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刘玉照内容提要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提出了村落共同体假设,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了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后来, 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

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 并对乡村工业化导致的新的乡村社会结构单元——基层生产共同体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层生产共同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对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基层生产共同体一、引言关于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研究, 最经典的范式是日本学者提出的村落共同体假设与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的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前者认为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具有封闭、内聚特征的村落, (平野义太郎, 1944) 后者认为单纯的村落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不完全的, 构成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单元的应该是以基层集镇为中心, 包括大约18 个村庄在内的, 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基层市场共同体。

(施坚雅, 1964) 后来的学者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争论,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中国乡村基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其中, 黄宗智把这二者的对立总结为西方形式主义与日本实体主义的取向之争, 并把这个争论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南北方经济商品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宗族势力强弱的差异、以及南北方村落居住型式的差别, 并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关系分析, 从商品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问题。

(黄宗智, 1985) 杜赞奇则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更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

(杜赞奇, 1988) 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及其变迁; 并对乡村工业化导致的新的乡村社会结构单元——基层生产共同体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层生产共同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对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最新版】目录1.施坚雅及其著作《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简介2.书中论述的中国农村市场发展、变迁和现代化的过程3.市场与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交通、地理状况的内在关系4.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参考作用正文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1925-2008)是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著作《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深入分析了本世纪初至 60 年代中国农村集市、乡镇和中心城市三级市场的发展、变迁和现代化的过程,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书中详细论述了中国农村市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与社会结构、市场与社会风俗、市场与交通、市场与地理状况的内在关系。

施坚雅认为,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现象,还与社会、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紧密关联。

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发展时,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施坚雅在书中指出,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集市到现代市场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不断增强,市场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同时,市场的发展也对农村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外,施坚雅还探讨了市场与交通、地理状况的关系。

他认为,市场的繁荣与否与其所处的交通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交通不便、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市场的发展往往受到制约;而在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市场的发展则更加迅速。

总之,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从多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变迁和现代化过程,揭示了市场与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交通、地理状况等方面的内在关系。

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

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

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容提要:施坚雅的市场理论在中外学术界影响巨大,然而,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又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本文顺着施坚雅的思路,采用同样的规则,对施坚雅的市场空间模型、密集循环过程、市场社区理论等,设想出了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探讨了理论抽象与实证研究的差异。

不是解读、不是批评、不是质疑也不是商榷,只能说是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施坚雅市场理论密集循环时空变幻美国学者施坚雅的市场理论在中外学术界影响巨大,几乎到了凡研究中国市镇史、集市史者都无法回避的程度,然而,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又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

因而形成了一个怪圈:研究市镇、集市的学者,几乎没有什么人全盘接受施坚雅的观点,甚至可以说,不少人以为,如果不对施氏理论批评上几句,就不够水平。

但另一方面,这些批评实际上又没能摆脱施坚雅的影响,多多少少顺着施氏理论的模式走,其中一些批评对施氏理论缺乏真正的理解。

我尽管是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译者之一,又多年从事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但在研究近代中国市镇问题时,却在有意无意之间想要绕开施氏理论,就是因为自知无法解释这种理论抽象与实证研究的差异。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王庆成先生写了一篇《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运用丰富的华北地区史料,对近代华北地区农村集市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同时对施坚雅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就笔者看到的中国地学者对施氏理论的批评而言,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极少数能够站在同等高度与施坚雅对话的论文之一。

承王先生看重,把文章寄给笔者征求意见,我没能给这篇文章提出多少建议,反而是在阅读文章并反复重读施坚雅著作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对施氏理论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这些想法不是解读、不是批评,也谈不到质疑或商榷,只能说是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施氏理论最受中国学者诟病的要数他的六边形市场区域理论。

