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药事管理

3.8.1药品管理

一、指标意义

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药物管理,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保障药学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试行)(2018年版)>>、<<卫生院能力标准(试行)(2018年版)>>制定本指南。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效果,影响药品质量因素众多,故严格把控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质量。

二、指标说明

3.8.1-C-1 设立与本机构相匹配的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并有相应工作制度可执行。

3.8.1-C-2 机构内部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并执行到位。

3.8.1-C-3 机构内部采购疫苗的流通、储存、领发、登记及使用等各环节符合有关规定。

3.8.1-C-4 机构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应相符。

3.8.1-C-5 机构内部使用的中药饮片相关管理制度健全,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符合相关规定

3.8.1-C-6 机构内部有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有关规定并执行。

3.8.1-B-1 机构内部实行药品采购、贮存、供应计算机管理,数据可追源。

3.8.1-B-2 机构应根据平时药品用量金额评估药品储备情况,药品储备适宜,与二、三级医院用药相衔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3.8.1-A-1:机构内部应对药品管理持续改进有成效,药品供应、质量和数量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评价方法

(一)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观察。

(二)查阅资料,包括:

1、药事管理组织制度、架构图,中心主任或分管主任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长,每年就医院用药问题召开四次以上会议,并有会议记录。

2、查看药品采购供应、储存制度,实行数量管理,每季度有盘点记录,账物相符,药品采购、供应实行信息化话管理,库存量、周转率符合相关规定。

3、疫苗管理制度,有流通记录、采购记录、使用记录。

4、中药饮片管理制度齐全,使用符合规定,煎煮药物制度完善,操作规范,记录完整。

5、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比例达到相关要求。

6、有持续改进措施与改进记录并有成效。

四、评价工具

五、参考文献

[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

[2]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5〕52号)

3.8.2临床用药

一、指标意义

为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根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制定本指南。

临床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书、指南及临床路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

二、指标说明

3.8.2-C-1 机构内部应对药品有遴选制度、处方集、临床路径。

3.8.2-C-2 机构内部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管理细则,分级管理目录,培训、考核、处方权限管理符合要求。

3.8.2-B-1 制定符合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管理制度、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抗菌药物管理监督有管理机制。

3.8.2-B-2 机构内部药品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以满足临床需要为第一原则,有信息监控系统,超说明书用药按照相关要求规定管理,并有干预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3.8.2-A-1 机构职能部门对临床药物应用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有干预措施、记录和改进措施。

三、评价方法

(一)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观察。

(二)查阅资料,包括:

1、抗菌药物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核记录。

2.职能部门有监测记录,有持续改性措施和记录。

四、评价工具

药品管理评价结果记录表

五、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国卫办医发﹝2015〕)

[2]《处方管理办法》(2006年卫生部第53号令)

3.8.3处方管理

一、指标意义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防治疾病需要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是药剂调配,发药的书面依据;药品消耗及经济金额的原始资料,又是追查医疗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因此处方具有法律,技术上和经济上等多方面的意义。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制定本指南。

二、指标说明

3.8.3-C-1 制定本机构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具有可操作性,严格处方权管理,要培训、考核、签字盖章在相关部门有留样。

3.8.3-C-2 制定机构内部处方点评制度。

3.8.3-C-3 每月根据点评制度,机构职能部门至少抽查50张门急诊处方(含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

3.8.3-B-1 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本机构的质量考核目标并执行,并有相应奖惩措施。

3.8.3-B-2 机构职能部门应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有记录可查可追溯。

3.8.3-A-1 机构要提供案例来证实平时管理有点评结果,并根据点评结果有奖惩记录,有改进措施并持续改进确有成效。

三、评价方法

(一)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观察。

(二)查阅资料,包括:

1.处方点评结果、奖惩记录、质量考核书。

2.持续改进案例。

四、评价工具

药品管理评价结果记录表

五、参考文献

[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一、指标意义

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害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药品是把双刃剑,上市前虽然有临床研究,但一些意外的、未知的、发生率低的不良反应只有在上市后大面积使用中才能发现。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蔓延和扩大,同时发现某种不良反应可能会成为新的治疗作用,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工作者对不良反应的警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二、指标说明

3.8.4-C-1 机构内部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

3.8.4-C-2 机构内部相关人员应按规定配合用药情况监测,并记录在案。

3.8.4-C-3 应有本机构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并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8.4-B-1 机构内部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奖惩措施,并有记录。

3.8.4-B-2 机构内部应有相关信息监控系统或纸质台账

3.8.4-A-1 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能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并有整改措施。

三、评价方法

(一)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观察。

(二)查阅资料,包括:

1、药品不良反应组织、制度、病程记录、护理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表、报表分析总结、奖惩记录。

2.有持续改进措施与记录,并有成效。

四、评价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