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受保护》 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隐私受保护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隐私受保护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下面小编为您推荐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隐私受保护。
一、导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2、培养自尊的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培养对他人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4、憎恶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
能力目标:1、具有辨别隐私与非隐私的能力。
2、能自主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3、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
4、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知识目标: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2、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3、知道个人隐私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2、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三、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2、提高学生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
四、知识链接:材料一、小红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材料二、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内容相当广泛,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材料三、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得多,享有有限的隐私权,这就是现代社会保护社会公众知情权所必需。
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问题和纳税问题这已不属于个人隐私。
至于明星婚恋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刊未经明星同意就刊登是侵权行为。
材料四、课本52页材料。
材料五、1、教室安装监视器对学生没有构成侵权,因为教室属于公共场所不属于个人空间,但有其弊端,例如反映出对学生的不信任,使学生无安全感等,需慎重。
2、银行和超市属于公共活动空间,从行业的特点出发安装监视器合理合法。
五、学法指导1、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冲突中明辨是非,增强隐私意识。
2、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感受、判断、选择或对情景进行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8.倡导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隐私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隐私泄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我们在使用手机、电脑时,是否曾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你是否知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5.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部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短剧,通过角色扮演,展现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场景以及解决方法,提高同学们的隐私保护意识。
6.撰写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倡议书,呼吁同学们提高网络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隐私权的概念、法律保护、维护途径等关键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3.教师强调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遵守法律法规。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理解隐私权的概念,了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三、课堂讨论
1.教师提出关于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四、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场景,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隐私受保护》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系统地讲解隐私权的定义、法律依据、保护范围等方面知识。首先,明确隐私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接着,详细讲解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如个人生活隐私、个人通信秘密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法律法规在保护隐私权方面的具体规定,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我会在各组之间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回顾隐私权的概念、保护范围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次,强调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评价至关重要。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在每次课堂活动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
此外,我还将结合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培养他们自信、自主、自强的品质。
4.实践性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案例在作业小结环节设计了实践性强的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搜集典型案例、设计网络安全宣传海报等。这些作业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些作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教案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个人隐私受侵犯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能力目标──能自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提高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维护隐私权难点──理解尊重他人隐私需要责任和信誉。
3、课标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知识梳理(1)本课逻辑分析本课设计了两框内容:“隐私和隐私权”、“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第一目“人人有隐私”,介绍什么是隐私,说明了隐私的含义及保护隐私的意义。
第二目“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介绍隐私权,主要讲了两层内容;第一,隐私权的含义;第二,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一目“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主要讲了两层内容:第一,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第二,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第二目“依法维护隐私权”,主要说明了四层内容:首先,说明了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行为都有哪些;其次,明确了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再次,告诉我们要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最后,指出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应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2)本课内容图表5、课时安排:2课时板书附录材料一:梦晰的困惑一天,梦晰去好朋友路路家玩,路路把自己的日记拿给她看,还告诉了她一些小秘密,并让她不要告诉别人,但梦晰是个十分外向的人,她有时总有一种冲动,把这些内容告诉别人,但她又感到不该这样,很困惑,她该怎么办?材料二:妈妈该这样做吗小岩这学期迷上了上网聊天,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教案雕庄中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知识与能力: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臭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个人隐私的含义、具体内容及作用。
课前准备:老师收集一些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之间侵犯个人隐私方面的日常事例;学生思考自己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是如何认识的,回想自己的隐私受到过哪些侵害,自己是否侵害过他人的隐私。
教学方法:讨论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等。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一、情景导入: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二、学习新课:(一)、人人有隐私1、帮小红讲清道理:学生阅读教材P46页内容,对小红的做法发表个人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注:不必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讲清道理,但从中可了解学生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已有认识)。
2、讨论:“隐私就是臭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们3、阅读P47两段相关链接,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4、共同学习教材P46页大字内容,重点了解隐私的具体内容和保护隐私的意义。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1、学生阅读案例:某影视明星认为某报侵犯了自己隐私权的事例。
围绕书中两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保护隐私权的作用。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知道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3. 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隐私泄露。
二、教学内容1. 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2.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3.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4.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5. 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隐私权的定义、范围及其保护。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个人隐私,以及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
3. 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实际操作技巧,提高学生保护隐私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有关隐私权的典型案例。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介绍隐私权的概念,解释隐私权的具体范围,如个人信息、家庭、通信等。
3. 分析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讲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4. 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加密手机等。
5. 讲解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介绍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分析网络隐私权面临的风险,如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并讲解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
6. 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
七、课堂互动1.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一个关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讨论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隐私权的概念,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可能侵犯隐私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侵犯他人隐私。
2.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方法和途径。
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题: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分析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1)隐私权的定义和法律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漫画,如“网络偷窥”、“电话骚扰”等,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隐私权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吗?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吗?
