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 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经典——《局外人》
《局外人》是法国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莫尔索复杂的内心世界。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世界来说是无知的、无能为力的,因此便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不加理睬,无动于衷。
小说开始的时候,莫尔索的母亲死了,他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哭;第一部结束时莫尔索在一次度假中偶然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随后是无休无止的庭讯,最后以莫尔索被判绞刑告终。
三场死亡紧密相联,开枪打死人是作为一次不幸的契机,由于这个不幸的行为,莫尔索被起诉,然而他被判绞刑的最主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在社会的基本法则中,这违反了基本的人伦要求。而人一旦与社会的基本准则相违背,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莫尔索在一场偶然的事件中陷入了一场必然的结果。他无路可逃。莫尔索不会演戏式地生活,他说真话,凡事不加控制。人的个性与社会需要的共性之间的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个性被抹杀。
在审判过程中,检察官的嘴脸是丑陋的,没有任何的证据,却一味地煽情地描述着杀人犯对母亲的冷漠态度。杀人犯对母亲的态度只是冷漠,并不是没有一点爱,更不会“怀着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母亲”。牧师也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人家不信上帝就是一无是处了吗?况且基督教徒应该是很仁爱很能体谅人的。就是因为有了像他一样的宗教狂热分子,这个世界才不得安宁,战争不断。
我们都知道,莫尔索在全文中被塑造成一个“局外人”的形象包括在社会上还是在法庭中。通读全文,我们也明白,作者加缪写了莫尔索与世无争的形象,意在为第二部分法庭上莫尔索毫无发言权且被判处死刑做铺垫,旨在批判当时虚伪无能的法制。但是莫尔索这种与世无争、诚实、善良甚至有点超脱、大彻大悟的人真的就不能被社会接受么?“局外人”是被自己杀死的,被自己的冷漠地态度杀死的。也许他的内心里有着理性的超脱世俗的处世之道,也许如果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的这种超脱世俗的理性能支撑他在寻找真理过程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然而,他没有辩解,他也许是不屑辩解,但是,当错误的判刑理由确定时,他已经失去了去实践他的理想的机会了。
莫尔索把自己作为“局外人”,蔑视宗教、蔑视社会,蔑视死亡,甚至蔑视一切的傲然态度,正是对30~4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揭露和反抗。这种反抗在当时虽然看起来是消极的,然而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二战爆发后西方社会中蔓延的对世界感到不安和绝望的心理,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加缪说过:“人在宇宙中地位是毫无个体意义的,只有“荒诞”而已。如果这样说,莫尔索无疑成为了“荒诞”最好的代表。而正是这种荒诞,揭示出自由、责任和苦难等层面上所发展起来的道德面貌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