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毕业论文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范文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范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个有点绕但又特别重要的事儿。
想象一下,你住在公寓里,或者那种有好多户人家的大楼里。
这时候啊,就涉及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了。
简单说呢,这就是一种对建筑物的特殊的权利划分。
首先得讲讲专有部分的所有权。
这就好比是你自己的小天地,比如说你买的那套房子,从墙皮里面到墙皮外面这一圈,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空间,那就是你的专有部分。
这可是你的私人领地哦,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修,想刷成粉色就刷成粉色,想在墙上挂什么奇怪的画都没人能管(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哈)。
这专有部分就像是你在这大楼里的一个小城堡,你是这个小城堡的主人,有权决定很多和这个小空间有关的事儿。
但是呢,别忘了,你这小城堡可还在大楼这个大集体里呢。
这就引出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另外一部分——共有部分的共有权。
啥是共有部分呢?比如说大楼的楼梯、电梯、走廊、屋顶,还有小区里的花园、停车场(如果是小区共用的那种)之类的。
这些地方大家都能用,不能说你一个人独占。
你想啊,如果有人把楼梯堵住,说这是他家的,那别人还怎么上下楼呢?这共有部分就是大家共享的资源,每个业主都对这些部分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有义务去维护它。
就像住在公寓里,要是电梯坏了,大家得一起商量怎么修,不能光指着一个人掏钱,因为这是大家共有的嘛。
还有一种权利叫成员权。
这是啥呢?就是你作为这个建筑物里的业主,有权利参与一些和建筑物管理有关的事儿。
比如说小区要选业主委员会啦,你就有投票权,可以选出你觉得靠谱的人来管理小区的事务。
还有关于物业费怎么收、怎么花,公共设施怎么维护和改善这些事儿,你都有发言权。
这就像是你是一个小团体的成员,你有权利对这个团体的管理发表意见。
不过呢,在实际生活中,这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也容易出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说有的业主在自己专有部分装修的时候,动静太大,把承重墙都给拆了,这可就不光是他自己小城堡的事儿了,这会影响到整个大楼的安全,损害其他业主的共有权。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房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
其中共有权是涉及纠纷最多的权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我国现行法虽然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所规定,但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许多制度都值得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客体的权属问题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
本文主要从建筑物所有权、共有权的概念及性质作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实操案例进一步针对共有权的行使进行讨论,期望能对该制度的完善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随着住宅商业化,建筑物向多层、高层发展,一栋高楼通常为众多住户所有,这种现象就是建筑物区分所有。
[i]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最近以来各个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形态。
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664条关于楼层所有权的规定开启了各国在此领域进行立法规制的先河。
[ii]在我国最早提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一权利的是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并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在第二编物权第二分编所有权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用了17个条文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
据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我国民法领域得以确认及完善。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独特的“复合物权”,与一般的不动产所有权,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一体性顾名思意,在对同一不动产的所有权进行处分时,必须将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这三项权利视为一体,同时进行处分,不可分离其一。
2.权利主体身份的多重性由于我国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采取“三元论说”,因此其权利主体的身份也具有多样性。
而在普通的物权当中,由于普通物权只由单一要素构成,则权利人只能享有单一的权利,并不能享有多重身份。
3.专有所有权的主导性由于专有权在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三种要素中占有主导地位。
因此相应的区分所有权人获得专有权的同时就取得了共有所有权及成员权。
试论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试论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摘要:近代工业化以来,各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人员涌入城市,城市土地与住宅面积的急缺催生了高层建筑物的产生和推广。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出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已经成为私人财产的重要形式,牵涉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民法典•物权编》第六章规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范的建构,既要考虑业主合法权益的保护,又要兼顾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效益,并有助于实现全体业主的自治。
本文将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专有权与专有部分、共有权与共有部分以及共同管理权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规定的合理性以及其需完善之处。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权、共有权、共同管理权、立法完善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含义和特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全称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在结构上区分为各个所有权人独自使用的部分和由多个所有权人共同使用的共同部分时,每一个所有权人享有的对其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各个所有权人之间基于建筑物的管理等共同事务而产生的管理权的结合。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以下几个特征:1、复合性。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权区管理权三项内容构成,且权利人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不同于单一的不动产所有权;2、整体性。