的确,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找到正六边形的市场区域,而一个市场区域平均有18个村庄的说法更是大受非议。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 基层市场社区
– 林先生和这个市场体系各地的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有点头之交,能认 出社区中主要上层人物的家庭成员.知道集镇另一边的农民家庭的 详细情况. – 地主可能只对喜欢的几个人点头招呼,但他认识他到市场上去的路 上碰到的所有人,并且他脑子里似乎装有每个人的完整的档案. – 每个农民平均至少去1000次基层市场. – 茶馆 – 所需要的劳务(接生婆、裁缝、雇工)大部分能在体系中找到 – 农民常常在市场社区内娶儿媳 – 宗族 – 各种各样的自发组成的团体和其它正式组织都把基层市场社区作 为组织单位 – 基层市场社区与农民的娱乐活动息息相关 – 度量衡 – 语言
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
• 基层市场社区:不仅是中间社会结构,而且是文化载体。如果 可以说农民是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那么中国社会不 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 他所住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有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 界决定。 • 基层市场体系的大小与人口密度反方向变化。 • 市场社区的平均人口仅在一个点以前与人口密度一起增长。 • >150平方公里 山区、干旱、穷山恶水 • <15平方公里 肥沃平原、靠近主要城镇中心
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
• 假设基层市场区域在理想状 态下是离散的、六边形的、内部 星罗棋布着等距离的村庄。带有 18个存在的的两环模型 • 每个基层市场被包容在两 个或三个中间市场体系中,而不 是只属于单独的一个中间市场体 系。基层市场体系在包容还是排 斥共有的居民点方面,基本是离 散的,而中间或更高层次市场体 系则不是离散的。 • 集期分配的原则是要使一 个基层市场与它所邻近的几个高 层市场间的冲突最少,相邻的基 层市场的集期则根本不必考虑。
• 交易活动和行政管理之间存在某种类似:两者都是等级体系, 体系内每提高一个层次,属地单位也更大一些。在两种体系中, 有限的官府力量都集中于较高的层次,中心市场的市场体系以 下的市场体系,和县以下的行政体系一样,只受到较为轻微的 官僚控制。 • 这两种结构各自结合方式的差异:行政单位的定义明晰,在各 个层次都是彼此分离的,在逐级上升的结构中,所有较低层次 单位都只属于一个单位,市场体系相反,只在最低层次上彼此 分离,每提高一个层次,每个较低层次的体系通常都面对着两 个或三个体系。结果是,与行政结构不同,市场结构采取了连 锁网络形式,它对于传统中国的社会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它 既与行政体系平行,又超出于后者之上,既加强了后者又使得 到补足。 • 没有一个经济最高点可以与行政上的首都平行。每个基层市场 子系统都固守着一个独特的经济亚文化圈。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施坚雅是中国农村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引用施坚雅的文献和我个人的观点,探讨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中国农村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农村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

施坚雅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观点强调了农村市场的潜力和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力。

2. 中国农村市场的现状然而,施坚雅也指出了中国农村市场面临的一些挑战。

他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中国农村市场的规模较小、结构单一、发展不均衡,且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缺乏有效的物流和金融支持”。

3.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性除了市场,施坚雅还关注农村社会结构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

他指出,“农村社会结构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强调了农村社会结构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4.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然而,施坚雅在他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他提到,“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着贫富差距、阶层固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 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事实上,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相互作用的。

施坚雅的研究发现,“农村市场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村社会结构才能实现调整和改善;而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结构也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通过引用施坚雅的文献和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存在规模小、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农村社会结构则面临阶层固化和信息不对称等挑战。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应该注重农村市场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

别具一格的基层市场社区体系理论——对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

别具一格的基层市场社区体系理论——对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
别 具 一 格 的 基 层 市 场 社 区体 系 理 论

对施坚雅 《 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 的评析
汪 亚 军
摘 要:幸 始于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西方著作 的大量翻 译,国外研 究中国的相 关作 品丰 富 了国人 了解世界 中国学的进展情况 ,从 而也对 自身的定位有 了更明确的认识 。施 坚雅通过运 用市场理论 对我 国的农村 市场 与社会 结构做 了很深入 的考察 ,然后 总结写 出了 《 中国农 村的 市场和社会 结构》这本 书籍 ,其 中主要讲述 了我 国农村存在的 市场形 态、相 关功能 、市场结构 以及在过 程 中不 断变迁等,最后很 重视 对现 实指 导意义和 别具一格 的完整理 论体系,本 文将从基层 市场的杜 区体 系理论介 绍入手 ,着重分析 了施 氏市场理论在 方法论上的优越性 ,最 后 对施 坚雅 的基 屡市场理论 的做 了自己的思考。 关■ 谰 :基屡市场;杜区体 系;施坚雅;中圆农村

