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和谐视角看霍桑小说象征艺术

从语言和谐视角看霍桑小说象征艺术
从语言和谐视角看霍桑小说象征艺术

从语言和谐视角看霍桑小说的象征艺术

摘要文学的象征艺术往往对作品的抽象表达具有很深的影响,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作家都有其语言特色,特别是对于浪漫主义作家来说更是如此。霍桑作为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其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也因此,他成为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基于语言和谐视角,试从象征手法方面对霍桑的小说进行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语言和谐视角霍桑小说象征手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作家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也由于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语言有了鲜明的特作品语言和谐视角的分析,可以真正落实作家思想的深处。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划分霍桑的创作,其小说创作可大致分为前期的“新英格兰传奇”部分,中期的“心之寓言”部分,和后期的长篇创作部分。这种分类在文学界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其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又译《好小伙布朗》)中的布朗缺乏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和人性,竟然不顾新婚妻子的反对,执意要参加魔鬼的约会,一次次伤害了妻子的爱心,侮辱了人间最美好的爱情,见证了人性的丑恶。小说运用多种多样的象征手法,充满了浓郁的寓言感。因此,分析小说语言的特色,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小说语言的全面解读,而且这种视角的分析也让故事有了更多层次的价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审美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 不矛盾。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不是说他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的。正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甚至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情景一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实际上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东西能够也应该成为文学的对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与美的斗争,却能够是丑成为审美的对象;或者生活中的丑可以通过艺术的加工成为艺术中的美。 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文学的审美性不仅仅规定了文学要有自己的对象,同时还规定了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对象化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它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是外在的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正是因为体验与审美的这回总内在的联系,使作家们不自觉地意识到,对于创作来说,对象化的重要性。如果从对象化的角度看,应该承认文学活动确实含有自我变现的成分,审美活动的体验性使自我表现成为对象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肯定文学活动的对象化中包含着自我表现的成分,并不等于说文学只需要表现自我,只需要倾诉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倘若如此,文学又会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丧失自己的审美属性。因此,文学的审美属性在要求文学活动必须个性化的同时,还规定了个体的感受与发现,只能以社会实践和人类创造为对象。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控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因为文学塑造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而是通过语言的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时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广阔的自由。 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的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与其他艺术相比,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似乎更适宜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理世界。 第三,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是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与其他艺术的表现媒介相比,语言媒介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也最为人们所熟识,只是语言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潜能。 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来检验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构成艺术真实的三要素是: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感情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他需要提炼,概括,综合。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受生活真实制约,也依赖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通过艺术真实得到更好的表现,更具有表现力。 文学是人学 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的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 其二,是就文学以人为对象来说的,它揭示了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从而展示了唯有文学才能表现的生活经验和人的世界。 二、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形和概括性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为语言使用的终极形式,能够以高度浓缩的状态展现该门语言的发展脉络、使用技巧、文化内涵以及相关因素。文学是通过对语言进行高度的精炼加上创作者自己的思考而产生的,想要能够完成合格的文学作品,首先需要作者自身对于该门语言的内涵和特点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语言,包括该门语言所含有的相应使用技巧,例如修辞艺术,不同使用环境中的使用禁忌。为了能够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无误的传递给读者,就需要作者对于语言拥有较强的使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探究 文学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以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文学是每一种成熟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的一种形式,文学脱胎于语言,但又由于文学自身所具备的魅力,使得进行英文文学学习时,能够使阅读者对于英文本身也产生好感和兴趣,英文文学能够帮助英语收获更多的使用者。 一、英语文学研究现状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虽然作为一种外来语言,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随处可见,无论是产品的介绍还是西方文化作品,英语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中国人都曾经经历过段时间的系统英语学习过程在该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最基本的单词音标进行学习,