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权、共有权及管理权三者共为一体不可分离。
在转让、继承、抵押时,应将三者一起转让、继承、抵押;3、专有权的主导性。
在三项权利中,专有权具有主导性,具体体现在:(1)区分所有人取得专有部分所有权即取得共有权及管理权。
(2)专有部分所有权的大小决定共有权及管理权的范国。
(3) 区分所有权成立登记时,只登记专有部分所有权,而共有权及管理权并不单独登记;4. 客体的多元性。
客体包括专有部分与共有部分,而不是仅局限于其中一部分。
二、专有权立法规定及完善专有权即专有部分所有权,系空间所有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可自由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房地产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论文

房地产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论文标题: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精确区分摘要:本论文旨在对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进行详细而精确的区分。
首先,通过对房地产和建筑物的定义进行阐述,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探讨建筑物的所有权概念及其在房地产领域中的重要性。
随后,分析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不同类型和形式,包括完全所有权、部分所有权、共有所有权等,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详细解释。
最后,讨论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转让和限制条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规范和保护的措施。
引言:房地产建筑物作为重要的资产形式,其所有权的明确和保护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中,对于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区分并不总是清晰和准确的。
因此,本论文旨在对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进行详细而精确的区分,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一、房地产与建筑物的定义和区别1.1 房地产的定义和特点1.2 建筑物的定义和特点1.3 房地产与建筑物的区别和联系二、建筑物所有权的概念和重要性2.1 建筑物所有权的定义2.2 建筑物所有权在房地产领域中的重要性三、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类型和形式3.1 完全所有权3.1.1 完全所有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1.2 完全所有权的转让和限制条件3.2 部分所有权3.2.1 部分所有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2.2 部分所有权的转让和限制条件3.3 共有所有权3.3.1 共有所有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3.2 共有所有权的转让和限制条件四、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转让和限制条件4.1 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转让条件4.2 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限制条件4.3 相关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规范和保护结论:通过对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详细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概念,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所有权形式,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房地产建筑物所有权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法律环境。
关于论《物权法》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关于论《物权法》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摘要:《物权法》第一次引入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一项空白。
在这之前只有《土地登记规则》中,对业主的相关权利提供保护,但是规定的非常简单。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商品房,这方面规定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开发商、物业公司以及业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物权法》的颁布虽然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其规定还是较为粗糙。
本文就针对《物权法》中的一些问题来谈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权共有权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转换的......这是哲学中的描述,更是一个真理。
前些年十分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近一年多出现了持续低迷,各地特别是大城市的房价在不断下滑。
房地产甚至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焦点,比如原油价格、股市、经济危机成了近来我们关注的对象。
虽然房地产不再像以前这么热,新闻媒体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注,但是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基础的住房,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这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既然是基础,不管它的经济价值如何波动(那些是经济学中关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这始终都是一个我们要关注要改进要完善的领域。
但是在这里我所关注的不是房地产交易的过程,而是针对房地产中各建筑物的权利义务划分问题,专业名词就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物权法》第一次将这个概念引进我国,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商品房,无论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还是业主也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都非常的多。
