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突触后电位(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抑制性

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其导致突触后膜对Cl的渗透性增加,以及由Cl流入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的作用下超极化,从而减少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其机制是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打开突触后膜上的配体门控CI通道,导致CI流入和突触后膜超极化。

功能

(1)突触前膜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Cl流入引起的;

(2)递质通过胞吐作用以囊泡形式释放;

(3)IPSP是当地潜力,而不是行动潜力;

(4)IPSP是由突触后膜离子渗透性的变化引起的,与突触前膜无关。

机制

突触后膜在递质的作用下超极化,从而减少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其机理是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打开突触后膜上的配体门控CI通道,导致CI 流入和突触后膜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可能与突触后膜中K +通道的打开或Na +和Ca2 +通道的关闭有关。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简称为EPSP。它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引起

的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膜电位的变化。当去极化超过阈值时,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

在猫脊髓运动神经元中,通过刺激对应于Ia组的向心纤维而产生的EPSP在1 1.5毫秒内达到峰值,然后指数函数降低,并在10-20毫秒内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此时,在化学递质的作用下,膜对Na +和K +血浆的渗透性增加(主要是Na +),这导致Na +流入和局部去极化电位。该电流称为突触后电流,结果膜电位发生变化,即产生EPSP。发射器的作用(即离子渗透率的增加)将在大约1毫秒内结束,然后EPSP将根据膜的电时间常数而消失。对应于此化学传递的EPSP,发生电传递的EPSP是因为突触前纤维的动作电流通过电张力的组合流向突触后神经元,并且其时间过程大致对应于动作电位的时间过程。

特点:(1)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是由Ca2 +流入引起的;(2)递质通过胞吐作用以囊泡形式释放;(3)EPSP是局部潜力,而不是行动潜力;(4)EPSP是由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引起的,与突触前膜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