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记叙文教案篇一【训练目的】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述方法。
【写作指导】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
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
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
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
“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
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
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
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
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
”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
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八母亲莫言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八母亲莫言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mother Mo Yan记叙文阅读集锦之三十八母亲莫言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言运用是指人们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特定意义,并产生相应交际效果的活动,这种活动具体表现为交际双方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即表达和理解等活动。
本教案根据语言运用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初中语文_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指导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2、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复习重点: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时间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叙文答题也有方法和技巧,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把钥匙,去开启记叙文阅读的大门。
下面我们先梳理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要点。
二、梳理记叙文知识要点: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3.描写方法坏境描写:自然坏境、社会坏境4.表现手法:对比、象征、衬托、伏笔、照应、铺垫、设置悬念、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动静结合等5.记叙文常用的8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三、考点透视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一下三个方面来寻找记叙文的答题方法。
考点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二:分析段落的作用考点三:分析文章的语言四、考点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师:这类题几乎每年都考,这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记叙文写了什么人,叙述什么事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接触到的题型有哪些?(学生发言)【命题角度】(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那几件事。
(3)概括或补全故事情节。
师:下面我们做一下2015年的中考题,归纳一下这类题的答题方法。
幻灯片出示【典例解析一】2015年青岛中考题17.文章围绕“老头子的固定电话”主要写了6件事,请结合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师:同学们,先看文中的示例,是抓住哪几方面来概括事件的?(学生发言:明确人物,概括事件要明确载体,写出事件的结果)学生组织答案,教师予以点评。
答题技巧:1.明对象。
明确事件的主要人物。
2.概内容。
概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经过、结果。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阅读方法与技巧4.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与分析5. 记叙文中的情节安排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记叙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1)记叙文中人物描写与分析;(2)记叙文中情节安排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4.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记叙文,讲解人物描写与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记叙文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概述《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对象:初中语文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分析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导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
(2)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
2. 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线索,如时间、空间、人物、情感等。
(2)学会通过划分层次、归纳总结等方法,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情节梳理的方法。
第二课时:3. 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题。
(2)培养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重要细节,如人物性格、情节转折等。
(3)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概括给定故事的情节。
4.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如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分析能力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分析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用于分析和练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二:记叙文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二:记叙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记叙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
2.培养学生善于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学语言,加深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话语表达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
2.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怎么从一篇记叙文中提取出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三、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记叙文通常是围绕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个景点来展开的,同时在记叙中穿插了作者的感想、思考和表达。
其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行文条理清晰,让人容易接受和理解。
记叙文适合多种场合使用,比如写故事、写旅游、写生活、写人物等。
2.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开头、情节发展、高潮和结尾。
在这个结构里,开头起到引入故事情节的作用,情节发展是故事中的主体部分,高潮是故事的精华部分,结尾则是对故事的总结和点睛。
3.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要理解一篇记叙文的意图,关键在于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中去探究它所代表的道德情感和思想。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表现出来的行事准则、道德观念以及对人生的把握,来认识作者的意图。
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教师要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记叙文”有一定的预期。
2.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在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时,教师要通过一些例子和故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比如《聪明的一休》、《小蝌蚪找妈妈》等。
3.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教师要通过一些例子和故事让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可以选择一篇短小精干的记叙文来进行解析,比如《小狗的坚持》。
4.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一个记叙文中提取出作者的意图。
比如,《海上花瓶》这篇文章,让学生通过个人的理解和感悟来写出文章的主旨。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与筛选4. 记叙文阅读策略分享5. 经典记叙文阅读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使用的策略。
5. 练习:提供经典记叙文供学生练习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课外记叙文,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3.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阅读: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七、记叙文阅读技巧1.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主题。
2. 细致阅读: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3. 分析人物: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 解读通过预判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八、课堂练习1. 片段阅读:让学生阅读记叙文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4.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记叙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分析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
