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媒介视角下的女性流浪命运_试析徐小斌的_羽蛇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12-25
[作者简介]张 田(1979-),女,河北北戴河人,黑龙江大学新闻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文学。
[人文经纬]
血缘媒介视角下的女性流浪命运
试析徐小斌的5羽蛇6
张 田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5羽蛇6是把人物命运的延展放在五代女性身上,并放在一百年的中国历史的变迁当中,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以血缘为媒介的五代女人生活的独特精神内涵。对其独特的象征意象以及逃离哲学加以探讨,更加关注文本的精神意蕴以及作者的女性观察视角,挖掘其深层次根源
童年经验。
[关键词]颠覆母性;象征;逃离;儿童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12(2006)03-0125-04
The Female Nomad Fate under the Blood Mediu m Angle of View
Analyzes Xu Xiao Bin /Feather Snake 0
Z HANG Tian
(Heilongjiang Universi ty,Harbin 150080,China)
Abs tract :/Feather snake 0i s del ays the character destiny puts on five generati ons of femi nine body,al so puts on i n the middle 100year Chinese history v-i ci ssitude,promulgated by the unique angle of view by the blood relationship the unique mental connotation which li ved for the medium five generation of women.Thi s article as well as runs away to i ts unique symbolic i mage to the philosophy performs to discuss,even more pays attention to the text the spirit as well as author .s female obs erves the angle of view,excavates i ts deep level root &d &d childhood experience.K ey words :Subversion motherhood;s ymbol;flee;Child field of vision
家族,作为一个整体,它隐喻文化象征秩序。一棵生命树,令人迷惑的盘根错节,它们与真实世界间有着深奥而玄妙的关系,它的枝杈就是家族成员间的纽带,而沟通的媒介就是它们血管里涌动的血液,那就是
血缘。围绕着它,有了扑朔迷离的故事,
有了徐小斌的神秘叙述。5羽蛇6讲述了五代女人的历史,跨越了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是一部女性的生命史,一部女人的/百年孤独史0。诚如徐小斌所说,五代女人的历史,给人类可怕的健忘机制提供了一种个人的备忘录。五代女人的命运符码记载在血液里,通过这一媒介传递着,在血脉的因袭中,自我复制、变异和追求。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首创了一个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术语)))媒介。/媒介即讯息0[1]
,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面对五代女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当中,徐小斌都进
行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编码操作。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媒介是使我们看到身外世界的窗口;是帮助我们领悟经历的解说员;是传递信息的站台或货车;是包括观众反馈的相互作用传播;是给予指示和方向的路标;是去伪存真的过滤器;是使我们正视自己的明镜。[2]
在解码五代女人的命运时,我们看到的是现代人的流浪命运,而女人被母亲和神双重抛弃的结果将是伴随恐惧流浪终生。如同飘零的羽毛、脱离了翅膀的羽毛,那就是/羽蛇0。她是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太阳的别称,也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她的身上同时拥有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秀美和放浪形骸的决绝。 一、羽蛇的蜕变 生命的飘零
在这个徐小斌所谓以/威顿
桑特DLA 0命
名的神奇的树枝状家族血缘图示的书写中,徐小斌积极的跨越断裂,现实的书写着羽蛇的蜕变过
)