肇 始于上个世 纪八 十年代西方 著作 的大量 翻译 ,国外研究 中国的相 关作 品丰富了图人 了解世界及 国外 中国学 的进展 情况 。从 而也对 自身的 定位有 了更 明确 的认 识。研 究国外中国学 目的在 于我们 自身的现代 化建 设 .从 而 “ 了解别人 的 了解” ,为我们 从 “ 他者 ”那 里 获取 真 实 的 自 我 ,为现代化建设 “ 量身 ”打造解决问题的方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美 国著名 的中国学家施 坚雅研 究了我国上个 世纪六 十年代 到八十年代 期间 的历史 变迁 。运用社会学 的知识 。 并把人类学 、历史 学 、政治学 、经济 学 、社会学 、心理学 、生态环境学 、人 口统计学 等多种 跟人文社会科 学 息息相关 的科 学方 法相结 合共 同研究诞生 了一个新 的理 论模式 。被 大家 统成 为 “ 施坚雅模式” ,在该方法理论 中针 对我 国传 统经济 进行 了详 细 的分 析和对特 有的经济特 质作了解 释 ,也是一次比较全 面的介绍我 国经 济形态 的著作 ,在所有西方 中国学 中影 响较大 。大多数 美国学者都是从 我 国农村或城市 的市场体 系和城市 等级结 构出现的问题来分析 ,相 对角 度较窄 ,分析逐渐模糊化 。 施坚雅跳 出这个思维模式 ,结合与之相关 联 的学科 ,以中国四川的农 村社会 为突破 口,以点带面 层层剥离 。最 终总 结 出了一转具 有理 论性或经 验性 的结论 。本文 简要谈 一下施坚雅教 授关 于中国农村基层市场社 区体 系理论 的内涵 ,分析 了基层市 场理论在方 法 论上 的优缺 点并作 出 自己的总结 思考。 关 子基层 市场的杜 区体 系 半个世纪前 ,美国著名汉学 家施坚雅 教授 发表了三篇关予近代 中国 农村 市场 的经 典研究 著作 ,后来 汇编成册 了书籍 《 中国农村 的市场 和社 会结构》 。这边书主要是美 国中国学 家施坚 雅根据其 原先在 四川调 查的 成果 以及从 事研究工作十多年的积累而成。在该 书中总共写 了三 部分 内 容 ,一 是从静 态角度分析了我国传 统农村 市场 , 论述 了我国传统市 场常 见 的三种形 式和根据集期来安排 的规律 。写得比较细致 。也对 当时的农 村市场 空间和经济 体系做 了概括 .最终 站在社会 文化 的角度分析市 场所 起 到的作用 ,为西 方国家进一步 了解我 国农 村经 济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第二 部分和第 三部分则分别 对建 国前后 中国农村 市场 的传统变迁 和现代 变革 ( 1 9 4 9年m1 9 6 4 年 )动 态的描述 和初步 分析。在这 本书 中。施坚 雅提 出了市 场层级 理论 、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 、基层市场 社区理 论 ( 也称基层市场共 同体理论 )等 ,这样 比较系统 的总结 出了中国农村 市场在 市场 和结构上面作 出了分 析 ,最终发展 成为著名的 “ 中国市场社 区体 系理论 ” 。 施 坚雅 提出 ,市场在我国当时的社会 分布比较广泛 。遍布 于大江南 北 ,而且整个数量 非常庞 大,从从 村到城市 , 从集 市到都市 ,更 为甚者 分布在 每一个地方 中的农村 家庭都 可 以至少进 入 一个 或几个 市 场。市 场 ,对 于当时的农 村来讲 ,是大家用来 交换产品或劳务的地方 ,这种产 品或劳务相互补充 , 相互需求 ,不 同地方 的人可 以在这 里找到需求 的服 务或产 品。是 大家必不可 少的 , 基 于这 种市场 ,施坚 雅统称 为 “ 基层市 场 ”或 “ 标准市场 ” ,这种市场是用来满 足农 民利用 自己生产的产 品在 市场上进行交 易,满 足不 同群体 的衙要 ,西方 国家的人们了解到 这种市 场是农 民把 自己暂 不需要 的农产 品拿到市集上进 行销售 ,换去金 钱去购 买其他产 晶或购买 土地 ,继续扩 大产 品。在这种 基础 市场中还可 以发现 分布在市集之外 的还 有村庄 这种小 “ 市场 ”存在 ,它在地域 面积还是在 交易平 台都相对较 小 ,大 多都是 附近 的农村 的农 民在 这里 相互 交换 产 品 .没有为标准市场提供难得 的服 务或 劳务输 出。很 多相关需要 的必需 品都难 以看到 ,在职 能设置上不太健全 ,有些是 市场 没有的 ,相对 于边 缘化的这种小 市仍然很 重耍 ,级别低 ,市场 有限 ,大家 称为 “ 初级 市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部分内容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部分内容

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中国的市场体系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经济范围,而且有重要的社会范围,特别是基础市场体系,它的社会范围对于研究农民阶层和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关系都值得给予较大关注。

为了提出一个合适于我本节论述目的的重点此后我把它叫做基础市场社区。

我相信,有很好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不进要把这种社区当作以中国中间社会结构,而且也要当作一个文化政体——雷德菲尔德的“小传统”在中国的表现——来分析。

研究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由于几乎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村庄,除了很少的例外,都歪曲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实际。

如果可以说农民是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

我要论证的是,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的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

我们可以从这个区域通常有多大,社会一般包括多少人口开始。

为了避免罗列引证众多的实例,我提出一系列的估算,把我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有关的经验实例中的资料合并理顺。

表1以一个简单的图解模型为基础,指出一个显著而又极端重要的事实,即,基础市场体系的大小与人口的密度反方向变化。

在人口稀疏分布的地区,市场区域必须大一点儿,以便有足够的需求来维持这一市场,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它们则较小。