进而掌握英语的语法,对英语世界的特殊句式进行掌握和记忆[1],达到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对更多以英语作为载体的资料和知识进行接触和学习。想要进行英语文学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自身具有较好的英语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基本的英语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频繁使用到英语,有较好的语感。只有达到这些基本要求之后,学习者才能够进行英语的文学研究通过对字面意思的深度思考,来感受作者在创作这些文字时内心的感情波动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学所独有的魅力。英语文学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沉淀出了太多文学巨著,其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繁杂不输于任何一门语言[2],想要真正的对英语文学有一定的研究,仅仅通过阅读几本英语文学是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不是研究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研究者能够掌握大量英语文学内容。 二、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特点 (一)英语文学中想表达的意象性特征 意象实际上是一种以物易物的类比表达方式,通过掌握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微弱关系,经过作者的思想加工,通过对客体进行描述和表达来让读者联想到客体背后的主体内容。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来自于作者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但作者在表达这些经历时,往往会通过艺术加工,让这种实际存在的生活内容文学化,给其赋予独特的文学魅力。一个优秀的文学,绝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描述,而是一定会赋予一定的思想感情在其中[3],需要读者去细致的阅读和分

品味语言-句子的赏析

“品味语言” 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明确品味散文语言的角度。 2、学会品味散文语言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一)揣摩有表现力的词语 品味句中划线词语表达的含义。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鼓神》) “卖”是_____,“逞”是____,“不可一世”是形容_________,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是________(1分),生动地表现出___________(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___________之情。(1分) “卖”是卖弄_,“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是贬词褒用(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1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 答题格式:结合句子解释词+作用+内容+情感 自学指导二 10分钟 (二)赏析描写性的语句(段) (品味句子的角度1——词语 :词语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我想买字典,走进书店,就听到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发出好听的声音。(《词典的故事》) “好听”一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我进新华书店的喜悦心情,表现了我对词典的渴望之情. 答题格式:词语+作用+内容+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品味句子的角度2 ——抓修辞: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反复等 。)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当堂训练 10分钟 1、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我在各种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舒居然一篇篇地帮我抄了下来,还精心地配了插图。 答案:“居然”,出乎意料之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舒”同学由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意。 2、揣摩下面句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品味语言艺术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品味语言艺术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小说语言艺术思考“6角度”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涧不能干 袁省梅 油锅说支就支起来了,火苗腾腾地舔着锅底,清亮亮的半锅油转眼也烧开了,冒着拳头大的泡泡,黄灿灿的,一朵挤着一朵,旋灭旋生,旋生旋灭,咕嘟咕嘟响。 …… 倏地,史雷子的手从油锅里钻了出来。张栓子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呲着牙,脸上的肌肉惊恐地哆嗦,汗珠子一嘟噜一嘟噜腾腾地流淌,身子像风中的树叶一样索索索抖个不停。史雷子咬着槽牙,砰砰砰,十个铜钱带着长而白的哨音咕噜噜飞落地上。 史雷子老爹秃鹫般嘎嘎地笑,正要捡拾起地上的铜钱,雷子闪前一步,捡起五枚,扔在张栓子的脚下,抬头看见满脸泪水的桑桑,热切切地望着他,史雷子的心甜得像灌了蜜糖,手上灼烧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

小说画线一段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教你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画线一段”明确了区域,“语言特色”界定了本题属于“品味语言艺术”类题目。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分析]拟声词比喻长句短句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尝试答题]口语化(具有农村生活气息);善用拟声词;善用修辞(拟物手法、比喻手法);句式长短结合。

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

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 大致上讲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述为特色,另一类以描写为特色。这两类并没有伯仲之分。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追求整篇作品的味道,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追求形象的鲜明性。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叫情节小说,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叫细节小说。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读起来舒畅,它以语感为先导,吸引读者进入它的艺术世界,这种语感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处处可以感到这种语感的存在,它往往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读、畅快。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往往以一个接着一个的细节抓读者,它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形象,就是一个又一个鲜明详细的细节,作品就是以细节与细节的内在联络,吸引读者不断地看下去,这里不说读下去;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说读下去,不说看下去。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的语言可能很简练,假如读的话可能有点涩,但描写的细节很抓人,不得不看下去,它就像看画面艺术一样,只是画面,只是形象,这画面、这形象很吸引人。如《红楼梦》就是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三国演义》则是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 小说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虽然都是散文化的语言,但它们是不同的。小说是客观性的语言,作者有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其实不站出来说,而是让人物、让情节代作者说;而散文则是主观性的语言,作者不站出来说,还不行,作者可以直抒胸意。 当然,不能这么绝对化,但大致上确实是这样。有些激情澎湃的

