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微专题突破课件苏教版必修2
【解析】 根据 1、2 和 4 的关系能够确定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 据 1、2 和 6 的关系可以确定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再根据Ⅰ-2 无乙病基因,最终 确定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 是甲病纯合子的概率是 1/3,是乙病纯 合子的概率是 1/2;Ⅱ-4 对于甲病而言是隐性纯合子,对于乙病而言是纯合子的 概率 1/2,所以她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1/2。
【答案】 C
10.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若Ⅰ-2 无乙病基因。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3 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1/6 C.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 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1/4 D.若Ⅱ-4 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3/8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解析】 因单倍体 ab 不能产生种子,故过程Ⅵ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由 ab 经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 【答案】 D
四、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提醒:①做题时应看清是 DNA 上(或基因上)的碱基对数还是个数,是 mRNA 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个数。②DNA(或基因)中的碱基对数∶密码子个数∶氨 基酸个数=3∶1∶1。
4.(2016·清江中学高一期末)用 15N 标记细菌中的 DNA,然后又用普通的 14N
培养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 14N 来合成 DNA,假设细菌在含 14N 的培养基
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任何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
定,在子代噬菌体中( )
A.可以检测到 35S
B.可以检测到 35S 和 32P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
自查自纠 夯实基础
3.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 改变,说明生物在进化。(×)
提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共同进化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 进化。(×)
提示:共同进化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 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
考点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名师特别提醒
2.易误点澄清 (1)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进入R 型细菌,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 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的 上清液中有一定的放射性,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 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分布于上清 液中;或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 后释放出子代,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用35S标记的噬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育种与进化
自查自纠 夯实基础
3.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造成的。(×)
提示: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不正 常,从而导致机体缺少酪氨酸酶造成的。
4.某些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的基因可能 影响多个性状。(√)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育种与进化
自查自纠 夯实基础
考点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
核心知识整合
④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的和占该链碱 基比率等于另一条链上A+T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还 等于双链DNA分子中A+T的和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 率。即(A1+T1)%=(A2+T2)%=总(A+T)%, 同理:(G1+C1)%=(G2+C2)%=总(G+C)%。
核心知识整合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A+T与另一条链中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4讲 生物变异的来源及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 物性状的改变。 (6)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 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 (7)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这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 件,如昆虫基因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 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反而对生存有利。
4.(2016·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有科学家在人类遗传学的会议上提 出,虽然同卵双胞胎可能共享他们全部的DNA,但他们的基因也 不完全一样。下列与同卵双胞胎基因差异相关的分析中,合理 的是(C ) A.母亲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B.该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与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 而来的 C.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基 因突变 D.父亲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交换 解析 同卵双胞胎所含遗传物质理应相同,但在个体发育的有 丝分裂中可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基因。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重组性状 解析 基因重组只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产生新基因。 答案 B
3.(2015·浙江宁波检测)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 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 裂,故不发生B、C、D状况,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应 为DNA复制发生差错。 答案 A
可逆
性: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基因也可突变为显性基因
有害 性:大多数的基因突变会给生物带来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X版)解读
1.内容及要求
遗传的基本规律
3.以人类红绿色盲或血友病的研究为例,分析位于性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概况 出伴性遗传的概念。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 特点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内容及要求
4.可遗传的变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通过总结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概括出基 因重组形成的原因、特点,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变异原 理在育种上的应用。 2.用镰状细胞贫血症等病因研究资料,概述基因突变 的概念,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和遗传效应。描 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 下,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举例说明其在诱变育种上 的应用。概述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位置效应:一般地说,基因占有哪个位置,其遗传效应不变。 但少数也有因为基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其表型的。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2.遗传印记现象(基因组印记) 例1:
来自父本和母本的等位基因传递给子代时发生了某种修饰, 使得基因表达的情况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一方的基因。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1.内容及要求
1.遗传的分子基础
3.通过对具体事实资料的分析,概述出多数生物的基 因是DNA分子上的功能片段,分析出遗传信息在DNA分 子上的编码方式。 4.用相关的实验研究资料,阐明DNA分子通过半保留 的方式进行复制,是保证亲代准确将遗传信息传递给 子代的基础。概述出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 导蛋白质合成,由蛋白质体现出生物的性状。
1.内容及要求
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阐述精子(雄配子)或卵细胞(雌配子)形成过程 中发生的减数分裂,运用图示、物质模型或视频等方 式,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 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等现象,由此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不仅染色体数量减 半,而且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苏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生物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习题精选
苏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如图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要尽快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2,该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C、品种B和品种C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D、途径4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此途径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产生新基
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是( )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红绿色盲在男性当中的发病率为7%,则精子中有3.5%含有致病基因
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⑥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这个人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②④⑤。
2021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节第2课时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2课时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基因重组 1.概念解读(1)发生过程:生物体在进展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2)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填表] 类型 发生时期 发生原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穿插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3.意义(1)是生物进化的源泉。
(2)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DNA 重组技术的一般过程[填图]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展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 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它既 是生物进化的源泉,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 一。
3.DNA 重组技术是把在一个生物体内别离得到或人工合 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生物的细胞,定向地使后者获 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产物的技术。
4.DNA 重组过程需要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
2.基因工程的应用(1)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2)使人类按照自己的愿望定向地改造生物。
(3)基因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医、农、林、牧、渔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
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2)基因重组时产生了新基因(×)(3)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性状(√)(4)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根本组成单位均为四种脱氧核苷酸(×)(5)限制酶的作用在于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6)DNA重组技术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中的技术(×)2.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其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解析:选A 生物体进展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3.一对夫妻所生的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解析:选B 一对夫妻生了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之间有很多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第4单元微专题突破课件中图版必修2