这个表还提示出一种一般常识不一定能遇见的关系,即市场社区的平均人口仅在一个点以前与人口密度一起增长;当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325人时,以及当基层市场区域面积降到27平方公里以下时,市场体系的平均人口开始下降。

至于为什么市场区域会随他们所在区域的人口密集而逐渐变小这一问题的充分理解,有待于第二部分中对变化的分析,但表1显示出的市场体系人口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则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当各地区的市场区域面积随着人口密度的加大而不断下降时,显然最终肯定会达到一点,此时更小的面积无法容纳更多的农业人口。

在中国农业区,民国末年,这个点位于人口密度300-350之间。

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或更大的特大市场区域(表上最上方)只出现于中国农业区的山岳地带和边远的不毛之地,在这些地区,人口散居于险恶的环境中。

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

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

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 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卢晖临与李雪曾经在《如何走出个案》中对走出个案的研究实践进行过梳理和研究,将走出个案的研究分为四类:超越个案的概括、个案中的概括、分析性概括以及扩展个案方法。

他们比较推崇布洛维的扩展个案方法,认为扩展个案方法能够连接宏观与微观、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

〔1〕中国乡村研究的主流范式是以村庄为研究单位或者研究个案,显然对于个案的村庄研究这个主流范式,也存在一个超越问题。

许多学者曾经身体力行,以研究实践回应超越村庄的命题,寻找其他的替代范式。

其中四种范式具有代表性,即施坚雅的市场关系范式、杜赞奇的权力关系范式、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范式、黄宗智的经济关系范式。

一、施坚雅范式:市场关系在分析施坚雅范式的革命意义之前,必须先认识村庄研究范式。

村庄研究范式主要用以村落为边界的民族志方法,全景式地叙述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婚姻、宗族、商贸等经济社会活动和行为。

村庄研究范式采取的是共时性分析方法,没有将时间纳入分析框架;村庄研究范式运用功能主义与整体研究方法,以此展现村庄结构及社会关系。

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2〕,弗思将此村庄社区研究称为“微观社会学”,它是指以小集体或大集体中的小单位作研究对象去了解其中各种关系怎样亲密地在小范围中活动。

费孝通企图通过村庄这类微型社会学的研究,“搜集中国各地农村的类型或模式,而达到接近对中国农村社会文化的全面认识”〔3〕,按照刘朝晖的说法,村落社会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及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对话。

〔4〕费孝通先生在晚年也认识到了村落研究的不足,“微,型社会学?在空间、时间和文化层次上所受到的限制”,“一直想闯出微观的限制走出农村,逐步扩大我的研究范围和层次”〔5〕。

对此费孝通主张扩展村庄,在数量上,通过村落类型学的方法认识整体中国;在层次上,通过向上提升,以集镇或者小城镇为单位考察乡村社会结构。

近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构造模式——以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

近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构造模式——以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
问题 。
关键词 : 施 坚雅 模 式 ; 整体性观点 ; 市场 ; 社 会 结 构
中图分类号 : C 9 1 2 . 8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7 7 9 8 ( 2 0 1 5 ) 0 2— 0 0 2 2—0 5
on t h e S o c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t s Mo d e o f Mo d e r n Ru r a l Ch i n a
h o l i s t i c p e r s p e c t i v e ,t i r e s t o e x p l o r e h o w d y n a mi c e l e me n t s o f s o c i e t y l f o w i n t h e s t a t i c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ma i n t a i n t h e s t a -
第3 l 卷 第 2期
2 0 1 5年 2月
贵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 o u N o r ma l C o l l e g e
Vo 1 . 31. NO. 2 F e b. 2 O1 5
近 代 中国 农 村 的社 会 结 构 及 其 构 造模 式
— —
A Ca s e St u d y o f S ki nn e rs Ma r k e t i n g a n d So c i a l S t r uc t u r e i n Ru r al Ch i n a XI NG Ke
( S c h o o l O f Hu m a n i t i e s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 G u i z h o u , 5 5 0 0 2 5 )

乡村社会研究的重要文献概述

乡村社会研究的重要文献概述

乡村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文献一、关于宗族的研究1、克里德曼:《东南亚的宗族组织》,最早建立中国宗族研究框架的代表性著作。

2、郑振满《明清福建的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第一本本土系统研究宗族组织的经典性著作。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与村庄》;《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跟踪研究庄孔韶《银翅》。

4、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5、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赖川昌久,上海人民出版社。

6、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7、徐扬杰,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

8. 徐扬杰,1999,《家族制度与前期封建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9、肖唐镖:《村治中的宗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0、张小军,《再造宗族:福建阳村宗族“复兴”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1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的家族文化》,上海人民,1999年。

