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私学的发展及孔孟的教育思想(2015年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孔子、孟子、荀子的生平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 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孟子一生推崇孔子,以 儒家正统自居,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 派。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孟子》 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今山 西省南部)人,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曾游历 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对战 国末期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乃至对中国古 代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现存《荀子》 一书,共32篇,是研究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著 名弟子有韩非、李斯。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一)“不治而议论”,待遇优厚 (二)学术平等、自由辩论。 (三)游学自由,自愿择师。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不同 土地国有与土地私有,奴隶主贵族与新型地主 及士阶层。 (二)施教对象不同 (三)教育内容与方式不同 六艺与百家之学;固定的场所、设备、 制度与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设备简单 (四)管理制度不同 学在官府与学在四方。
学校教育的目标既然在于“明人伦”,那么 所培养的学生自然就是仁义贤德之人了。这样的 人,再进一步修炼,就能成就孟轲所称许的顶天 立地的“大丈夫”。
(三)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 各种治术人才,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 之士。 “贤能”之士就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擅长治理国 政的各级官吏。 荀子将儒者分为三个等级:“俗儒”、“雅儒”和 “大儒”。“大儒”是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
《礼》,又称《仪礼》、《礼经》或《士礼》,是 西周、春秋时期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各 种典礼节仪的汇编,计十七篇,传为孔子订定,以 教弟子。 除《仪礼》外,还有《周礼》和《礼记》,合称“三 礼”。它们都记载了孔子有关礼的大量传述。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教育,他的学说因而被后人称为 “礼教”。“立于礼”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克己”才能“复礼”。
(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1. 认为,教育与经济密切相关,要使教育获得成 功,必须首先注意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 《论语〃子路》载孔子答冉有问,“庶—富—教” 三部曲。 2. 在政治与教育的关系上,更注重教育的优先地 位。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 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 子〃尽心上》





《乐》与《诗》关系最为紧密。分而言之,“乐” 指曲调,“诗”指歌词。 孔子认为教育应从学“诗”开始,以激发情感和意 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最后学“乐”, 以形成其性格。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这就是将乐与礼并列为治国安民的两大法宝。 “仁”是沟通礼教和乐教的共同原则。
战国之时,养士之风大盛。公室如鲁穆公、 魏文侯、齐威王、齐宣王、梁惠王等人均 纳士。 私门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 黄歇、信陵君魏无忌、吕不韦等人皆养食 客数千。

封建时代官学制度的萌芽。 稷下学宫的历史条件: 田氏代齐,养士之风, 远离战争,经济发达,临淄繁荣。

稷下学宫的性质:国家养士机构,私学联 合体。
“有教无类”“举贤”“学而优则仕” (一)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代贤人,以担当领导 国家的重任。 “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 圣”。君子、贤士、圣人都具有全知全能、尽善尽 美、功德相济的特点。
(二)孟子认为,自夏以来的学校教育传统,其
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遵循“人伦”关系的仁义 之士。 孟子认为“人伦”是人的本质属性。包 含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
3. 学思结合 如果说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 的矛盾。那么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 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启发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鼓励、提倡积极思考。 主张必须“思”与“学”结合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 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现代教学论仍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何者为主的 争论。孔子认为,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 以发展智力统帅知识的掌握,比较妥当。 他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 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 启发式教育的最终成功,要由“行”来作检验。


3. 身体力行 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主张“敏于 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 其行”。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做不到就不 要说大话,放空炮。 衡量人才不能“听其言而信其 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4. 改过迁善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 则无惮改”,“不贰过”。

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与他要讲授的基本内容有 关。仁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强制灌输是与仁爱的 情感直接抵触的。孔子信奉处世原则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也就是道德修养的自律和自觉原则。
2. 因材施教 要使启发式具有针对性,产生实效,首先就要明了 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才能志趣。 “由也果”(仲由果敢)、“赐也达”(端木赐通 达)、“求也艺”(冉求多才)、“柴也愚”(高 柴愚笨)、“参也鲁”(曾参迟钝)、“师也辟” (颛孙师偏激)、“由也喭”(仲由鲁莽) 在熟悉和了解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后,孔子就能有 的放矢地运用各种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求 知精神,并达到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效果。 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他的答复竟截然相反, 就是根据两个人特点不一样,“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书》,又名《尚书》,古代右史所掌诏令文告等 文献资料,为上古以来的文书,上、尚音同,故名。 现今流传下来的为28篇。《尚书·吕刑》中有关于西 周刑罚的记载。 《易》,又名《周易》、《易经》。讲事物变化, 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易》是高 深的学问,孔子晚年始熟读精研,所以他只是传授 少数弟子。
1. 存心寡欲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 子存之”。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保 存“良心”,扩展“善端”。这一教育宗旨 就决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养式”的。 孟子认为存养和发展善端的障碍来自人的欲 望,主张以“寡欲”的方式来存养本心。欲 多则善少,欲少则善存。