125)2006年第3期总第88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 OMMERCE No.3,2006Serial No.88
程。一如贺桂梅所讲到的:/5羽蛇6处理了百余年的历史,却没有形成断裂,这很不容易0。5羽蛇6的想象天马行空,带给我们的是一场精神上的饕餮大餐,通过回忆、重复、梦境对现实进行/重构0形成了新的叙事结构,因而,构成了生命体验的无比真切和奇诡的想象之树。5羽蛇6的精神魔力就在于,它拥有一片沃土,那是在想象的基础上的虚构空间,它拥有着精神/彼岸0而又观照着现世/此岸0的优雅视镜,它拥有着空灵幽冥而又细腻无骨的想象空间。她的想象得益于将梦境与现实的结合。然而不论想象、梦境抑或虚构、遐想,徐小斌呈现它们的妥帖、顺畅的手法就是象征。故事讲述伊始就散发着浓郁的神秘气息,就披上了一层静谧、幽郁的面纱,而文本通过整体的意象化也使审美走向了寓言化。
羽蛇(羽),是远古时代人们对太阳的别称。太阳的形象在作家笔下没有被赋予男性,反而给了一个/身上同时有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秀美和放浪形骸的决绝0的女子,似乎注定了多舛的命运在等待着羽蛇,暗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生存中的尴尬处境和坚决反抗。决定了羽,作为这0树形0血缘脉络上的一个异己分枝,其命运不停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纠结、摇荡。羽一生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重回自己,那样才能获得自由,而前提是赎罪,原罪的压抑使她生活在恐惧当中。克尔凯郭尔在5恐惧和颤栗6中说:/恐惧是自由的可能。0这意味着要时刻在恐惧中寻找途径,才使救赎成为可能。用恐惧来保持清醒,用疼痛来减少恐惧,于是,羽总是/伤筋动骨0,总是难关重重。/只有当形象活生生地驳斥既定程序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马尔库赛5单向度的人6)。0羽在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中,寻找着生存和世界的意义。生命个体在世界的荒芜和自身的空虚中痛苦。这正是对现代人经历着的飘泊际遇、流浪命运的揭示。
波德莱尔的/荒原0让人望尽了世界的尽头,精神上的虚无带给人类的是一个毁灭的世界。羽的精神世界也不被人们认可,等待她的正是荒芜的世界、生命的尽头。她的性灵与她的生命一起,渗出皮肤、离开身体,在现世中,它不能够存活,又或者说,变成常人就等于死亡。徐小斌通过呈现自身的焦虑,呈现精神个体世界的纷乱图景来启示这种虚无,并使之获得本体论的意义。尼采说,/如果一个人有一种性格,他便有一种不断重现的经验0。本雅明引申为:/如果一个人有一种性格,他的命运便在本质上说是恒定不变的。0这意味着,他没有命运。/羽蛇象征着一种精神0,羽的死无异于精神支柱的崩塌、女性神话最彻底的瓦解,从中透露出徐小斌对文明与人性的深刻悲哀。这里,徐小斌把生命置换成生命的表达,把完整的经验置换成残缺不全的体验,这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最终,在一种绝望的反抗中把自己视为命运的同谋。
故事中远古神话精神的陨失,转换在现实的语境中,只有形形色色的逃离。金乌、箫与安小桃都穿梭在本土与异国之间,她们生活在别处,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徐小斌说, /我的逃离就是永生0。/逃离意识0一直是徐小斌创作中的主线。小说中的逃离是自我救赎式的。不论是自我放逐还是自我救赎,她们对现实世界的拒绝与反抗是同一的。正如马尔库赛所说的/大拒斥0:/对现存本身的反抗。让人和事物出场、歌唱、作响、述说的方式,即是否弃、打碎、重建他们的实际生存方式(5审美之作6)。0然而,羽选择了承受,她回来承担她的罪过,变成一个/正常人0来赎罪。原来,一直在她耳边响彻的神谕,就是要她用死亡来解脱,用毁灭自己来解脱。所以,羽回到了人世)))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来毁灭自己。这样,正如弗洛姆所说,/如果我不能创造生活,至少我总能毁灭生活。毁灭生活也使我超越了生活。0[3]
这种介于写实和虚拟之间的意象性、寓言性的表现结构具有深厚的文化诗性特征。文本的象征化、意象化、寓言化提升了故事的内在文化底蕴,使之更诗意地接近世界。在5羽蛇6里徐小斌在体味、把握世界的不同表现形态和特征的时候,对人的生存和求证或真实或梦境,更主要的是,徐小斌一直用女性的口吻涂抹追逐生存的真谛,用女性的视境串连起真实和虚幻的两级世界。这种努力让我们更好的进入到徐小斌的亦真亦幻的精神世界中,更好的体味她的感受和情怀。
二、宣泄女性命运颠覆/母性讴歌0
在再版5太阳氏族6(原名5羽蛇6)的序言当中,徐小斌引用达利对女人子宫的描述:它像火一样红,闪闪发光,喷着蓝焰,流动、温暖、粘稠
暗示了进入这部小说之门:它是关于女人人类的整个另一半的描绘和解读,关于人类母亲的神话讲述。她所关注的世界,是以女性的血缘所关联的,这种构思是对姓氏所象征的父权制社会文化秩序的挑战。对她文本的解读往往能发现故事叙述背后所隐含的声音和隐喻的主体自觉。
)
126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Journal of Harbi 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No.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