二、关于宗教信仰的研究1、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经典之作2、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经典之作3、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19934、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浙江人民,19995、皇帝和祖宗 : 华南的国家与宗族 / 科大卫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6、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仰空间与地域社会发展、社区建构等方面,代表性研究人物有王铭铭、郑振满、刘志伟、科大卫、陈春声等——华南学派7、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8、帝国的隐喩 : 中国民间宗教 / (英)王斯福著 ; 赵旭东译.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9、罗红光,折晓叶、郭于华、阎云祥等人的研究三、经济研究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2、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华书局,20003、白凯(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土地利用》,主要的价值是对30年代的调查。

施坚雅模式

施坚雅模式

1964-1965年,施坚雅发表了3篇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论,对中国市场体系初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

(注:G.William Skinner,"M 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Part 1,2,3,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4,No.1-3(1964-1965).)前2篇专论,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市场变迁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初步奠定了施坚雅模式。

这一时段,恰好与中国学者眼中的“近代”相吻合。

第3篇论文,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商品流通方式和市场共同体等问题,属于施坚雅模式的论证部分。

施氏不讳言他的研究是对历史模式的一种提炼,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市场结构必然会形成地方性的社会组织,并为使大量农民社区结合成单一的社会体系,即完整的社会,提供一种重要模式”。

又说,“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可以划分开的每一个阶段中,农民交易活动都应该受到密切的关注”。

他强调,“对中国农村1949年以来的充分阐释必须依靠对前现代农民交易活动的优先分析”。

可见,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是施坚雅构架其理论模式的学术平台。

(注:参见〔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这一模式在1977年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中得以完善。

(注:G.William Skinner(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 niversity Press,1977).中译本为《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施坚雅模式是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模式,从“施坚雅模式”的核心概念是中心地区(Core)和边缘地区(Periphery)即可知晓。

中大书目:中国近代史可参考的书目

中大书目:中国近代史可参考的书目

中国近代史可参考的书目(桑兵)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出版社,2001年)。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下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

保罗柯文、默尔戈德曼主编,朱政惠、陈雁、张晓阳译:《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柯保安着,李荣泰等译:《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中华书局,1984年)孔飞力着,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0﹞萧公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新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2年﹞。

中国近代史论文数据索引:1949~1979/徐立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1949~1981;1982~1987/北京:北京大学,1986.建国以来中国史学论文集篇目索引初编/张海惠、王玉芝编.--北京:中华,1992.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现代化罗荣渠着:《现代化新论续编: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市场的等级——《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读书笔记

市场的等级——《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读书笔记

市场的等级——《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读书笔记在本书中,施坚雅独辟蹊径,将分析视角定位于农村市场。

在作者看来,农民的实际社会活动区域并不仅仅限制在村庄这一狭小范围,而是超出了村庄延伸到了基层市场。

由此,作者将这一范围重新进行了界定,以基层市场区域作为研究的单位,不同于以往以村庄为单位的研究。

这样的假设并非空口无凭,而是有大量的经验资料作为支撑的。

况且,在以往以农村为单位的研究中,也并不否认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农村与城市、市场的联系,农村的发展确实受到国家权力、政策、制度、市场状况等的影响。

既然这种影响存在,农民的社会活动范围也到达了基层市场,那么对这种影响的分析就是必要的。

否则便无法理解农村的某些变化和农民的某些行为。

简单地说,市场是因,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行为是果,对于一组因果联系,只去分析结果而不去分析原因,这样的分析便是不充分的。

在确定的分析的边界之后,作者便着手建构了一个以基层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等级体系。

根据作者的分析,这一体系自下而上包括基层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三个等级的市场在规模、辐射范围方面是不相同的,基层市场服务于它周围的村庄,中间市场的辐射范围涵盖了基层市场,而中心市场又涵盖了中间市场。

在完成这种建构之后,接下来作者便对这一体系的功能进行了阐述。

作者的建构是宏观层面上的,他主要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功能,既然是市场体系,那么它的经济功能便是毋庸置疑的。

市场体系首先是一个经济体系,在分析这一体系的经济功能时,作者将市场体系和行政体系进行了比较。

作者看到了市场体系和行政体系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一个等级体系,层级越高,市场单位的辐射范围和行政单位的管辖范围就越大。

继而,施坚雅又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各自的结合方式上。

主要变现为:行政管理单位的边界清晰严格,同一层次之间的行政单位彼此分离,互不统属,每个行政单位都从属一个较大的行政单位。

而市场体系的情况则不同,作者认为,除了最低层次的市场彼此分离外,较高层次的市场则相互交叉,界限并不严格,如一个较低层次的市场体系通常面对两个或三个体系,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市场体系的辐射区域通常会与邻近市场体系的辐射区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作者将市场体系的这种分布模式称为“连锁网络形式”。

推荐中国农村研究必读25本著作

推荐中国农村研究必读25本著作

推荐:中国农村研究必读25本著作
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弱者的武器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秩序与权威,小镇喧嚣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乡村社会关键词,地权的逻辑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
吴飞:浮生取义
速水佑次郎著,李周译,《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读书笔记施坚雅其书其人施坚雅模式

