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重要语句翻译

合集下载

关于古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关于古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母。

下⾯是分享的关于古⽂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礼记·⼤学》) 【翻译】⼤学的原理,在于使⼈发扬光明的德性,在于亲近百姓,在于使⼈达到完善的境界。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学》) 【翻译】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

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然规律)了。

3.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礼记·⼤学》) 【翻译】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志才能真诚;意志真诚后,⼼思才能端正;⼼思端正后,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君⼦贤其贤⽽亲其亲,⼩⼈乐其乐⽽利其利。

(《礼记·⼤学》) 【翻译】君⼦尊重贤明的⼈,亲爱他的族⼈;⼩⼈以得到利为快乐,整⽇为得利奔⾛。

5.苟⽇新,⽇⽇新,⼜⽇新。

(《礼记·⼤学》) 【翻译】如果能够⼀天新,就应做到每天都新,新了还要再新。

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母。

(《礼记·⼤学》) 【翻译】当政者应该喜欢民众所喜欢的,应该憎恶民众所憎恶的,这就叫做百姓的⽗母(官)。

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学》) 【翻译】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8.所谓诚其意者,⽏⾃欺也。

(《礼记·⼤学》) 【翻译】所谓诚实⾃⼰的意念,就是说不要⾃⼰欺骗⾃⼰。

9.⽣财有⼤道。

⽣之者众,⾷之者寡,为之者疾,⽤之者舒,则财恒⾜矣。

(《礼记·⼤学》) 【翻译】积聚财富有⼀定的道理。

⽣产的⼈要多,消费的⼈要少,创造财富要迅速,使⽤财富要缓慢。

这样,国家的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陈涉世家古文重点语句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陈涉世家古文重点语句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陈涉世家司马迁一、翻译句子: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对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啊!”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天下苦秦久矣。

全国人民受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现在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吴广认为这是对的。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叫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再说,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为天下唱3.固以怪之矣4.将军身被坚执锐5.卜者知其指意三、回答问题: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分析:天下苦秦久矣;长子扶苏被杀,二世立;人们爱戴项燕。

语文选修28篇古文重要句子翻译汇总

语文选修28篇古文重要句子翻译汇总

选修2重要句子翻译答案一、《小石城山记》1.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少:稍;垠:边,界)译:另一条路稍稍向北走又折向东,在不超过四十丈的地方,山路中断,被一条河水分开,有积聚的山石横挡在路边。

2.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状语后置,以:把,用)译:探望洞里浓黑,把小石子投进去,咚咚地传来水的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很久才停止。

3.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山石上没有土壤,却生长着美好的树木和箭竹,显得更加奇特而坚实;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或俯或仰),好像智者的有意安排。

(“嘉”,美好的;箭:箭竹;“益”,更加;“数”,密集;“类”,像;智者:有才智的人;偃,俯,倒卧)4.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译:(我)又诧异(奇怪)造物者不在中原创造这些美景,却将它放置在偏远的永州,使它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赏识,这实在是劳而无功啊。

(或者是注释:(我)又诧异这么美的山石怎不会出现在中原,反倒是在偏远的永州,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欣赏,这真是劳而无功。

)(“怪”,诧异(奇怪);“为”,创造;“列”,陈列,放置;“更”,经历;“售”,得到赏识;伎:技艺,指美景;夷狄:指偏远的永州)5.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译:这儿永州的天地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造作)伟大的人物,却唯独造作了这些奇妙景致(这山石),因此楚地的南方人才少但怪石多。

二、《黄州快哉亭记》(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译:在靠近他的居所的西南处建造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美景,我的长兄子瞻给亭子取名“快哉亭”(即:靠近;为:建造;胜:美景;名:取名)(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译:在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子前出没,在夜里能听见在亭子下鱼龙悲鸣,景象变化迅疾,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高二上古文重点语句翻译课件

高二上古文重点语句翻译课件


.

6.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窽,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 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 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 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 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 的大骨呢?

.

7.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下数行,左 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 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

1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 可以知道了。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 . 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 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 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 里仅仅是伶人啊!

.

28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这 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

.

29.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 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 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 过去稍有不同。

.

30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 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 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

2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 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 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 着歌走回家。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

必修三翻译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10、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到了现在,苏州郡贤士大夫向当权者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废毁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1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阉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僚,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里,又有几个呢1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因犯罪而受惩治时,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假装发疯,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14、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1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不这样,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在家中老死,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自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像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愤呢1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一块墓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1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19、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烦劳您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2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2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面把郑国当作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土地呢侵损秦国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2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2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任,处于天地间的重大地位,应当推崇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那么)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水流流得远啊2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是在深切的忧患中治道显着,功业建成就德行衰败的,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2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最终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2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以狩猎为乐,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以此作为尺度……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端正自身来斥退邪恶小人.2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胡乱赏赐;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28、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使这九种德行发扬光大,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们.29、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3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3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给予赵国城池,实际不能得到.3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3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3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3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37、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3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特地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39、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官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到来.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项伯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话全都告诉给项王.4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毫无表示.4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4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4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4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耻笑.46、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上面执政的人知道了就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损人利己啊.47、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国,(我们)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跟随着并来称赞他,说这是义.这可以说得上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1.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鱼我所欲也孟子及其弟子〔先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汉书司马迁传》重点词句翻译

