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教学内容
教案名称:实训七——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
教案名称:实训七——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医学护理学基础》中的“实训七——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基本概念,掌握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但对于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和训练方法,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掌握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 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2. 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3. 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五、教学对象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六、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授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示范法:教师或助教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和体会,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过程,加深对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理解。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应熟悉认知与知觉功能障碍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器材。
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大动作能力的训练方法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方法言语能力的训练情绪和社交能力的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亲子游戏亲子乐园是为促进宝宝的动作、言语、智力、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而精心设置的家庭益智游戏。
每月一组,每个游戏都有目的、前提、方法三个内容,其中“前提”是指示家长根据宝宝的发展水平,可以跨月进行智力训练。
它需要宝宝与父母共同参加,一起度过这些快乐的时光。
游戏编号:001游戏名称:悄悄话目的:感知语言信息,激发愉快情绪。
前提:听力正常。
方法:宝宝觉醒时,用柔和亲切的语调和宝宝讲些“悄悄话”。
如:“噢,XX醒了(呼乳名)睡得好香啊!睡觉梦见妈妈了吗?… …”每天至少2~3次,每次2~3分钟。
注意:宝宝是先听后说的,最好用普通话反复和宝宝讲话,让宝宝贮存标准的语音信息,有利于发展语言。
游戏编号:002游戏名称:皮肤抚摩目的:发展触觉、促进生长、传递亲子之情。
前提:触觉正常。
方法:在宝宝觉醒或和宝宝讲悄悄话时,配以轻轻地皮肤抚摩。
抚摩部位可以是头发、四肢、腿、腹部、背部、足背、手背、手指等。
每天至少5~6次,每次3~5分钟,即每天15分钟以上。
注意:每天洗澡后一定要抚摩。
抚摩宝宝前要洗手、剪好指甲、摘下手表等金属物。
2、可隔着一层衣服或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抚摩,以防擦伤皮肤。
游戏编号:003游戏名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目的:发展视觉、开阔眼界,启迪心智。
前提:宝宝的觉醒时间明显增加。
方法:在风和日丽之时,把宝宝抱到室外,让他观察眼前出现的人和事物,并缓慢清晰反复地说给他听。
这时宝宝会兴致勃勃地东看西看,目不暇接。
开始时,每次2~3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可结合日光浴、空气浴进行。
游戏编号:004游戏名称:模仿发音目的:促进语言理解,丰富情感交往。
前提:会发出细小喉音,有一定专注力。
方法:1、面部模仿:抱起宝宝时,在他面前经常张口、吐舌、或做多种表情,使宝宝逐渐会模仿面部动作或微笑。
2、逗引发音:经常用亲切温柔的声音与宝宝谈笑,注意你的口形和面部表情,使宝宝有时发出单个韵母a(啊)、o(喔)、u(呜)、e(呃)等,或应答发音,有时发出kuku声。
认知功能的训练方法
认知功能的训练方法认知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为你列举部分方法:- 记忆训练:可采用联想法、背诵法、分解联合法、提示法等方法进行记忆训练,以提升记忆能力。
- 定向力训练:利用日历、名片、钟表、黑板等,使患者充分明白自己所处的状况,从而进行训练。
- 注意力训练:采用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数目顺序、时间感练习等方法进行训练。
-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采用专门设计的康复训练软件,包括注意、记忆、计算、思维以及知觉五个模块进行训练,针对性强,选择性高。
- 建立好奇心: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断提出问题,主动寻求答案,并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 阅读广泛: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文章和新闻,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阅读可以帮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思考能力。
- 注重学习新技能:学习新的技能可以刺激大脑的发展,并提升认知能力。
选择你感兴趣的领域,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或自学,不断挑战自己。
- 培养思维习惯: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
例如,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 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参加团队项目、参与辩论或挑战自己解决日常难题来实现。
- 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对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功能和思维清晰度。
- 多样化的思维活动:尝试不同的思维活动,如解谜游戏、数学问题、逻辑推理、思维地图等,以锻炼大脑的不同认知方面。