读书笔记施坚雅其书其人施坚雅模式

读书笔记施坚雅其书其人施坚雅模式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助教、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副教授、教授,1965年起任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1990年起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

1950年至1951年到中国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中国城市市场。

1980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至1984年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1987年至1989年任斯坦福大学巴巴拉·布朗宁人文科学教授。

作品中译本有《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并发表大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科学研究、农村和农民、人口、民族、海外华人的论文。

2008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了解作者生平和研究方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其理论和思想施坚雅模式(Skinnerian Model)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施坚雅在20世纪60—80年代提出的一套研究中国明、清社会历史的理论模式。

在理论与方法上,它融合了经济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种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G.W.施坚雅曾于1949-1950年在四川考察中国经济和农村市场,于1977年提出将中国划分为九大经济区的体系。

施氏的分区是以地文学(physiography)为主,着眼于河流运输和市场联系,并采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和等级市场的理论,每个大区都有其中心城市,区内分布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和乡镇集市。

他的九大区域是:华北区、西北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区、岭南区、云贵区、满洲区。

他研究的是晚清情况,以光绪十九年(1839)为统计基期,并视九大区为相对独立(autarky,自给自足)的区域。

1980年施坚雅来北京参加中国经济史国际研讨会,提出《市场体系与区域经济学》论文,他的区划遂为中国学者熟识。

书评: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书评: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书评可以说施坚雅教授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我国农村市场的经典研究著作。

无论其在研究内容、理论贡献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可以称得上是有关我国农村研究的巅峰之作。

尽管自从本书面世以来,受到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其应有的光辉。

笔者作为一个无名后辈,不敢妄谈前辈施坚雅教授此书的是非,在此仅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的内容、结构、理论贡献、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评价分析。

鉴于笔者知识能力有限,在评述中难免有诸多缺陷,请多多指正。

内容简介:《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施坚雅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原发表于1964-1965年《亚洲研究杂志》24卷1-3期。

此书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形态、功能、结构及变迁等理论层面的研究著作,它对丰富完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是施坚雅教授根据其原先在四川调查的成果以及从事研究工作十多年的积累而成。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市场的三种形式和集期安排的规则,并对市场作为空间和经济的体系以及市场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体系进行了描述和理论上的概括。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分别对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1949--1964年)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在这本书中,施坚雅提出了市场层级理论、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等,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看法,构建了“中国集市体系理论”。

本书结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包括市场和中心地、周期性和集期、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传统变化、现代变革、与原有农村市场模式的关系、市场共同体与农村人民公社共三部分八节,分别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和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文献引用

施坚雅(Shi, Jianya),是我国农村经济学的专家,其研究领域涉及我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

他在《我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在本文中,将根据施坚雅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分析其深层次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经济与我国农村施坚雅在文中指出,我国农村的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农村居民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可以说,市场经济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农村的发展。

1.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施坚雅认为,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产品、农副产品、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兴起,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新的可能。

2.农村市场化与农民收入施坚雅的研究还表明,农村市场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深远的。

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市场经济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结构,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二、社会结构变迁与我国农村除了农村市场化的影响,施坚雅还对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认为,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策变化、人口流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1.农村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在农村市场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也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乡村旅游等行为,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调整。

2.新农村建设与社会治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教学设计 第30课时《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教学设计 第30课时《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教学立意】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本课介绍了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村落、集镇、城市的形成原因与功能;世界各地的民居样式、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重点放在理解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与人文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上,使学生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教材分析】《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是高中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中的一课。

本课介绍了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村落、集镇、城市的形成原因与功能;世界各地的民居样式,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课的主题——住——在必修教材中出现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储备不是很充足,但这又是经济与社会生活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引入具体事例向学生加以说明介绍,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帮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知道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原因及功能。

了解古代世界各地民居的差异,理解其多元性特征是社会生活各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重点难点】重点: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原因及功能难点:古代世界各地民居的多元化特征及其原因【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展示天津卫老城厢今昔对比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城市有何功能?人类早期的居住条件又如何呢?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方便深入学习。

授课过程:学习任务一:了解古代村落形成的原因及功能教师活动:通过幻灯片展示原始社会穴居、巢居的想象复原图和教材中的两段文字资料,引发思考:原始人类为何选用穴居、巢居等居住形式?后来又是如何发展为地面建筑的?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

近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构造模式——以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为例

近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构造模式——以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为例

