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内聚力
群体士气 群体士气是指群体整体表现出来的工作精神。 群体士气与群体凝聚力的关系:群体凝聚力 是一种内在的群体心理特征,而群体士气更 倾向于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总体而言,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士气的主要根源。 高士气群体的主要特征 P253 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 P255

群体互动过程
优良(积极)的从众行为 恶劣(消极)的从众行为 无异议的从众行为:即必要的、公认的 从众行为
群体压力产生从众行为的过程


合理辩解阶段 劝解说服阶段 攻击阶段 心理上的隔离阶段
群体压力导致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



群体成员个体的原因:群体成员的主观感受 (根本原因) 群体本身及群体环境的原因:群体规范对群 体成员的压力 具体影响因素包括:
第三章
群体与群体行为
群 体 决 策
冲 突 、 竞 争 与 合 作
群 体 人 际 关 系 及 其 处 理
群 体 压 力 与 从 众 行 为
群 体 行 为 解 释
群 体 形 成 的 动 因
群 体 发 展 的 阶 段
群 体 的 基 本 涵 义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在所有组织系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任 何后果完全承担责任,绝对必然的是一切 努力都是集体的努力,所有的成就都是集 体的成就。 ——詹姆斯.L.海因斯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影响的基本结论—2: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涉及“社会惰化”现象) 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比偶数群体更有利。(降 低决策僵局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合适的群体规模为5—7人。不适 当地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与“社会惰化”(搭便车效应) “社会惰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不如 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1+1<2) 提出:德,马克斯.瑞格尔曼,拔河实验 研究结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绩效 也会增加,但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每个群 体成员的生产率水平却降低了。(新成员的补 充降低了生产回报率)

“间断—平衡模型”
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方向 第一阶段:惯性活动 转变:中年危机—变革—新突破,转变调整 第二阶段:惯性活动 群体的最后一次会议:加快速度,完成任务 此模型适用于有明确截至日期的临时性任 务群体。

影响群体形成和保持的因素


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机会(沟通) 目标完成的可能性 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
规范: 规范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 标准和准则。 从个体来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 境下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方式的期望。 一旦群体规范被其成员认可并接受,它 们就成为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且 只需最低限度的外部控制。
规范

规范: 所有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但群体不同, 其规范也不同。 群体规范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对群体 的价值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群体绩效的提高。 规范可以来自于明确规定、事故总结、相 互协议或过去遗留(习惯)等。
地位


地位与规范:影响“规范自由度” 地位与公平:贡献与回报的一致 地位与文化:不同文化下,地位的 重要性各不相同。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影响的基本结论—1: 小群体一般比大群体的内聚力要强,小群体 更倾向于寻求一致性。 小群体比大群体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但大 群体相比较而言更有助于解决复杂和困难的 任务。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的工作满意 度将会有所下降。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是指没有明文 规定的,没有正式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 而是在其成员的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或是 为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 自然形成的群体,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联盟。 一般,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 利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非正式群体
群体行为解释
群体行为模型
群体任务(调节变量)
群体成员资源
施加于群体 的外部条件 群体结构
绩效和 群体过程 (群体活动) 满意度
外部影响 因素
内部影响 因素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组织战略 职权结构 规章制度 组织资源 员工录用情况 绩效评估与奖励体系 组织文化 工作物理环境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基本概念

群体压力:即群体规范形成后群体迫使其成员 产生顺从行为的约束力,也称从众压力。
从众行为:即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 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愿,使自己的言行与群 体标准保持一致的行为表现。 阿希实验:所罗门.阿希(Solmon Asch)


从众行为的类别

群体意见一致性程度 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 个体对群体压力的恐惧 程度 群体规模及凝聚力 个性因素 情境因素 文化因素
组织管理中 对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的应用
群体意识
——群体的心理效应和行为倾向
心理效应 群体价值观 群体凝聚力 群体责任感
群体意识
——群体的心理效应和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
——在三种群体心理效应的影响和长期作用 下,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倾向。
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致弱作用 行为趋同作用 行为遵从作用

群体类型
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划分: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发展的水平划分: ——松散群体、联合体、集体(集合体) 按群体的开放程度划分: ——开放型群体、封闭型群体 按群体成员的差异性程度划分: ——同质性群体、异质性群体



地位是他人对于个体在群体中所处位置或层 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 地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可以说“在由地 位等级构成的生活中,没有哪些方面与它无关”。 通常,地位取决于头衔、实权、能力、成就、 资历、工资等,其中一个因素的改变往往可 以引起一个人地位的改变。 在不同的群体中,地位取决于不同的因素。 地位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
群体内聚力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产生的作用: 满意度 沟通 排外 群体思维 生产率:关系复杂
群体内聚力
群体凝聚力的促进措施(建议): 缩小群体规模 鼓励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增加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 提高群体地位,并让人们感到成为群体成员并不容 易(加大加入群体难度) 激励与其他群体的竞争(外部威胁) 对群体而非成员个体进行奖励 群体拥有与外部环境分离的独立空间(与外界相对 隔离)
规范

