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诗阅读(含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uán yásù jìng lóng zhòngpān dēng yí zhìháo mài lūn qǐquán shén guàn zhùrèxuèfèi téng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一模.一样(mómú)刨.土(páo pǎo)缰.绳(jiāng jāng)混.乱(hún hùn)头晕目眩.(xuán xuàn)挨.饿(āiái)挣.断(zhēng zhèng)潺.潺(cán chán)三、辨字组词。
蹄(_________)俏(_________)抢(_________)距(_________)啼(_________)消(_________)沦(_________)拒(_________)四、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排(____)倒(____)(____)钉(____)铁别出(____)(____)(____)(____)吞枣(____)(____)可当弄(____)成(____)五、选词填空。
(不重复)偶然恍然依然竟然截然毅然1.已是三月,天气(_________)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_________)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_________)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_________)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_________)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_________)不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日积月累专项复习及答案(重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及答案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轻烟散入。
1.《寒食》是一首诗,是诗人的作品。
2.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渲染的美丽景色。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句诗的字写出了花的动态。
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时节的景色。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的意思是:6.“汉宫”本意指的皇宫,这里指的皇宫。
“五侯”指的是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的意思是:迢迢牵牛星迢迢,皎皎。
擢素手,弄机杼。
终日,泣涕。
河汉清且浅,,脉脉01.《迢迢牵牛星》选自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抒发了之情,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和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4.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诗中 ______________ 描写5.《迢迢牵牛星》中句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问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6.诗中一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寄寓离愁。
7.诗中 ......................................................................................... 句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
8.诗中写出了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她虽然整天在织布,却织不成整幅的布锦,只因为她悲伤不已,流下的眼泪像雨一样。
9.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叠词,让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情趣盎然请你把这些叠词找出来:十五夜望月1.《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我知道的关于思乡的诗句还有的,2.《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暗含了。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
(擢:伸出,抽出。
)B.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之后。
)C.今夜月明人尽.望。
(尽:都。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盈盈泣涕朝露中庭B.俗韵白霜蜡烛忧思C.倾斜尘杂脉脉札札D.轻烟嘉宾皎皎诸候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皎皎..(明亮)河汉女B.纤纤擢.(洗)素.(白)手C.泣涕.(眼泪)零.(落下)如雨D.盈盈..(清澈)一水间.(隔)4.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B.迢迢牵牛星(遥远)C.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D.盈盈一水间(形容饱满)5.对《十五望月夜》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洁美的意境之中。
B.“冷露无声湿桂花”会让我们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明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C.后两句的弦外之音是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二、填空题6.理清脉络。
1.《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分别以________、七夕节和________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写作背景。
七夕节是为纪念__________而设的节日,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织女的悲伤与无奈,但是又希望人们是希望的,因此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体现。
2.《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营造了_____________的环境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7.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思念
后两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面对一轮圆月,诗人 友人
作何感想,对友人会有着怎样的思念之情
背诵支架 想象画面背诵法,抓住诗中描写的意象或关键字词,
使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或传说的场景,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自 然成诵。
白昼之景 飞花、御柳斜 日暮之景 传蜡烛、轻烟
叠字:迢迢、皎皎、纤纤、 札礼、盈盈、脉脉
望月 怀人
地白、树栖鸦、 冷露、桂花 人尽望、落谁家
望月咏怀 思念友人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纲要
1 借助诗句展开想象
边读诗句 边展开想象
2 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3
联系传说故事或搜集到 的民俗资料展开想象
在丰富的想 象中,通过 朗读,体会 诗歌所表达 的情感
《寒食》
前两句:想象春日里京城落花飞舞、斜柳依依的美好景象
选做
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 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 重阳节、腊八节、小年
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
料了解一下。
(广东·揭阳) “迢迢牵牛星,皎__皎__ 河__汉__女__”描写的是我国 传统节日中的_七__夕__节。
参考答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 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思考:“人尽望”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 到天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 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下人的怀人之情, 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抒情)(重点)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中秋夜赏月的情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 》(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解析于尾页3.古诗三首一、默写《十五夜望月》,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wáng hóu pǔsù wén zhānɡkū qì qīxī qīnɡyínɡwūyāmò mò hán qíng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四、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元宵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五、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红杏桃花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红杏桃花梨花菜花D.红杏菜花桃花梨花六、《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答案解析于尾页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桃李”喻指“学生”,“同窗”代指“同学”,“手足”喻指“兄弟”,“鸿雁”指代“秋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汇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汇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按原文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诗人是_____代_____。