(2)生活中常见的侵犯隐私权行为及防范措施;
(3)遇到隐私权侵害时的应对方法。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隐私权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法律意识,为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隐私权,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要求不少于300字。倡议书需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了解隐私权的内涵、法律保护及实际应用,提高法律素养。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2.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3.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4. 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隐私权的概念、范围以及法律保护。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良好习惯。
4. 利用情景模拟,提高学生保护隐私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条文和案例材料。
2. 制作PPT,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隐私权的定义、范围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的隐私。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隐私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尊重和保护隐私的能力。
3.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保护隐私的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隐私权的概念、范围和法律保护。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学会了保护自己的隐私。
隐私受保护教案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教学提纲【课程标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稳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认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话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第五课隐私受保护引言:尊重个人隐私,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
一、隐私和隐私权1、人人有隐私活动一:★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小红的故事中,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公民都享有隐私权。
小红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小红有权保密,所以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
⑴隐私的含义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⑵隐私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包括:①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②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③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
⑶隐私的作用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活动二:★“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知道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二、教学重点1. 隐私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2. 尊重他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3. 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权。
2.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措施。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学会设置网络隐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有关隐私权的典型案例。
2. 网络和社交媒体:准备相关平台,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内容1. 介绍隐私权的定义和范围,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2. 讲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让学生知道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隐私权被侵犯的表现和后果。
七、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了解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八、课后作业2. 学生回家后,设置自己的网络隐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
3. 学生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保护个人隐私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权,例如不在公共场合讨论他人隐私、不擅自查看他人私人物品等。
2.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避免泄露个人隐私,例如设置隐私权限、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
3.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强密码、不不明、定期检查隐私设置等。
初中隐私受保护教案
初中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知道隐私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
2. 保护隐私权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隐私权的概念、内容和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保护隐私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隐私权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关注。
2. 讲解隐私权教师详细讲解隐私权的概念、内容,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隐私权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隐私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6. 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隐私权的心得体会,加深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隐私权的能力。
3. 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
六、教学建议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隐私权观念,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营造一个和谐、尊重、安全的社会环境。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知道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隐私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2.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3.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5. 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范围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权的好习惯,提高依法维护隐私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隐私权的重要性。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网络安全场景,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隐私权受到侵犯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关注。
2. 讲解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介绍隐私权的概念,举例说明隐私权的具体范围。
3. 分析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4. 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总结保护隐私的方法。
5. 讲解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环境下保护隐私。
6. 强调尊重他人隐私:讲解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隐私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以及遇到隐私侵犯时应该如何应对。
2.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内容涉及隐私保护的场景,如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
3. 专家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隐私保护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隐私受保护》教案
《隐私受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权的概念,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二、教学内容1. 隐私权的定义与范围2.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3.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4. 网络和社交媒体中的隐私保护5. 尊重他人隐私,共建和谐社会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隐私权的定义、范围和法律保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和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泄露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
4. 情景模拟法:模拟scenarios,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场景中保护隐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2. 收集现实生活中和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泄露案例。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隐私权的定义和范围,引导学生关注个人隐私保护。
2. 主体讲授:讲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分析现实生活中和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泄露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护隐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隐私权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隐私保护的认识。
3. 情景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律师或法律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法律机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实施。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知识竞赛等,提高全校师生对隐私保护的重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方向。
初二政治隐私受保护教案
初二政治隐私受保护教案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臭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保护自己的隐私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重点:1. 个人隐私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保护隐私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有关隐私保护的案例视频3. 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一个简短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一些隐私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隐私的存在。
2. 提问:什么是隐私?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隐私?二、讲授新课1. 介绍个人隐私的定义:个人隐私是指个人不愿意公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号码、健康状况等。
2. 讲解个人隐私的重要性:a. 保护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b. 保护个人隐私有助于维护个人尊严和人格。
c. 保护个人隐私有助于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3. 介绍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技巧:a. 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b. 使用强密码保护个人账户。