关键还在与物业产权划分部分的混乱。
很多时候说不清争论的问题谁享有权利,有怎样的权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就是一个保护业主合法利益的一项专门的制度。
二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必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住房危机。
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各国政府都纷纷兴建高层建筑物。
浅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业主的共有权探析

浅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业主的共有权探析论文摘要我国《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做出了相关规定,那么作为“业主”所享有的共有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何种关系,“业主”的共有权该如何保护?本文论述了“业主”的共有权的归属、行使主体,并提出了共有权的行使原则。
论文关键词区分所有权业主共有权现代房地产发展的热潮以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形式,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的民事立法所普遍确立。
我国《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那么,什么是区分所有权?区分所有权的主体是哪些?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应如何行使及保护?等等,是笔者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共有权的归属——业主“业主”一词,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传来于香港地区,我国《物权法》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的十四条条文均使用了“业主”一词。
既然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高频率的使用了“业主”一词,那么“业主”一词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界定,与“业主”一词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合理轮廓该如何勾勒,就是民法学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房屋所有权人我国《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第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按照以上规定,拥有房屋产权登记证书的所有权人理所当然的就是我国《物权法》规定的“业主”。
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该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大体一致。
(二)非房屋所有权人的专有部分所有权人如前所述,我国《物权法》关于“业主”的表述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而《物业管理条例》的表述是“房屋所有权人”,笔者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房屋所有权”虽然大体意思相同,但是《物权法》的规定明显比《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更加准确,也更加反映了客观事实,是我国立法进步的体现。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范文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范文朋友,今天咱来唠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个挺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
想象一下,你住在一栋公寓里,这栋公寓就是一个建筑物。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呢,简单说就是这楼里的每个业主对这个建筑物所享有的一些特别的权利。
首先是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
啥叫专有部分呢?就好比你自己家那套房子,从地板到天花板,从墙这头到墙那头,这就是你的专有领地。
你可以在自己家里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想刷成啥颜色的墙就刷啥颜色,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
这就像是你在一片大森林里圈了一小块地,只有你能对这块地随心所欲,别人未经你同意可不能随便闯进来。
比如说,你要是想在客厅里放个超级大的沙发,哪怕把客厅塞得满满当当,只要你觉得舒服,这就是你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体现。
但是呢,可别以为这楼里就只有自己专有部分这么简单。
还有共有部分呢!这共有部分就像是楼里大家共用的宝藏。
像电梯,那是大家都要用的,从一楼到顶楼,不管你是住在3楼还是13楼,你都有权利使用这个电梯,这就是对共有部分的权利。
还有楼道啊,这是大家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不能被谁私自霸占。
比如说,你不能在楼道里堆满自己家的杂物,让别人都没法走路,这就是尊重共有部分所有权的一种表现。
再说说小区里的花园,那也是共有部分。
你看,春天的时候,大家都能去花园里赏花,夏天可以在花园里乘凉。
这花园可不是哪一个人的,是整个小区业主共同拥有的。
要是有业主想在花园里私自盖个小房子,那可不行,这就侵犯了其他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所有权啦。
还有屋顶呢,虽然你住在楼里的某一层,但是屋顶也是共有部分哦。
可不能有人偷偷跑到屋顶去搞个私人的小花园或者把屋顶当成自己家的储物间,这是不对的。
从管理的角度看呢,每个业主对建筑物的管理也有一定的权利。
比如说,小区要换个物业管理公司,每个业主都有发言权。
就像大家一起搭伙过日子,这个“家”怎么管理,得大家都参与讨论才行。
不能说就某几个业主说了算,把其他业主的想法都给忽略了。
而且,对于共有部分的收益,业主们也有份。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的保护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的保护一、修建物区分一切权中共有权的维护前提——识别共用局部 [1]的范围修建物区分一切权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以及现代修建技术的高度兴旺而发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不动产一切权形状,它是一项复合型权益,是对一栋楼房中专有局部的专有权、对共用局部的共有权以及因共有关系而发生的管理权的集合。
由于〝共用局部是修建物区分一切的中心重要效果〞, [2]因此,共有权是修建物区分一切权中的中心权益,但对其实际研讨的缺乏,立法维护的缺漏,使其成了修建物区分一切权中最易发作纠纷和最易遭到损害的权益。
因此,讨论共有权的维护不只要利于共有权的行使,而且也是完善其自身的需求。
〝共有权,也称‘共用局部持份权’或‘持份共有权局部’,是修建物区分一切权结构中另一重要的‘物法性’要素,其与另一‘物法性要素’即专有一切权共同构成修建物区分一切权制度的‘两个灵魂’——共异性灵魂与独自性灵魂。
共有权,指修建物区分一切权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之规则,对区分一切修建物之共用局部所享有的占有、运用及收益的权益。