- 持续学习:认知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保持学习的态度,持续追求知识和新的经验,以保持头脑的灵活性和锐度。
- 社交互动:与他人进行积极的社交互动,可以激发思维的创新和灵感。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可以从不同的观点中学习,并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 花时间反思:定期抽出时间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反思可以帮助你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认知的训练
认知的训练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我们很多脑损伤的孩子在这些环节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认知的训练,就要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些障碍去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感觉的训练,就是感官通路的训练,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通路,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如果某一项或几项有障碍,势必会影响所输入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形成不正确的感觉体验和经验,也就会影响到我们所形成的知觉的正确性,所表现出来的策略判断在外界看来就是偏颇的或者不正常的。
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在国内不少机构有采用,值得大家去借鉴。
注意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对人的注意和对物的注意,对人的注意包括眼神的交流和非口语沟通与意图解读能力,这是我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也是孩子与训练者互动教学的基础,这个基础能力的缺失也许不会影响我们知觉的形成,但是对孩子以后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影响却非常大,这个问题在自闭症孩子和很多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关于这方面的训练,PCI游戏疗法值得参考。
注意的第二个层面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不受约束的基础感官神经活动,是建立在良好的感官通路基础上的,比如我们目光所及能看到视野内的所有图象,耳朵所能听到的所有声音;有意注意受我们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能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关注的人和物以及事态的进展上,针对目标进行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和分析。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视觉方面又包括视线的注视和追随,听觉方面包括倾听和过滤。
视觉的注意力训练,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能吸引他目光的玩具或食物,逐渐增加他关注某一事物的时间,然后再通过移动物体来发展孩子的视线追随能力,我觉得闪卡是个很不错的注意力训练的方法,既发展了孩子的快速的视觉反应能力,也能增强孩子的注意力,追光或者追物的训练对发展孩子的视线追随能力也很有效果,但是这些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频率和长时间的坚持,没有一种方法能在一个晚上就改变孩子的问题的,如果不能坚持,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作业治疗技术》第四章认知与知觉的康复(失认症患者的作业治疗)
第四节 第五节
视觉失认
物品失认:
有视觉感受,但不知其为何物。
颜色失认:
有视觉体验,能分辨各种颜色不同,但不能辨认颜色 种类。 能认识面孔,也能鉴别个别特征,但不认识以往熟悉 的人是谁。
面容失认: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物品失认:评定
相同物品配对 按物品用途分组 指物呼名或按口令指 物 按指令使用物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听觉失认 :分类
知觉辨别性声音失认
不能准确地区别声音, 如鼓声和鸟鸣的不同。 在环境中不能选择相同的声音; 不能在声源物的图中正确选择答案。
联合性声音失认
不能把声音与相应发声物相联系。 在环境中可以选择相同的声音, 但不能在声源物的图片中正确选择答案。
语音认识不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物品失认:作业治疗
对常用的、必需的、功能特定的物品通过反复实践进 行辨认。 提供非语言的感觉-运动指导,如通过梳头来辨认梳 子。 教患者注意抓住物品的某些特征。 鼓励患者在活动中多运用感觉如触觉、听觉等。 必要时可在物品上贴标签,提示患者。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单侧空间忽略 :作业治疗
交叉促进训练:在患肢近端 有一些活动时,可将手放在 有滑轮的滑板上,在桌面作 越过中线的环形活动。 拼图时拼图块放置在忽略侧; 插木钉时所有木钉均放置在 左侧;将数字卡片放置在患 者前方,让患者由右至左读 出数字
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于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训练认知能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
一、感知训练感知是获取外界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感知训练可以通过提高感官输入的质量和数量来训练个体的感知能力。
例如,可以进行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形状、材质和温度的物体来提高触觉感知能力。
同时,还可以进行视觉训练,例如观察和辨别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以及追踪快速运动的物体等。
二、注意力训练注意力是个体对于其中一刺激或任务的集中能力。
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提高对刺激的敏感性和集中度来增强个体的注意力水平。
例如,可以进行反应时间测试,要求个体在规定时间内点击特定的目标物,以锻炼个体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另外,还可以进行注意力分配训练,例如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刺激,并要求个体快速切换注意力,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分配能力。