[3]“蹊”的意思是_____。
“留连”的意思是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
2022年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2.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3]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诗。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B.不管C.无论D.也[7]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体裁:诗题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名字:王建年代:唐代描述: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
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翻译: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原文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
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赏析二:思想内容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赏析三:艺术特色“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
诗人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清冷之感。
“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
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
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耐人寻思。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拓展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拓展训练-(含答案)小升初诗词曲鉴赏拓展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外阅读。
咏煤炭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火③然回春浩浩④,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⑤元赖⑥生成力,铁石⑦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⑧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世界开辟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
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指炭所蓄藏的热能。
③火:小火炬。
④浩浩:广大的样子。
⑤鼎:烹饪工具。
⑥元赖:依赖。
⑦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埋藏地下变成的。
⑧苍生:百姓。
1.读一读诗句和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 _____2.“铁石犹存死后心”中的“心”指的是诗句“_,”这是作者在托物言志,表达自己___的心愿和志向。
3.于谦是一身浩然正气的父母官,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是不畏强敌的民族英雄,曾击退入侵的外敌。
他就是“混沌”中的_______,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出来,如煤炭“_________意最深”。
于谦也曾被贪官陷害至下狱论死罪,但他始终不肯低头折节,最终被诬杀;而受他护佑的百姓们永远铭记他的功绩,纪念他。
他真可谓是“_,”(用《石灰吟》中的名句赞颂他)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A.送别诗B.田园诗C.咏物诗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和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
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6.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1海淀 七年级上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精校版
2021-2021海淀七年级上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精校版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
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
读书吧!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一览无余)的。
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
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脉脉(mài)细滋慢长 B.贮蓄(chǔ)轻飞漫舞....C.滑稽(jī)持之以恒..D.卷帙(zhì).轻而一举.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攒不言而喻 B.汲取一览无余 C.汲取不言而喻 D.积攒一览无余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词》――刘禹锡――唐代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B.《社戏》――鲁迅――现代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附答案解析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一.古诗词赏析(共20小题)1.(2023•西乡塘区)同学们在筹备“中华文化阅读角”中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古诗两首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①任:任凭。
②尔:你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树:这里指梅花。
(1)对比两首诗的内容,照样子填写表格。
古诗描写的事物生存的环境特点《竹石》竹子《墨梅》坚贞自守(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是题画诗,《竹石》题于郑燮自己的《竹石图》上,王冕的《墨梅》是题在他所创作的《墨梅图》上。
B.这两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品格,后两句写特点。
C.郑燮的《竹石》中,“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3)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特点,表面看是咏物,实际是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称为。
《竹石》表达了诗人。
而《墨梅》则表达了诗人。
(4)你想把哪一首诗的后两句诗送给哪位革命前辈?请简单写出理由:2.(2023•拱墅区)穿越到古代,去感受一下牧童生活吧。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诗句中表示数字的字词,其作用是什么?选择一项?A.“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B.“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茂盛;“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C.“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宁静。
D.“六七里”写出了原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乡村傍晚的热闹。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理解不确切的是哪一项?A.对自然生活的向往B.对乡野牧童的同情C.对乡村景色的赞美D.想远离喧嚣,回归安宁(3)“弄”是“玩耍,把玩”的意思,你认为诗句中的“弄”妙在哪里?3.(2023•增城区)古诗鉴赏。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含答案解析)
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共20题)一、复合题(共20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整首诗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B.“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C.这首诗歌,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下雨时的景色。
D.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
2.阅读下文,完成六道小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侥、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979 年4 月(1)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i 簇.新ii 绯.红iii 富饶.(2) 本诗中用“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这一意象表现了怎样的形象?和它具有类似作用的还有哪些意象?(3)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在修辞上属于,作用是。
(4) 此诗的主题是,主体是,客体是。
(5) 诗歌以第人称写成,以“ ”向“ ”的倾诉的形式,表达了。
(6) 试归纳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合理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乡之情的?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
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阅读古诗题春晚①(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
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
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③吟:诵读诗文。
