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使他们意识到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美术的眼光发现和欣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懂得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色彩、形态、纹理等基本美术元素,并能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具有自然美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技巧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知,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素养。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美术课堂成为他们展示自我、体验成长的舞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观察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发现自然之美,并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中,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引导:
a.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b.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优秀作品,分析其优点,推广成功经验。
3.教学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大自然,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1-七年级美术下册赣美版

《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1-七年级美术下册赣美版
4.启发创作阶段:
微课展示邻近色的染色练习,深入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
5.学生创作阶段:
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同类色、邻近色及其他颜色的课堂染色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下笔,小组合作,主动创造。
6、展示并评价阶段
7.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布置课外兴趣练习及下节课所需的学习工具、材料。
美术教案
教 材
江西美术出版社
年级
七年级下册
课题
大自然之歌(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同类色,邻近色等基础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中的服装搭配及家庭色彩搭配。
能力目标:尝试用同类色或邻近色完成一幅色彩练习。
德育目标:懂得欣赏表达自然美景的美术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后记
2.发展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归纳出
色相、明度、纯度
研究三原与三间色
3.探究阶段:
(1)微课展示,师生共同完成三原色与三间色调色练习,体验三原色与三间色。
(2)研究色相环,简单了解色彩的冷暖。
(3)根据色相环,研究同类色与邻近色并讨论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试身手,通过身边的图片及教师展示图片分析同类色与邻近色。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三要素、同类色,邻近色,并能尝试用同类色或邻近色完成一幅色彩练习。
主要学具
毛笔、水彩笔颜色、生宣纸或面巾纸、调色碟等
教学难点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分
教 学 程 序
1.导入阶段:
师生共同朗颂朱自清散文《春》,引入本课《大自然之歌》。
展示微课《四季》,学生讨论并回答四季的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形态和特点;2.学会通过绘画表现大自然的美丽;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形态和特点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大自然的各种形态和特点,包括:•池塘和小河;•树木和草地;•山和云彩。

通过观察、思考和绘画,学生将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美丽。

2. 绘画表现大自然的美丽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学生将学会通过绘画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包括:•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自然景象;•用手工制作物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意;•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表现能力本课程不仅着重于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通过观察自然界,思考大自然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学生将在思维和艺术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自然景象的视频,并简单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步骤二:学习大自然的形态和特点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形态和特点,帮助他们深入认识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步骤三: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教师给学生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色彩和形状等方面的表现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步骤四:绘画表现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自由绘画自己心目中的自然景象,鼓励他们多样化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意,同时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技术和方法。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思考,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课后作业1.总结今天所学技巧和方法,并画一幅画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2.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收集一些素材,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绘画技巧和方法,更深入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绘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思维能力。

《大自然之歌》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及十二色环等,进而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了解、掌握,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鉴赏力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原色与间色的关系及色彩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水粉颜料等。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森林在你们的脑海里是怎样的印象呢?森林对我们人类有怎样的益处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明确: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森林,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养水土、增加空气湿度、防止风沙等作用。

因此,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二、新授:1、教师置疑: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森林色彩变化的韵味显示出神奇的魅力。

森林四季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呢?2、学生欣赏图片,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代表表达本组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明确:森林四季的色彩:春:黄、黄绿、粉红夏:深绿秋:桔黄、桔红、深红冬:白、紫灰、蓝灰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两幅绘画作品;枫丹白露森林 [ 法国 ] 科罗湖 [日本] 东山魁夷5、教师置疑: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的是怎样的季节色彩?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代表表达本组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明确:两幅作品表现的季节色彩东山魁夷的《湖》:绿、黄绿、白,表现了雪山、草地、白马,描绘了初春清晨的美丽景色,科罗的《枫丹白露森林》:桔黄、灰绿、褐色,表现了夕阳、树林、人物,描摹了深秋傍晚的景色。

8、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9、教师讲解色彩基础知识。

(1)教师置疑:森林四季的更替,演绎了色彩的丰富变化。

那么,组成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呢?什么样的颜色才是三原色?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设计者: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二中学鲍迪慧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等色彩基础知识2、能够色彩知识完成作品3、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体验、点亮生活三、教学准备课件、广告颜料、调色桶等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森林、留下过什么深刻的印象2、教师解答森林对大自然的影响,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出课题。