三、记忆训练记忆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训练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记忆存储和检索能力来增强记忆水平。
例如,可以进行词语记忆训练,要求个体记住一系列单词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回忆。
此外,还可以进行图像序列记忆训练,要求个体记住一组有顺序的图像,并在之后按照原来的顺序将其排列出来。
四、思维能力训练思维是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组织和利用的过程。
思维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来增强思维水平。
例如,可以进行逻辑推理训练,要求个体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规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例如进行头脑风暴活动,鼓励个体思考和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五、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解决问题能力是指个体对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的选择能力来增强解决问题的效果。
例如,可以进行案例分析训练,给个体提供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并要求其分析问题的原因、设定解决目标,并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
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知觉和认知是人类思维和认知功能的基础。
通过训练和发展这些功能,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训练和发展知觉和认知功能的方法。
1.关注感官能力的训练:-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绘画和视觉游戏等活动来提高视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乐、演讲、家庭讨论等活动来提高听觉敏感度和语言理解能力。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和感受不同材质的物体、手工制作等活动来提高触觉敏感度和手指灵活性。
-嗅觉训练:通过闻不同的气味和香氛、品评食物等活动来提高嗅觉辨别力和味觉感知。
2.认知功能的训练:-注意力训练:通过练习集中注意力,例如听讲座、解决问题、做内心游戏等活动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和注意细节的能力。
-记忆力训练:通过背诵、游戏、解决谜题等活动来提高记忆力和记忆信息的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解决数学题、逻辑谜题、悖论和辩论等活动来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力训练:通过参与艺术和工艺品制作、写作、戏剧表演等活动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推理思维训练:通过推理和评估不同选项的活动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能力。
3.社交互动的训练:-与他人进行对话和辩论的活动可以培养思维的清晰度和表达能力。
-合作和团队活动可以提高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情境和环境。
4.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挑战:-通过参观展览、旅游、尝试新的活动和体验等,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认知刺激,帮助个体发展和拓展认知功能。
-解决问题和挑战自己的活动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思维。
5.平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对大脑功能也有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知觉和认知功能的训练需要包括感官能力的训练、认知功能的训练、社交互动的训练、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挑战,以及维持平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的内容及要点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的内容及要点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
对物体颜色、形状及各种基本的物理属性的认识等基础认知能力,是儿童开展高阶认知训练的基础。
这些内容既属于认知的范畴,又是进行后续教学和训练的一个先决条件,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基础性训练,并将其作为特殊儿童训练内容的一部分。
基础性训练主要包括认识颜色、图形、基本物理量三个方面。
颜色是儿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首先感知到的一个属性。
对于部分特殊儿童来说,颜色感知水平的发展缺陷,会严重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形状是对自然物体外部轮廓的抽象和概括,认识简单的图形不仅有利于儿童辨别和区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展初步的空间知觉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物理量如大小、长短、轻重等也是物体基本属性的反映,它是事物所拥有的可做比较或测定其异同的一种性质。
对物理量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推理、判断、分析、概括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基础认知能力对促进儿童认知及个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要点,在基础性训练阶段,主要引导儿童认识颜色、图形和基本物理量。
认识颜色的训练主要包括认识基本色(红、黄、蓝等)与次常见色,能区分同一颜色的不同鲜明程度;认识图形主要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和认识立体图形两个部分;认识基本物理量主要包括认识大小、长短、轻重等。
