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较普遍现象,撤村建居社区在近几年中因周边土地大量征用开发,成为四周都是被城市居民住宅所包围的“城中村”,通过撤村建居已从村变为社区,村民变为居民,在组织形式上初步完成了城市化接轨。目前撤村建居社区从行政关系讲是隶属于街道,但其财政基本独立,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用设施管理等方面,仍有赖于原村经济合作社,因而在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出现了与城市建设脱节,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定海目前共有小石契、洞桥、长岗山、胜利、义桥、茅岭、庆丰等七个城中村和沈岭、甬兴、洋岙、东湾、城北五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由两个城中村组成),面积约31.2平方公里,总人口大概42000多人,其中流动人口与外来人口约3万。

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问题。

一、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城中村的排污管道、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各种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及配套建设都未列入城建统一规划,加之各村财政投入不均,各城中村环卫基础建设标准不一致,投入不平衡,总体基础设施普遍落后。造成目前公厕建造布局不合理、路灯亮化率未达标、垃圾箱破损严重、道路坑洼不平、市政管网不到位、绿化覆盖率明显不足等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城中村当前急需新造公厕22座、安装路灯646盏、道路硬化修补面积达50000平方米、明沟污水管道铺设近30000平方米、绿化补种20000平方米。特别是因为市政管线不配套,城中村很大部分地区排水设施不全,居民生活污水很多往房前屋后一倒了之,一到雨天,污水横溢,或者截污纳管不到位,雨污合流,社区的生活污水和化粪池粪水直排就近河道、溪沟,造成环境污染。

二、环境卫生治理不尽如人意。

城中村的整治工作年年开展,但年年需要整治,反潮现象明显。租住在城中村的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是低收入者,卫生意识较差,乱扔、乱倒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现象比比皆是;当地居民虽已从村民转变成居民,但思想上仍保留着农村环境意识,往往只注意自家保洁而忽视公共卫生,因而城中村的卫生死角仍随处可见,农村尤其城区周边水库溢洪道附近居住的市民及部分店铺垃圾不按规定投放垃圾,习惯倒入溢洪道,至此产生死角垃圾。一旦遇到下雨天垃圾随着水流顺势而下,污染了城区河道,给河道整治工作带来影响。

三、出租房未能有序规范管理。

由于城中村地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同时又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区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城郊土地价值大幅上升,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民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想尽办法“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租赁给大量流入城市的外来人口,租房手续简单,出租房管理松懈,对出租面积又没有标准要求,一幢3至4层的农民房住上二三十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此外由于这些违章建筑既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必要的卫生设施,租住的外来人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占用公共通道堆放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防火间距不足,有些房与房之间触手可及,无消防车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蔓延成势,附近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城中村出租房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漏洞,逐渐成为影响环境卫生和谐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居住在城中村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到位。

为彻底改变城中村的环境面貌,市区两级政府都开展了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专项创卫整治,但众多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平时忙于生计,对创卫的知晓率、认知度不高,参与的热情不足,普遍认为创卫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只求自己的经济收入,诸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小便等一些生活陋习、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普遍存在。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加强城中村的管理已迫在眉睫,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市与定海区的一些体制与机制还处于磨合期,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分工比较复杂,排污管道、道路修补、公共厕所等环卫基础设施规划、新建和经费投入属市属职能。但作为定海区的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做好调查统计,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有关部门的参谋,积极要求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归口建设管理,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城中村基础设施与城区基本接轨。

二、加强环卫保洁工作监督管理。

区政府清醒地看到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中的不足之处,已经将定海城区17个城中村(除三官堂、黄土岭等偏远村外)中的11个城中村的保洁纳入了城区保洁一体化的范围。为提升保洁质量、确保保洁到位,区政府已经在2007年9月1日实行“两把扫帚并一把”的基础上,于去年6月1日进行调整,实行新的“两把扫帚并一把”保洁机制,并明文规定:街道社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

强保洁人员的管理,教育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卫部门加大监管考核力度,严格控制、杜绝死角垃圾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订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奖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是仅仅停留在方案制度上。

对城中村已经初步整治完成的卫生死角问题,建议园林、执法局、街道、社区、环卫等各有关单位要在长效管理机制与属地管理机制落实的前提下,对整治改造完成的地段及时采取措施,如改种上绿化树,设立宣传牌,加强管理督促,防止卷土重来。

三、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

一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拆迁力度,特别是对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乱搭乱建的廉价出租房,坚决清除掉;二是对外来人口较多的城中村,建议建造民工公寓,出租给企业单位,用于安置外来务工者;三是加强对出租房的管理,对城中村的出租房管理设定前置条件,如对出租房的面积与人员租住数量进行限制,对车棚车库出租及出租房出租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的坚决取缔;四是要求将出租房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自防自救和规范消防安全行为的能力。

四、加强宣传和素质教育并举,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力宣传,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加以宣传教育,把乡规民约融入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之中;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可通过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办公室和“暂住人口之家”、“新居民委员会”、“流动党支部”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管理的范围,在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村可建立流动人口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各项创建的学习教育,增强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和环境知识,并按外来人口的不同阶层,制订不同的管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通过开展特色社区创建等多种活动载体,使村民从职业上、文化上、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真正成为现代市民,推动城市文明的传播,不断提高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城中村建设步伐是否跟进,直接影响着我区创卫工作的开展,是我区创卫的瓶颈。管理好、建设好城中村,不仅直接为百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是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一项举足轻重的民心工程。重视城中村所凸现的问题,积极应对,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