二、新授环节1、色彩三要素展示几张不同季节的自然风景图片,询问学生分别是什么季节?是依据什么判断出来的?教师解答每个颜色依据相貌都有独特的名称——色相;展示色相环,利用让学生上台亲自动手体会、观察由三原色调配三间色的过程,回顾巩固色彩三原色的知识;出示几张不同纯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纯度的鲜艳纯净程度不同带来的不同视觉体验;观察深蓝和浅蓝的天空,请学生想想除了知道物体是什么颜色以外,颜色还有什么变化——明度深浅变化。

2、色彩搭配方法欣赏东野魁夷的《湖》——同类色搭配:色系相同,明度不同,营造柔和协调的气氛;欣赏梵高的《鸢尾花》——邻近色搭配:在色环上相邻较近,在融合中又有变化,配色更为活泼;欣赏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互补色搭配:色环上180°对应的颜色,视觉对比冲击力很强。

辨一辨:展示几张名作让学生回答运用了什么搭配方法,并对学生的解答及时作出回馈。

三、动手实践以六人为一组的形式,在教师准备好的色彩菱格表中运用学习的色彩基础知识进行填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回顾课堂教学知识。

四、展示评价学生上台介绍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回顾总结复习色彩基础知识和搭配方法,提出对学生的学习希望和环境建议:艺术源于生活,将学习到的知识积极运用、融入到生活中,将大自然之歌美好的旋律永远传唱下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美术《大自然之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大自然之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大自然之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导入:让学生欣赏大自然色彩图片,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妙情感体验。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的魅力。

二、色彩基础知识:1.四季色彩特征:学生欣赏四季的图片,归纳每个季节的代表色和色彩特征。

2.三原色:明确红、黄、蓝三种颜色是三原色,它们可以调配出各种颜色。

3.间色:演示调制过程,让学生了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颜色叫间色。

4.十二色相环:介绍十二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

5.色彩三要素:介绍色相、明度、纯度三个要素,并演示明度、纯度变化。

三、色彩应用:1.同类色的搭配:让学生欣赏XXX的《湖》,指出画家用了哪些色彩,并明确同类色的搭配方式。

2.邻近色的搭配:让学生欣赏XXX的《异国风景》,指出画家运用的色彩,并介绍邻近色的搭配方式。

3.对比色的搭配:让学生欣赏XXX的《靠近突尼斯的圣热门》,指出画家运用的冷暖对比来表现景物,并介绍对比色的搭配方式。

4.互补色的搭配:让学生欣赏XXX的《红色的和谐》,介绍互补色的搭配方式。

本文介绍了绘画中色彩运用的一些基本知识。

画家在运用色彩时,大面积使用红色作为主调,并在左上角大胆地使用红色的互补色——绿色,以增强画面的艳丽程度。

此外,画面中还适当地穿插了黑色、黄色和蓝色等颜色,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在使用互补色搭配时,需要注意区分面积,以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运用黑白灰进行调和搭配,或者降低补色的纯度。

在课堂中,老师提供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对比练。

最后,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色彩练作品,并讲解了所使用的搭配。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价。

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色彩知识应用到生活研究中,为生活增添美丽的色彩。

下节课将继续研究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等知识。

板书设计: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XXX。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自然之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要素以及色彩的对比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欣赏评价美术作品,学会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创作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水粉颜料等学具准备: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分组并检查学具。

二、导入1、创设教学情境,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关于色彩的图片,感受一下色彩带给我们的魅力。

(播放大自然图片)随着图片播放教师引导:雨后的彩虹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神奇的色彩现象;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它呈现给我们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许多优秀的画家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大自然的美景,以传达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动物们也为我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学生思考:那么在你身边还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吗?你能列举一下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日出晚霞云海2、色彩给了我们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假如有一天世界没有了色彩,同学们想象一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没有生机死气沉沉暗淡无光黑白色所以同学们我们为了留住这些美丽的色彩,要树立起环保的意识,保护身边的环境,从身边做起,保护一草一木。

3、那么色彩是怎么来的那?教师引导,漆黑的夜晚能看到色彩吗?所以有了光才有了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感受色彩的魅力。

出示课题<<大自然之歌>>并板书二、新授内容(一)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板书)1、原色:不能有其他颜色混合而成,是最纯的颜色,也称为基本色。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演绎了丰富的色彩变化,那组成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呢?学生试着回答,教师总结。