训练时可以从单维度加深和扩展,然后从二维或多维度的组合进一步提高认知任务的难度,强化特殊儿童的理解。
一、训练目标初级:认识和说出红、黄、蓝三种常见颜色的名称;认识和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种基本形状;能够在两个差异较大的物体中辨认和区分最大、最小、最长、最短的一个。
中级:能够进一步认识和说出紫色、橙色、黑色、白色、灰色等颜色的名称;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形状,认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能够在差异较小的物体中辨认出最大、最小、最长、最短、最重、最轻的一个,能够初步掌握通过较小的和测量物理量来区分物体。
认知能力培养教案
认知能力是人类进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教育教学则是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认知技能传递给下一代。
然而,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难度各有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基于这一前提,提出一份认知能力培养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培养更好的认知能力。
第一阶段:认知图式认知1.目的:通过认知图式,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教学内容:a.认知图式的定义和类型。
b.采用认知图式的好处和意义。
c.实际案例应用:帮助学生绘制自己所学知识领域的认知图式。
3.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案例讲解。
4.教学评价:课堂练习结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第二阶段:注意力控制1.目的:通过专注训练,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教学内容:a.注意力控制的定义和特点。
b.注意力控制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
c.实际案例应用:提供不同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控制能力。
3.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个人练习、课堂评价。
4.教学评价:练习成果评分和课堂表现评价。
第三阶段:问题解决能力1.目的: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a.问题解决的定义和基本流程。
b.案例讲解:提供不同类型的案例,帮助学生感性学习。
c.问题解决模型:提供标准的问题解决模型,帮助学生理性学习。
3.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练习。
4.教学评价:评分和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解决能力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价。
第四阶段:创造力培养1.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创造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内容:a.创造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b.提供不同形式的创造性练习。
c.创造性思维技巧:提供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练习。
3.教学方法:实践型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讲解。
4.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创造的成果进行评价。
结语本教案中所提到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旨。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性地进行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改进。
感官知觉训练指导教案
感官知觉训练指导教案感官知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对于儿童的发展尤为重要。
通过感官知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感官觉知能力,发展他们的感官系统,提升感知、认知和动作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感官知觉训练的指导教案,帮助教师和家长有效引导儿童进行感官知觉训练。
一、目标设定:确定训练目标,例如提高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和嗅觉等感官能力。
二、训练环境:为儿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环境,避免干扰和刺激过多。
三、训练活动:1. 触觉训练:- 使用各种材质的触感板,让儿童触摸并描述不同材质的感觉。
- 利用触觉盲盒,将物品放入盒子中,让儿童用手触摸,猜测里面的物品是什么。
2. 听觉训练:- 倾听自然环境的声音,如鸟鸣、风声等,让儿童闭上眼睛辨认。
- 利用音乐、故事CD等声音资源,让儿童听后回答问题。
3. 视觉训练:- 使用图形卡片,让儿童观察、辨认和比较不同的图形。
- 利用拼图游戏,让儿童观察图案,拼合正确的图案。
4. 嗅觉训练:- 准备一些食物、花朵或香水等,让儿童闭上眼睛辨认不同的气味。
- 利用嗅盒,放入不同的香料或水果等,让儿童闻后猜测是什么味道。
四、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专注力适当调整。
五、训练频率:每周进行2-3次感官知觉训练,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六、训练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如触摸、听辨、观察和嗅闻等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对训练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儿童感官知觉能力的改善。
通过以上的感官知觉训练指导教案,教师和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感官知觉训练,帮助儿童全面发展感官系统,提高感知、认知和动作能力。
同时,训练过程中的互动和趣味性,也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儿童的参。
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OT治疗室 针灸室
刘力、汪老师 刘力、夏雪、闻老师
......
