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 职责QC 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QC 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参考文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JJF070-2005内容 仪器与用具 电子天平 符号:N:批量; q : 实际含量; T :允许短缺量; Pi:单件皮重 操作步骤取样:采取等距抽样法对生产线成品按表抽样方案进行取样 表计量检验抽样方案n:样本量(抽样件数); Q :标注净含量; S: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 P :平均皮重表2 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的要求和检查方法确定平均皮重直接随机抽取20件待包装的皮(带盖),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
式中: pi —单件皮重 p —平均皮重样品称重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 GWi ),并记录结果。
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 )和实际含量(q )商品的实际含量(qi )=实际总重(GWi )-平均皮重(ATW ) 计算净含量的偏差(D )检查方法使用钢直尺或游 标卡尺测量字符 咼度。
平均皮重(P )1 ntP = 一 P in皮重标准偏差(SP )sp = 加,piP )2sp -- 皮重标准偏差nt —皮重抽样数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i)-标注净含量(Qn)注:净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
净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
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表3允许短缺量结果评定标注评定准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标注有缺陷;有2项以上(含2项)缺陷的,评定为标注不合格。
没有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用正确的方法标注商品净含量的;没有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标注净含量字符的高度小于规定要求的。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审核、批准生质行财QA 室QC 室营仓1目的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3职责3.1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3.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070-20055培训范围6内容6.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6.2符号:N: 批量; n: 样本量(抽样件数);q: 实际含量; Q:标注净含量;T:允许短缺量; S: 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Pi: 单件皮重 P:平均皮重6.3操作步骤6.2.1取样:采取等距抽样法对生产线成品按表1抽样方案进行取样6.2.2 标注检查6.2.3 确定平均皮重直接随机抽取20件待包装的皮(带盖),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
平均皮重(P ) P = t n 1∑=nti i p 1皮重标准偏差(sp) sp =式中: pi —单件皮重 sp ——皮重标准偏差 p —平均皮重 nt —皮重抽样数2)(111_∑=--nti p pi nt6.2.4样品称重6.2.3.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结果。
6.2.3.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和实际含量(q)6.2.3.3商品的实际含量(qi)= 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ATW)6.2.3.4计算净含量的偏差(D)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偏差(D)= 实际含量(qi)- 标注净含量(Qn)注:净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
净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
6.4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6.5结果评定6.4.1标注评定准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标注有缺陷;有2项以上(含2项)缺陷的,评定为标注不合格。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要求。
2适用围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3职责3.1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3.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070-20055培训围6容6.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6.2符号:N: 批量; n: 样本量(抽样件数);q: 实际含量; Q:标注净含量;T:允许短缺量; S: 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Pi: 单件皮重 P:平均皮重6.3操作步骤6.2.1取样:采取等距抽样法对生产线成品按表1抽样方案进行取样6.2.2 标注检查6.2.3 确定平均皮重直接随机抽取20件待包装的皮(带盖),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
平均皮重(P ) P = t n 1∑=nti i p 1皮重标准偏差(sp) sp =式中: pi —单件皮重 sp ——皮重标准偏差 p —平均皮重 nt —皮重抽样数 6.2.4 样品称重2)(111_∑=--nti p pi nt6.2.3.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结果。
6.2.3.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和实际含量(q)6.2.3.3商品的实际含量(qi)= 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ATW)6.2.3.4计算净含量的偏差(D)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偏差(D)= 实际含量(qi)- 标注净含量(Qn)注:净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
净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
6.4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表 3 允许短缺量6.5结果评定6.4.1标注评定准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标注有缺陷;有2项以上(含2项)缺陷的,评定为标注不合格。
包装净含量检验过程规范

1.目的对牛肉干、酱肉制品包装净含量的检验过程进行规范,确保检验的准确可靠.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定量包装牛肉干、酱牛肉制品净含量的检验.3.职责3.1生产车间负责牛肉干、酱牛肉制品生产过程控制的净含量计量检验。
3.2化验室室负责每个班次生产的产品入库验收净含量的计量检验工作.4.计量要求4.1单件实际含量的计量要求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1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表 1 允许短缺量注:a.对于允许短缺量(T ),当Q n≤1kg时,T值的0.01g修约至0.1g;当Q n>1kg时,T值的0.1g 位修约至g;b.以标注净含量乘以1%,如果出现小数,就把该数进位到下一个紧邻的整数。
