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适用性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适用性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1993年4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思想与社会中心举办了一次题为“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政治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阵营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动荡下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所持的“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时代已经来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历史行将结束”的观点。西方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等宣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历史的终结行将来临,未来将是自由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苏联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制形式,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党内权力异化以及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马克思预言的民主、自由、平等、人的全面自由等相背离:这不能不使一大批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者质疑其实践指导意义。然而,通过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仍适用于当代。

以下是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适用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具体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影响力日益俱增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更,客观地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大进步,是无产阶级进行不断斗争所获得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国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调整政策内容以“顺应民心”的结果。然而,其固有的阶级对立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在此层面上说,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仍适合于当代资本主义弊端的解决。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内容并不是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描述,而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即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向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就马克思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果,也应当坚定我们对其“适用性”的信心。早在邓小平时期,这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设计师就已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政策的运用上又创新地应用了“先富带动后富”,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创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如果在生产力还远未达到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中国社会,遵循老路和教条必然导致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时代的失败,只有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紧随国际局势和中国实际国情,才能永葆其在中国的生命力,才能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替代”而非“我们难以想象一种不以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为基础的未来”的预言。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则从经济文化政治三方面对社会发展方向作了详细的阐述。这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

现物质财富极大化、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相契合。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已被进一步深化,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意义。因此,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应当是毋庸质疑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即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距今已有170多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关系都发生深刻变化,依旧对当今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不存在“过时”的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