三原色:红黄蓝红、黄、蓝能调配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而这三种颜色是任何颜色所不能调配出的。

2、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七年级美术下册《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一、导课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颜色呢?谁还有不同感受?大家对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其他季节又是什么颜色呢,下面各组同学可以尽情的挥洒色彩,表达你们心中对四季的想象或感受。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简单介绍本组作品。

看了同学们的作品,我仿佛感觉四季的色彩都流淌在心间。

那这无限的色彩感受都源自于哪里啊?源自大自然。

今天我们一起去探寻下大自然色彩的秘密,学习第二课大自然之歌。

二、新授(一)色彩基础知识 1、要探寻色彩的秘密, 先要知道什么是三原色,分别是?红黄蓝。

所有颜色都是从三原色的基础上调和派生出来的。

如果我们拿等量的红+黄会变成什么颜色?橙。

黄+蓝是绿。

蓝+红是紫,这是三间色。

再拿等量原色+间色,如红+橙就是红橙色,黄+橙是黄橙色。

复色就诞生了。

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秩序排列起来就形成12色相环。

这里有个新名词“色相”,这是什么意思?色相就是指色彩的相貌,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字,如红黄紫等。

再继续混合临近两个色相呢?颜色越来越多,还会出现24色、48色相环。

色相环好比是色彩的大词典,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方式。

2、那围绕色相环,老师要提出几个问题:你觉得哪个颜色带给你温暖的感觉?哪个颜色让你感觉冷?(颜色会让人产生不同温度感觉,大部分红、橙色是暖色,蓝是冷色。

)同样面积的圆,视觉上哪个看起来更大?每个人色彩感觉不同,在空间感上,大多数人觉得暖色有前近和膨胀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

3、产生这些冷暖、膨胀的心理感觉是因为什么不同?色相不同。

其实不仅是因为色相不同,还跟这个色相的明度、纯度有关。

通过课前的预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三要素。

谁能用自己话来说说什么是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纯度是指的?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

在色相环中咱们已经了解了色相的变化规律,一种色相的明度和纯度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4、这个秘密需就要各组根据任务提示,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

《大自然之歌》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自然之歌》教案目标:1.了解并理解《大自然之歌》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阶段:1.向学生简要介绍《大自然之歌》这首音乐作品,告诉他们这是一首具有自然元素的音乐。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导入阶段:1.播放《大自然之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其中传达的自然之美。

2.让学生就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作出描述,分享自己的感受。

主体阶段:1.讲解《大自然之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让学生了解到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冯·斯尼茨勒为纪念他家乡阿尔卑斯山的壮丽自然景色而创作的。

音乐中融入了鸟儿的欢唱、风的呢喃以及水流的韵律,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2.播放画面与音乐结合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自然之美。

3.进行讨论:如何理解《大自然之歌》?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拓展阶段:1.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自然风景图片,结合自己的感受编写一段描述。

之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并分享。

2.让学生向同伴致以真诚的问候,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和祝福。

总结阶段:1.师生互动: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大自然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珍惜大自然?2.总结教案中的重点和亮点,强调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3.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或活动来结束课堂,增加乐趣。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听音乐时的表情和动作,看是否能够捕捉音乐中自然元素的美感。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分享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问题回答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自然和保护的理解程度。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大自然之歌第一课时一.导入:展示大自然色彩图片。

(学生欣赏)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无比美妙的情感体验。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大自然色彩变化的韵味显示出神奇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色彩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色彩基础知识:1.四季色彩特征: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大自然的色彩变化无穷,那么每个季节的代表色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大自然四季的图片,在欣赏的同时归纳四季色彩特征及代表色。

学生欣赏图片,归纳四季色彩特征及代表色。

2.三原色:四季的更替,演绎了色彩的丰富变化。

在这众多的色彩中,有三种最基本的颜色,被称为三原色,有谁知道?学生回答。

明确: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原色,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而成,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3.间色:如果用等量的原色,两两相加,又会形成什么颜色呢?演示调制过程:红+黄=橙红多为橙红,黄多为橙黄。

