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

外抒情散文——情趣与理趣

教材篇目《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单元目标

1.积累识记本单元重要词语。

2.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欣赏散文景物描写的语言。

3.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欣赏散文的抒情手法。

4.了解选做题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题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

目标3、4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字音

煤屑xiâ悄悄qiāo悄然qiǎo

独处chǔ踱步duï曲折qū

曲调qǔn袅娜niǎo霎时shà

刹那chà颤动chàn颤栗zhàn

脉脉mî脉搏mài参差cēn

倩影qiàn瞥见piē涸辙hã

婆娑pï薄暮bï薄纱báo

山坳ào黝黑yǒu船舶bï

糟粕pî停泊bï湖泊pō

湖沼zhǎo

二、字形

tíngtíng婷婷(亭亭)玉立点zhuì缀

chuî辍学拾duo掇流xiâ泻

xiâ泄密水xiâ泄不通lǒng笼罩

葱lïng茏和xiã谐xiã胁迫

无精打cǎi采五cǎi彩缤纷xī嬉闹

裙jū裾前jù倨后恭龙盘虎jù踞

diàn惦记diān惦量pãi陪衬

pãi赔礼tí啼唱谛dì听

dì缔造sī嘶叫sī厮打

sī撕扯应接不xiá暇闻名xiá暇迩

白璧无xiá瑕蹒shān跚

shān shān姗姗来迟深suì邃

三、近义词

1.安静·宁静

(1)安静的夜晚,有飞虫的低鸣。(×)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情趣·情致

(1)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这套家具颇有怀旧情致。(√)

3.萧瑟·萧索

(1)萧瑟的秋风又一次勾起我无限的乡思……(√)

(2)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衰弱·衰落

(1)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2)一个强大帝国就这样衰落了,渐渐走向末路。(√)

5.受用·消受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夜色茫茫,夏虫低唱,我消受着这难得的安宁。(×)

四、熟语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畏路途遥远。例:我们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不能自已:多表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控制。例: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例: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例: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例:人都有缺点,哪能十全十美呢?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五、素材集成

1.《荷塘月色》素材与话题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提示: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美。出去郊游,那“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素洁美,那“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蓄朦胧美,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明丽鲜艳美,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活泼稚气美,那“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繁荣之美,那“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清爽明朗美定会使你心旷神怡。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朱自清具有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才得以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本素材适用“多彩的美”、“美在发现”、“精神家园”等话题。

(2)作者朱自清,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3)提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浴血奋战。汉代使节苏武为保民族气节,被“徙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仍然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宋末名将文天祥面对元军,身处“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而视“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其正气震古烁今;销烟英雄林则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强音;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巾帼不让须眉,为家为国“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本素材适用于“做人”“民族气节”“修养”等话题。

2.《故都的秋》素材与话题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提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事一物都有其魅力,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本素材适用于“感悟生活”“人生体验”“心灵空间”等话题。

3.《囚绿记》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向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向原来的方向。

提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本素材适用于“自然的智慧”“不屈”等话题。

4.艾青《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提示:这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本诗中的海洋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海洋,更多的是人类生活的海洋,在诗人笔下,“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本素材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灵活运用。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考点解读】

该考点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是指作者依托文本所阐明的观点态度,这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也是阅读者要把握的重点。

在把握这一考点时,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句段,对关键词句的信息筛选,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做出评价。

“对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是对作品的审美判断。要求阅读者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在把握这一考点时,要抓住作品的形象,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形象的内涵,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生活内容,通过具体词句来体会作品的感情抒发。

考点设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设题紧紧依托文本主旨,具有明确的设问指向;

②设题有一定的材料区间,往往从文章的关键句段提取问题;

③“审美取向”是指文章的审美主张,这也靠对文本词句的信息的提取和内涵的把握。【考题例析】

(2011·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血的故事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