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从会计的发展史可看出,会计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会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经济学科及其他二级经济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会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本文从经济现象对会计行为、会计方法的影响为研究起点,分析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经济现象对会计观念、会计方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进程在时序上保持着高度一致性,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一直以历史成本对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促进了新的交易形式、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层出不断,特别是一些难以用历史成本准确合理计量的特殊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就在历史成本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呼声中应运而生了。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创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创造了条件,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给了公允价值猛而有力的打击,致使公允价值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困境,甚至使公允价值会计一度被要求废止或暂时停用。尽管现在各界对公允价值的是非曲直所进行的激烈纷争已经平息,但是此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促使了公允价值会计自身存在的缺陷得到修补和完善。

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同时,经营预测、决策与责任考核等也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管理会计自此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中的具体体现

1.商品货币理论是确定会计对象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强调了在计算、记录时要把商品转化为价值符号,也就是将商品的价值以货币形态表示,而“这种形态变化是通过纯粹的抽象进行的”表明商品价值是以观念上的货币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货币加以衡量表示的,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这与会计中的货币

计量假设是一致的。马克思的经济学的商品货币理论为会计核算中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会计学的主要计量单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假设。

2.资本循环周转理论为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周转是资本周期性的循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周转理论是会计学中资产周转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会计学上经常运用的资产周转率指标有下面几个,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会计学上的资产周转率指标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周转公式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内容上和逻辑上都密切相关。由此可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周转理论对会计学的资产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3.固定资产损耗理论为企业折旧费用计算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固定资产损耗理论表明了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对其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另外由于固定资产因为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无形损耗会使其发生减值,因此还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当采取的方法,如马克思所说“根据它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即要用直线法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另外由于固定资产存在无形损耗,单纯依靠直线法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显然不太合理,因为不同的固定资产价值对技术进步的敏感度不大。而有些资产(如高新技术产品)则对技术进步的敏感性很大,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会对原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固定资产严重减值。因此,对此类固定资产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计提折旧,这就使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出现和运用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会计学中的会计估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产品价值理论为产品成本计算建立了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构成了会计核算中的主要内容,成本价格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构成存货项目的组成内容(即生产成本),而在利润表中则体现为主营业务成本或者销售成本项目,通过销售收入来补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马克思关于利润的计算方法也被引入了会计核算当中,由商品价值和成本价格计算出来的利润(m)在会计中表现为营业利润。在会计对企业进

行营业损益时(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沿用了马克思计算利润的思想和模式,在计算内容和模式上具体高度一致性。由此可见,产品价值理论为产品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建立了理论框架。

三、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1.对会计理论的影响。①委托代理理论。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其假设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追求个人的效用最大化,甚至有机会主义的倾向。这就导致了代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的发生。为此,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就是一系列“游戏规则”,包括三部分:决策权的分配(即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即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和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代理人报酬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正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所以代理理论被广泛用在会计的研究当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的效率特点问题。

②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产权会计理论的产生。产权是为了界定人们利用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产权会计理论在学科渊源上起源于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的交叉与融合。20世纪70~80年代产权经济学形成之后,会计研究人员广泛借鉴产权经济学的思想、概念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会计领域中所遇到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使得会计理论研究越来越经济学化。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产权价值运动过程、结果及其所体现的产权经济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可将会计的职能概括为:对产权价值运动过程及结果的反映与控制。反映是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进行的,控制则是通过会计的控制系统进行的。由于会计在反映和控制产权信息上特殊的管理作用,因此,这种产权博弈关系必会集中地反映到企业会计及其政策选择上来。③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著名会计思想家瑞查德·马蒂斯奇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转向就是转向信息经济学的应用,从此会计研究人员开始采用信息经济学的范式或信息范式来描述、解释与思考一系列会计问题。会计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原本是一种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