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1
【教材简析】
《小松鼠找花生》是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0页。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呼应又发学生思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面对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特点,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1个偏旁“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2、齐读课文,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评价。
3、指导生字和有些长句(这一设计为学生铺路架桥,降低了朗读的难度)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出示花生画面)这就是花生,你能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吗?
⑶指导朗读。
(直观的画面。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多美的花生呀,小松鼠好奇极了。
⑴分角色朗读对话。
⑵松鼠认识了花生心情怎样?它为什么高兴?指导学生朗读“它想……”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有3个美好的愿望它盼啊盼啊,它找到果子了吗?
⑴轻读第三、四自然段,全班交流,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并进行朗读指导。
⑵老师引导读第五自然段:所以小松鼠感到奇怪,自言自语地说:“……”
⑶指导朗读“自言自语地说……”(可以加上动作、神态)
⑷表情朗读。
4、突破难点。
⑴(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朋友,你能告诉小松鼠,花生躲到哪里去了吗?
⑵用“因为……所以……”说,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了,小松鼠也没有看见一个花生。
(以问促读,问促结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
四、回归整体,表情朗读
同桌朗读,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的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
(课堂演读,变“讲台”为舞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
五、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习生字并找朋友
2、学新偏旁,“田字格”和“母字部”注意“每”的笔顺。
3、学生看笔顺图,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2
《小松鼠找花生》,这篇课文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上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研读了文本,并且仔细阅读了课标中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发现低年级的教学更多的强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呢?这是我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对于一年级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应该教给孩子些什么,让他们学到些什么呢?这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几番思索,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预设:
一、对子游戏,藏花生
上课之前,我和学生进行了有趣的对对子游戏.你说上,我说下;你说瓜子,我说花生;你说西红柿,我说红萝卜------游戏在笑声中进行,从中我还不失时机地出示花生,西红柿,红萝卜等实物,引领孩子们对对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我激发起来,个个跃跃欲试.通过游戏,不但巩固了孩子们已学的生字,而且又将本课的中心话题花生暗藏其中,最后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当中也有一个对子,那就是'开花对结果',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顺利地导入新课,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二、奋勇闯关,露花生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这些环节的学习往往又是比较枯燥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把整篇课文设计成闯关游戏的形式.首先,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帮助孩子了解课文大意,即课文主要写小松鼠不知花生在哪儿?然后以帮助小松鼠去森林找花生为借口,进行闯关游戏.游戏的第一关就是勇闯神奇果子林,而在神奇果子林等待孩子们的就是本课的生字词.第二关就是课文城堡,在课文城堡等待孩子们的就是读通,读顺课文.孩子们为了帮助小松鼠找到花生,一个个奋勇闯关,玩得开开心心,学得兴趣盎然.
三、反复品读,找花生
《原诗》中说:“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才能“妙语天开”.教学中抓住一个个空白处,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插图,或联系生活积累,展开想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驱动孩子们一颗颗灵动的心,诱发孩子们飞扬智慧的语言.所以在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紧紧地抓住“自言自语”这一点, 进行想象说话.首先,让孩子们结合句子理解“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引领孩子们想象: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小松鼠很高兴,自言自语地
说:_________________。
小松鼠每天都去看花生了,第一天,小松鼠看到花儿开得更多了,它自言自语地说:
“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小松鼠看到有一朵花儿开始落了,它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_。
”
第三天,小松鼠看到又有一朵花儿开始落了,它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松鼠看到花儿都快落光了,它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
”
一个夏天都过去了,秋天来了,小松鼠看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它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___。
”从中逐步深入体会小松鼠等花生,找花生的艰辛过程。
四、拓展延伸,“编”花生
“花生到底被谁摘走了呢?”原来花生藏在地底下。
谜底终于揭开了,课文学习似乎也该结束了。
但是,我没有就此收场,而是话题一转:“我们的不少小朋友也得到了许多花生(因为我在课堂上一直以花生做奖品,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请拿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于是在“毕剥毕剥”的咀嚼声中,我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得到花生的感受、心情。