小说,作者近乎站出来说话了,因为作品的激情是那么得强,使得情感和态度已明明白白的表露了。就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什么都显露出来,就缺开口了。但是,这还是客观性的语言,因为作者并没有说出口。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扑朔迷离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散文品味

品味散文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 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 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3)第9段:楠木——白杨 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 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 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 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 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 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 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浅谈外国文学语言艺术

浅谈外国文学语言艺术的发展 外国文学之所以受到欢迎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在于其语言的生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外国文学语言艺术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和文学,外国文化的产生伴随着外国文学的出现,从公元前开始,就涌现出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流传标志着外国文学走向发展的顶峰,随之而来的就是外国文学发展的高潮。现如今在我国文学市场中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少数,并成为很多语言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根本就在于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吸引了这些学者的注意。文学是代表一个国家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重要标志,而研究其语言艺术则有助于深刻理解和透析外国文学以及其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外国文学;语言艺术;文化 在中国文学中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层次有高有低,在文学作品中不同的语言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外国文学而言也是一样,所以在文学中,语言艺术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产生于语言,但是层次却高于语言,文学把语言表现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在文学得到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就逐渐成熟起来。 一、善用意象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用外国文字构建起来的架子,而是填充了人们饱满的感情和思想。在外国文学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这在历代文学中都是常见的语言艺术的应用。那么在外国文学中,意象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文学不仅仅是为文学本身而服务,而是通过语言艺术的应用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荒芜和思想上的贫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情感到位 文学依靠语言产生,但是文学的形成不是仅仅依靠语言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作者情感、背景等融入到情境之中,使其在文学中得到体现从而使文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并能够使文学的发展经久不息,这就是语言艺术的作用。外国文学再现如今的世界各个国家范围内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并迅速成为各国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总复习专项七《小说语言艺术的品味》及考题演练卷(汇编)

2019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总复习 专项七《小说语言艺术的品味》及考题演练卷 【语言特色】 思考角度 描述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简练,穷形尽相。关注描写的对象。 分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人物语言:个性化,彰显人物性格,让读者如见其人、如听其言。着眼于人物形象 叙述语言:简洁传神。立足于全篇。 语言风格:幽默诙谐《马裤先生》、辛辣讽刺《套中人》、平实自然《边城》、夸张变形《套中人》、典雅庄重《素芭》、含蓄凝练《安东诺夫卡苹果》(诗意化)、简练明快《桥边老人》、生活化(民俗化、口语化《骆驼祥子》)等。立足于全篇给读者的审美体验。 赏析步骤:全篇语言(1)用词特点:准确、生动、形象、;丰富,多样;(2)句式特点:句式整齐有节奏感;整散结合,富有韵律;(3)修辞的运用;(4)语言风格; 描写语言(1)概括内容,(2)揭示特征(3)与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现当代作家的语言风格 鲁迅:冷峻。 老舍:语言风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生动活泼、简洁朴茂、雅俗共赏。其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 沈从文: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又成就了他健康、高雅的美学追求。 赵树理:通俗化,大众化,诙谐幽默。 孙犁:诗化小说。淡雅聪俊,清新隽永, 优美洗练,“质以传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王安忆:清丽单纯,素淡粗朴,冷峻理智,细腻平实。 铁凝:语言风格是诗意、温情、风趣。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用中国传统的创造意境的手法以呈现,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宗璞:其语言如诗般优美,有诗般韵味,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汪曾祺:清新自然,韵味悠长,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语言与人物的身份贴近。 冯骥才:描绘市井风俗的“津味儿”。 贾平凹:简练隽永传神,间或掺以陕南方言,形成文白杂糅,雅俗兼具,以拙见巧,晓畅可读的语言风格。 莫言:奇诡而涌动着勃勃生机,不拘一格。 池莉:她的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汉味小说”的代表。 刘震云:辛辣,荒诞,凝重,不拘一格,朴实多变。

文学语言的特点

摘要 语言有文学语言和非文语言之分,其区别就表现在各自不同的特征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文学语言的特征究竟有哪些?目前文论界和修辞界尚无定论,对文学语言特征一些主要特征的归纳尚有争议,笔者倾向于较为常见的五性说,本文试图在当代学者对文学语言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做一浅析和归纳。 关键词: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独创性