〞 [3]因此,共用局部作为共有权的客体,成为共有权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决议了共有权的范围和性质,从某种水平上说,正确识别共用局部的范围,是共有权合理行使并得以有效维护的关键。
(一)共用局部的识别形式和范围确实定——比拟法视野的调查如何识别共用局部,确定其范围,各国、各地域立法有不同的规则。
总的来看,主要有三种典型的识别形式,即一是扫除式,二是罗列式,三是扫除与推定、罗列相结合式。
1.扫除式扫除式的识别形式,即以为修建物专有局部以外的局部为共用局部,典型的立法例为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域。
日本现行的«修建物区分一切权法»第2条第4项规则,共用局部为〝修建物的专有局部以外的局部、修建物的不属于专有局部的隶属物落第四条第(二)款规则的成为共用局部的隶属修建物〞;第4条规则:〝共用局部〞即指〝经过数个专有局部之走廊,楼梯及其他结构上供区分一切权人全体或局部共用的修建物局部。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的保护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的保护一、本文概述背景介绍:可以简要介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以及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高层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普及使得业主共有权的问题日益凸显。
指出业主共有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位业主的切身利益。
问题阐述:接着,指出当前业主共有权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共有部分的管理不善、维修资金的不当使用、业主之间权益的冲突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研究目的:阐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政策以及社会管理等手段,加强对业主共有权的保护,以实现公平、合理、高效的共有部分管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研究方法:简述本文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法律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以期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业主共有权的保护问题。
文章结构:概述文章的基本结构,介绍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和主要内容,使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概念及其特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主体对同一建筑物中的不同部分分别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同时对建筑物的共用部分享有共有权的一种特殊的所有权形态。
这种所有权形式在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中非常普遍,它涉及到业主对个人所有部分的专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对共同事务的管理权。
复合性: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仅仅是单一的所有权形式,它包含了专有权、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三大部分。
专有权针对的是业主个人独立拥有的房屋空间,共有权则涉及建筑物的公共部分和设施,而共同管理权则是业主对整个建筑物管理事务的参与权。
相对独立性:尽管业主对建筑物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但每个业主的专有权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每个业主都有权独立使用、收益、处分自己的专有部分,而不受其他业主的干涉。
不可分割性:建筑物的共有部分对于所有业主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业主都不能要求将共有部分进行物理上的分割。
共有部分的维护和管理需要所有业主共同参与和协商。
论文: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摘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而受到关注,涉及区分所有权的纠纷不断增加,我国《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亦作出了专门规定。
本文拟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实务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与相邻权的关系等方面,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区分所有权特征实务相邻权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在学说上有“一元论说”、“二元论说”、“新一元论说”及“三元论说”。
其中,“三元论说”反映和代表了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国《物权法》第70条采取“三元论说”,根据该条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所有人共同拥有一栋多层建筑物时,各个所有人对其在构造上和使用上具有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专有部分)所享有的专有权和对供全体或部分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共有权,以及基于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共同事务而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
简言之,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的结合。
(一)专有所有权专有所有权,指区分所有人对专有部分所享有的权利。
理论及实务上大多数都认为,专有部分是“具有构造上和使用上的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
所谓构造上的独立性,是指一专有部分与其它专有部分或共用部分由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分隔开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用上的独立性,则指一专有部分具有满足区分所有人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机能,以能否单独使用及有无独立的经济效用为判断基准,并以区分的明确性、间隔性、通行直接性、专用设备的存在及共用设备的不存在为考察因素。
(二)共有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共有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建筑物的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共有权具有以下属性:1.不可分割性。
根据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共有部分具有不可分割性。
浅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doc

浅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您好!如果您已经在我们网站注册过,请直接输入您的会员代码和密码登录。
如果未注册过请。