《汉书司马迁传》重点词句翻译

《汉书·司马迁传》重点词句翻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研习学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翻译: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黄河边上的山的南麓[lù]过着农耕放牧生活。

十岁时已能识读先秦古文著作。

二十岁时南游江、淮,他登上会稽山,探访禹穴,视察九疑山,泛舟沅【yuán】、湘水间。

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之都研习学业,观察孔子教化的遗风,还在邹峄【yì】学习乡射礼节;在游历蕃、薛、彭城等地的时候,一度遭受危困,经过梁、楚之地后回到长安。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ch ōu缀集】史记石室金之书。

【石室金匮guì,成语,意思是石室金匮,亦作“石室金鐀”。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翻译: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

他的儿子司马迁恰好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

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

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世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

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为太史,就会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

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

”司马迁低头流着泪说:“小儿虽然不聪明,但我会尽全力编撰先人所记的历史材料,不敢缺略。

古文名句翻译[汇总]

古文名句翻译[汇总]

古文名句翻译1.其岂学不如彼也?译文:莫非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吗?2.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4.天下苦秦久矣译文:天下的百姓被秦王朝统治,受苦受难已很长时间了。

5.今城以吾众诈自称工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工子扶苏和项燕的军队,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6.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7.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恒侯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泰国去了。

8.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色的台鲜长到台阶,绿色的青草映入窗帘。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日常交往的人都是渊博的学者,没有那些目不识丁的无功名的人10.夫子何命焉为?译文:先生有什么见教?11.已言之王矣。

译文;我已经对大王说过这事了。

12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译文:空隙时,就漫步而行,漫漫而行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深秀而繁阴。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4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一座四脚翘起象鸟展翅欲飞的低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15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久也。

译文: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16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译文: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壁,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17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装设备的精良。

18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

1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的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选择正义。

常用文言文及翻译

常用文言文及翻译

一、文言文简介
文言文,又称古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魏六朝,至唐宋明清仍有所使用。

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法结构、丰富的词汇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及其翻译。

二、常用文言文及翻译
1. 常用文言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翻译:四海之内有知己,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感觉像是邻居一样。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译:那青青的衣领,寄托着我悠悠的思念。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问您能有多少忧愁,恰似一条江水向东流去。

2. 常用文言文: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处境困难时,就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事业成功时,就要帮助天下人。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春风吹得马蹄轻快,一天之内看尽了长安城中的美景。

(3)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

翻译:岁月静好,与你说话;细水流年,与你一同度过。

(4)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翻译:人生如梦,又能快乐多少呢?
三、总结
以上列举的文言文及翻译,只是常用文言文中的一小部分。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背、多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九年级(下)古文重要句子翻译

九年级(下)古文重要句子翻译
译文: 如果人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使用呢?
2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因此人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2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轻蔑的)吆喝着给他,路上行走的饥饿者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给他,乞讨的人也不屑一顾。
2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那些当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8、何以战? Βιβλιοθήκη 译文: 您凭借什么打(赢)这一仗。
29、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 (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百姓,人民是不会听从您的 。
3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4、夫战,勇气也。 译文: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3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36、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译文: 齐军大败,鲁庄公将要驱车追赶。
3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3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39、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深了。
4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各位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4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50、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译文: 玉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着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中必背⽂⾔⽂及翻译⼤全。

欢迎阅读参考!1.⾼中必背⽂⾔⽂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

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曾不知⽼之将⾄。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云:“死⽣亦⼤矣。

”岂不痛哉!(曾不知⽼之将⾄⼀作:不知⽼之将⾄)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能⼈都汇聚到这⾥,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

兰亭这个地⽅有⾼峻的⼭峰,茂盛⾼密的树林和⽵丛;⼜有清澈激荡的⽔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排列坐在曲⽔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天,天⽓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地上繁多的万物,⽤来舒展眼⼒,开阔胸怀,⾜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与⼈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

有的⼈在室内畅谈⾃⼰的胸怀抱负;有的⼈就着⾃⼰所爱好的事物,寄托⾃⼰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羁的⽣活。

初中必背古文16篇原文及翻译

初中必背古文16篇原文及翻译

高考初中必背古文16篇翻译1、论语十则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语文选修28篇古文重要句子翻译汇总

语文选修28篇古文重要句子翻译汇总

选修2重要句子翻译答案一、《小石城山记》1.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少:稍;垠:边,界)译:另一条路稍稍向北走又折向东,在不超过四十丈的地方,山路中断,被一条河水分开,有积聚的山石横挡在路边。

