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

学科:语文

班级:九(

日期:2010-12-15

教者: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案。

2.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翻译。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教案《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案》。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二)小结

1.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指定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归纳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5.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三、分析课文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 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3.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 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布置作业:完成学案。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