黄+蓝=绿黄多为黄绿,蓝多为蓝绿。

蓝+红=紫蓝多为蓝紫,红多为紫红。

用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颜色叫间色。

4.十二色相环等秩序将其等差环列起来而形成十二色相环。

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

5.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等。

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于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原色纯度最高,间色次之,复色纯度最低。

演示明度、纯度变化。

三.色彩应用:我们学习色彩的目的不仅是要认识色彩,更主要的是会运用色彩。

娜我们在创作一幅作品时,要使画面既美观又和谐,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1.同类色的搭配展示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湖》提问:这幅画中画家用了哪些色彩?学生欣赏,归纳色彩。

明确:色系相同,明度不同,如《湖》中用了不同的绿色,这种称为同类色。

2.邻近色的搭配展示法国画家卢梭的《异国风景》学生欣赏,指出运用的色彩。

在色相环上,相邻的色彩,如黄、绿。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共五则范文)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共五则范文)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授课时间:第3周授课班级:七年级一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对比(即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色调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理解,并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并学会初步的应用和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色彩,体会大自然和生活中色彩的美,陪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教学重点】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说明直观教学法【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西方的传统绘画——油画的基本材料和表现。

二、导入新课:1、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吃、穿、住、行)2、色彩形成的基本原理:色彩是由光而形成的,每一种物体对光都会有反射和吸收的功能,哪一种物体对某一种光反射得多,它就会呈现那种光的颜色,其他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三、课堂内容:色彩的基础知识1、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二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而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三间色: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即橙、绿、紫。

如:红+黄=橙橙中红多为橙红,黄多为橙黄红+蓝=紫紫中红多为紫红,蓝多为蓝紫黄+蓝=绿绿中黄多为黄绿,蓝多为蓝绿3、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等。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 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大自然之歌-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自然对人类的意义;•了解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学习绘画自然风景中的要素,如山水、树木、花草等;•掌握色彩运用和画笔技巧;•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如何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2.如何使用色彩和画笔表现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水流等元素。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细节刻画表现大自然中物体的特征,凸显其立体感;2.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画笔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自然和艺术有什么关系?自然在艺术中有哪些表现?(让学生自由发挥,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2.欣赏《大自然之歌》的图片,介绍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2. 基础练习1.练习画水流: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质感细节表现水流的特点?2.练习画树木: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树干、树叶、枝干等细节?3. 进阶实践1.绘画自然风景:利用已学习的技巧,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大自然风景图。

2.互相点评: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同桌互相欣赏、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4. 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下节课的学习。

课后作业1.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大自然风景的图片,同时为这些图片添加一些自己想表达的感受,以这些图片和文字做一个“自然画集”。

2.创作一幅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画作,通过画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文献1.王亚平. 绘画一日游[M]. 衢州师范学院出版社, 2018.2.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七年级美术《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1)三原色:
红黄蓝。
所有颜色都是由它们调配出來的,但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所以也被称为母色。
(2)三间色:
由两种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叫间色。如:
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
(3)复色:
由一种原色和一种间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叫复色。
3、十二色相环(播放幻灯片)。
(1)色相环是了
解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法。它是由三原色为基本色相,按不同纯度的红、橙、黄、绿、蓝、紫等秩序,将其等差环列起来而形成十二色相环。
为了保护森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可以净化空气、净化污水、降低噪音、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可以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纸张的消耗、用毛巾代替纸巾、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和纸制品等。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森林,保护我们的家园
从森林的美引出森林的作用、破坏森林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最后提出保护森林我们能做的实际行动。
配合教师,根基教师引导,欣赏图片。
首先提起学生对森林的喜欢和热爱,为后面的法制教育知识渗透作铺垫
新授
1、看完了森林的美色,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帮我分析一下森林的四季分别有哪些色彩来构成的。给你印象是怎样的?(播放幻灯片)。
2、森林美吗?你们想
自己来描绘森林的美景吗?如果我们想要描绘森林的美景,表达心中的感受,就要学习一些必要的色彩基础知识。(播放幻灯片)。
(2)十二色相环
的画法。注意调色时水份的掌握,要平涂着色。
4、色彩三要素:(播放幻灯片)。
色相——色彩的相
貌。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已
的名称。如:红、黄、蓝

明度——色彩的明
亮程度。(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大自然的魅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探索大自然的美丽景观,如山水、花草、动物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他们对大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第二章:大自然的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科学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常见规律,如季节变化、天气现象等。