(1)诗中“”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的特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写出两点即可)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十五夜望月》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十五夜望月》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烫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试题】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彰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4)诗评家指出此诗之妙,精在后两句。
恳请从艺术技巧上为详细分析。
(4分后)5、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1.地白(白)凄清(此空填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2.抒写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请问出来思念家乡、亲人即可)3)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每点1分,共3分)4)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春草之情,而是用了一种直截了当的疑点语气:无人知晓那茫茫的秋思可以落到谁的一边。
明明就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道“秋思落下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整体表现得文辞深邃。
(4分后)5、本诗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请问:当时诗人寂寞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悲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
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请问: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春草之情,而是用直截了当的问句抒发,这样便存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落下”字多样精整,不同凡响,散发出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
“在”字相形见绌,平静寡味。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语文六下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课后练习(含答案)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中“章”的意思是()A.文章B.花纹C.章法D.秩序2.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3.织女伤心不已的原因是()A.思念牛郎B.织不好布给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春城..无处不飞花。
()A.指云南昆明。
B.指春天的京城。
5.终日不成章.。
()A.文章。
B.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6.中庭地白..树栖鸦。
()A.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B.地面变白了。
7.皎皎河汉..女。
()A.指银河。
B.河边的汉子。
8.下列汉字中,意思最可能跟烹调有关的一项是()A.遛B.偕C.熘D.瑠9.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
(擢:伸出,抽出。
)B.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之后。
)C.今夜月明人尽.望。
(尽:都。
)10.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皎皎..(明亮)河汉女B.纤纤擢.(洗)素.(白)手C.泣涕.(眼泪)零.(落下)如雨D.盈盈..(清澈)一水间.(隔)12.读句子,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B.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早春景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读诗歌,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是一首______言诗,作者是______。
2. 古诗文积累。
(1)《十五夜望月》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贺《马诗》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石灰吟》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直抒情怀,说出作者志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5)杜甫《客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下——2)中表达迎接客人非常喜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 选一选或填一填。
(1)一年之计在于______,一日之计在于______。
①春②夏③晨④早(2)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 。
①东②北③西④南(3)弯弯的______小小的船,小小的船______两______尖。
4. 根据你积累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______,______。
”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
(2)童年是我们难忘的梦境,吕岩用诗句“______,______。
”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3)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______(4)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______。
5. 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山清______ 柳绿______ 云______ 雪______雨风桃红水秀6.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
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诗词鉴赏(有答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统编版)诗词鉴赏一.古诗词赏析(共15小题)1.(2023秋环翠区期末)古诗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半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怎样的夏夜风光?反映了夜行人怎样的心情?2.(2023秋石城县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一)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从格式可以看出,以上两则内容体裁不同,《宿建德江》是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2)两则内容都写到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宿建德江》表达了的情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的情感。
3.(2023秋上犹县期末)阅读诗歌《春日》,完成问题。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下列对“胜日寻芳泗水滨”一句中“胜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当天。
B.盛大的日子。
C.风和日丽的日子。
D.胜利的日子。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天气、事件和地点。
B.“无边光景”写春日风光无边无际,诗人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富有哲理,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万紫千红”,春风则比喻儒学的丰富多彩。
D.这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的哲理诗。
形象鲜明,描写自然,读了只觉得春光满眼,完全把春日踏青和追慕孔道融合在一起,可见构思之巧妙。
4.(2023秋芝罘区期末)阅读。
登乐游原①李商隐向晚意不适②,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夜望月》古诗阅读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6分)
【甲】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乙】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甲诗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其中“落”可否改成“在”,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首诗同是描写月色,但却各有特色。
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分别加以比较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5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2分)
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3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落”体现出动态的轻盈的美感,仿佛秋思随着月色飘临人间;而“在”则呆板无味。
2.甲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中秋月夜图,借景抒发思念家乡之愁苦之情;乙诗描绘了一幅澄澈幽美的山水月夜图,借景抒发热爱自然山水的喜悦之情。
(二)
1.地白树栖鸦
2.示例一:“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示例二:“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三)
1.(1)地白(白)(1分)凄清(第二空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2分)
2.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