群体规范的主要类型 按形式分: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按内容分: 绩效规范、形象规范、社交约定规范、资 源分配规范
规范

群体规范的功能

群体支柱功能:维持、巩固、发展

行为评价功能:评价、预测行为
行为约束功能:强制、群体压力、从众 行为矫正功能:“压力下个体行为的改变”


地位

群体发展的阶段
塔克曼(Tuckman)“四阶段”论
形成阶段 风暴阶段 正常化阶段 发挥作为阶段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形成期 震荡阶段——冲突期 规范化阶段——规范期 执行任务阶段——产出期 中止阶段(解体阶段)——结束期 这5个阶段并非总是依次进行,有些阶 段可同时进行,同时,群体也并非总是向 前发展,也有可能退回到前一阶段。
群体形成的动因
个体加入群体的原因


安全需要(形成力量) 地位需要(社会承认) 自尊需要(自我肯定) 归属需要(情感交流) 权力需要(权力体现) 目标实现的需要
群体的功能


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最主要的功能)
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要 沟通信息、协调人际关系、激励成员 制约个体行为
角色





角色: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群体)中占据特 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具有多面性。 角色认同:指在一种角色当中,它的态度与行为是否 一致。 角色知觉: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 角色行为的认识和了解。 角色期待:指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他人认为你应该 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角色冲突: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各种角色 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角色培训:角色的学习和进入。
角色

群体角色的种类(基本角色类型)
自我中心角色 任务角色 维护角色

角色

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
多 维 护 角 色 少
在不同的群体类型中,管理者应相应扮演不同的角色。
强化任务 与目标
人际群体 无序群体
团队群体 任务群体
大胆授权
“自我中心角色”
先任务,后 维护

任务角色

加强维护
规范

如:社会 惰化
群体互动过程

群体互动过程中的两种效应

协同效应
正向协同效应与负向协同效应

社会促进效应
即是指个体在他人面前,个体绩效水 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倾向。
群体任务
有证据表明,群体任务的复杂性 和相互依赖性会影响到群体的有 效性。群体任务是影响群体绩效 (主要是通过影响群体互动过程)的 一重要调节变量。

群体互动过程,即群体运行过程,是用于成 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处理群体决策、领导 行为、权力运作、处理冲突的沟通模式。
群体互动过程=有效的沟通+一定程度的冲突

群体互动过程

群体互动过程对群体绩效的影响
群体互动过 群体的实 = 际绩效 程的损失
群体的潜 群体互动过 + 程的收获 在绩效
群体外部 条件+群 体成员资 源+群体 结构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
人 均 效 率 边际效应递减
n
群体规模
工作群体规模应根据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不同的工作任 务,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机械化程度以及工作的不同熟练水平 的因素,决定着不同的群体应有不同的最佳人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群体内聚力

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凝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 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 是一个群体对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即: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 的向心力)

群体类型
按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划分: ——参照群体(标准/示范群体)、一般群体(普 通/实属群体) 按群体规模的大小划分: ——大型群体、小型群体 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划分: ——假设群体、实际群体

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是指有明文规定的, 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的,且组织结构确定的, 职责分配明确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个体行 为由组织目标规定,受目标制约。 一般,正式群体可分为: 命令型群体:指挥群体,决定于组织结构和行政体系 任务型群体:任务群体,决定于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 所有命令型群体均是任务型群体,但不是所有 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先导问题:
请问你心目中的 团队是怎样的?
群体的基本涵义
什么是群体?
群体(Group)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 的,由共同的需要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成员之间有直接联系与稳定交往的,且在 心理上存在一定心理依附关系的,具有集 体归属感的人群集合体。
群体的基本特征


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集合体。 群体拥有共同的目标或需要。 群体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在行为上相互 制约。 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直接接触、相互作 用。 群体成员相互依赖,是一个整体,具有群体意识和 归属感。 群体成员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 色,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具有组织性。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群体本身具有相对独立。
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的表现形式(基本类型)
自然凝聚力 工作凝聚力 领导凝聚力 情感凝聚力

群体内聚力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加入群体的难度 群体的规模 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外部的威胁(与外界的 隔离程度) 群体的绩效



群体内部的奖酬体 制 班组的组合 群体的领导方式 有效情绪认同 成员的个性特征 群体规范
群体成员资源

群体成员构成(传记特征的多样性程
度—异质性程度)


能力
人格特点(个性)
群体结构(群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它使 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的个 体行为和群体绩效。 群体的结构变量包括: 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 模、群体构成及群体内聚力程度等。 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关注角色、 地位、规范、凝聚力和规模5个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