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五章 信息组织集成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它不仅是一部新型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同 时也是一部完整的《中图法》(含《资料法》) 和一部完整的《汉语主题词表》,并且从内容到 形式都为之一新,其质量胜过原先二表,可独立 用于分类标引、检索和主题标引检索。全表约 1500 万字,共二卷6 个分册,分为三大部分:编 制和使用说明;分类号— • —主题词对应表(第一卷共2 册);主题词—— 分类号对应表(第二卷共4 册)。
与此同时,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1969 年,英国艾奇逊(J.Aitchison )等编制出 世界上第一部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分面叙词 表》。
我国对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研究实际上是从80 年 代起步的。首先是国内的一批学者介绍引进国外分 类主题一体化成果,如侯汉清在“分类法与主题法 结合的成功尝试——分面叙词表”一文中首次对艾 奇逊的《分面叙词表》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介绍。 此后,分类主题一体化研究成为图书情报界讨论的 热点,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不仅探讨了我国分类 主题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理论问题,而且讨 论了编制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技术性问题。1983 年,熊兴成编制了《常规武器工业分面叙词表》, 这是我国图书情报界编制的第一部一体化词表。
•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与国外出版的分类法—— 叙词表对照索引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 前者在分类号之下附带着类名、注释,在主题词 之下附带着注释和各种参照,是一部结构完整、 功能完备的分类表和主题表;而后者除分类号和 主题词外不带其他任何成份,只是一个查词查类 的索引。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整体功能是大于《中 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之和的,原因 在于其通过对应标引和编辑加工,使两者 实现了先组语言和后组语言的兼容、分类 语言和主题语言的兼容以及结构、语义等 方面的兼容。(特殊功能见书171页)
到目前为止,我国陆续编制、出版了10 余部一 体化词表,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分面叙词 表,如《社会科学检索词表》、《农业科学叙词 表》、《教育分面叙词表》等;另一种是分类表— —叙词表对照索引,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中国法医学类与医学主题词表对照索引》等;第 三种是集成词表,如《中图法R 类与医学主题词表 (Mesh)中医药学主题对应表》等。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前景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不仅可以视为一部以主题词作注释的 新版《中图法》,一部拥有新的范畴索引并经过全面增补 修订的《汉语主题词表》,以及一部新的《中图法》相关 索引,而且还具有以下功能:(1)可通过标引数据的转 换同时完成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降低标引难度,提高标 引质量;(2)便于分类检索,主题检索以及有分类号、 主题词和自然语言三者结合的混合检索,实现分类检索和 主题检索互补,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3)为图书馆在 现有分类目录的基础上补编主题目录或分类目录字顺主题 索引提供一条捷径;(4)为建立各个学科或专业检索语 言的兼容互换工具,包括建立各学科的分类主题词表或集 成词表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信息组织集成法
一、信息组织方法的融合
• 信息组织工具的宏观结构 是指各种分类表、主题词表、代码表的 结构体系,即信息组织工具是由哪些要素 互相配合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的。 • 信息组织工具的微观结构 简单的组成部分或复杂的组成部分的各 种因素。
二、融合形式 分类主题一体化 是指分类系统与主题系统实现完全兼容,既 能充分发挥各自特有的功能,又能互相配 合,发挥最佳的整体效应。它包括检索系 统的分类主题一体化和检索语言的分类主 体一体化。
1、它是分类表与叙词表二者相互对应、相互融合、 互为索引的一体化检索标识转换系统。其实质是 将《中图法》的类号、类目或注释与表达同一概 念的《汉语主题词表》的主题词或主题词串联系 起来,以实现两种不同检索标识的兼容互换。因 此,在文献标引时可一次标引获得两种检索标识 (号码标识、语词标识),降低了标引难度(特 别是主题标引),提高了标引质量;在文献检索 时可通过任一检索标识进入另一检索标识系统, 便于分类号和主题词的混和检索,实现了分类检 索和主题检索的互补,提高了检索效率。
1、分类法为提高特性检索功能而采取的主题 法编制方法主要有; 2、主题法为提高族性检索功能而采取的分类 法编制方法主要有;(见书)