会员登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近代各国物权法上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权利。
在我国,虽然早已存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事实,但我国法律一直未确认这一概念。
新颁布的《物权法》采纳了这一概念,是对我国传统物权理论的突破,这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业主权利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的界定关于什么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我国采取的是三元论说。
《物权法》第七十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由此可以将建筑物区所有权的概念概括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将一栋建筑物在结构上区分为由各个所有人(这里称业主)独自使用的专用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的对其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和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持分,以及成员权的三位一体的复合物权。
事实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当是包含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所有权和成员权这三项权能的复合物权,其中,专有所有权是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是依附于专有所有权而存在的,区分所有人取得专有所有权,自然就应取得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
区分所有权人转让其专有部分时,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被认为一并转让。
总之,这三项权能不可分割,如果作为继承或处分的标的,应将三者视为一体。
因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是指数人区分一建筑物时,对各自的专有部分有单独所有权,并就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共用部分,除另有约定外,按一定比例享有共有所有权,并基于区分所有人之间的团体关系而拥有成员权,上述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的总称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由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密度加大,牵涉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权的头关系增多,由此而引发的争端和矛盾也层出不穷,为此讨论共有权也更加有其现实意义,所以本文不对专有权和成员权进行讨论,而只对共有权作一些探讨。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摘要:建筑物所有权是指对建筑物和土地的全部权利,在物权法中被认为是一种绝对权利,但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情况下建筑物的所有权是共有的。
共有权是指建筑物实际上属于多个所有者,共有权的准确定义和适用是建立在正确定义建筑物的具体范围和所有权成立的基础上的。
本文首先简述了建筑物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随后深入探讨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包括定义、形成和转移,最后结合实践案例提出解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的合理可行方案。
关键词:建筑物所有权,共有权,区分所有权,范围,成立,转移一、建筑物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建筑物所有权是指对建筑物和土地的全部权利,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处理权和处分权等。
建筑物所有权是物权法中的一种绝对权利,具有不可分割性、排他性、继承性和可质押性等特点。
建筑物所有权的表现形式包括房屋产权证、土地证、不动产权证等。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共有权是指建筑物实际上属于多个所有者,共有权的准确定义和适用是建立在正确定义建筑物的具体范围和所有权成立的基础上的。
1.共有权的定义共有权是指建筑物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者,每个共有人享有共有物的权利和义务。
共有权是凭借多种方式形成的,包括遗产、分家、继承等。
在共有权形成过程中,应当尽量充分发掘共有权权利、义务、变更等方面的规则,如共有权的协议约定、共有权的债权、债务、权利变更等等。
2.共有权的形成共有权的形成可以通过遗产、分家、继承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还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1)遗产遗产指在建筑物所有者去世后留下的财产,遗产应当通过法律规定的途径进行继承。
在继承过程中如若在建筑物范围内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继承人,由于每个继承人都应当成为共有人。
(2)分家分家指在家庭财产共有制条件下,家庭成员通过协商、划分共有财产的过程,而建筑物在此过程中通常成为共有财产,从而构成共有权。
(3)继承继承是指建筑物所有权通过继承者享有继承权而形成的共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理论研究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理论研究摘要: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设立是不动产物权中的一种重要民事法律制度,而共有权更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尽管该制度已在相关立法中做出了规定,但规定较为笼统,不利于实践中的操作。
故本文从共有权的基本理论引入,在此基础上,分析共有权在客体、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理解和经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权;法律救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对不动产的实际效用和经济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施的好坏影响着交易秩序,纵观现行法对该制度尤其是对建筑物区分共有权(下文未特别说明均简称“区分共有权”)的规定,原则性较强,较为分散,基于其特殊性,易产生歧义,实务中审判人员很难依具体条文作出裁判,影响法的适用性,鉴于此,必须厘清区分共有权的相关理论,使区分所有权制度发挥其应有功能。
一、区分共用权概述没有共有部分就没有共有权,区分共有权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处于核心地位,指区分所有权人依照法律或规约的规定,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及一定限制的处分权利。
①区分共有权具有自身独特性,体现在:共有权人数量及身份的复合性;客体范围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不得随意请求共有部分及对专有权变动的附随性。
关于区分共有权的性质,有共同共有说、按份共有说、总有说、新型共有说四种。
共同共有说强调共有部分所有权由全体权利人不按份额地享有,同时对于潜在份额,不能随意请求分割。
按份共有指数人按其应有部分,对权利客体共同享有所有权。