近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构造模式——以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为例
邢稞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31)2
【摘要】施坚雅模式整体性的观点为考察我国农村市场和社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施坚雅模式中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农村市场社区.在静态方面划分为基层市场、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三个区域;在动态方面主要考察人们之间的经济往来、社会交流、文化共事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再以整体性的观点探讨社会的动态要素如何在静态结构流通并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的问题.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邢稞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2
【相关文献】
1.中国农村生育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J], 仇叶
2.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中国农村现代化 [J], 周维德
3.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中国农村现代化 [J], 周维德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比较分析 [J], 苏建鹏
5.20世纪开初30年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意识变迁———兼论近代激进主义发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J], 张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书评可以说施坚雅教授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我国农村市场的经典研究著作。

无论其在研究内容、理论贡献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可以称得上是有关我国农村研究的巅峰之作。

尽管自从本书面世以来,受到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其应有的光辉。

笔者作为一个无名后辈,不敢妄谈前辈施坚雅教授此书的是非,在此仅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的内容、结构、理论贡献、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评价分析。

鉴于笔者知识能力有限,在评述中难免有诸多缺陷,请多多指正。

内容简介:《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施坚雅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原发表于1964-1965年《亚洲研究杂志》24卷1-3期。

此书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形态、功能、结构及变迁等理论层面的研究著作,它对丰富完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是施坚雅教授根据其原先在四川调查的成果以及从事研究工作十多年的积累而成。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市场的三种形式和集期安排的规则,并对市场作为空间和经济的体系以及市场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体系进行了描述和理论上的概括。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分别对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1949--1964年)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在这本书中,施坚雅提出了市场层级理论、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等,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看法,构建了“中国集市体系理论”。

本书结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包括市场和中心地、周期性和集期、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传统变化、现代变革、与原有农村市场模式的关系、市场共同体与农村人民公社共三部分八节,分别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和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理论贡献:在这本书中,施坚雅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形态、功能、结构及变迁等理论层面的研究,提出了市场层级理论、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等理论,它对丰富完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们研究我国农村市场有着极大帮助。

下面就施坚雅在书中提出的三大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市场层级理论:书中施坚雅认为,市场在中国大地上数量众多并分布广泛,以至于实际上每个农村家庭至少可以进入一个市场。

市场无论是作为在村社中得不到的必要商品和劳务来源,还是作为地方产品的出口,都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

而那种用来满足农民家庭所有正常贸易需求的农村市场,被施坚雅称作“基层市场”(Standardmarket,也有人译为“标准市场”),这里既是家庭自产不自用的物品的出售地,也是家庭需用但不自产物品的购买地。

它为这个市场下属区域内生产的商品提供了交易场所,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向上流动进入市场体系中较高范围的起点,也是供农民消费的输入品向下流动的终点”。

【1】在基层市场之下的某些村庄中或许还有一种“小市”,专门从事农家产品的平行交换,不提供劳务和输入品,很多必需品也难以见到,其职能非常有限,并且地位既处在较大市场体系的边缘,也在中心地的固定等级之外,相当于一种期的“初级市场”。

在经济中心等级体系中层次毗连的有三种中心地,其中每一中心地都相当于一种市场。

基层市场当然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在其上的两层是“中间市场”(intermediatemarkot)和“中心市场”(ecntralmarket)。

中心市场通常在流通网络中处于战略性地位,有重要的批发职能。

其设施一方面是为了接受输入商品:并将其分散到它的下属区域中去:另一方面,为了收集地方产品并将其输往其他中心市场或更高一级的都市中心。

而中间市场,其功用在商品和劳务向上下两方的垂直流动中处于中间地位。

这三层市场从下至上分别对应的三种中心地(居民点)是基层集镇、中间集镇和中心集镇。

由于市场结构具有一系列的空间特征,故能够将市场结构作为空间体系来进行分析。

施坚雅指出,“市场的分布应该使得:在任何一个市场区域内条件最不利的村民,与任何其他区域内最不利的村民相比,其不利之处不多也不少;.每个市场区域内最不利的村民距市场的距离达到最低限度。

第一个必要条件意味着模型中的所有市场区域必须有同样的形状和面积,由于图形上所有各部分肯定在某个市场区域中,唯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三种‘填充间隔’的正多边形,即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第二个必要条件说明一个多边形的边越多,在这方面它就越有效。

换句话说,当沿着市场区域的边缘从最不利的位置走到最有利的位置时,三角形区域出现的差异最大,正方形区域处居中,六边形区域出现的差异最小”。

【2】所以,“在理论上,每个市场的服务区也应该接近于一个正六边形”。

【3】在正六边形的基层市场区域内,围绕基层集镇分布着18个村庄(第一环6个,第二环12个),因为“村庄与基层的或较高层次的市场之比,在中国任何相当大的区域内,其平均值度接近于18”。

【4】这样一来,市场网络层次清晰,市镇的经济地理位置易于确认。

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认为,农民消费需求的周期性促成了农村周期性集市的产生,并从生产者或贸易者方面以及消费者的立场找到了其原因。