文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指的是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的文学则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1]与之相对应,“文学语言”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学语言,作为语言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一切加工规范的全民语言。它包括科学技术、新闻政论、公文事务以及文学作品等所运用的书面语言。而狭义的文学语言仅指作家作品所用的语言,即“文艺语言”,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本文所论述的是狭义的文学语言的特点。 确定了文学语言的概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加以区分。在甄别这二者的过程中,文学语言的特点也随之明晰。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认为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范畴内,各自既有自身不可僭越的游戏规则和表达方式,又承担各自不同的来自于受众的阅读期待的独特品质。前者的话语系统要求其语言以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有更广阔却相对更模糊的想象性、边缘性、多义性的特征。[2]文学语言虽然允许有某种灵活变通不尽遵守语言常规的地方,但事实上文学语言并没有在普通语言之外,另创一套语法和词汇系统。它使用的还是我们平常使用的那套语言。[3]文学作品不过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4]文学语言就是为了构建一个特殊的审美目的服务的语言符号系统。文学语言要在语言的一般交际功能的基础上执行一种特殊的艺术功能或美学功能,以语言文字为物质材料和表现工具,来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创造意境,通过形象思维,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给读者以美感教育。也就是说,它在传达一般信息之外,还要传达审美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语言便体现出它的一些深层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手段的形象化特征,即以文学语言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抒情所形成的可见、可闻、可感等富有具象性、体验性的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的的首要特征。[5]文学语言如果不具备形象

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小说从明清时期兴起,至今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小说如此吸引人的眼球是其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可能还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构成小说特征的这些重要元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考究,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砖砖瓦瓦,是使作品脉络畅通运行的血液。 地方方言的运用使小说人物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家喻户晓的小说《西游记》里的英雄式人物孙悟空的语言就有很大的特征,他斩妖除怪的时候会大喊一句:“吃俺老孙一棒!”替师傅师弟化斋或是去天庭搬救兵的时候会说:“俺老孙去也。”“俺老孙”这三个字的充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刻造了一个独特的鲜明形象,读者只要看到“俺老孙”就会联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孙悟空自信又憨厚的一面。同时“俺”是北方方言,不过这个词在北方普遍存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流行区域以北方方言区为主,例如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东北,苏北等地区。孙悟空是在东海的花果山出生的,“俺”这个字就带有了一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感,孙悟空是只猴子,但同时他也会流利的说着人类的方面。如果把“俺”换成“我”、“俺老孙”便成了“我老孙”恐怕就没有这么恰到好处了。小说《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值得考究的语言文字,例如:书中孙悟空经常性的喊猪八戒“呆子”“憨货”,这两个词就充分的展现出了猪八戒的性格特质,而猪八戒在书中就是起到一个以“呆”和“憨”营造轻松欢快气氛的作用。“呆子”和“憨货”两个词就给全书内容带来了很多欢乐,不至于全是取经过程中的艰辛和苦难。 《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阆苑仙葩”,茅盾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或话语都能“按头制帽”——符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和性格特点,真正做到诗如其人、语如其人。在小说开始的人物出场,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词。书中第三回,贾母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其他三位小姐,然后作者这样写到: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短短的几句话却成为了小说的点睛之笔,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而且也突出了她在贾府的地位,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垫定基础。再如后来宝玉初见黛玉时对她的印象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对宝玉的形容则是: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对两人的描写都只是短短的几句但是却都恰到好处,给读者垫定着深刻的第一印象,其中在对黛玉的描写中不光对她的外貌进行了描述,而且细致到了她的气质。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想,每个看了红楼梦的读者心里的黛玉的形象都不会相差很多。作者曹雪芹用文字语言描摹出了他心里每一个形象。 随着小说的逐渐普及,小说中的语言也是越发的凝练,小说家或许就会在文字上十分下功夫以达到一个阅读起来轻松愉悦的效果,例如在小说《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的文学语言艺术

《聊斋志异》的文学语言艺术 《聊斋志异》之所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与它在语言上所达到的高 度造诣是分不开的。《聊斋志异》虽然是使用文言的形式来写作的,但蒲松 龄提炼语言的道路却鲜明地体现了向古代学习、向民间学习并将两者结合起 来的倾向,他在学习和提炼古代语言和民间语言上,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提炼语言的道路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白话文学从宋、元话本算起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到了明代,就小说而论,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拟话本都是用通俗的白话文