3. 讲解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教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一篇记叙文,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和辅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教学内容,如诗歌、散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4、线索及作用: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描写: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按角度分:正面、侧面按风格分:白描、细描抒情:直接、间接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 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和作用教学设计记叙的顺序和作用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画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品质更鲜明,插叙设计说明:1.版面设计要求:字体:宋体五号字。
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均为2cm。
2.框架:提供的样案仅为参考,可加入学校和个人特色,但总体框架不应改变。
一、引入回顾几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羚羊木雕》《智取生辰纲》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篇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标出起止段。
(一)《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句子理解》教学设计
瞻前顾后,细心推敲——中考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理解【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阅读跟教科书难易相当的现代文。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作用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 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中作者观点、情感态度4.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品味语言,分析写作特色,领悟作品内涵【命题方式】目前以简答题形式出现,提问方式一般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近年来,语文学考命题形式的转变较大,不排除此类题型在未来的考试中会出现变式,在教学设计中体现。
中考梳理题目年份句子理解该句在文中位置、作用手法、技巧关键词《还乡记》2024年未考《一桌人生》2023年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出卖了他。
第⑫段表现人物性格拟人“出卖”《你是排长我是兵》2022年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我像一只即将放飞的雏鹰,对未来的世界心驰神往。
第⑦段承上启下比喻“雏鹰”《红条绒布衫》2021年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
第14段结尾收束全文比喻“鼻子酸酸的”“模糊”《时光的往事》2020年我是草原河岸边的一株小草,是旭日的光线把小草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使它像一棵树。
第⑨段倒数第二段主旨句比喻“小草”“旭日的光线”【学情分析】以我校九年级情况为例,句子理解题5分的题目得2-3分是常态,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只是从内容概括和主旨答题,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如关键词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的结构作用。
Unit 2 Never Give Up 记叙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Unit 2 Never Give Up 记叙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吴双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5年第06期一、教材分析Unit 2的阅读课以“Never Give Up”为内容,是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节课不仅延续了前一个单元的成功话题,更将此话题进一步深入讨论,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无论谁想获得成功都要有永不放弃的态度。
本课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而且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记叙文,根据此文的特点,结合本篇记叙文的内容,以思维导图为载体进行阅读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互助合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检验其对所读文章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生将已有的认知形式与文本信息联系起来并彼此匹配时,就能理解材料的内容。
八年级学生在阅读需求和动机上略有差异,但对于阅读材料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来讲,基础差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幽默、动漫;基础好的学生则对人物传记、历史地理类书籍更感兴趣。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理解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①知识目标:学习本课重要的单词optimistic,determined,self-confident,pushy,blindness,happiness,challenging,理解文章意义;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通过阅读进行篇章结构的梳理,并能够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②能力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思维导图,整体阅读,研读,问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多媒体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③情感目标:教导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知难而上,用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自己。
④教学重点:阅读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掌握阅读策略,明确文章结构。
⑤教学难点:通过合作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检验其对所读文章的理解。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8篇)记叙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了解常见题型,能够运用解题方法规范答题。
复习过程:一、导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类问题。
二、明确复习依据(一)中考回放1、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作简要赏析。
(3分)——2014《五猖会》第21题2、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3分)——2015《寒冷的冬夜》第20题3、从选文第⑤段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2016《骆驼祥子节选》第20题4、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2017《至深至纯师生情》第19题5、从选文第④ ⑤ 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2018《回忆齐白石先生》第18题从这五年的中考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人物形象分析类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分值相当大。
(二)《语文课程标准》、河北省初中语文考试说明: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1 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明确复习目标四、方法探究:首先我们结合学过的课文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说出选段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以及判断依据。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勤劳能干依据:母亲每天早晨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具体事件。
⑴(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初中语文_智解记叙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根据课标要求,阅读分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大板块,而恰恰相反阅读就如一只老虎雄踞着试卷的大半个江山,而这又是学生最不擅长的,这一届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欠缺,知识量比较贫乏,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都处于底层,所以对阅读试题比较茫然。
在教学设计中,我对本节课做了如下设计:一:用一句歌词:“天边飘来几个字——那都不是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引导让学生回忆记叙文的知识点,查补缺漏,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总结归纳记叙文以一种什么形式出题,怎么呈现在试卷里,并列出记叙文做题的技巧,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四:由于记叙文复习内容较多,虽然本课的重难点都要有所针对性,都要做到突破,所以就结合最近两年的菏泽中考试题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智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化难为易,水到渠成,让学生分条掌握。
我把这些技巧分摊在各个问题之中,让学生结合试题先自主学习,然后归纳出做题格式及做题技巧。
五:总结、赠言。
学情分析阅读就如一只老虎雄踞着试卷的大半个江山,而这又是学生最不擅长的,这一届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欠缺,知识量比较贫乏,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都处于底层,所以对阅读试题比较茫然。
在教学设计中,我对学情做了如下分析:首先是让学生回忆记叙文的知识点,查补缺漏,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就记叙文以一种什么形式出题,怎么呈现在试卷里,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由于记叙文复习内容较多,虽然本课的重难点都要有所针对性,都要做到突破,所以就结合最近两年的菏泽中考试题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智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化难为易,水到渠成,让学生分条掌握。
效果分析这节课下来,感觉还算不错,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所预设的问题,能让学生对记叙文知识有所了解,并能结合试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但是还是有很多缺点,现对本节课做出如下效果分析:首先:让学生回忆记叙文知识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对记叙文知识了解甚少,这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关联。
记叙文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记叙文的特点和要素
特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叙人物、事件等来反映生活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把握主旨大 意
英语阅读技巧
