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困境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困境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建设为切入点,针对资源共享中存在的网站建设滞后、评价机制缺乏和互动平台受限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网络建设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互动支持系统和完善评估机制的有效对策,以保证共享资源优质性,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困境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启动带动和促进了各地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逐步建立了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仅四川省从2003年到2007年就建设了750门省级精品课程(包括本科、专科),同时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配置也相应地建设了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可以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然而,综观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不难发现精品课程在网络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搭建有效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搭建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困境
精品课程建设是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条件下的优质课程建设,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并逐步推进开放的课程从点到面、从校内到全国甚至世界。但就目前情况看,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环境中失去了优势,以至于精品欠精,共享性差,甚至一些原本学科实力强劲、传统资源优厚的课程也没有成为符合标准的网络精品课程。
1.精品课程网站质量建设滞后,降低优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1)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为了方便对精品课程资源的访问,教育部高教司专门开发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对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的评审、发布进行统一管理,但该网站目前还没有和各个课程网站建立起及时互动机制,因此一旦学校自主地对网站地址进行了变更,则无法及时反映到该网站上,导致许多课程资源网站出现链接无效或无法访问,从而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可获取性。
(2)精品课程网站内容结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虽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作了宏观方面的要求和规范,但是没有对网站结构及其他内容呈现形式、格式做具体的规范,以致资源网站的模块结构以及内容的发布格式各种各样,功能也良莠不齐。网站设计的一些功能模块不是从访问者的需求出发,也没有考虑终端使用者的获取条件,内容呈现格式没有进行兼容性测试,而是过多地借助于插件或者采用了一些独创的、不通用的发布格式,从而加大了课程网站推广的难度,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
(3)网络建设与课程建设实践上存在相互脱节。一方面,有些课程师资队伍雄厚,但对网络教学涉足较少或者没有开展网络教学,因而网上资源的丰富性和师生交流的交互性得不到保证,制约其向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申报和评选;另一方面,有些课程片面追求网络建设,忽视内涵建设,弄虚作假(制造)精品课程,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精品课程的要求,不惜成本请专门的人员设计制作网页,专业的人员制作课件,然而课程精美的网页和丰富的资源背后却难以掩盖内涵的贫乏和过于追求功利的痕迹。
2.完善的检查和评价机制缺乏,部分精品课程资源精品不“精”
精品课程不是对课程建设已有的成果认定,而是重在课程建设完善过程,课程资源也不是仅为了评审而建设。精品课程资源是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积累,是在课堂教学和研究中产生和使用的核心资源,并随着教学和科研不断更新的资
源,这样的资源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才是真正优质的学术资源。然而,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检查和评价机制,表现在:评审时,仅仅以是否建成独立的课程网站作为评审的条件,而对网站的具体内容缺乏细致的考查,对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教学双方的交互性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过程管理中,没有定期的检查机制,不经常检查课程资源是否更新,网络运行是否畅通,缺乏长远的维护和使用,导致精品课程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摆设,后续极少投入使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这不仅背离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其资源的优质性也大打折扣。
3.精品课程资源宣传力度不大,优质教学资源互动平台发展受限
一方面,我国目前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使用者、访问者还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了解精品课程渠道主要是通过学校主页公告、网站链接以及搜索引擎,对自己学校的精品课程了解程度相对比较高,而对于其他学校精品课程了解程度就很低了。若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这对于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不承诺提供学位以及教师的交互支持,仅仅是向社会提供了一批可以免费获取的优秀课程资源,所以目前精品课程还没有为使用者提供相互交流、讨论以及共享共建的支持系统。因此课程建设者无法了解到使用者的情况、意见等反馈信息,也就无法与全国甚至世界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其课程资源仅仅局限于本课程组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无法完全体现课程资源的优质内容。
二、完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对策
精品课程是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课程的网上资源是在申报精品课程评审之际,匆忙上马,突击建成的,对于哪些教学资源可以被共享,如何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与再造,如何将共享资源建设与课程自身教学建设有机结合等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为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最优化共享,笔者建议高校应采取以下对策加以完善。
1.树立资源开放共享的办学理念,明确网络建设地位
精品课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精深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优秀的教学效果,属于非常优质与宝贵的教育资源。它们的共享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因此,从管理者层面而言,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领导者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从教师层面而言,高校的广大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加强学习,积极吸收和借鉴高水平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模式,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而要实现课程资源开放共享,首先要明确网络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应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共享和远程优势,使优秀课程资源通过网络传向各地,使校内学生以及校外学习者都能通过网络共享优秀课程资源。
2.加强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平台网
精品课程建设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完成课程网站的制作,使其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立体化教材、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都有全新的建设理念和建设策略。网络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效果。学校需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培养一大批拥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承担更多更新的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同时,还要将课程本身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加速信息技术与各专业课程整合的进程。高校教学资源平台网站是实现精品课程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强有力保障。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网站,使其成为必要的技术平台支撑和资源保障。教师需要将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和精品课程网站有机结合起来,恰如其分地开展网上教学,弥补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尽可能为校内外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条件。
3.建立资源应用互动支持系统,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