然后启发孩子想象,小松鼠在小朋友的帮下也找到了花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以《花生找到了》为题再编个新故事。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我想语文学习就得这样不断地延伸,不断的拓展。
然而,事与愿违,一节课虽然比较顺畅地进行下来了,但我心底明显地感到不塌实,像压着一块石头,有点沉。
觉得自己有
几个环节没有处理好,特别是引导孩子们用“自言自语”说话的时候,我的语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整个过程就像轻飘飘的云,浮在半空,没有落到实处。
我知道此时的我:其一,没有和学生真正融在一起。
师生真正融在一起,决非易事。
要想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我想我们老师自己先要有一颗童心。
如果课前我能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我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我的教学语言、激励手段、以及教态是否儿童化?我的教学是否是孩子的真正需要?那么上课时,孩子们也许就不会学得那么勉强。
与其让学生用“自言自语”说话体会小松鼠找花生的艰辛,还不如直接指导孩子朗读文中句子来体会更好。
其二,我没有学会放弃,一心要让孩子们配合我完成教学预设,而没有去“迎合”学生。
老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个矛盾的角色,既要占主导地位,又要放弃主导地位“。
迎合”孩子是一门主导与放弃主导的平衡艺术,是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的基石。
如果我能“迎合”好孩子们,孩子们肯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堂也会从“老师主导”过度到“学生主导”。
通过这次语文教学实践,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不要以为我们的孩子们还很小(虽然只是一年级学生),不要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很好“骗”,不要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坐在这里只需要认识几个字,会写几个字就行了。
在我看来,那一个个精灵的小脑瓜里藏着许多的“欲望”。
他们需要兴趣,他们需要方法,他们需要鼓
励……他们更需要一种终身享用的东西,那就是对语文的热爱,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习多彩的语文,让孩子们从小就悟出时时处处皆语文,从小就热爱语文。
如果您觉得这篇__不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如果您觉得本站资源丰富,劳驾您把我们的告诉你的学生、朋友和同事!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3
一、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尝试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二、教学中学生按图想象说话。
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
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
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三、教学中让学生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表演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与光彩。
语文教学与自然生活相联系,拓展延伸环节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写字教学中给予学生提示与要求后,让学生小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
生激情更加饱满,更为主动,师生互动学习更为融洽,气氛热烈,收到实效。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4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
__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自己明白这一道理。
越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课文,学生越感觉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
对于文中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同桌两个一个扮演“小松鼠”、一个扮演“鼹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
先是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兴,这种心情的变化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
对于小松鼠没找到花生时的失落心情,则通过课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花生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怎样才能将这种变化通过朗
读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就明白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
这种朗读指导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掌握这种方法,慢慢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虽然要实现这一步会很艰难,但我会一直尝试这样引导学生的。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5
《小松树找花生》是一篇科普童话,主要讲了花生果长在泥土里这个知识,这个我们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所以我没有把它作为重点。
我在教学时重点进行了表演朗读、想像说话。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然后抓住“绿油油、黄灿灿、真好看”这几个词语,图文结合来朗读品味。
接着我就进行拓展用ABB式的词语来说话。
红彤彤的太阳,红艳艳的花朵,绿茵茵的草地……通过说话,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课文的最后,有一个“空白”,我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小松鼠听了蚯蚓的话后会怎样说,怎么做呢?蚯蚓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扮演蚯蚓,告诉其他小朋友还有很多植物的果实也是长在泥土里的,如山芋、土豆、芋头等。
让学生从课堂走向了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
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处处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吧。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6
1、导语:嘘!小朋友们静一静!听!是谁在讲故事呀?
2、画面展示:画外音: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正翘着蓬松的尾巴在树干上跳上跳下,十分灵巧!虽然现在刚刚进入夏天,可小松鼠已经在为采集过冬的食物做着准备
工作呢!看!它在认真地观察,准备挑选一些茂密的松树,因为它认为这样的松树上结的松果一定最多,最好吃!
