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与态度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的和看法,是个体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的信念。
价值,是指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的大小,亦即是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
1、价值观的类型
价值观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包括许多成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分,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观不同。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在《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类型的价值取向: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这一理论影响很大,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等人据此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量和研究价值观。下面是六种价值观取向的人的特点。(P47)
经济型:具有务实的特点,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理论型:具有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
审美型: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社会型: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价值,利他和注重人文关怀。
权力型: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宗教型: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和整体,相信神话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2、价值观辨析
价值观辨析就是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
任何信念态度等价值要变成某个人的价值,必须符合这一过程的七个标准,否则将不可能成为他的价值观。拉斯等人研究认为,完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第一,选择
(1)自由选择:只有在自由的选择中,才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行事,被迫的选择是无法使这种价值整合到他的价值体系中的。
(2)从多种可能中选择:提供多种可能让学生选择,有利有弊学生对选择的分析思考。(3)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即对各种选择都作出理论的因果分析、反复衡量利弊后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个人在意志、情感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受到考验。
第二,珍视
(4)珍视与爱护:珍惜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能有这种理性选择而自豪充溢,看作是自己内在能力的表现和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5)确认:即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肯定这种选择,并乐意公开与别人分享而不会因这种选择而感到羞愧。
第三,行动
(6)依据选择行动:即鼓励学生把信奉的价值观付诸于行动,指导行动,使行动反映出所选择的价值取向。
(7)反复地行动:即鼓励学生反复坚定地把价值观付诸行动,使之成为某种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二.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的特点。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有一定的对象。
稳定性:态度具有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包括:
①认知成分:个体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态度具有情绪作用与动机作用。态度与行为紧密相联。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1、态度与品德
通过对态度与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性的,有时我们甚至难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例如,说某学生有尊老的品德,这里所说的品德也是指这个学生遇到老人时作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我们也可称为尊老的态度。
但是,态度与品德这两个概念仍有区别。第一,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D.K.Krathwohl)和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手册Ⅱ:情感领域》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重视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receiving),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老师宣讲雷锋精神;反应(responding),即超出单纯注意的一种行动,如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向雷锋学习的活动;评价(valuing),即行动后获得满意感,赋予行动以价值,并显示出坚定性,如学生刻苦学习新的写作类型;组织(organization),即价值标准的组织,通过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相互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达到性格化的高水平;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即价值性格化。上述价值内化的五级水平,也就是态度变化发展的水平,只有价值内化到最高级水平的态度,也就是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方有可能称为品德。幼儿由于价值内化水平低,尚未具有价值标准,所以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如常常损坏别人的东西或讲假话,不应视为品德的表现,只能看作态度的表现。第二,涉及的范畴有别。在诸如对祖国、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对事物、对事件以及对人、对己的等等态度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并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例如,某学生做作业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我们可以说这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而不应说他品德不良。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2.态度的形成
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凯尔曼,61)
1、服从(顺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2、同化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3、内化阶段: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