完成情况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完成情况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1.作业治疗
(2)团体现实定向力疗法 ① 3~6个患者,配备1~2名治疗师。 ②布置作业环境,在环境中增添有关现实信息的提醒物, 比如时钟、日历、地图、报纸、电视、图片等。 ③现实定位板上记录有时时更新的地点、天气、节假日 等信息。 ④通过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定 向力的信息得到不断重复。
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认知需求。 ➢ 方法是透过控制及改良故有之工作及家居环境、设施,或
简化工作程式,去令他们适应新或故有的环境。
训练策略
训练目的
训练方法
训练目标
功能性恢复
改善认知技能
认知活动刺激 基本认知能力训练
功能转移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内在的技 巧训练)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 (外在辅助装置)
日常生活能力习 惯化
辨别物品图片或任务照片等
③交替性注意障碍训练 ④分别性注意障碍训练
删奇偶数、扑克牌任务、电视换台、 看报纸接电话等
听写字母、汉字或数字;患者在做任 务时与其交谈等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2.作业治疗
(4)电脑辅助训练 ①MS-DOS软件包AIXTENT ②第二代AIXTENT ③国内主要用市售的游戏软件、用于儿童益智早教的软件
➢ 补偿性技巧训练 ----内在方法
• ①帮助接收信息,例如通过不断复述、反复复习或者将内容说出来; • ②帮助贮存信息,例如把文字图像化、透过情景的联想、配对联结
数字等; • ③帮助患者提高组织能力,例如新事物要联系已有的习惯、把工作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内容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内容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计算能力训练以及知觉障碍训练,不同类型的训练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不同。
1、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包括反应时间训练以及注意力的稳定性、选择性、转移性、分配性训练。
例如可对患者进行划消测验,给患者一组不规律的数字,要求特定顺序划掉某个特定数字。
注意力训练中需注意对训练程度进行分级,及时根据患者情况对训练进行环境和作业调整。
2、记忆训练:记忆训练包括复述、语义细加工、首词记忆术等,常见记忆训练有照片记忆、地图记忆、复述短故事等。
在训练过程中,尽量保证环境简单、安静,无过多物品或声音进行记忆干扰,可适当对患者进行提示。
3、计算能力训练:计算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数字概念、算数法则、估算、理财能力等,常见方法有计算题目、购物场景模拟等。
在训练过程中,要耐心,错误时给予提醒,正确时及时鼓励。
4、知觉障碍训练: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等,知觉障碍训练较为复杂,且效果微弱。
常见知觉障碍训练有躯体感觉认知、图形指认、故事图片排序等。
随着精神疾病病人的增多,传统的药物治疗的单一治疗手段已不能满足精神疾病病人以及家属日益增长的需求,多种类非药物治疗形式结合药物治疗正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为此康宁医院康复中心增设团体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项目。
训练目的: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推动和鼓励患者在人际关系和潜在的社会关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情绪,促进人际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适应症:有一定交流和理解能力、视听力良好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
禁忌证: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
认知启蒙教育活动教案设计
认知启蒙教育活动教案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儿童教育。
认知启蒙教育是一种针对儿童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育方式。
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进行认知启蒙教育活动,设计一份科学有效的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案设计的目的1. 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提升,建立健康的认知心理机制;2.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 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4. 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儿童在乐趣中学习和成长。
二、活动内容1.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一种非常好的认知启蒙活动。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手脑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对形状、颜色、空间的认知和想象能力。
可以设计多种不同难度的手工制作,例如:折纸、剪纸等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潜力和想象力。
2. 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
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认知探索和思考,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
3. 团队项目团队项目是一种帮助儿童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团队项目中,孩子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协作完成一项任务,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团队活动,例如:建立桥梁、构建城市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4. 视频学习视频学习是一种便捷有效的认知启蒙教育活动。