写作的。由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继承的是六 朝志怪和唐宋传奇的传统,这对《聊斋志异》何以采用文言的形式写作是不 无关系的。唐、宋传奇发展到宋代,由于内容上不注意反映现实生活,缺乏 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语言上也逐渐僵化,明代这种僵化更加明显。《聊斋志 异》的问世,不仅在内容上有耳目一新之感,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它使用文 言的形式,但却克服了一般文言文的板滞晦涩的毛病,他给渐趋僵化的文言 小说注进了新的血液。蒲松龄继承了我国文言文的精炼、简洁、准确、生动、

骈散结合等优良传统,又从口语中提炼出大量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清 新、隽永、活泼、诙谐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他虽然大量采用口语,但又 不同于白话小说,通过文言虚字的运用,尽管口语词汇很多,但仍然保持文 言的派头,创造了《聊斋志异》特具的语言艺术风格。 一、广泛吸收古代语言精华王渔洋在《聊斋文集序》中,对《聊斋志异》的语言风格,做了十分中 肯的概括:读其文,或探原左、国,或脱胎韩柳;奄有众长,不名一格。视 明代之摹拟秦汉以为高古,矜尚神韵,掉弄机灵者,不啻小巫见大巫矣。即 骈四俪六,游戏谐噱之作,亦能出入齐梁,追蹑庾、鲍,不为唐以下儇佻纤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绘景状物,都离不开一个“情”字。通过品味散文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体悟散文的情感,提高我们阅读散文的能力。 一、揣摩词语的含义。散文是语言的艺术,它常运用精当传神的词语来传情达意,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沿着词语的小路,我们才能走进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获得丰美的感受。请看: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1)句中“朗润”睛朗湿润,写出春山的明丽;“涨”由低而高,写出了春水的浮泛上漾;“红”以鲜艳的色彩描绘春日的温暖明丽。三个词语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景物的特征,让人感受一种盎然的春意。(2)句中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让人顿生爱意。 二、体味语句的情感。情感是散文的生命,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总是将深挚的情感潜藏于语句之中,读者透过对语句的解读,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真正理解作者,进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句中直抒胸臆,“盼望”一词的反复出现,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的期盼、渴慕,“来”“近”更是清晰表露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惊喜和兴奋之情。(4)句融情于景,借鸟儿的欢唱,表达作者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的畅快与舒心。 三、分析精妙的修辞。散文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绘景状物、抒发情感。形象生动的修辞,常使语言显得诗意动人,常使文章极具情味。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章的情感。如: (5)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句将万物比拟成人,以人“刚睡醒的样子”来表现自然万物的舒心惬意,将春天来临万物生机的动人情景揭示精妙传神,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6)句用排比、比喻手法,总写春天的特征。以“娃娃”喻春天之新,表现春天旺盛的生命力;以“小姑娘”喻春天之美,表现春天的美丽动人;以“青年”喻春天之力,表现春天的坚强有力。三个比喻在时间上前后承递,描绘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独特景象,将春天的韵味揭示得淋漓尽致。 总之,通过对散文语言的品味,我们才能走进作家为我们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获得美的陶冶,从而增强我们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

语言艺术(文学)