2.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状语后置,以:把,用)译:探望洞里浓黑,把小石子投进去,咚咚地传来水的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很久才停止。

3.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山石上没有土壤,却生长着美好的树木和箭竹,显得更加奇特而坚实;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立(或俯或仰),好像智者的有意安排。

(“嘉”,美好的;箭:箭竹;“益”,更加;“数”,密集;“类”,像;智者:有才智的人;偃,俯,倒卧)4.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译:(我)又诧异(奇怪)造物者不在中原创造这些美景,却将它放置在偏远的永州,使它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赏识,这实在是劳而无功啊。

(或者是注释:(我)又诧异这么美的山石怎不会出现在中原,反倒是在偏远的永州,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欣赏,这真是劳而无功。

)(“怪”,诧异(奇怪);“为”,创造;“列”,陈列,放置;“更”,经历;“售”,得到赏识;伎:技艺,指美景;夷狄:指偏远的永州)5.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译:这儿永州的天地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造作)伟大的人物,却唯独造作了这些奇妙景致(这山石),因此楚地的南方人才少但怪石多。

二、《黄州快哉亭记》(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译:在靠近他的居所的西南处建造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美景,我的长兄子瞻给亭子取名“快哉亭”(即:靠近;为:建造;胜:美景;名:取名)(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译:在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子前出没,在夜里能听见在亭子下鱼龙悲鸣,景象变化迅疾,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国学古文翻译

国学古文翻译

国学古文翻译篇一:三下国学经典译文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用骨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切,用象牙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磋,用玉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琢,用石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磨。

只有经过切磋琢磨,才可以做成宝贵的器具。

人通过勤学好问来获得知识并有所成就,就好像骨、象牙、玉和石经过切磋琢磨能成为宝贵的器具一样。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意思: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意思: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第七单元:人间真情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第八单元:神话传说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què),断鳌(áo)之足以立四极。

——《列子·汤问》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古文名篇翻译与注释

古文名篇翻译与注释

古文名篇翻译与注释《古文名篇翻译与注释》古文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文名篇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和翻译这些名篇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几篇古文名篇进行翻译和注释,以期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论语·学而》【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开篇语。

他告诫人们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

学习是一种快乐,有朋友从远方前来,也是一种快乐。

当别人对自己一无所知时,不要生气,而是要保持温和的态度。

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

【注释】:本段文字选自《论语·学而》一篇,是孔子弟子之间的问答。

其中的“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习后要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

孔子认为学习和实践是紧密相连的。

他还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值得高兴的事情。

孔子的观点强调了学习、实践和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具有深远而普遍的价值。

二、《儒家文化课》【翻译】:“诸葛亮的《出使西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文章描述了出使西蜀的旅程,朴实而动人。

其中的一段写道:‘重阳之日,爬山登高,祭祀祖先,祈求吉祥。

’这里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也展示了他们对祖先的敬爱之情。

”【注释】:本段文字选自《儒家文化课》一篇文章,介绍了诸葛亮的《出使西蜀》。

《出使西蜀》描绘了一个历史事件的故事,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这一段描述了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爬山登高,祭祀祖先,向祖先祈求福祉。

这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祖先的敬爱之情。

三、《古文诵读与鉴赏》【翻译】:“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之作。

其中的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类历史的壮丽气象。

这句诗总结了中国的地理景观和历史演变,通过形象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①鱼 我 所 欲 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编者加。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此篇需背诵。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我)会放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坏的事,所以有祸患(我)就不躲避了。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活下来的方法)就可以活着,却有人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避患的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去做。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即义),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即非义)。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必背古文重点语句及翻译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必背古文重点语句及翻译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必背古文重点语句及翻译《赤壁赋》重点句翻译: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自由漂流,越过茫茫的江面。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这声音)能使深谷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住的地方吗?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豪杰,但如今在哪里呢?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东西)。

《屈原列传》重点句翻译: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4、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6、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重要语句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语录体散文著作)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些,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2.居则曰:不吾知也。

——平时就说:(别人)不知道我啊。

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假如有人知道你们,那么(打算)做什么呢?
4.非曰能之,愿学焉。

——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罢了。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要)用礼让治国,子路的话不谦让,因此笑他。

6.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7.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小相,谁能给诸侯做大事呢?《鸿门宴》——《史记》——司马迁(西汉)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准备袭击沛公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2.君安与项伯有故?——您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的呢?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所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

4.常以身翼蔽沛公。

——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沛公。

5.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东西?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计较细小的礼让。

7.道芷阳间行。

——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刑罚。

9.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防备盗贼进入与意外变故(发生)。

10.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
《师说》——韩愈(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他道理,教授他学业的人。

7.或师焉,或不焉。

——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耻辱,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10.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11.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六国论》——苏洵(北宋)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作战不擅长,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彼此都灭亡,都(是)贿赂了秦国吗?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送给(秦国的)土地更加频繁,侵犯他们就更加急迫。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