这个值可能大于1%,但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商品的个数为整数,不能带有小数。
4.2 检验批实际含量的计量要求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4.3生产过程控制的计量要求在生产过程控制中,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由于牛肉干、冷冻肉制品的水分、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的散失、包装物重量等因素而使净含量造成短缺的影响,合理地确定生产包装中净含量的裕量。
5.检测设备a)检验定量包装净含量所使用的电子秤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b)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或等于被检验牛肉干包装量最大允许负偏差绝对值的五分之一。
6.检验的实施6.1确定检验批6.1.1生产过程控制检测在生产或包装现场对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抽样检测:a)批量生产前的检测:每个生产班次在每台定量包装机开机后连续抽取10 包牛肉干进行检测;b)生产过程中的检测:在生产过程中,每间隔1个小时抽取10包进行检测。
6.1.2入库验收检验在产品入库后,对每个班次相同生产条件下同一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1目的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3职责3.1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3.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070-20056内容6.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6.2符号:N: 批量; n: 样本量(抽样件数);q: 实际含量; Q:标注净含量;T:允许短缺量; S: 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Pi: 单件皮重 P:平均皮重6.3操作步骤6.2.1取样:采取等距抽样法对生产线成品按表1抽样方案进行取样表1计量检验抽样方案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文件名称: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 SOP-QC-8027-016.2.2 标注检查表2 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的要求和检查方法6.2.3 确定平均皮重直接随机抽取20件待包装的皮(带盖),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
平均皮重(P ) P = t n 1∑=nti ip 1文件名称: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QC-8027-01皮重标准偏差(sp) sp =式中: pi —单件皮重 sp——皮重标准偏差p—平均皮重 nt —皮重抽样数6.2.4样品称重6.2.3.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结果。
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净含量及净含量平均偏差)

10kg—15kg 10L—15L
150
15kg—25kg 15L—25L
1.0
3.3.2净含量平均偏差的规定
根据抽样件数及其称量单件净含量按下式计算:
n
(QiQO)
i=1
Q=
n
其中Q抽样产品的平均偏差;
Qi实际测定的净含量;
QO商标中标注净含量;
n抽样件数。
要求Q0即抽取样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小于其标准注量。
定量包装批量
抽 样 件 数
单件超出负偏差件数
10
全抽
0
10且250
10
0
250
30
0
3.2.2将抽取样品逐一在天平上称量读取以克为单位的净含量(商品标注
量以ml为单位时应用密度将其换数为以克为单位的值)。
3.3判定
3.3.1净含量的判定
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与其标注的质量、体积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负偏差。
净含量Q
负 偏 差
Q的百分比
G或ml
5g—50g 5ml—50ml
9
50g—100g 50ml—100ml
4.5
100g—200g 100ml—200ml
4.5
200g—300g 200ml—300ml
9
300g—500g 300ml—500ml
3
500g—1kg 500ml—1L
15
1kg—10kg 1L—10L
文件修订对照表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
章节
页次
修订内容摘要
签 字 栏
实施日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Hale Waihona Puke 1目的:规定净含量及净含量平均偏差之检验方法,以达到本公司分析方法的统一及其操作的可依据性。
净含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欢迎阅读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3职责3.1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3.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p—平均皮重nt—皮重抽样数6.2.4样品称重6.2.3.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结果。
6.2.3.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和实际含量(q)6.2.3.3商品的实际含量(qi)=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ATW)6.2.3.4计算净含量的偏差(D)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i)-标注净含量(Qn)注:净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
净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
6.4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表6.52项)缺e)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如果没有标注各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件数,或者没有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6.4.2净含量评定准则6.4.2.1.评定依据如果定量包装商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或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短缺量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做出评定;如没有规定,则按以下评定准则执行。
6.4.2.2.评定准则检验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不合格批次:a)样本平均实际含量小于标注净含量,并按表1第三栏修正后仍然小于标注净含量(即—λs));应满足q≥(Qnb)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量的件数超过表1第四栏规定的数量;c)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规定的允许短缺量的2倍。
6.4.3检验报告a)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报告检验结果。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一、引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准确且合法的净含量标示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促进商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本文将从计量检验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规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计量检验目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商品净含量标示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计量检验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商品质量的判断和消费者购买的决策。