通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视频,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认知体验和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可以制作多种课程视频,例如:科学、音乐、艺术等,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三、活动流程设计在进行认知启蒙教育活动时,流程设计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流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活动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业治疗技术》第四章认知与知觉的康复(注意障碍的作业治疗 )
2 5
连线测验
B型则是反映大脑左半脑的功能,除了包括知觉 运动速率之外,还包括了概念和注意转换等能 力 要求被试者尽快地将1-A-2-B-3-C……12-L-13 连接起来,以完成的时间评分
1
A 4
2
B
3
5
G
1 3
1 1
C
9
E
D 7 H F I 8
6
K J
1 0
L
数或词的辨别
听认字母 测试者在60秒内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念无规 则排列的字母,其中有10个为指定的同一 字母,让患者每听到此字母时拍击一下桌 子,应拍击10次。
连线测验
A型主要反映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即反映较为 原始的知觉运动速率 要求被试者尽快地将数字按顺序用直线连接25 个圆圈,即1-2-3-4-5……24-25
1 2 1 1 1 2 9 1 5 1 4 6
5
1 3
1 7
1 6 2 1 2 3
1 8
8
3 1 0 7
1 9
2 0
2 2
4
2 4
56363981293481258949 12743865672198784258 94912743865243625894 98125894912767181258 94912743865681293427 43851258548125894912 74386125894912743865 68949127438656721987 84272198712589491274
声辨认
声认识 向患者播放一段录音,含 有重复出现的电话铃声、钟表滴答 声、门铃声和号角声等,其中号角 声出现5次,患者每听到一次号角 声就敲击一下桌子,少于5次为有 缺陷。
婴儿康复训练认知训练教案
婴儿康复训练认知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掌握婴儿认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婴儿认知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婴儿认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婴儿认知训练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婴儿认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指婴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普遍性特征和发展规律。
首先,婴儿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其次,婴儿认知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各个认知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最后,婴儿认知发展是一个个体差异性很大的过程,每个婴儿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2. 婴儿认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婴儿认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感觉体验环境,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觉刺激,促进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要注重与婴儿进行亲子互动,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婴儿主动探索和认知。
再次,要注重提供适当的认知刺激,如给予婴儿一些简单的认知任务和游戏,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后,要注重培养婴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通过一些简单的注意力和观察训练,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
3. 婴儿认知训练的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婴儿认知训练,首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认知游戏和玩具,如积木、拼图等,来促进婴儿的认知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认知任务,如找不同、找相同等,来培养婴儿的观察和注意力。
再次,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亲子互动,如唱歌、说故事等,来促进婴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感觉刺激,如触摸、听觉、视觉等,来促进婴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婴儿认知训练对婴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
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外部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认知则是指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知觉和认知功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信息加工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首先,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注意力集中。
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发展出更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到问题的关键信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此外,训练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注意力是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能力,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减少分心和注意力衰减的情况。
