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的使用现状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
・综述・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的使用现状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李宏田刘建蒙
儿童行为问题(childhoodbehavioralproblem)指儿童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包括内向性行为问题和外向性行为问题Ll・2|。
内向性行为问题指影响儿童内部心理特征而非外部环境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退缩、焦虑和抑郁等;外向性行为问题反映儿童对外部环境的消极反应,表现为外显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攻击、多动和违纪等【3’引。
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工具之一",61。
本文对CBCL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CBCL介绍
CBCL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homasAchenbach博士,其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
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CBCL由单纯以儿童青少年(2一18岁)为评价对象逐步过渡到以儿童青少年为主,涵盖全人群(1.5~90岁以上)的Achenbach心理行为问题评价体系(achenbachsystemofempiri—caUybasedassessment,ASEBA)。
1.ASEBA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J:
(1)20世纪60年代初一60年代末。
ASEBA基本概念、方法及理论的形成期,也是ASEBA应用于测量实践、培训和科学研究的初探期;Achenbach于1965年首次在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做了有关ASE-BA的科研报告,并于1966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发表了首篇ASEBA研究专著。
(2)20世纪60年代末一20世纪末。
ASEBA概念、方法及理论的完善期,也是相关量表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Achen.bach与耶鲁儿童研究中心MelvinLewis博士合作,致力于把ASEBA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实践,为CBCL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Achenbach于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
通讯作者:捌建蒙(Email:liujm@pku.edu.cn)
1974年和1982年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第1版和第2版中对ASEBA概念架构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CraigEdelbrock博士合作,于1983年编著了首部CBC叭~18父母版使用手册,随后相继予1986、1987和1992年编著了CBCL教师版(teacher,sreportform,TRF)、青少年自评版(youthreportform,YSF)和学龄前儿童使用手册。
研究表明CBCL父母版、教师版和青少年自评版各自效度和信度均较高,但不同评价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评价仅中度相关,这也提示不同评价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评价的角度不全一致,任一评价均不可能作为金标准而替代其他评价。
为增加不同评价者评价结果的可比性,Achenbach于1991年对CBC肼~18父母版、教师版和青少年自评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修订,并归纳出8个跨评价者综合征(cross—in-formantsyndromes),每个综合征所含量表条目因评价者不同而略有差异,并依据全美代表性研究资料给出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评价者相关的常模,随后Achenbach于1992年和1997年将跨评价者比较量表扩展到CBCL/2~3父母版和照顾者一教师报告表(Caregiver-TeacherReportForm,C-TRF)o除CBCL父母、教师和青少年自评版外,Achenbach于1986年和1990年创立了直接观察记录表(directobserva—tionform。
DOF)和儿童青少年半结构式临床面谈表(semistrue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childrenandado—lescents,SCICA)。
(3)2l世纪初至今。
ASEBA评价体系的成熟期和计算机化阶段。
(堇)Achenbaeh于2000年与布林茅尔学院LeslieRescorla博士合作,将CBCL/2~3父母版和C-TRF扩展为1.5—5岁用表,增加了语言发育调查表(1anguagedevelopmentsurvey,LDS),并编著了学龄前儿童ASEBA使用手册。
②Achen—bach与Rescoda博士合作于2001年和2007年编著了学龄儿童新版ASEBA使用手册(包括CBCL/6~18,TRF/6一18和YSR/11一18)及学龄儿童跨文化评价使用手册(含不同文化背景的常模)。
Achen-
万方数据
bach与McConaughy博士合作于2001年和2004年编著了SCICA/6~18和TOF/2~18使用手册。
(要)Achenbach与Rescorla博士合作于2003年编著了成人(18—59岁)自评量表(adultself-report,ASR)和成人行为问题检核表(adultbehaviorchecklist.ABCL)使用手册,并给出了相应的美国常模。
(蓟Achenbach与Newhouse博士合作于2004年编著了老年(60~90岁以上)自评量表(olderadultself-report,ASR)和老年行为问题检核表(olderadultbe.haviorchecklist,ABCL)使用手册,并给出了相应的美国常模。
⑤为方便ASEBA评价系统的使用,Achenbach将ASEBA量表进行了计算机化,编制了测量数据管理(assessmentdatamanager,ADM)软件。