为16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3 号与 4 号正常,生出患病的女儿,则苯丙酮尿症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 号与 4 号的基因型都为 Aa,则 8 号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若该地区苯丙酮尿症发病率为10 1000,即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10 1000,则 a 的 基因频率为1010,A 基因频率为19090,已知 9 号女子的基因型为 Aa,正常男子的基 因型为 AA 或 Aa,则该正常男子为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的概率为AAA+aAa=1201,则 9 号与当地一正常男子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01×14=2102;8 号的基因型为13 AA、23Aa,9 号基因型为 Aa,生出第 3 个孩子患 PKU 的概率为23×14=16。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q,A 的基因频率为 1-q,有 病个体(aa)基因(表现)型频率为 q2,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2q(1-q),A_的表现型频率 为(1-q2),如果Ⅱ2 与一个正常男性(A_)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aa)的概率 为13×12[2q(1-q)÷(1-q2)]=31q+q。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说明这对夫妇的基 因型都为 Aa,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3)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 合体(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原因是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 而不同,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体(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 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和 b 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 A、a 与 B、b 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 若干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 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 AaBB 和 AABb 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 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系统构建必背要语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在只有RNA而无DNA的一些病毒中,RNA 才是遗传物质。
3.基因突变是指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4.基因突变的特征有发生频率低、不定向性、随机性、普遍性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5.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6.基因重组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它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7.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以及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过程。
8.基因控制性状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9.基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指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0.染色体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1)由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2)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称为性染色体遗传病。
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有关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35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例1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
设计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 、P 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答案 D解析 病毒侵染细胞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只有核酸注入细胞,由图可知,病毒先在含32P 的宿主细胞1中培养(其DNA 被32P 标记),然后转移到含35S 的宿主细胞2中培养。
20-21版:微专题(七) 生物育种的相关解题方法(步步高)
(3)过程三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抑__制__纺__锤__体__的__形__成__,__使_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加__倍__。 解析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2345
1.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1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B.在单倍体育种中,通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离体培养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12345
解析 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 多变异类型,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 高突变率,A项正确; 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不能形成新的基因,B项错误; 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三倍 体的过程中,三倍体植物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项错误;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诱变育种虽可提高突变率,但有利变 异的个体往往不多,D项错误。
例4 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要利用它培育以下基因型的植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花粉离体培养、杂交育种
√B.杂交育种、花粉离体培养、基因工程、多倍体育种
C.花粉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 D.多倍体育种、花粉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基因工程
√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诱变育种中,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 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
[核心精要]
1.育种方法比较
(1)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代中出现该性状的个体即可。
(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3)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不同:①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的众多类型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到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
3.根据育种目的选择育种方式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可用单倍体育种。
(4)若要提高营养物质的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
(6)若要培育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对点训练]
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B.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为获得隐性纯合子,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
D.为了解决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B[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单倍体育种需对单倍体幼苗进行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故B错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即可。
]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
【导学号:01632163】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D[人工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基因工程育种难度比较大;单倍体育种操作复杂;杂交育种则只需双亲杂交后,F1自交,即可在F2中直接选育出所需的新品种(aabb),育种周期短,且操作简便。
]
3.利用二倍体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
C.诱变育种的缺点是由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致
D.某新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则在培育该品种过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
B[二倍体的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但其不缺少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B错误。
]
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 aaBBBB。
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B[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通过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B的生物;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C的生物;通过多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生物。
]
5.如图所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因单倍体ab不能产生种子,故过程Ⅵ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由ab经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
]
6.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01632164】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D[A项,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因未进行酶活性检测等,故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
B项,X射线等物理因素既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
C项,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特定需求的菌株的过程,属于人工选
择。
D项,人工诱变的突变率高于自发突变,但不一定每轮诱变都是与高产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
]
7.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
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
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
最初研究者为了探究d和e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d和e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
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
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
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甲为DDGG ,乙为ddGG ,丙为DDgg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故选亲本为甲×丙或乙×丙的组合。
②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 1为DdGg ,F 1基因型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从甜味性状分析,子代非甜∶甜味=3∶1,推断亲代组合为Dd×Dd;从糯性性状分析,子代都是非糯,推断亲代组合为Gg×GG;综上所述,该品种的基因型是DdGG 。
DdGg×DdGG,子代甜
味非糯为ddGG(12)和ddGg(12),只有ddGg(12)自交子代才会出现甜味糯性玉米ddgg ,比例为12×14
=18。
(2)如果d 和e 基因独立遗传,即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1DdEe(非甜)∶1Ddee(非甜)∶1ddEe(比较甜)∶1ddee(非常甜)。
实际结果是子代为1DdEe(非甜)∶1ddee(非常甜),即亲代普通玉米(DdEe)只生成2种配子:1DE∶1de,即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且D 、E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由于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故交叉互换后单体上的基因也相同,不改变配子基因型,不影响遗传。
(4)快速育种方案为单倍体育种,长果穗白粒Hhff 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Hf ,再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获得纯合子HHff ;同样方法处理短果穗黄粒hhFf ,获得纯合子hhFF ,HHff 和hhFF 杂交获得杂交种HhFf ,并且HHff 和hhFF 留种。
[答案] (1)①甲与丙或乙与丙 ②DdGG 18
(2)普通(非甜)∶比较甜∶非常甜=2∶1∶1 两对基因同在9号染色体上,而且D 、E 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没有,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4)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