其次,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任务,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提高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训练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最后,知觉与认知功能的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记忆和学习是我们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记忆的精确度和持久性,加快学习速度。
此外,训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信息的编码和检索能力,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增加观察力: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情境,训练自己注意细节。
可以尝试描述你所看到的事物的细节,画出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2.提高注意力集中:进行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解决难题、完成拼图、做数独等。
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完成任务,逐渐提高时间的要求。
3.增加思维的灵活性:进行一些思维训练活动,如以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对立面,尝试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4.锻炼记忆力:进行记忆训练活动,如背诵诗歌、卡片翻牌游戏等。
可以逐渐增加记忆的难度,如增加记忆的数量或记忆的顺序。
5.提高学习能力:采用一些学习技巧,如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等。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的观点和重要性。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认知能力水平,并提升其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认知能力?2. 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
3. 认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认知能力的观点和作用。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认知能力的观点,激发幼儿的进修兴趣。
2. 讲解认知能力:简要介绍认知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幼儿明白认知能力对于进修和生活的意义。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探讨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并分享给全班。
4. 游戏互动:设计认知能力培养的游戏,如记忆游戏、解决问题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认知能力的提升。
5. 总结讨论:引导幼儿总结今天进修到的知识,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五、作业设计:1. 观察环境:让幼儿在家里或学校观察周围的环境,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想。
2. 记忆游戏:设计一款记忆游戏,要求幼儿按照顺序记忆一组物品或数字,并在规守时间内回忆出来。
3. 解决问题: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给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评判方式:1. 观察幼儿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评判幼儿的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2. 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3. 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幼儿的认知能力水平?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认知能力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水平,为其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项目四认知及直知觉功能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5失用症患者的作业治疗
项目四认知及知觉功能训练及感觉统合失调治疗任务五失用症患者的作业治疗失用症是指将任务概念化障碍和不能自动地按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运动,因为患者不能理解该项任务的总体概念,不能在脑中保留该任务的意念,不能形成该任务所需的运动形式。
临床常见的失用症包括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和穿衣失用。
失用症在临床上很少孤立地出现,往往同时兼有几个类型。
―、失用症的临床表现(一)意念性失用意念性失用是指意念中枢受损以致动作的逻辑顺序紊乱。
表现为患者失去执行复杂精巧动作和完成整个动作的观念,表现动作混乱,前后顺序颠倒等。
1. 症状不局限在某侧肢体或个别上肢或下肢,一般都是两侧性的。
动作错乱可表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2. 不能口述动作过程,能模仿检査者的动作。
即动作计划是从外部呈现的。
3. 完成简单动作无错误,不能成功地制订动作计划,程序错乱。
程序越复杂,进行越困难。
4. 组合动作的部分省略,如冲糖水,应是:取糖一入杯一倒水一搅拌。
而患者可直接向糖中倒水。
5. 组合动作的部分合并,如冲糖水时患者可边取糖边做搅拌动作。
6. 执行动作不完整,如火腿肠未切断就往嘴里放。
7. 执行动作过于夸张,令患者脱掉外衣,患者可将其他衣服也脱掉。
8. 动作有空间和反向错误,如搅摔糖时手上下动,拔插座时手向下按。
9. 做事常表现心不在焉。
10.纠正错误动作时表现无耐心。
(二)意念运动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是指患者能做日常简单的动作,但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和模仿动作,患者知道如何做,也可以讲出如何做,但自己不能完成。
