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利奇《语义学》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利奇《语义学》读书笔记
序言
研究语义学的原因:1、语义学对交际很重要;2、认识和理解交际。语义学研究对象:可能表达的意义。
利奇把语义学看作是和句法学、音位学地位相同的学科,它们平行又互相影响,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语义学的研究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向语言学家转移。之前对语义学的研究时不平衡的,扩展了一方面,限制了另一方面。(精神分析法应用于“概念”或“认识”那部分意义上,“内涵”或“联想”那部分意义有些被忽略。)本书分为两部分,以第五章为过渡章。前四章为后面的理论性讨论作准备,指出了语义学的大方向。第六章到结尾论述了意义的中心问题,即意义的认识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语义学理论。利奇在研究过程中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查,把“理论”语义学和“应用”语义学结合在一起。
第一章意义的各种意义
“意义”和“意指”有争议。Ogden和Richard 在《意义之意义》中列了意义这个词的二十二种定义,说明对意义这个基本概念看法的不一致会导致混乱和误解。其他语义学家开创的“普通语义学”中也把解决意义、思想和交际这类问题看做可能消除现代社会弊病的一个有效方法。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也把语义学和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但他的重点是认为语义学是对语言所指的各种事物所下的科学定义。但布龙菲尔德这种“科学定义”的研究方法是有缺陷的,利奇指出了三个缺陷。
利奇认为前面提到的几个语言学家研究方法都有问题,原因是他们一味试图通过其他科学学科来解释语义学。对语义学的研究应该摆脱其他学科的从属。利奇对语义学研究提出了几个原则:1、现代语言学研究语义所采用的方法不能脱离语言,离开语言就不能去探索语言现象的解释;2、把语言学研究看做是对说本族语的人的语言能力的说明,在语义学上就是“指的是什么”,不是“意义是什么”;3、懂得某种语言的
语义学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能够识别那种语言在意义上“不合乎语义”的情况。
划清有意义和无意义的界限不困难,困难的是划清两种无意义。一种无意义是因为它和我们对语言和意义的认识相矛盾,另一种是因为它和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相矛盾。(叔叔用脚趾立着睡觉/叔叔醒着睡觉。)
利奇对本章做出了小节,提出了研究意义的三个要点:1、试图通过只用其他科学的术语而不用语言学术语来确定意义的概念是错误的。2、研究意义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看作语言学本身的一种现象,而不是把它看作语言之外的现象。怎样才算从语义上“懂得一种语言”。3、要做到第二点,就要把“语言知识”和“真是世界知识”区分开来。
第二章七类不同的意义
语义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通过语言进行的一切交际。但是在实际研究中一般是对逻辑意义或理性意义的研究。最广义的意义可分为
七种不同类型,重点是逻辑意义或理性意义上,除此还有六类: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对比原则和结构原则:在所有的语言模式中都存在的两条结构原则。对比用正负号来表示有无某种特征;结构原则是指较大的语言单位由较小的语言单位组成。
第三条原则:任何一个语言片段都是同时在一个以上的“层次”上组织起来的。
理性义更多的区别性特征,内涵意义指出了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的所指内容还具有一种交际价值。“所指”这个概念与理性意义相重叠。内涵意义不是语言特有的东西,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仅是附带的,而且没有理性意义稳定,在某种意义上说内涵意义是不明确的、无限的。
社会意义是一段语言所表示的关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的意义。狭义上说社会意义包括一段话语的言外之意。情感意义指语言反应讲话人的个人感情,包括他对听着和他所谈事物的态度。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包含着语言词汇层次上的一种相互联系。反应意义:一个词的一种意义
构成我们对这个词的另一种意义的反应的一部分,如看到“教堂”会想到“安慰”。搭配意义:由一个词所获得的各种联想构成,这些联想则产生于这个词经常通水出现的一些词的意义。如漂亮和经常和女孩搭配,而英俊常和男孩搭配。联想意义是一个概括性属于。之前提到的五种意义都可以归于联想意义。主题意义:说话者或写文章的人借助组织信息的方式来传递的一种意义,主要涉及在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
这七种意义存在着分界问题,尤其是理性意义和附带意义之间。这种分界是困难的。利奇提出,要解决这个界限划分的问题,必须要承认同义词之间至少在意义的两个平面上是不同的。如smile和grin,社会意义和情感意义的差别包含在里面,理性意义的差别却较小。
还需要区分“要表达的意义”和“被理解的意义”。前者是从说话人的角度出发,而后者是从听话人的角度定义。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七种不同类型的意义。利奇把它们做了归纳,分为三种:理性意义、联想
意义和主题意义,即把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归于联想意义。这种包含了七种类型的广义的意义可以用另一个交际术语“交际价值”。
第三章“骨架结构概念”
本章利奇从语义方面把语言作为一个概念体系加以论述,这个概念体系是一种没有界限的系统。
语言为我们提供的范畴具有部分“任意性”,不是单一的。1、概念的界限经常因为语言不同而相异,故而难以从原则上加以说明。;2、概念的界限经常因语言而异的前提下,语言对人们所感受到的客观现实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花园里/花园外——花/杂草)
萨丕尔和沃尔夫赞同语言影响思维的假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先天能力,如乔姆斯基。这些利奇都不赞同。
关于儿童对概念范畴的习得,存在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相反的观点。利奇认为习得概
念的范畴包含两个过程:扩大过程和区分过程。
下面讨论新词。区分“创造新词”和“创造新词概念”。一个新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表示一种概念的通用方式,而且还为构成其他词打下了基础。新词的作用可以把用整个短语或句子表达的同样的意义压缩到一个词中去,除了这种缩略功能外,词还有限定概念的作用,新词具有类别化作用,如有戴高乐主义却没有尼克松主义。利奇认为复合词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可能是新创造的思想,在广告中常常出现。
新词形成后,它会在语义上有所发展,这种发展不受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影响,这标志着新词具有构成概念的能力。如果新词被称为语言创新,那么更多的是出现在科技语言中。
与新词的出现相反的是语言中的反创造性趋向“行话化”。行话化:概念范畴的简化和定型作用是语言中固有的,在语言的某些用法如政治新闻学中,它可以为词汇创新所利用,我们称之为行话化。
反“行话化”的人认为过分运用语言的“预先包装”会导致语言货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