2. 知耻改过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就会做出不 义的事来,做了坏事,如果知道羞耻改过, 就会恢复本来的善性,所以“人不可以无 耻”。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过则勿惮改” 的思想,进一步指出“闻过则喜”“见善 则迁”。


教育对经济、政治发生作用,需要通过人这一中介 过程,所以儒家学派都十分重视教育与人性的关系。 孔子的性近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的性善论。 善端、良知、良能。 荀子的性恶论。“性伪分”、“性伪和”、“化性 起伪”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虽在人性问题上立论不同,但 其目标一致,就是承认教育在保存、改造、提升人 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秦时期私学的发展 及孔孟的教育思想
1、学校萌芽的条件及最早的学校。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3、六艺的教育内容。 5、官学衰落的原因。 4、西周时期教育的特点。
原因及条件: 1、官学废弛,“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学术的 下移。 2、 社会变革,诸侯争霸,人才及文教需求更为强烈。 士阶层的崛起。 3、 孔子、墨子为代表,聚徒讲学 创办私学。 中国教育史上学术平民化的开端。 4、战国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的展开,促进了私 学的进一步发展。

2. 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 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 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矛盾,首 先要“求诸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要求 学生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见贤思齐焉,见 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德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着约束 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才是道 德修养高的标志。“克己复礼为仁”。
各诸侯国的统治集团为了扩张势力,维护并巩固自 身的地位,迫切需要网罗一批能干的人才为己效 劳,这就使用人原则,由以往的“亲亲”转
向“贤贤”,不仅“选士”以择才,而且 “养士”以备才。
统治者既为养士而竞争(公室私门竞相招贤 纳士),自由民又为争取成为士而竞争, 这在客观上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 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士,需要接 受相应的教育。然而,当时官学已经衰落, 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私学就应运而生了。




《春秋》,孔子根据《鲁春秋》整理而成的中国第 一部编年史。 六经教育偏于文,但孔子并未完全抛弃“六艺”传 统中的“射”与“御”。他的弟子冉求、樊迟都精 通军事。 由于孔子要培养的是经世的政才,所以科学技术与 生产劳动之类的教育内容就被忽略甚至排斥。


孟子不以规范、成形的六艺、六经为具体教育内容, 而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均为“养气”的原料。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六经教育,又根据时代的需要有 所改造和选择。 如果说,孔子以“仁”的观念改造了“礼”,那么 荀子则赋予“礼”以“法”的新内容。


《诗》,分《风》、《雅》、《颂》三类。 《风》包括十五国的民歌,反映人民劳动和爱情生 活,揭露当时上层社会的黑暗和混乱,统治集团对 人民的压迫、剥削。 《雅》是贵族文人在学习民间歌曲后抒发思想感情 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祖时所用的乐歌。 诗,相传经孔子删定,共三百零五篇。中国封建社 会历来视其为以美育为主,兼及德育、智育的综合 性教科书。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 “孝”为基础的。“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 范和仪节,“仁”是这些准则、规范和仪节所包含的 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是“爱人”或“忠恕”。 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1. 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 的动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志于道”,并且 要达到“乐道”的境界。 解决立志乐道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 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小不忍,则乱大谋。”“欲 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志于道,而耻 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孔子、孟子、荀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 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者。大约自30岁左右,开始私人讲学,生平 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 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论语》 20篇是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 孔子门徒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和六经。六艺是继承周 代的传统,六经则是孔子的首创,作为这两者的核 心是礼、乐。 礼、乐既为教材(经籍),又成科目,推广言之, 则六经设教既久,也成了六种科目。这就造成了后 世以“六经”之名代“六艺”的状况。 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
孔子“启发”式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孟子“存养”式 荀子“积渐”式


1. 启发诱导 孔子教育方法的最基本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师的主 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 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十分 有害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按照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 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 发,谓达其词。” 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 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 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