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迁徙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大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大自然的生态平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索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生态平衡和环保意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收集学生的环保活动报告,评估他们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和贡献程度。

第四章:大自然的保护与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掌握描述大自然的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 大自然的分类:介绍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3. 大自然的特征:讲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洋等。

4. 大自然的价值:强调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水源、氧气等。

5. 大自然的保护: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价值。

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感官认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大自然保护的实例,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 新课导入: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大自然的特征和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

5. 案例分析:讲解大自然保护的实例,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观察大自然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自然。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大自然作业,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营造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美术出版社)14册第2课授课教师:所在学校:授课年级:七年级课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地球是宇宙万物之中的微小尘粒,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对于地球来说人类是微小的尘粒,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四季变换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体验,我们要保护好这个美丽的家园。

《大自然之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美术出版社)14册第2课的内容,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内容。

教材在呈现本课的知识点:色彩基础知识的同时,着意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关注,并通过对色彩的了解和感悟继而认识大自然美好,由此进入本课的教学中心——大自然之歌。

课中分别选用摄影图片与绘画作品以体现真实的造化之美与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感受真实与艺术的异同,形式多样的学生作业则为学生的艺术创作练习提供了参考,拓展了思路。

教学策略: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美术课的学习和积淀,已经掌握了绘画中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同时,新教材增强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在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创了一大块自由的空间,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教师采用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爱护,大地四季变换给我们不同的色彩享受,引发学生对大自然色彩变换的好奇,由此了解色彩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色彩三要素、色彩对比、色彩运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色彩知识在绘画作品中的简单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色彩知识欣赏图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色相环、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推移等色彩知识在绘画作品中的简单运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完成一件习作。

【教学设计】大自然之歌_美术_初中_周洁_3716210802

【教学设计】大自然之歌_美术_初中_周洁_3716210802

【教学设计】大自然之歌_美术_初中_周洁_3716210802 教学设计:第 2课大自然之歌(美术与环境)大自然之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件表现大自然主题的色彩作品。

3、情感目标:懂得欣赏表达大自然美景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色彩三要素、十二色相环等相关知识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

2、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创作一幅关于大自然主题的作品。

三、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卡纸等教具。

学具准备:卡纸、彩纸、双面胶、水彩笔或油画棒、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关于大自然的摄影作品,我们一起看一下。

这些照片怎么样, 生:色彩很的丰富、艳丽......师:繁茂多姿的大自然本来就拥有着丰富的生命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课《大自然之歌》(板书),探索色彩的秘密。

二、知识新授1、思考问题:什么情况下能够看到颜色,师:有光才有色。

而且不同的光线下,同一事物呈现不同的颜色。

2、欣赏不同颜色这些都有什么颜色,生:红、黄、蓝、绿、紫。

师:每一个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色彩的相貌称为“色相”。

(板书)同学们说的“红”、“绿”是色彩相貌的名称。

3、“实验”探索色彩秘密师:在颜料的所有颜色中有三个颜色最为特殊,这三个颜色可以混合成其他的颜色,其他颜色却不能合成这三个颜色。

它们就是红、黄、蓝,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板书)。

教师用等量的红色和黄色液体相互融合,让学生观察色彩所发生的变化。

得出:红+黄=橙找两位学生分别作另外两个实验,得出:红+蓝=紫黄+蓝=绿 (板书)师:橙、绿、紫这三种颜色是由三原色两两相互调和成的,人们称之为“三间色”(板书)。

4、认识十二色相环师:十二色相环是以三原色为基本色相,按不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秩序,将其等差环列起来而形成的。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大自然之歌》一、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提问: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在你的脑海中仿佛想到了什么?提问: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来源于哪里?学生:……教师:大自然,我们脑海中幻想到的大自然,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雨打在屋顶声音,鸟的鸣唱,波涛汹涌的海浪,潺潺流水的声音,同学们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美在哪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

出示课题——《大自然之歌》(板书)二:讲授新课课件:播放春夏秋冬等四季图片(背景音乐《雨的印记》)。

(同时教师朗诵赞美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教师:百花盛开的春天,草原上一片绿色的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柳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乃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夏天,我们迎着晨风来到荷花池,荷花在深绿色荷叶的映衬下像穿着粉红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硕果累累的秋天也来了,金秋夕阳下的那片枫林,红彤彤的一片,像一团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与秋寒抗战。