第五节语言艺术(文学) 语言艺术,即文学,是以语言或其文字符号为表现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艺术是最重要的艺术种类之一,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一、语言艺术的分类 语言艺术是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它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具有自己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基本体裁之一,它是用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在艺术起源时期,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为一体。后来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诗人屈原,创作了古代最早的一篇长抒情诗《离骚》。前者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诗歌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众多作品。诗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抒情诗作为诗歌的一种,用语言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不追求人物刻画和情节描述,而是注重个人情思的抒发,注重表现诗人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例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虽然也有对所见所闻的景物的描写,但诗人重在借景抒情,诗人浓郁的羁旅之情始终融会在夜泊之景中,诗人的情绪、情感仿佛随着这静夜的悠扬钟声回荡不已。而叙事诗则不同,它常常注重描述故事或塑造人物,间接反映诗人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愿望和理想。叙事诗通常不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而是将诗人的主观感情溶化在叙事之中。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诗》,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从木兰女扮男装参军到屡建战功返乡,在写人叙事中融会了作者对木兰的敬佩、赞誉之情,使这首长篇叙事诗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格律诗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格律诗都是古代形成的诗体。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都是格律诗,每首诗的对仗、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每句诗的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又如,欧洲古典诗歌中的十四行诗,也是格律诗,莎士比亚就曾经写过154首十四行诗。自由诗又称新诗,是与格律诗相对而言的,指那些只求节奏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它们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五四运动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郭沫若、胡适、刘半农、徐志摩等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新诗。 散文也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随着文学形态的发展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内容。我国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随着文学的发展,散文后来被专门用来泛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包括杂文、传记、小说等都被容纳在里面。近现代的散文,则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专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这是五四运动以来人们较为认同的现代散文含义。我们这里所讲的散文也是从这种意义上来定义的。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

语言艺术的特点

. 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形象的间接性。(文学语言→读者想象→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因此一个优秀的文学欣赏者,会积极参与文学欣赏活动,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含义。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比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人物形象的描写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表现的客观直感的形象相比自然显得抽象模糊。但是在这种模糊性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所以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并不代表它不具体,相反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形象更丰富饱满。 二模糊性间接性 1)形象模糊性: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等形象,只描绘出大体的样子,没有细致的描写,因此首先在人物形象上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2)从作家方面看,文学的模糊性随处可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从各种意象均可感受到愁之深切,并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与自由解读空间。又如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言不尽意便充分说明了这既是作家有意而为之,又是无奈之举。这文心雕龙中刘勰曾说:“文外重旨”,我们能看出文学的模糊性使文学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具有的优势,因此这更有助于读者发挥想象力,不同的读者层次,不同的人生感悟,使读者在不同的作家作品中的发现与感悟不同。3)从读者角度来说,读者为了适应这种模糊性,为更好理解文章深层含义,想象力必须发挥作用。因此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与文学的模糊性间接性又互为因果,相得益彰。文学的模糊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心灵。此外,也是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间,催促欣赏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这些方法无非都是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局限性转化为优势和特长,从而使文学获得更加广阔的表现天地。刘勰还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个人的人生乐趣,以及对人生的充分体验不尽相同,因此文学的模糊性导致了多样化的个性阅读。所有人读完作品以后感到有了自己对作品和人生看法的原因。王夫之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便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易于表现丰富的宇宙与人生。 俄罗斯谜语:“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谜底:“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没有名字、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语言与其他艺术所使用的材料(色彩、线条、音响)相比,最为自由和灵活,受限制最小,能够突破客观时空,实现时间空间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直接展现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因此,文学文学易于表现丰富的宇宙人生,具有最大自由行和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

(完整版)散文阅读之语言特色.doc

散文阅读 ————鉴赏语言 出题人:李英瑛审题人:王山业 【学目】 1.了解散文言析的角度。 2、掌握散文言析的答思路和技巧。【学 重点点】范答步,掌握答方法 一、考点解 《考明》的要求是:(1) 体会重要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言表达;(2) 分析言特色,把握文章构,概括中心意思。 二、高考回: 1.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一群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着感漱之情扑翅 膀,争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帚打庭院,就像每天洗一,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 独特声息大了起来,那种似于琴瑟的音之声,雅,古老,奏明。与城市大、的噪音能量不同, 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 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上采摘柿子。居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的一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磨成面粉。一切几乎没有言的参与,似乎 没有什么事情得交。然而,一点儿也没有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的出演,已了先的排。 ④秋天就要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做完,再有一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 好,那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了。林些天的性作,就是仰望天空,,,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趁着的隙,居开始盖 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挑着柿子到河的石上晾晒,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 于它的水分很快蒸,以便在冬天存。河的大石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 下,他眯起眼睛呆地望着方。他在想什么?我也不可能猜到。也他所想的是眼前 的一片,天的。 21.以③④段例,要分析本文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 分) 【答案】①形象生。如“她撒一把米,着感漱之情扑翅膀,争地上的米粒”,在 精致的描写中使用了人的修辞手法,言明生。 ② 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 意象,人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藉。如“ 一点儿也没有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的出演,已了先 的排”,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 而。如“ ,,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言 凝,描写。 (答出两点或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 2、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了天。他了日光浴, 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我和几个朋友都很高。但我在高中,又着悲哀:忽而想 到他的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人了婚;忽而想到他竟介外国文学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于 达到;忽而想到他在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是在等候全愈,是等候亡;忽而想到他什么要寄 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关于老舍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切解释