1. 能正确口述动作,但执行困难,患者常感手不听使唤。
2. 能在自然情况下完成动作,但不能完成指令性动作。
如令患者开口,患者可能用力闭眼,而若给他一个苹果,便自然张嘴去咬。
3. 自己知道执行动作中的错误,但无所适从。
4. 启动困难,不知所措。
5. 重复动作,无论给任何指令,患者均以相同动作执行,难以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生活环境:如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上贴标签;把不能识别的人物 名字写在照片上。
• 注意事项:进行视觉识别训练时,注意 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
触觉失认的训练
• 临床表现:在触觉、温度觉、本体觉以 及注意力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却不能通 过触摸来识别原本熟悉的物品,也不能 说出物品的功能和用途。
• 训练设备与用具:各种质地的材料、颗 粒粗细不一的砂纸、不同形状的积木块、 生活用品等。
描红、抄写练习: 扣纽、拉拉链、系带练习: 折纸、扎花、弹琴活动:
• 注意事项:训练中尽量减少口头指令。
意念性失用的训练
•临床表现:患者因动作意念或概念的形成 障碍,而失去完成复杂精巧动作和任务性 活动的能力。表现出不能按次序描述一项 复杂活动的实施步骤;只能正确完成少步 骤的简单动作,或复杂动作的分解动作; 执行任务性活动时,出现动作步骤混乱、 前后次序颠倒的情况。
• 训练设备与用具:硬币、积木、涂色图 画、拼图、训练用纸、笔等。
• 操作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4.进行各种视觉搜索训练。 5.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予忽略侧各种感觉刺激。
6.用患肢或双手交叉进行跨越中线的作业活动。 7.日常基本动作训练。 8.功能代偿训练。 9.生活环境调整。
• 具体方法
配对训练:请患者看一张图片,然后要求其从多张图片 中找出出与单独出示的图片完全相同的一张; 或将图片与实物进行配对。
照片或图片辨认:让患者辨认曾经熟悉的人物照片或物 品、颜色的图片。
描述物品:要求患者对生活用品或照片上的物品作包括 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及用途等特征性描述。
代偿训练: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通路,准确地认知和命
知觉与认知 功能障碍的训练
知觉功能障碍的训练
常见类型
• 视觉失认 • 触觉失认 • 单侧空间忽略 • 运动性失用 • 意念性失用 • 意念运动性失用 • 结构性失用
视觉失认的训练
• 临床表现:在没有语言、智力、视觉等 方面障碍的情况下,患者却不能通过视 觉认识原来熟悉的物品的质、形和名, 也不能说出物品的功能和用途;不能辨 认熟悉的人与颜色。
辨识训练:让患者闭目,用手感觉、分辨和识别不同质 地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积木块与生活用品。
感觉辅助技术:利用视觉或健手的感觉帮助患肢获得正 确感知。
• 注意事项
1.让患者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性,避免损伤。
2.进行触觉识别训练时,注意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 练效果。
单侧空间忽略的训练
• 临床表现:患者对来自大脑损伤半球对 侧的视、听、触或嗅觉的刺激无反应。 多见于右侧脑损伤者,主要表现为对左 侧空间的定位障碍。
、运动觉刺激。
6.在训练中给予暗示、提醒或亲手教,症状改善后逐渐减 少提示并加入复杂的动作。
• 具体方法
肢体活动与刺激:按揉、拍打、活动肢体。 手势模仿:由简单到复杂,速度由慢到快。 手指敲击、屈伸训练:由单指敲击过渡到轮指敲
击,由集团性手指屈伸到选择性手指 屈伸。 前臂、手的速度性活动:前臂快速旋前、旋后; 手腕环绕运动;绕动前臂活动等。
把牙膏、牙刷放在桌上,让患者打开牙膏盖,拿 起牙刷,将牙膏挤在牙刷上,然后刷牙。患者动 作顺序颠倒为阳性
• 训练设备与用具:动作分解图片、各种 生活用品等。
• 操作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 3.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4.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5.先把活动分解为若干步骤分别进行练习,再逐步串连起
日常基本动作训练:在镜子前训练刷牙、洗脸、进食、 穿脱衣物等活动。
功能代偿训练:阅读时,在书的忽略侧画上彩色线条或 贴上醒目标志,或采用手指指读、移动 至书的边缘的方式。
生活环境调整:将日用品、电视机等放置在忽略侧;与 患者说话时,站在其忽略侧等。
• 注意事项
1.搜索训练要由易到难,即从线到面、从小范围到大范围 、从空间连续性搜索到不连续的大幅度搜索;搜索目 标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
• 具体方法
感觉刺激:包括浅感觉、深感觉与视觉刺激。 二等分训练:确定水平线段的中点、纸张的竖向中线;
水平排放硬币或物品;临摹或绘制对称图形。 视觉搜索训练:视觉追踪移动的手指、物体或图像。 图画涂色、拼图、搭积木训练:将用物置于忽略侧,并
将患者的躯干稍向忽略侧旋转。
肢体过中线活动:用患肢或双手交叉进行跨越中线的作 业活动。
• 训练设备与用具:照片、图片、生活用 品等。
• 操作步骤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根据患者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
法,备好用具。
3.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针对具体的视觉失认障碍进行针对性训练。 5.教授患者使用适当的视觉外的感觉代偿技术。 6.调整生活环境。
2.注意将训练效果泛化至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运动性失用的训练
•临床表现:在无肢体瘫痪、共济失调、不 随意运动、异常反射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 ,患者因对运动的记忆发生障碍,而失去 执行精巧、熟悉动作的能力,但对于动作 的观念保持完整。一般限于肢体,多见于 上肢,表现为不能写字、穿针、扣纽扣等 。
让患者拿起杯子,他举起手,然后伸开各指,或 者停止不动
• 操作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触觉刺激,以帮助患者建立稳定的感觉输入。 5.进行针对性的辨识训练。 6.教授患者使用适当的触觉外的感觉辅助技术。
• 具体方法
触觉刺激:采用粗糙的物品,沿患者的手指向指尖移 动,并反复进行刺激。
• 训练设备与用具:训练用卡片、笔、纸、 鞋带、拉链、带扣的衣物等。
• 操作步骤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 4.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5.在进行特定的作业活动前,先给肢体以本体感觉、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