最新版ADM9.0于2010年3月发布,涵盖1.5—90岁以上人群全部量表以及1.5一18岁人群的跨文化评价量表和与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DSM)相关联的评价量表。
⑥网络版ASEBA量表于2002年研发成功。
用户可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和打印1.5~90岁以上人群的全部量表,请求和接收已填写完毕的量表,测评和输出被调查者诊断结果,以及下载和输出调查数据至ADM软件存储。
2.ASEBA评价体系的特点pJ:
(1)与DSM诊断和分类体系密切相关。
ASE—BA评价体系创立的初衷即要克服DSM诊断和分类体系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划分过于概括的缺点,提供更为详细的分类方法。
随着DSM诊断和分类体系的逐步完善,ASEBA评价体系在保留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可同时获得DSM诊断体系所具备的诊断分类的评分。
(2)跨文化应用。
ASEBA评价体系除可以提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应综合征的诊断外,还可给出相应综合征的评分,便于跨文化比较研究。
ASEBA评价体系至今已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应用该评价体系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7个,已发表论文及其他各类出版物达6000多篇(种),其中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论文和出版物有l900余篇(种)。
此外,ASEBA评价体系已授权给近40个国家和地区,如挪威、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等。
(3)适用于随访研究。
ASEBA评价体系适用范围1.5~90岁以上人群,不同年龄阶段的量表所含因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便于纵向随访研究使用。
・59・
(4)计算机化程度高。
ASEBA评价体系具备完善的数据采集管理软件,并实现了调查、回收、诊断和输出的网络化操作,便于开展调查和实施培训。
3.ASEBA评价体系的中国化:
ASEBA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的时间及其使用情况滞后于台湾和香港地区,且仅局限于部分CBCL量表。
CBCL名3版父母评价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人中国,在中国22个城市进行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制定了中国城市儿童各年龄性别组城市常模哺】,但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未见报道∽】。
苏林雁等一’101于1996年对CBCL-83版父母评价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评价,报告了湖南地区常模,随后又报告了CBCL.9l版父母和教师评价表湖南地区常模。
有研究1997年报告了cBCL-9l版青少年自评表信度和效度结果,唐光政等【llJ2005年报告了该量表成都市区常模。
刘灵等L12’于2003年报告了CBCL/2~3岁组全国常模。
进入21世纪以来,ASEBA评价体系对CBCL量表适用年龄范围及量表维度进行了改进,但国内未见新版CBCL量表的有关报道。
4.CBCL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判定方法:
尽管不同版本的CBCL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判定标准略有差异,但基本遵循以下原则【13’17J。
(1)因子行为。
因子分高于常模临床界值,即第98百分位数(P98),判定儿童因子行为异常;因子分大于等于常模高危界值,即第95百分位数(P95),但小于等于全国常模P98,判定儿童因子行为高危;因子分低于常模P95,判定儿童因子行为正常;
(2)内向性得分。
内向性行为所含因子的条目得分之和,但不累计;
(3)外向性得分。
外向性行为所含因子的条目得分之和,但不累计;
(4)内向性问题和外向性问题。
内向性得分低于常模高危界值(P84),判定儿童内向性问题正常;内向性得分大于等于P94,但小于等于常模临床界值(P90),判定儿童属高危内向性问题;内向性得分高于P90,判定儿童属临床内向性问题;外向性问题的判定方法同内向性问题;
(5)行为问题。
任一因子行为异常,即判定儿童有行为问题。
二、儿童行为问题研究现况
1.国外研究现况:
自1958年RemaLapouse等首次开展儿童行为
万方数据
-60・
问题大规模现场研究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在发达国家逐渐引起关注,Brandenburg等¨41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儿童中重度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在14%一20%之间。
・1999年英国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发现DSM.IV诊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9.5%,另有2.1%的儿童被归为非DSM—IV所含类别的其他心理行为问题¨8|。
Costello等¨9J1993年对美国加州北部11个村1420名儿童用CBCL筛查并对高危及部分非高危儿童开展为期3—7年的随访研究,儿童满16岁时结束随访并用DSM一Ⅳ进行诊断,结果发现9~16岁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3个月内平均发生率13.3%,从开始随访至2000年随访结束,36.7%的儿童至少1次被诊断为某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1995年在澳大利亚、中国、波多黎各、瑞典等12个国家开展CBCL跨文化研究发现:波多黎各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最高,瑞典最低;各国之间行为问题总分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外向性行为问题得分男童高于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女童高于男童‘驯。
2.国内研究现况:
