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的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寸检测
1.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量规法
用量规检测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测轴径尺寸合格与否。
其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
方法二:钢尺法
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进行比较。
方法三:卡尺法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方法四:测微仪法
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
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方法五:仪器测量法
可以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
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
在光学计、测长仪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立式光学计测量: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外径,是按照相对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先用组合好的尺寸L的量块组,将仪器的刻度尺调到零位。
再将被测工件放到测头与工作台面之间。
从目镜或投
∆,那么被测工件的外径尺寸
影屏中可以读出被测工件外径相对于量块组尺寸的差值L
+
=。
d∆
L
L
⑴测头的选择
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
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因此,测量平面或圆柱面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⑵按被测工件外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小的量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每选择一块量块,至少要消去所需尺寸的最末一位数。
量块的正确使用:
①选择量块,用竹夹子从量块盒里夹出所需用的量块;
②清洗,首先用干净棉花擦洗,再用蘸上汽油的棉花擦洗,最后用绸布把汽油擦干;
③组合,首先要搞清量块的测量面。
组合量块时要注意:大尺寸量块在中间,小尺寸量块放在两边,这样的量块组较稳固,
而且变形较小。
⑶调整仪器零位
①将量块组放置于工作台的中央,并使测头对准量块测量面的中央;
②粗调节,松开横臂紧固螺钉,旋转粗调节螺母,直到目镜中看到标尺像,锁紧横臂紧固螺钉;
③细调节,松开光管紧固螺钉,旋转微调手轮,从目镜中看到零位指示线,对准零位,锁紧光管紧固螺钉;拨动几次提升器,若此时零位指示线仍偏离零位线,则旋转零位调节手轮,使零位指示线准确对准零位;
④抬起提升杠杆,取出量块。
⑷测量工件
轻轻地将被测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并在测头下来回移动,按试验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⑸合格性判断
按照零件图所规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方法六:刀口光隙法
如图1所示,使用刀口尺和量块组合,在检验平台上测量轴径。
调整量块组尺寸,当量块和圆柱上看不见光隙时,则认为量块组的尺寸h 就是轴径d 的值。
方法七:平晶干涉法
如图2所示,按轴径公称值组合量块尺寸,将工件和量块一起放在检验平台上,在其上放一块平面平晶,记下在量块工作表面上的干涉条纹数,按下式计算轴径
2
//λ⨯=∆∆±=b nL h h
h d 。
其中:n 为量块上的干涉条纹数;L 为圆心到量块接触边缘的长度;
b 为量块短边的长度;λ为光波的波长。
2.孔类尺寸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绝对测量
属于绝对测量的仪器有:工具显微镜(影像法、光学灵敏杠杆法)、万能测长仪(双测沟法、电眼装置法)、表面反射比较仪(反射法)等。
方法二:相对测量
属于相对测量的仪器有:万能测长仪、自准直孔径测量仪、孔径测量仪等。
说明:在车间生产中,一般精度的孔径常用塞规和通用量具量仪如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等进行检测;对于单件、高精度孔径可用平台测量法;对于批量大、精度高的孔径,则适合采用气动测量法。
内径百分表测量: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是用相对法进行测量的。
先根据孔的基本尺寸L组合成量块组,并将量块组装在量块附件中组成内尺寸L。
用该标准尺寸L来调整内径百分表的零位,
∆,那么被测孔径的尺寸
然后用内径百分表测出被测孔径相对于零位的偏差值L
=。
+
D∆
L
L
⑴根据被测孔径的大小正确选择测头,并将测头装入量杆的螺孔内;
⑵按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选择量块,擦净后组合于量块夹中;
⑶将测头放入量块夹内并轻轻摆动,按图3a的方法在指示表的最小值处,将指示表调零;
⑷按图3b的方法测量孔径,在指示表的最小值处读数;
