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第一个十年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胁杀子,迫使丈夫了断私情,又迫其写下离婚书,自己带着孩子昂然出走,也受到《娜拉》的影响。)《回家以后》写一个已有妻子的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又与一个外国女子结婚,本来打算回家与原配妻子离婚,但回家以后却发现原配妻子有许多为新式女子所没有的好处,从而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剧作体现了作者在面临对新旧两种文化作出选择时的迷惘和犹疑。这个剧本虽不是浅薄之作,但正如洪深所提醒过的:"这出戏,演得轻重稍有不合,就会弄成一个崇扬旧道德讥骂留学生的浅薄的东西。"

这些剧本都是着眼于提出社会问题,剧本本身艺术性并不十分好,但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因而常引起观众热烈的反响,尽到了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

(二)"趣味主义"戏剧见解的艺术实践--熊佛西、余上沅、丁西林的创作

与趣味主义戏剧见解相联系,当时也出现过一些与"社会问题剧"不同,但过分追求趣味而相对忽视社会意义的戏剧作品。这方面,熊佛西、余上沅、丁西林等人的剧作较有代表性。

熊佛西(1900--1965)

的三幕剧《洋状元》写一个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回家,见了父母叫"老同胞",拿自来水笔冒充"自来电枪"去蒙骗乡亲,结果被土匪头子"天不怕"逮住,逼他扮成一头驴拉大磨。由于作者违背生活真实去迎合群众的低级趣味,结果使作品成了浅薄的闹剧。《洋状元》很能显示作者的创作倾向,但不能代表他这一时期的剧作水平。熊佛西的另一部剧作《一片爱国心》写的是一个由中国丈夫和日本妻子组成的家庭在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时代背景下,夫妻、亲子之间所发生的激烈冲突和感情纠葛。这虽然仍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作品,但由于其中蕴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曾获得较好的反响。

余上沅

(1897-1970)的独幕剧《兵变》,写一个因追求婚姻自主而被父亲禁锢在家的新女性钱玉兰机智地利用部队要发生兵变的谣言,逃出家庭。作者为了追求喜剧效果,对一些人物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夸张,但基本上没有超出喜剧艺术所允许的范围。

创作倾向与上述两位比较接近,但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较大成功的是物理学家兼剧作家丁西林,我们在稍后进行专门的讲解。

余上沅先生像

洪深像

(三)洪深的剧作--东西方戏剧艺术揉合的最初实践

洪深(1894-1955),字浅哉,江苏常州人。1916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陶瓷,1919年转入哈佛大学拜世界著名戏剧教授--贝克为师,学习戏剧编辑,结识了后来声名鹊起的表现主义戏剧家奥尼尔。1922年回国后,在复旦、暨南、山东、中山、厦门、北京师范大学等各大学任教,并参加戏剧协社、复旦剧社、南国社和左翼戏剧家联

盟,从事戏剧的编导工作。抗战时期在武汉任军委政治部戏剧科长,组织抗日救亡的戏剧活动。

1915年和1916年就创作过剧本《卖梨人》和《贫民惨剧》。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是《赵阎王》,该剧着眼于作品的社会意义,但注意写人物复杂性格。剧本结构为三节九幕;主人公是一个在军阀部队里混过多年,作恶多端但良心未泯的士兵赵大。赵大偷了营长贪污的军饷准备逃走,结果在一片黑森林里迷了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内心斗争激烈,眼前不断出现幻景,最后被追兵赶上打死。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腐蚀。剧本后半部分,作者袭用美国现代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王》的艺术手法,让赵大在林子里转圈,精神发生错乱,不断产生幻象,把人物的变态心理写得惊心动魄。由于带有明显的仿效的印记,而且不合于当时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这一尝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但洪深注意从非现实主义艺术流派中汲取艺术营养,以丰富现实主义艺术的表现力,这样的眼光与努力仍然是有开创意义的。为后来曹禺戏剧艺术的成功--东西方戏剧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作出了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