总有说认为,成员和非法人团体形成共有关系;权利人依法行使自己对共有部分的权利,但这里的共有跟一般的按份共有不同。
王利明提出的新型共有说,是与传统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都不相同的一种新的共有方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常采取法定共有的方式,且与专有部分不能被分割。
本文采新型共有说。
共同共有说没有明确共有部分的收益、管理费分配规则,无论采均分还是均摊都会对其中一方不公,不符私法的制定目的。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问题研究》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问题研究》一、引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现代城市居住权的重要体现,涉及到了众多法律问题。
其中,共有权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仅关系到业主的权益保护,还涉及到物业管理的有效性和社区的和谐稳定。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问题,分析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一栋建筑物被分割成多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的业主对其所拥有的单元享有专有所有权,同时对建筑物的共用部分享有共有权。
这种权利结构体现了现代城市居住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共有权问题的现状及分析(一)现状目前,建筑物共有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有部分的权属不清,导致业主之间的权益冲突;二是共有部分的维护和管理不善,影响业主的居住体验;三是共有权的转让和继承规定不够明确,给业主带来困扰。
(二)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共有权的权属和管理存在漏洞;二是物业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不明确,影响共有部分的维护和管理;三是业主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足,导致共有权问题的产生和扩大。
四、共有权问题的解决路径(一)完善法律法规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共有部分的权属、管理和维护责任。
同时,对共有权的转让和继承做出明确规定,以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物业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物业管理机构应承担起共有部分的维护和管理责任。
其职责和权力应明确规定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
(三)加强业主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业主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和管理共有部分。
可以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等组织,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案例分析以某小区的共有权问题为例,该小区的共有部分包括电梯、楼道、绿化等。
由于权属不清和管理不善,导致业主之间的矛盾频发。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物业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加强业主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等措施,该小区的共有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试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保护

试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保护摘要:在城市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成为一项相当重要的物权制度,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共有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核心,但对其立法保护的缺漏,监管困难,使其成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最易产生纠纷和最易受到侵害的权利。
本文试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在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侵权,探讨业主共有权保护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权;侵权;保护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概念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实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首次在法条中确定。
《物权法》第六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的容。
业主的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业主对建筑物内属于自己的住宅、经营性用房、车库、摊位等专有部分,可以直接占有、使用,也可以依法出租、出借、抵押或出售,获取收益,即业主享有的专有权。
其次,业主在法律对专有部分以外楼房中的走廊、楼梯、外墙面、水箱、水电气管线等共有部分,对小区内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用房、会所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共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且对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即业主享有的共有权。
第三,业主有权对共用部位与公共设备设施的使用、收益、维护等事项通过参加和组织业主大会的形式进行管理,即业主享有对共有部分共同管理权。
2生活实际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共有权的侵害2.1非所有人侵害共有权2.1.1开放商侵害共有权开放商在销售宣传阶段,着力宣传房屋公摊小、绿化面积大,配套设施齐全等,以促进其商品房的销售。
在前期预售目标实现后,开发商往往调整公摊比例,减少绿化,缩减配套设施等。
在前期物业管理阶段,由于此时业主管理委员会尚未达到成立条件,业主往往处于弱者地位,其权利易于受到侵害。
开发商往往把管理权交给自己设立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或是开发商的关系企业,或是开发商拼凑起来的不具有管理资质的企业,开发商实际上占据了物业小区管理权,从而把小区作为自己一个永久和稳定的营利工具,利用其优势地位向业主收取高额管理费和维修准备金,并将业主缴纳的管理费和维修准备金及产生的利息等挪作他用或窃为己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制度研究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制度研究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其所有权的归属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建筑物的所有权可由一个人或若干个人共同拥有,因此,共有权制度就应运而生,对建筑物所有权归属进行规范。