冬天,远眺雪山,让人心胸豁朗,雪花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大海,神秘、玄妙,一种朦胧的美。

,一片烟水迷离之景。

广袤的大漠,无边的沙海,雄浑,静穆。

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

同学们,这是我们现实中的大自然,美不美?他美在哪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学生……教师:1、那么你到了什么颜色呢?学生……2 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学生补充......学生:……课件出示12色相环:1 黄,2黄橙、3橙、4红橙、5红6、红紫、7紫、8蓝紫、9蓝、10蓝绿、11绿、12黄绿教师:我们的大自然正是由于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才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欢乐和享受!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大屏幕,是色相环,色相环被誉为“色彩大词典”大家知不知道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哪?(红黄蓝)那这三种原色两两相加会变成色相环中的哪三种颜色哪?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看看两种颜色相加他会变成什么颜色哪?红+黄=橙蓝+红=紫黄+蓝=绿我们把两种原色相调和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类型:公开课教案
课题:大自然之歌
时间:2015年3月19日
地点:贵阳市花溪区第一中学
执教人:杨再忠
第二课
大自然之歌
一、目标:
1、了解色彩的三原色、补色、三要素、色彩对比及色彩
调和的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欣赏评价美术作品,完成一件表现大
自然主题的色彩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三、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展示出大自然丰富的生命色彩。

同时,着意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关注,继而呈现本来的知识点:色彩基础知识。

让学生面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色彩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五、学情分析:
初一年纪学生年龄小,对世界还充满着好奇,对色彩天生的喜爱。

通过色彩游戏,实验等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色彩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六、课型:造型·表现
七、课时:二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八、准备:1、课本、课件2、颜料、笔、水杯等
九、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开学已经第三周,而且第三周已经到了周四了,再过两天就到3月21日了,有谁知道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吗?植树节?3月12日已经过去了,清明节?4月5日还没到来?那是什么节日呢?有同学说是星期日!对了,除了大家期待的周末外,这一天还是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什么节气了?
学生回答:春分
春分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意味着冬天已经远去,春天真正的来了,万物开始复苏,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校园里那颗光秃秃的樱桃树枝上已经长满翠绿色的嫩叶,开满雪白色的花朵,一阵春风吹起,落英缤纷.....种种迹象暗示我们,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夏天不远了,那秋天也就近了,秋去冬来...如此往复更替,永不停息,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那么在四季的不断变换中,是什么使我们感受到四季在不断的变换着?
学生回答:色彩,温度......
春夏秋冬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冬天白色寒冷,春天柠檬黄色温暖,夏天葱绿活力,秋天枯黄凄凉。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是神奇,她如一首交响乐一般,随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更替,牵动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大自然神奇的色彩,欣赏这首神奇的《大自然之歌》(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课内容
在上课之前呢,我先来变一个小魔术。

1、色彩小游戏:(通过色彩小游戏开始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一个巨大的红色圆
师问:你看到什么颜色?
学生:红色、白色
教师:除了红色和白色还有其他颜色么?
学生:没有了。

教师:真的没有了么?请大家盯着这个笑脸的鼻子看20秒,等红色退去,你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时间到,有没有同学发现了新的颜色?
学生:还有淡绿色,淡蓝色
教师:看到绿色的同学,说明你眼睛是正常的,如果没看见或者看到其他颜色,只说一个问题——你是色盲或者色弱。

看来在我们没有仔
细观察之前,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
教师补充,解释现象原因:这是因为人的视觉对色彩永远需要一种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种颜色时,种是寻求另外一种相反的颜色作为互补,如果客观上没有这种颜色出现,眼睛久了就会疲劳,就会自动调节,在视觉中制造这种颜色幻觉作为补偿......(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为什么,手术室里,医生的衣服颜色,是淡绿色的原因了吧?学生回答:因为......
2、三原色与补色
教师问:这里的红色,和另外哪两种颜色被我们称为“三原色”?
学生:黄,蓝
问:什么又叫三原色呢?那他们的补色又是什么颜色呢?让我们慢慢拨开迷雾,了解谜底真相。

学生:三原色就是颜色中不可以再分离的颜色,用这三种颜色,可以调配出任何一种你想要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调不出这三种颜色。