通过对中国近代集市周期的地域分布的考察,施坚雅认为,中国最古老的集期体系—即黄河流域在古代最初所采取的—是每旬一集;西南方最早时则是每12天一集。

随着市场结构的发展,使首先是较高层次的市场,后来是基层市场,通过增加一个新的集日而“加倍”了它们的集期,最终使这种每旬2次和每12天2次的集期成为中国农村最常见的集期体系。

同时,加倍也是增加集日频率最有利的方式,因为它不必打乱旧的时间安排,使新的集日可以直接加到旧集日之上。

在中间市场体系内,集期的分配原则是要使一个基层市场与它所邻近的几个高层次市场间的冲突最少,而相邻的基层市场的集期不在考虑之例,并且中间市场往往会将几个集期系列中的一个独占为己有。

也就是说,当建立新的基层市场时,所采用的集期要尽量不与邻近的中间市场发生冲突,而不管邻近的基层市场的集期如何,所以,中间集镇的作用不仅是这个较大的中间市场体系的中心,而且也是一个较小的基层市场体系的中心。

中间集镇的这种二元地位经常反映在这个镇的集日安排中。

很多每旬两集的中间集镇采用一种双重集期体系,固定的两天设为“小市”,其余两天(如3一8)设为“大市”,市场在小市日起基层市场的作用,在大市日则起中间市场的作用。

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其理论源头来自西方中心地理论,施坚雅认为农民是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

在这个基层市场社区中,中国的农民基本上完成了他要完成的所有活动,在这市场社区中,区域内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体。

经过一番研究,施坚雅提出,“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的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它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5】这个区域,就叫做“基层市场社区”。

基层市场体系的大小与人口密度反向变化。

此外,在基层市场社区里,各种社会力量对市场的控制构成了社区中社会结构的一个焦点。

由于农民与其所在的基层市场区域外的人的交往活动非常少,从而会使市场社区之间在文化上也会产生差别。

一旦基层市场社区达到了包容农民生活的程度,它也就造就了后者的生活方式。

总之,基层市场社区既是小商人和农民之间交往的场所,也是小商人和地方上层之间通过市场控制机制交往的核心。

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基层市场社区内的“乡绅”通过多种渠道对集镇实施“社会控制”,从而不断与农民发生关系;而小商人则是农民与高层次中心地商人之间的中介,“他们既为农民挡住了所疑虑的外部世界,又有选择地把外部世界的一些东西放进来并传达给农民”。

【6】这些商人无论在文化、政治或是经济方面,都是在基层集镇而非村庄的层次上活动。

正是他们把基层市场社区与更大的社会机构、习俗等联系起来(抑或隔离开来)。

研究方法:该书横跨了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领域学科,集各家之所长对中国农村市场进行了独到而精辟的解释。

因而在本书中,施坚雅先生运用了诸多研究方法。

其一,区域研究方法。

在本书当中,施坚雅先生选定研究区域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农村地区,以此为典型代表,并向全国其他区域推广。

在施坚雅后来提出的著名模式即施坚雅模式,这一研究方法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二,采用计量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

计量分析方法对施坚雅模式的形成起了较大的作用。

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施坚雅虽然只采用了8幅表格,但是这些表格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如书中表1对于理解基层市场社区的大小和人口多少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通过这些数据的排列,很快就可发现基层市场体系的大小与人口密度成反比例关系。

再如表7是采用了1981年出版的《湖南省志》中的有关数据制作出来的,通过对各地带人口密度的排列,很快就可以推论出各地带现代化的程度。

施坚雅长期以来一直倾心于计量分析的手段。

西方出现计量革命后,计量方法也被应用于学术研究中,人文社会学科也在其影响之内。

现在风靡许多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一种量化研究途径。

施坚雅近年来,也一直在GIS的帮助下,从事对当代中国的地区分析,开发了中国空间结构模型。

他的研究对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和方法形成,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此外,在他的研究中,注意比较方法的研究。

具体来讲,就是施坚雅在农村市场这一块,不仅是做空间上的比较研究,而且也做了大量的时间跨度上的比较研究。

其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本书中大量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就施坚雅本人而言,他是经济人类学家,1949一1950年,曾在四川成都,对中国集镇和城市街道做过田野调查,也就是本书的资料累积过程。

但是在本书中,他运用统计方法的同时,又采取了社会学分层研究方法,把农村市场做分层排列比较,探讨其多种构成关系。

此外他还借鉴其它社会科学的概念与方法,开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探讨中国社会的商业系统与集市贸易问题,并完成(《中国农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撰著,从而也奠定他在美国、中国学界的地位。

其四,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在本书中,就施坚雅所使用的资料来看,其一是1949一1950年在四川成都一带做田野调查或人物访谈时所获得的资料,此外就是使用了大量中国各地的方志和其他文献资料,有些甚至是换了人就无法发现或熟视无睹的资料。

我们可以稍微查看一下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机构》中所用资料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