国内1985年报告北京城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8.3%[211;1989年全国22省市4—16岁儿童及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9%,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13.4%,女童12.5%IS];1996年山东地区6—1l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0.4%,男童12.5%,女童8.3%[z2j;2001年浙江6—12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9.9%,农村儿童发生率12.8%,城镇儿童发生率7.7%【刀o;2006年深圳市宝安区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3.5%ⅢJ,同年也有学者报告深圳市罗湖区4.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9%Ⅲ1;2006年12一16岁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41.3%,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6%汹】。
以上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变化不大,但近几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增加;总行为问题和外向性行为发生率男童高于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发生率女童高于男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苗族)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偏高。
造成行为问题发生率波动范围较大的原因除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行为问题发生率不同外,还可能受所选量表、诊断标准及调查者的影响。
国内采用CBCL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现况研究尚有不足。
(1)不同研究所用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标准不一[13I。
如有研究定义某因子儿童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标准即判定该儿童有行为问题悼7I,也有研究定义某因子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和/或行为问题总分超过美国常模即判断有行为问题旧引,还有研究定义某因子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和/或行为问题总分大于该研究第90百分位数即判断有行为问题‘281;
(2)全国常模仅局限于因子行为。
因1989年全国常模缺少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及行为问题总分常模,故目前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多局限于各因子行为问题,内向性和外向性行为问题研究很少涉及;
(3)农村儿童行为问题诊断参考城市常模。
农村儿童各因子行为问题诊断标准仍参考1989年城市儿童全国常模。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今后若引入新版ASEBA诊断体系,在量表可行性评价初期应加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注重抽样人群的代表性,并给出统一的判定标准。
3.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儿童青少年所面临内部和外部压力增加∞J,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而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与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社会功能及精神疾患密切相关。
有研究者采用CBCL量表对601名儿童4岁和12岁时行为问题研究发现部分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会持续到青春期前,外向性行为问题稳定性高于内向性行为问题[30I,国内学者也指出儿童早期外向性行为问题为对后期的学业、行为和同伴关系以及成人期的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311;Copeland等【32】通过对l420名儿童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会增加成年期犯罪发生风险;有研究者通过对1580名1983年时完成CBCL测试的4一16岁儿童14年后的情绪和焦虑问题研究发现,4一16岁时焦虑、抑郁和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能够预测成年期情绪问题,社会能力得分和外向性行为问题得分能够预测成年期焦虑问题【3引。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研究,对于了解儿童行为问现状及确定高危人群及早干预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l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3):192.196.
“2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67-668.
3UuJ.Childhoodexternalizingbehavior:theoryandimplications
“[J].JChildAdolescPsychiatrNuts,2004。
17(3):93-103.
4忻仁娥.儿童行为问题概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J].1993,8(6):330-332.
●15忻仁娥.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评估工具.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
“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26.
6PetotD.PetotJM,AcheubachTM.Behavioralandemotionalprob-
~lemsofAlgerianehildm'nandadolescentsasreportedbyparents
[J].EurChildAdolesePsychiatry,2008,17(4):200-208.
7Achenbach,TM.TheASEBAApproach[EB/OL].http://www.aseba.。
rg/index.html.