一、共有权制度的定义共有权制度是指,对于一栋建筑,其所有权可以由多个人拥有,成为建筑物的共有人,每个共有人在相应的共有份额上拥有建筑物的所有权。
共有人之间可以行使共有权,协商共同管理和处置建筑物。
二、共有权制度的应用共有权制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房地产交易中,在拍卖、赠与、继承等过程中,若多个人同时享有建筑物所有权,则适用共有权制度。
共有权制度还可以应用于分租、分售、分拆等情形。
三、共有权制度的优缺点优点:共有权制度可以让多人共享建筑物资产,节约了成本。
同时,多名共有人可以共同协商和管理建筑物,让其规划、使用、维护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管理。
缺点:共有权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
由于共有人数量较多,协商管理工作较复杂,往往存在共有人心态不一致、难以达成共识、使用冲突等问题。
共有权制度对法院保护也较少,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市场流通性差等问题。
四、共有权制度的案例1. 北京某住宅小区该小区由40多户住户共有,协商一致建造所需设施,如储藏室、垃圾房、花园等。
同时,他们建立了小区管理委员会,减轻物业公司的管理压力。
该小区的共有权制度得到了住户的普遍认可。
2. 上海市某商业中心该商业中心由多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拥有,难以得到共有人的管理和维护。
因为不同共有人间管理极难达成共识,建筑物闲置不用,导致市场流通性差。
3. 广州某新建楼盘对于该新建楼盘,产权分属于多位业主。
出现一些业主恶意损坏公共设施,占用公共面积等行为,导致共有权制度应用的意义降低。
综上所述,共有权制度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应用,但需要注意管理方面的难点,合理规划制度运转的流程,同时在法律层面得到更严谨的支持,保障其景气组成。
此外,在运用共有权制度时,也需要考虑到占有、管理、维护权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各共有人在共同所有权下的权利平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研究

问题提出
3、共有权的管理与维护:如何确定共有部分的管理和维护责任?共有部分出 现损坏或故障时如何处理?
问题提出
4、共有权的法律责任:共有权人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1、共有权的性质和范围
1、共有权的性质和范围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为按份共有。按份共有 人对共有部分按照份额享有所有权,但各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完全相同。因 此,共有权的范围应明确界定,以便各共有人对共有部分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 相应的义务。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概念和特 征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概念和特征
建筑物区分所有是指业主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 分,并对每个区分享有单独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概念和特征
1、独立性:每个业主对自己的区分享有独立的产权,可以自由使用、转让或 抵押。
谢谢观看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业主的宣传教育,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促进业主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五、结论
五、结论
建筑物区分所有中的共有权问题是保障业主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通过制定 详细的管理规约、加强业主自治管理、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 可以有效地解决共有权问题,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共有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共有权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具体来说,如果共有权人未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使用、维护、管理共有 部分,造成其他共有人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如果共有部分 出现损坏或故障,共有权人未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修复或维修费用的,也应 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房地产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论文

房地产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论文本文旨在探讨房地产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问题。
在房地产领域中,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该论题的主题和目的,并阐述研究的重要性和背景。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的是在一个房地产项目中,对于多个建筑物之间的所有权划分和界定。
这个问题涉及到建筑物之间的功能、独立性和共同利益等方面的考量。
准确划分建筑物的所有权对于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交易和维护起着关键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和复杂性,确定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常常面临挑战。
这可能导致产权纠纷、不明确的责任界定以及项目管理上的困难。
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借鉴相关法律和案例,并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综合。
通过对房地产领域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的研究,可以提供相关实践中的建议,并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讨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此问题,我们有望为房地产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见解。
总之,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房地产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问题,探讨相关理论和实践,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解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我们可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支持。
建筑物在房地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和特定的性质。
以下将对建筑物的法律定义进行解释,并介绍建筑物在房地产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建筑物的法律定义建筑物是指人类为了居住、工作、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而建造的物体。