因此,通过计量检验可以防止虚假标示、不合法标示等行为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计量检验方法1.取样检验取样检验是计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从市场上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减小误差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计量仪器检验计量仪器检验是计量检验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精密的计量仪器,可以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进行精确测量。
计量仪器检验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计量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测量。
四、计量检验规则1.净含量标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净含量标准应包括净含量的计量单位、允许误差范围等内容,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商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抽样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抽样检验规则应遵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抽样检验应根据商品的特点和数量,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和抽样方案。
抽样时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并确保抽样过程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3.计量仪器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计量仪器检验规则应遵循国家或地区的计量法规和标准。
计量仪器检验应对仪器的性能、精度等指标进行检验,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审核、批准
生质行
财QA 室QC 室营仓
1目的
建立净含量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原辅料、成品净含量的检验与监控
3职责
3.1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原辅料、产品进行检验。
3.2QC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参考文件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070-2005
5培训范围
6内容
6.1仪器与用具
电子天平
6.2符号:
N: 批量;n: 样本量(抽样件数);
q: 实际含量;Q:标注净含量;
T:允许短缺量;S: 样本实际含量标准偏差;
Pi: 单件皮重P:平均皮重
6.3操作步骤
6.2.1取样:采取等距抽样法对生产线成品按表1抽样方案进行取样
6.2.2 标注检查
6.2.3 确定平均皮重
直接随机抽取20件待包装的皮(带盖),然后逐个称出皮的重量。
平均皮重(P ) P = t n 1∑=nt
i i p 1
皮重标准偏差(sp) sp =
式中: pi —单件皮重 sp ——皮重标准偏差 p —平均皮重 nt —皮重抽样数
2)(111
_∑=--nt
i p pi nt
6.2.4样品称重
6.2.3.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称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重(GWi),并记录结果。
6.2.3.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重(CGW)和实际含量(q)
6.2.3.3商品的实际含量(qi)= 实际总重(GWi)–平均皮重(ATW)
6.2.3.4计算净含量的偏差(D)
单件商品的净含量偏差(D)= 实际含量(qi)- 标注净含量(Qn)注:净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
净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偏差D数值的大小为商品的短缺量。
6.4净含量的计量要求
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
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净含量之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6.5结果评定
6.4.1标注评定准则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标注有缺陷;有2项以上(含2项)缺陷的,评定为标注不合格。
a)没有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用正确的方法标注商品净含量的;
b)没有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
c)标注净含量字符的高度小于规定要求的。
d)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如果没有标注单件定量包装
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没有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e)同一预包装商品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如果没有标注各不同
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件数,或者没有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
的总净含量。
6.4.2净含量评定准则
6.4.2.1.评定依据
如果定量包装商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或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对定量包装商品净
含量的允许短缺量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做出评定;如没有规定,则按以下评
定准则执行。
6.4.2.2.评定准则
检验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不合格批次:
a)样本平均实际含量小于标注净含量,并按表1第三栏修正后仍然小于标注净
含量(即应满足q≥(Q
—λs));
n
b)单件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许短缺
量的件数超过表1第四栏规定的数量;
c)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含量的短缺量大于规定的允许短缺
量的2倍。
6.4.3检验报告
a)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报告检验结果。
检验报告应包括足够的信息,报告中
的结论应按6.1评定准则的规定出具,说明应有文件依据。
检验报告中的总
体结论应根据检验结果,按下列情况给出:
b)如检验批的净含量和标注均合格的,总体结论为检验批合格;
c)如检验批的净含量和/或标注不合格的,总体结论为检验批不合格;
d)如检验批的净含量合格,标注有缺陷的,总体结论为合格,但必须在检验报
告的说明栏中指出标注的缺陷,并要求限期予以改正。
7注意事项
7.1检验周期:按批检
8相关文件
《BL-300型电子天平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SOP-EQ-2024-01
9附录
《饮用水检验记录》FOM1-SOP-QC-9005/01
10版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