238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
“调查.防治和Achenbae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
精神医学,1992。
4(1):47-55.
~9苏林雁,李雪荣,万国斌,等.Achenbaeh儿童行为量表的湖南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24-28.
一10苏林雁,李雪荣,罗学荣,等.Aehenbach儿童行为黄表的再标准化及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67-69.
~Il唐光政,郭兰婷.黄霄竹.Aehenbaeh青少年自评量表问题部分成都市区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19(3):183.186.
一12刘灵,吴立云,姚凯南.2—3岁幼儿行为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6):377-379.
13都萍,闫亚琼.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界定标准分析
一[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45446.
14BrandenburgNA,FriedmanRM,SilverSE.Theepidemiologyof。
”
childhoodpsychiatricdisorders:pr州al∞cefindingsfromm-cent
studies[J].JAmAcadChildAdolesePsychiatry,1990,29(1):
76.83.
气l15KeileyMK,BatesJE,DodgeKA,eta1.Across-domaingrowtha-
一nalysis:externalizingandinternalizingbehadorsduring8yearsof
childhood[J].JAbnormChildPsychol,2000,28(2):161-179.
一16KrcesM,Ka班AC,SteyaertJ,eta1.Alongitudinalcommunitystudy:dopsychoeociMriskfactomandchildbehaviorchecklist
∞o瑚at5
yearsofagepredictpsychiatricdiagnosesatalater
age
~
[J]?JAmAcadChildAdolesePsychiatry,2002,41(8):955・963.
17SiuAFY.APrevalenceStudyonInternalizingProblems
Among
Pri-
marySchoolChildrenin
HongKong[J].JournalofChildandFami-
lyStudies.2008。
17(16):779-790.
18FordT,Goodm&nR,MeltzecH.TheBritishChildandAdolescent
・6l・
MentalHealthSurvey1999:theprevalenceofDSM—IVdisorders[J].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3,42(10):1203・
1211.
Cestello口,MustilloS,ErkanliA。
eta1.Prevalenceanddevelop-mentofpsychiatricdisorders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J].ArchGenPsychiatry,2003,60(8):837-844.
CrijnellAA,AchenbachTM,VerhulstFC.Comparisonsofprob-lemsreportedbyparentsofchildrenin12cultures:totalproblems,externalifing。
andinternalizing[J].JAmAeadChildAdolesePsy-chiatry。
1997,36(9):1269—1277.
王玉凤。
沈渔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3):104・110.
LiuX,KuritaH,GuoC,eta1.Prevalenceandriskfactomofbe-
havioralandemotionalproblems
among
Chinesechildrenaged6throughllyears[J】.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1999,38(6):708-715.
章殷捷,叶文宣,章月影,等.浙江省苍南县城乡儿童行为问题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36-738.
魏煌忠,刘华,曾玉云。
等.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索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56-3958.
龚建华.深圳市城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因素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95-96.
徐为民,唐久来,吴德,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2(11):852-853.
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等.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488-489.
都萍,秦桂秀,国亚琼,等.太原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122—124.
周克庸.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加大的原因[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15-18.
AnselmiL,BarrceFC,TeodoroML,eta1.Continuityofbehadomlandemotionalproblemsfrompre・schoolyearstoprc-adolescenceinadevelopingcountry[J].JChildPsycholPsychiatry,2008,49(5):499-507.
蔡春风,周宗奎.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66-72.
CopelandWE,Miller-JohnsonS,KeclerG,eta1.Childhoodpay—
chiatricdisordersand
young
adultcrime:a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study[J].AmJPsychiatry。
2007.164(11):1668-1675.
RozaSJ,HofstraMB,vandecEndeJ,eta1.Stablepredictionofmoodandanxietydisordersbasedonbehavioralandemotionalprob-lemsinchildhood:a14・yearfollow—upduringchildhood,adoles・e.ence,andyoungadulthood[J].AmJPsychiatry,2003,160(12):2116-2121.
(收稿口期:2009.10.19)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