它可以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工厂、仓库、公共设施等各种类型。
建筑物的定义是根据其实际用途和结构来确定的,通常由法律或相关法规进行明确规定。
建筑物在房地产中的性质在房地产中,建筑物具有独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所有权指的是对建筑物的最高权利,包括对建筑物的拥有、支配和处分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我国2007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是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护身符,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虽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相对不成熟。
因此,本文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概述入手,阐述了共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最后尝试着分析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立法缺陷及完善。
目录
关键词:建筑物,所有权,共有权 (3)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概述 (3)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概念 (3)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性质 (4)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特征 (4)
1、主体的复杂性 (4)
2、客体不可分割性 (4)
3、内容的复合性 (5)
4、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5)
二、共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5)
(一)权利 (5)
1、使用权 (5)
2、收益权 (5)
3、修缮改良权 (5)
(二)义务 (6)
1、合理使用义务 (6)
2、费用分担义务 (6)
3、合理注意并维持现状的义务 (6)
三、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立法缺陷及完善 (6)
(一)我国现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立法模式 (6)
(二)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之立法缺陷 (7)
1、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的立法技术不成熟 (7)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的相关概念界定不明确 (7)
3、建筑物区分共有部分范围的界定缺乏可操作性 (7)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客体的立法完善建议 (8)
1、完善立法技术,采用单行法立法模式,明晰推定方式 (8)
2、明确界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客体的有关概念 (8)
3、明晰建筑物区分共有部分的界定范围 (8)
参考文献 (8)
关键词:建筑物,所有权,共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是近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发展的结晶之一。
该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制度,自古代法上萌芽,于 19 世纪初叶被法律所确定,至二战后得到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法律制度。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包含专有权、区分共有权和成员权的复合权利,其中共有权在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概述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概念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不断完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不动产所有权的形态。
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普遍发展成为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但各国立法规定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名称却并不相同。
德国称为“住宅所有权”,法国称为“住宅分层所有权”,意大利、英国及美国法上称为“公寓所有权”,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己经使用了“业主”一词,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理解,更是为了保持立法称谓的统一,应称之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我国《物权法》同样使用了这一称谓。
①
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认识经历了一元论说、二元论说、新一元论说、三元论说四个阶段。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持三元论说的观点。
(以下简称我国《物权法》)我国《物权法》第七十条规定:业务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可见,我国《物权法》主张三元论说,即建筑物成员权、专有权和共有权构成了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内涵。
《物权法》确定这一学说能更明确地将建筑区分所有权的本质属性展现出来,我国《物权法》采三元论说准确反映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根本属性,也能更充分地维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正当利益。
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所有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区分所有建筑物之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共有所有权可以为全体区分所有权人拥有,也可以为部分区分所有权人拥有。
具体来说,共有指的是某项财产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权利主体共同拥有所有权,例如,两人共同拥有一处房产或一辆汽车等。
我国法律将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类型,物权法根据这一基调完成了“共有”立法。
但是,学术界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在一般共有中并没有见到区分建筑物的共有的踪影,尽管其具有共有属性,这性质的共有却被包含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那一部分
①崔建远:《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的具体考察》,法律科学,2008 年第3 期,第2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