检索语言的分类主体一体化,又称分类主题 一体化语言,或分类主源自文库一体化词表,是 指在一个检索语言系统中,对分类表部分 和叙词表部分的术语、参照、标识及索引 实施统一的控制,使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 体,从而能够同时满足文献分类标引和主 题标引的需要,发挥其最佳的整体效应。
• 首先,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 日益网络化,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检索语言 (如分类表、词表)的使用对象由原先的专业标 引人员和检索人员,转变为不同水平、层次不一 样的广大终端用户,传统的分类语言和叙词语言 存在的标引难度大、速度慢、词汇更新落后、对 标引和检索人员要求过高等弊端,在联机环境中 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联网环境用户的变化呼唤 着自然语言及其检索工具——后控词表或入口词 表等的出现和应用。所以,后控词表和入口词表 的研制是《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今后的重要任务 之一。
第二卷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看起来像是一部《汉语主题 词表》,实际上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首先,《汉语 主题词表》自问世以来,未作全面修订。这次在对应表编 制过程中,增加了14000 个反映新科学、新事物的主题词, 删除了一批陈旧过时的词,调整了一些主题词的参照关系, 因此,这一卷可以作为《汉语主题词表》的修订版使用。 其次,在每个正式主题词后都用对应的《中图法》分类号 代替了以往的范畴号。第三,改变了《汉语主题词表》中 主题词逐字母或逐词排列的做法,变为按照主题词汉语拼 音音节排序,并使相同汉字起始的主题词集中在一起,从 而为用户查词提供了方便。
其次,信息环境及信息载体的变革直接影响 着情报检索的方式和技术。信息检索的现 代化,使检索语言的联机显示、多数据库 查寻中的词汇兼容与互换及自动标引等问 题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现实。如何利用计算 机进行自动标引和辅助标引检索,如何编 制完善的机读表、联机词表等等,都将成 为《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今后研究的重点。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词表》是在《中图法》编委会的主持下,经全国 40 个单位160 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历时8 年 编制而成的,于1994 年6 月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 版。《词表》是在《中图法》第三版(含《资料 法》第三版)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基础上编制 的我国第一部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相互 兼容对照索引式的综合性一体化词表,其特点是:
•
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最早提出分类主题一体化设想的是著名图 书馆学家刘国钧和杜定友先生。60 年代初期,刘国 钧曾撰文论述了分类法与主题法两者之间的密切联 系以及二者结合的可能性,认为“分类法与标题法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合其双美,离则两伤,近来 分类法与标题法各向对方转变,是很值得注意的一 种趋势”。杜定友则提出了将分类目录和主题目录 合二为一,创立“分类主词目录”的思想。后来由 于“文革”的冲击,这一课题的研究被中断。
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按其结构可分为分 面叙词表、叙词表式索引、分类表——叙词 表对照索引和集成叙词表四种类型。《中国 分类主题词表》属于第三种类型。
这种对照索引又称对应表,即为一部分类 表与一部叙词表编制类目与叙词对应关系的 索引,也就是在每个类目(类号)后列出相 对应的叙词或叙词的组配形式,而在每个叙 词或叙词串后列出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类号, 便于分类标识和主题标识之间的转换,其实 质是分类检索语言和主题检索语言兼容、互 换的工具。
• 第一卷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看起来像是一部 完整的《中图法》,实际上它是以《中图法》 (含《资料法》)为主体把《汉语主题词表》的 全部主题词兼容对应于《中图法》的各级类目之 下,这些主题词起着类目注释的作用,可以更加 充分、清晰地揭示各级类目的含义,包括类名及 注释的字面形式未能揭示的各种含义。加上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编制过程中对《中图法》 第3 版500 多处类目和注释进行了增补,因此第 一卷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版的《中图法》或《资料 法》。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面临的挑战
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出版和 使用。该词表的出版与使用正像其编制一 样,是我国分类主题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 要标志,而且作用、影响更加巨大。但作 为一种正在研究发展中的检索语言,《中 国分类主题词表》仍面临着信息时代的严 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