱、呕逆上气。
如:鲜韭汁:韭菜500克,捣碎绞取汁,每次服50ml,日3次,可用红糖调味。
用于“胸痹、心中急痛如锥刺”,也可用于噎膈,胃脘作痛。
还有祛暑类、温里类、消导类、化痰止咳平喘类、固涩类及其她类药膳。
这里不一一介绍。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