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第4期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蔡立辉

〔摘要〕 政治学是政治现实最直接的反映。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给政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必然引起政治学范式及其研究的重大变化。从以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学向以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政治学转换,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当代政治现实最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政治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2)04-0001-06

政治学(P olitical Science)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恢复以来,尽管政治学对因国内环境变迁而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并逐步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然而,站在体制变革与国家新世纪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年来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变化,我们发现政治学研究与发展明显地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独立性、科学性体现不够,学术阵地和学科研究领域都还很狭小;存在着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词句,简单移植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倾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层次严密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这种状况,在民主化(Dem ocratization)和全球化(G lobalization)、一体化(Inte2 gration)的发展趋势下,不能不引起我国政治学者们的普遍忧虑和思考。面对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政治学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当代中国政治学如何开展研究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推动政治学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一、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

任何“观察和经验可以而且必须严格限制在科学信念(Belief)所容许的范围内,否则就没有科学”〔1〕。库恩(T.S.K uhn)的这句话表明科学研究都是以一定的信念为基础的。因为只有有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没有这种信念,任何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无法得到科学的解释。而这个信念就是构成每一个研究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背景因素,随着这种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科学研究的信念又会发生变化。这是我们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树立政治学研究新信念和进行政治学学术定位的基础。

〔作者简介〕蔡立辉,中山大学政治学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广东广州 510275。

政治学是以各种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问世以来的政治学说史、所产生与形成的各种政治学流派及其理论,都表明了政治学理论是人们以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对以国家政权(Regime of S tate)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系统说明。这种以研究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学对国家及国家制度,包括对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因素等在内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此形成了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等政治学基本理论。

国家政权是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无论是试图取得政治统治,还是试图维持政治统治,它始终是问题的核心。〔2〕但是,以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科学并不只是一门革命的学说,也是一门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任何一个统治集团在它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政治学理论常常表现为论证现实政权的不合理性和必须推翻取而代之的迫切性;与其相对立的执掌政权的统治集团则论证现实政权的合理性和加以破坏的不允许性。当统治集团夺取政权之后,政治学理论一方面论证现实政权的合理性、优越性和不允许破坏性,承担着维护统治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论证与研究如何运用政权解决关系国家命运的全局性问题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承担着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功能。而且,如何建设与管理的问题成为了统治集团所面临的、维护其统治利益最根本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轨迹中得到说明。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过程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革命学说发展为国家建设与管理学说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学说,主要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其学说的根本目的,是用以指导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学说中虽然也有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论述,但由于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所决定,这方面的论述远不如革命的学说那样系统和完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到列宁主义时代,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变化。列宁根据内战已结束,阶级力量对比确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阶级矛盾已经大大缓和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和平时期国家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强调经济建设已成为主要的政治,并提出了“经济政治”的新概念。他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从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转变到强调经济方面的政治,并且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的政治,这表明了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突破性发展。但遗憾的是,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和很快卷入了世界大战的政治现实,不得不使如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任务摆在了首位。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仍以革命学说为内核。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中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的轨迹表明,随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接下来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学理论研究也应该由研究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学说为主转变为研究以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为主方面来。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

政治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最紧密地与现实相联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大现实就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前一个规律主要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后一个规律则主要是政治学研究的任务。政治学还必须在更深入的层次上研究政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政治学所要研究与解决的核心是如何运用政权进行国家建设与管理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一个国家政治学研究和发展的程度,成为了这个国家建设与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诸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的政府改革运动(有学者也称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如公共政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放松规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