(2)那我们就来试一试,是不是用这三种颜色,真的可以调配出任何一种我们想要的颜色(三原色的变化过程)
出示三个杯子,分别装有大红、柠檬黄、蓝色的水(三原色)
教师分别在大红色水瓶中加入柠檬黄,观察能得到什么颜色?
板书
红+黄= 橙
三原色黄+蓝= 绿
蓝+红= 紫
有没有同学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看红色久了出现的是绿色,而不是蓝色等其他颜色呢?
学生思考回答:绿色是红色的补色。

对了,红、黄、蓝三原色是最基本的色,而如图所示,绿色,橙色,紫色分别是红色,蓝色,黄色的补色。

世间万物,冥冥之中总有一个东西和有另外一个东西是相生互进的。

老子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有了这三种色,分别可以变化出许多颜色来,例如(示范给学生看)我们用蓝色和红色得到的是紫色,如果我们加蓝多一点,就变成了蓝紫,加红色多一点,就变成了红紫。

以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色相环。

3、展示“十二色环图”(学生活动二)
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哪些颜色是同类色(邻居色)?
哪种颜色使你感觉温暖,哪种颜色使你感觉寒冷?
色环有什么作用?
根据色环搭配服装,家居环境等
(巩固所学知识)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调配出24色环,36色环,48色环......
4、色彩三要素:
色相:色彩具有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纯度:色彩鲜艳和纯净程度,又叫饱和度。

纯度高即鲜
艳,纯度低则灰暗。

(通过演示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色彩的这三胞胎中,色相这张脸大家都很容易认出来,它和明度,纯度哥两的脸长的很不一样,红就是红,绿就是绿。

“明度”和“纯度”一不小心就会被我们混淆。

图片和实验对比红·黄·蓝三原色的明度和纯度,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明度和纯度的区别。

5·色彩对比
在12色环中,彼此脸长得像的颜色叫同类色,(给人和谐感)而居住在对面一个红脸一个绿脸,老死不相往来的颜色叫做什么颜色?对比色(给人刺激)绘画作品或者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出示绘画作品,举例说明。

色彩对比: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3,纯度对比
6·色调
我课后,经常听同学们说“这首歌的调调很好听”“某某同学今天穿的衣服很有调调”大家说的“调调”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指风格,个性,节奏。

在美术中,也讲究“调调”即“色调”一幅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调调,它呈现给我们的一种Feel----冷色调,暖色调,灰色调,蓝绿色调等。

图片说明(利用色调引出色彩对比与调和)
7·色彩调和
当前我们国家在建设和谐社会,有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和谐”呢?
学生回答:和谐就是人和人,人和大自然之间要协调、和睦、融洽、调和,
老师补充:那么在我们的色彩里面也讲解和谐,但不是说只是一种颜色,而是很多颜色有机融洽和睦的组合,就像人一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

(情感价值观的熏陶)
色彩调和:两种以上的色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整体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就像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一样,即色调统一。

对比调和: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的变化,从色彩调和而达到和谐的一种色彩调和方式。

类似调和:利用同类色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
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
我们学习这么多的色彩知识---三原色、补色、色彩的三要素、色调,色彩对比及色彩调和,那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师作品,看他们是如何游刃有余的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他们的作品里面,将冰火两重天的冷与暖,“矛”与“盾”有机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优秀的作品。

(欣赏大师作品,提出问题)
它们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给人什么感觉,达到什么目的?
(和学生一起,利用所学知识,欣赏大师作品)看完大师作品,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6 . 课堂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所学知识,都已经充分掌握了,那我们动起手来,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绘画作品中去吧!
给大家3分钟时间,用色彩表达自己对春·夏·秋·冬中一个季节的感受或想象。

7·作业展示
投影仪展示学生课题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补充。

八、课题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色彩的三原色、补色、三要素、色彩对比及色彩调和的知识。

希望大家能将这些色彩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丽的色彩。

通过练习,看得出大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的非常好,艺术源于生活,源于我们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但是,这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正遭受着来自我们人类的严重污染和毁坏,正如现在热播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样,如果不加以保护,我们的世界将黯淡无光,一片灰暗。

所以更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将这首精彩美妙的《大自然之歌》永远的吟唱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