c. 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d. 定期清理个人信息,防止泄露。
三、案例分析1. 播放有关隐私保护的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隐私泄露的危害。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隐私泄露的情况?b.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探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个人隐私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保护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隐私保护意识。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隐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教案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2)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的保护;(3)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意识,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隐私的内涵第二课时: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隐私就是丑事的分析第二课时:尊重隐私是道德的呼唤【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反映隐私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隐私和隐私权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沈阳晚报消息某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发行彩票,一位彩民中了头奖8万元。
发行者提出必须公布其姓名、工作单位,贴出彩照,敲锣打鼓在大街上转一圈,方能兑奖。
这位彩民以发行者在其宣传品中并无此约定表示拒绝。
发行者无奈兑奖后,仍擅自公布了私下打听到的这位彩民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并张贴了现场拍摄这位彩民的照片。
此举引得祝贺者、要吃请者、乞讨者等蜂拥而至。
忍无可忍的中奖彩民遂将彩票发行者告上了法庭。
法院责令发行者停止侵害、作出相应赔偿。
思考:法院责令发行者停止侵害、作出相应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二、探究新课:(一)人人有隐私(学生结合收集的故事,分析什么是隐私及具体内容)活动1: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隐私的故事,并从故事中分析隐私的内涵。
活动2:比较两种情况,哪一种属于隐私?①公民有属于自己的不愿被别人知道的秘密,如自己的家庭状况等。
②贩卖毒品的人不愿告诉公安机关自己藏匿毒品的地方。
活动目的:1、揭示隐私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隐私要不危害公共利益):(1)不愿被别人所知道,侵扰的秘密;(2)与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保护自己隐私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隐私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隐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了解隐私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隐私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隐私吗?”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隐私的概念。
2. 教师简要介绍隐私的定义,让学生对隐私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1. 隐私的概念和重要性(1)教师讲解隐私的定义,强调隐私是个人不愿被他人知晓的个人信息、思想和活动。
(2)教师举例说明隐私的重要性,如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名誉受损、财产损失等。
2. 保护自己隐私的方法(1)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2)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谈论个人隐私。
(3)不随意借出个人物品,避免他人获取个人隐私。
(4)学会使用网络隐私保护工具,如隐私设置、加密通讯等。
(5)提高警惕,防范诈骗、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保护隐私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分享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保护自己隐私的作文。
2. 在家中,与父母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家庭隐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隐私的概念和重要性有较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的隐私。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分享保护隐私的方法。
第2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课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2、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重点难点
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三、学生分析
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
由于隐私意识淡薄,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五、综合设计思路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教师导入小红的故事,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在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谁能讲清这里的道理吗?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这里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
那么,什么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
以往我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陌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将隐私与不光彩的事联系起来,认为隐私就是丑事。
下面我们来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隐私不是丑事
活动:小小辩论会
通过辩论,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要求:
(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2)教师进行课前辅导,提供必要的材料。
(3)教师小结点评引出下一话题。
提问: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
3、保护隐私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保护隐私的意义或必要性: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活动:报社侵权案
通过分析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隐私权。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对书中的问题(增加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报社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那么,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哪?
2、隐私权的内容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教师导入案例),提问: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派出所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搜查公民住宅是非法的,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
(教师结合“相关连接”讲解搜查权的相关知识)
私人生活安宁权
这是隐私权的一种,除此以外公民还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如公民可以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查、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密权
我们在分析一个常见的案例。
活动:拆信的案例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有权对自己的通信内容保密,个人通信保密受法律保护。
要求:学生阅读(p49)材料,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1)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3)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并结合“相关连接”的内容归纳讲解。
略。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一些维护自己隐私的有效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权。
2、通过教学,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并探索出保护隐私的有效方法。
提高学生尊重隐私的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隐私权。
二、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是重点。
2、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难点。
三、学生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封建陈旧观念还在某些范围内依然存在;某些人干涉他人私人空间、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搬弄是非、传播他人秘密等陋习有时有发生,这些都会影响个人隐私权的实现。
②学生隐私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对很多侵犯隐私的行为不会认识与辨别,甚至对已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侵犯隐私行为不知道用怎样的途径来积极加以维护。
③个别学生由于责任意识与信誉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守他人的隐私,甚至喜欢打探、议论他人的隐私,并搬弄是非、到处传播,引起人际关系不和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五、综合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那么,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拆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我们想一想:
(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3)为你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小结: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也包括我们未成年人。
父母不征的我们同意,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是不对的。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要激化矛盾,问题一定会解决。
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第一、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第二、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活动:肖肖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要求:阅读案例,讨论分析书中的问题。
老师归纳: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责任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信誉可以体现对他人的忠诚。
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上面我们分析了家庭和学校隐私问题的几个场景,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社会,看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
学科王
处理“相关连接”的内容。
(可以省略)
提问过渡: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哪?
二、依法维护隐私(板书)
1、侵害隐私权表现(板书)
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些行为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教师根据教材第53页的内容讲解。
2、如何保护隐私权
活动:小旺和小松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要求:阅读案例,讨论分析书中的问题。
教师小结: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首先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方法。
(学生阅读p55页内容,进行归纳)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秘密。
向别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
上网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网上安全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连接”。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