⑸在孔深的上、中、下三个截面内,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共测6个位置,并记录数据;
⑹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并按是否超出工件设计公差所确定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判断其合格性。
万能测长仪测量:
⑴根据被测孔径的尺寸组合量块,用量块组调整仪器零位或用仪器所带的标准环调零;
⑵按被测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用压板固定;
⑶松开测量轴固定螺钉,按仪器操作规程调整万能工作台,使工件处于正确位置,从读数显微镜中读数;
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如图4所示,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使测头位于孔内适当位置,再慢慢旋转工作台横向移动微分筒,同时观察目镜中刻度尺的变化,以读数最大值为转折点,在此处将工作台横向固定。
最后再调整工作台微摆螺钉,以读数最小值为转折点,在此处将工作台纵向位置偏摆固定,方可正式读数,如图5所示。
此时,测量轴线穿过被测件的曲面中心,且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
⑷重复步骤⑶,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⑸填写试验报告,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的人工数据处理,判断被测孔径的合格性。
3.大尺寸的测量
方法一:直接测量
用测量范围较大的通用量具和测量仪器直接测出量值,对于一般精度的大尺寸主要用大测量范围的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对于较高精度的大尺寸主要用测长仪、测距仪、激光干涉仪和三坐标测量机等大型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方法二:弓高弦长法
主要用于测量大尺寸的轴径和非整圆的圆弧直径,属间接测量。
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弓高H 和弦长S 的值,或精确固定H 和S 中的一个值并测出余下的一个值,然后计算出
直径值,由图6可知:H H
S d +=42
测量极限误差的计算公式为()()2lim 2
222lim 2
412H H S S H S d ∆⨯⎪
⎪⎭
⎫
⎝⎛-+∆⨯⎪⎭
⎫ ⎝⎛=∆ 式中:S ——弦长 H ——弓高
lim S ∆——弦长S 的测量极限误差 lim H ∆——弓高H 的测量极限误差
方法三:围绕法
用卷尺或金属带尺测量工件的圆周长度,再算出其平均直径。
金属带尺两端附有角铁,以便拉紧带尺。
工件的平均直径d 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用卷尺测量时:t L
d -=π
用带尺测量时:π
a
l d +=
式中:d ——被测工件的平均直径 L ——用卷尺测得的工件圆周长度
t ——卷尺尺带的厚度 l ——金属带尺的长度 a ——带尺两端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成组塞尺测定
方法四:滚轮法
滚轮法是一种由测量圆周长度换算直径的方法。
如图7所示,它是根据无滑动对滚原理,利用已知直径为d 的基准圆盘(滚轮)同被测圆柱形工件作无滑动的对滚,当工件转过N 转时,精确地测量出滚轮转数m ,则被测工件的直径N md d /1=,
式中:d ——被测工件直径 1d ——基准滚轮直径
m 、N ——滚轮和工件的转数
基准滚轮的转数由光栅头给出。
滚轮旋转时,带动同轴的光栅盘旋转,光栅盘的转数由读数头测出,光栅头计数的开始与结束,由装有被测工件的定位控制器控制。
方法五:辅助基面法
在没有大量具量仪时,用机床、工件或另一辅助件上的特殊基面作为测量基面,用较小的量具量仪分段测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求得被测尺寸。
⑴以机床的一部分作为辅助基面
图8是以机床的床面为基面,对大尺寸的外径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在测量前先在两顶尖上放上专用心轴,其直径为1d ,量出其下表面与基面的距离a ;然后取下心轴,放上工件,在测量时只要量出距离b ,即可求出被测工件的直径⎪⎭
⎫ ⎝⎛-+
=b d a d 221。
图9为测量安装在机床上的大尺寸工件内径的示意图。
专用心轴直径d 已知,只要测
出距离l ,则被测孔径为d l D +=2
⑵以辅助件作为辅助基面
图10所示,在立式车床上加工大型扇形齿轮外径。
可以在立式转台上,另装一个辅助块,随同工件一起加工内径D ,用内量杆测出内径D ,以内径为基准测量壁厚h ,便可计算出外径D h d +=2。
方法六:经纬仪测量 ⑴中心标尺法
在被测直径的中心放置长为2L 的标尺,如图11所示。
由安装在数米外远的经纬仪先后瞄准标尺及工件边缘,测出标尺2L 的包角α2及工件包角β2。
瞄准时必须使标尺的中点与其边缘之间的夹角相等,则工件的直径D 为β
α
tan sin 2L D =。
⑵边标尺法
标尺放在与被测件边缘相切的位置上,经纬仪放在O '处,如图12,分别测出标尺包角β2,工件包角α2,则工件直径为()
αβα
sin 1tan sin 2-=
L D 。
⑶移距法
经纬仪在O '处测出工件包角α2后,沿α2角平分线的方向移到O ''点,如图13。
移距S 用线纹尺或量块测出,测出工件包角β2,被测工件的直径为α
ββ
αsin sin sin sin 2-⨯=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