论老舍的语言艺术 【摘要】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他对语言和文学的重要贡献。本文对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口语化特点。老舍语言的口语化特点主要体现在用词和句式选用两个方面;二、遣词特色。老舍在遣词上具有准确精当、质朴自然、形象生动等特点;三、修辞特色。老舍在修辞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四、幽默风格。老舍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形成幽默风格。 【关键词】语言艺术口语化遣词修辞幽默 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宛如烂漫云汉,群星璀灿,交相辉映。老舍,便是其中最灿烂、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在文学语言艺术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是必须特别提出的。他的语言是充满独特魅力的,极富价值的。对于老舍语言艺术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正是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着从几个方面探讨老舍的语言艺术。 一、口语化特点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一位文学家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思想的。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形成了作家各自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文化熏陶和时代环境也影响着作家的语言风格。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他非常熟悉并喜爱活生生的北京口语,并毕生追求那既俗又白,既朴实又活泼的口语“大白话”来艺术地再现生活。因此,老舍语言风格的第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口语化。 老舍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充分体现在用词和句式选用两个方面。对此,我们在这里进行比较具体的描写和分析。 (一)用词的口语化 阅读老舍的作品很少遇到那种艰深晦涩的词语,他尽量追求用词的口语化。例如:

①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骆驼祥子》) ②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说不定关不关……(《离婚》) 一般来说,这些词语大都有相应的书面语词,例如:精气神/精神,今儿个/今天。作家根据口语的习惯,如实地记载下来,明显增强了口语色彩。 老舍大量运用口语,不仅准确表达了情感,还给作品带上了浓浓的北京味,读来亲切自然。 (二)句式的口语化 与用词的口语化相配,老舍的作品也很重视句式的口语化,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追加句式及插入句式等。 ①……是地狱的阴火,沙沙的,烧着活鬼,有皮有肉的活鬼,有的还很胖,方墩,举个例说。(《离婚》) ②酒可是不能有限制,喜酒!(《骆驼祥子》) ③人家给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茶馆》) 例①、例②为追加句式,这种句式又可分为补充性和注释性两种。例①的“举个例说”补充“方墩”,要如果不用追加句式,就该说成“举个例说,像方墩那样的”,但这种表达,既增加了句子的长度,也与文中所描写的梦境——跳跃、朦胧的感觉不相适应。例②属于注释性的追加。“喜酒!”是补充说明原因的,可加上连词“因为”。例③的“你看”是插入句,它与前面的追加句式不同,是插在两个整句之间,其作用是转换话题,加强语气。 老舍的口语句式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短、活泼、生动且变化有致。 二遣词特色 老舍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熟谙遣词艺术的奥秘,因而对遣词炼字的原则、目标都有很正确的认识。他也十分重视遣词的具体实践,为寻常词语的艺术化探索出有效的方法。 (一)准确精当

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一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往往从优美的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有人称散文的艺术为“语言的艺术”。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的鉴赏方面。散文的语言凝炼优美,富于哲理,而且往往富有由作家个性与其优美精辟的语言相融合形成的某种特色。在语言上,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素自然,有的散文能够使读者从作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阅读散文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 那么,怎样来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感受其艺术表现力呢?依笔者经验来看,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领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一段文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对初春小草的描写文字优美,作者借助了联想和想象,从色彩、人物活动、人的感受等角度细致地表现春草的生机和怡人的美感,读者也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那软绵绵的、生机勃勃的春草,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来感受意趣盎然的春草形象,才能体会作者那浓浓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二、推敲——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谴词用语上下一番功夫,选择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也就是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 三、感知——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 散文的方在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上常常创设出一种意境,在总体形象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诗情画意。 如朱自清的《春》,作者在写花色鲜艳时,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那火焰的炽热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给人以生活实感。当然,语感要通过阅读不断地培养,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