精读:深入理解文章,分析语言特 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查读:根据问题查找相关信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泛读:广泛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 词汇量
教学策略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已有的知 识,为新知识的 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策略:采用 讲解、示范、小 组讨论、案例分 析等多种教学方 法,帮助学生理 解记叙文的特点
和阅读技巧。
指导学生实践: 设计阅读任务, 让学生在实际阅 读中运用所学知 识,提高阅读能 力和阅读速度。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原因:学生阅读能力不足,词汇 量不够
改进措施:加强词汇教学,增加 阅读训练和指导
原因: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 性
改进措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增加 课堂互动和趣味性
确定下一步教学设计的目标和计划
反思教学目标:是 否达到预期的教学 效果,有哪些需要 改进的地方
练习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 忆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巩固练习
内容:通过练习题 巩固所学知识
目的:加深学生对 记叙文的理解和记 忆
形式:选择题、填 空题、问答题等
难度: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教学目 标设置
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呈现文本,指导阅读 小组讨论,分享理解 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记叙文英语阅读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材料 选择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和情节性的材料 选择具有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材料 选择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材料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一)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中考即将到来,各科的复习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其中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
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阅读,而记叙文阅读则是其中的重头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记叙文阅读,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
2. 熟悉文中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3. 了解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过程1. 学生预习在课前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其次,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2. 教师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选择一个篇目展开讲解。
首先,要介绍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的过程;然后,分别讲解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加深学生对这些人物的理解;最后,重点分析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如何营造出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3. 学生互动在教师介绍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篇目,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感受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然后再与同桌或整个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4. 练习评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题型进行训练和评估。
例如,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写作题等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分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更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中考做好语文复习铺垫。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对记叙文进行梳理和概括。
4.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 快速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3. 记叙文梳理和概括的策略。
4. 练习和反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记叙文,引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让学生明白记叙文是如何构建故事情节的。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记叙文为例,展示如何快速阅读并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和概括。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捕捉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对记叙文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概括。
3.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4.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记叙文的基本要素、阅读方法和梳理概括策略。
2. 记叙文素材: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的记叙文文本。
3. 评价工具:用于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4. 辅助材料:如笔记本、文具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关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2、理解2016中考记叙文考点和答题方法技巧。
3、掌握记叙文阅读的一般方法、考点,并提高学生记叙文阅读和答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记叙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和考点,理解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及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介绍: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重点和学生常见疑难问题。
同学回忆: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人称、记叙的顺序。
二、活动一:中考真题解析
河北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解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三段“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提取概括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的格式:“XX”写出了XX,表现了XX的XX,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细读第五段,这段文字中的“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舒服”“顺心”“他的希望更大”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人,意思对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把握,《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据此解答破灭的过程,即“三落”.
答案:
(1)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进城后没过一次生日;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车是自己的心血,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答出一方面给1分,意思对即可)(2)①“整整”突出时间之长,“凑”表明钱是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准确地表现了祥子这一百块钱来之不易.
②“哆嗦”“几乎要哭出来”,既表现了祥子对买到新车的激动欣喜,又表现了三年来拉车攒钱的辛酸.
(意思对即可)
(3)有理想,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只答出“对生活充满希望”也给3分,意思对即可)
(4)祥子用三年时间攒钱购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准备再买车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后来,为虎妞办丧事,被迫卖掉了虎妞为他买的车子.(答出一方面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意思对即可)【点评】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三、活动二.模拟演练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同乡会争执(东京初识);(2)故土重逢(叙旧)(3)学校共事(绍兴共事,辅助鲁迅教学)
2、欲扬先抑(1分)作用:(1)为下文写两人不释前嫌埋下伏笔;(1分)
(2)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愤命运起了重要的作用。
(1分)
3、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斜视”。
(2分)突出范爱冷峻、沉着、怪僻的性格特征。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
”(2分)突出范爱农孤独、倔强的性格特征。
(2分)
四、小结:考点、技法点拨和答题格式
考点一: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
技法点拨: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或句子,把“原话”变成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提炼核心。
考点二:词语的理解赏析。
技法点拨:赏析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要结合语境体会词语表现的事物特征,人物心情、性格。
或从修辞、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一词意思是…(这里指…),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人物(事物)的特征,或人物的性格、心情。
考点三:分析评价人物
技法点拨:(1)要把人物放到具体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2)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分析。
答题格式:某段(句)运用…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真实细腻)地描写出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考点四:分析写作手法及作用
技法点拨: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铺垫、欲扬先抑、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五、作业:总复习176页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