(小松鼠对大家说:咳!你们好!想跟我一起去走走看看吗?
展示看到的情景,同时播放轻松的音乐
3、画面出示小松鼠奇怪的表情
教师问:咦!小松鼠怎么了?(生:很奇怪)噢!原来它不知道眼前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出示:这是什么呀?句子。
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指名读一读。
你愿意告诉它答案吗?
小朋友们真热心!看!这只热心的小蚯蚓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它也大声地告诉了小松鼠:这是花生!
【反思】
此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并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
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7
1、《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出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本课的教学就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童话世界,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2、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呢?我想就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引导学生入其境,感其情。
本课的教学就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领悟,并采用了多种读书方法,如:自由读,分角色读,同位合作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
学生们都兴趣十足,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读,激发了兴趣又活跃了课堂,同时又领悟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今后还要在教学中多探索更好的读书方法。
让学生乐学!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以这一课课前预习和课后扩展练习为例,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己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通过检查我很惊讶,有的学生给拿来了简报,有的学生从上下载了资料,有的则拿来了十万个为什么,从花生的播种到花生的使用价值应有尽有,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还要进行有的放失的指导。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8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⑴(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⑵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
注意读准“找、种、生”。
⑶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⑷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⑴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⑵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⑶游戏:开火车找朋友实践活动。
三、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响应又引发学生思考。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9
一、朗读感悟
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
2、让学生明确图中花生花的位置,问;课文中是怎样写花生花的?找出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3、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读。
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颜色明亮而好看)
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学生举例,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
4、(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出示格外一词,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别)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突出金黄色、格外)
6、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8、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
我们来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读给同桌的同学,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还可以读给老师听。
9、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两段的内容,好吗?学习小组开始行动吧!
10、学生上台表演。
二、发挥想象续编
1、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2、能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3、指名上台讲。
三、复习巩固新字
1、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
大树旁边种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语说,
花生开花格外艳。
许多天呀过去了,花生被谁摘走了?
花落却不见结果。
松鼠我来告诉你,
花生的果在地里。
【陈燕的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个美丽动听的童话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读通课文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不难,但对于几个较差的孩子来说,短短的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根本是不够的。
在有限的上课时间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一直在思考。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进行了下面的尝试: (导入课题以后)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接下去,请你来听老师来读读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样的一个故事?(范读) 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故事啊,我听到有的同学忍不住和老师一起读了起来,你们也来练练读读吧。
老师再提醒你们,会读的多读几遍,用手势告诉我你读了几遍,不会的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赶快请教同学。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令每位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好的学生看着拼音读上一遍,第二遍读就能朗朗上口。
而暂差的学生,拼音能力弱,一句话都读不通。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特意在几个暂差生的旁边转来转去,提醒他们,不会赶快问。
) (大概十分钟左右)嗯,小朋友们很棒,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了五遍、六遍了。
老师检查一下,请大家一起读给老师听一听吧。
(这一次齐读以后,我想方设法变着花样调动他们读的积极性。
如:男女同学来比一比,一个组一个组来比一比,一排一排的同学来比一比,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读一读等等。
) 学习比较长的课文时,如
果运用这个模式,大概令全班同学基本读通一篇课文大概要花费二十到三十分钟,接下去的时间来认识、识记生字。
【杨丽英的修改】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你好,小松鼠!](出示小松鼠词卡)
2、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生: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 师:我想去找花生果,你能帮助我吗?]出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
二、想象说话,表演激趣
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全班交流。
2、你们有兴趣演一演这个故事吗?
自由读课文后小组练习表演。
小小组汇报表演。
【杨丽英的反思】
第一段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
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尝试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第二段教学中学生按图想象说话。
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
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
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洪绥婧的修改】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
走,我们出发了!
2、我们要帮小松鼠找到花生,需要闯过一片“神奇果子林”。
你们有信心顺利通过吗?(出示:神奇果子林)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3、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关的闯关要求吧!(出示:第一关闯关要求)
⑴请你打开书,大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里用~~划出来。
⑵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