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90来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克服重重困难,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总结起来,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道路。

回顾总结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更好地引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形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所说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回答和解决的课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

但归根到底是回答四个重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能不能解决好这四个重大问题,善于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产生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个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作者:王增福来源:《理论导刊》 2020年第5期王增福(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工作任务的转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式发展,在艰辛探索中逐步实现了从注重模仿苏联到坚持中国特色、从偏重生产关系到关注生产力发展、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等发展范式的转换。

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即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为逻辑起点,以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作为理论基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实践基点,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作为价值旨归。

这些基本经验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范式;中国国情;基本经验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5-0043-08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委党校创新工程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研究”(18BDCJ03)。

作者简介:王增福(1982-),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70多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70多年。

70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开启了理论与制度创新、道路与文化自主的探索征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对我国建设和改革中科学规律的系统阐述与经验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话语风格的学理表达与行动指南。

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范式演变,全面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深度融合,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在庆祝新中国花甲之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回顾这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奠基的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他们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期间所提出并初步阐明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观点、见解和闪光的思想,是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即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起点。

毋庸讳言,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曾走过坎坷曲折的弯路,出现了一些“左”的严重失误,特别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

但是,这些挫折和教训,对我们全面地总结历史经验,从中获得必要的启示和鉴戒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分别提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命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于“ 二次结 合” 第 的范畴 。尽管 这 一探 索 后 来 未 能 坚持 下 去 , 至 走 向 了反 面 。然 而 , 一探 索 对 后来 甚 这
“ 第二 次结合 ” 的重新启 动和成 功推 进毕竟 还是 起 了很大 的作 用 。“ 失败 乃成功 之母 ” 。无论 从肯 定毛 泽 东探 索积极 成果 的角度 , 还是 从否 定其失 误 的角度 , 泽东 探 索 的作 用都 是 不 可缺 少 的 。因此 , 必 要 毛 有
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 , 就是 把马 克思主义 基 本原 理 与 中 国实际 相结 合 、 断推 进 马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不 的历 史 。1 4 9 9年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的成 立 , 分表 明 以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与 中 国革命 具体 实 际为基 本 充 特征 的马克 思主义 中 国化 事业 已经取得 巨大成 功 。但 是 , 如毛 泽东此 前所指 出 :夺取 全 国胜 利 , 只 正 “ 这 是万 里长征走 完 了第 一步 。 “ ” 革命 以后 的路程更 长 , 工作 更 伟 大 , 艰 苦 。r 建 国 6 更 ”1 O年来 , 克思 主 义 马
从建 国 6 0年来党 推进 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 的角 度来讲 ,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经历 了从“ 一次结 合” 第 继
续 取得进 展到“ 二次结 合” 第 的提 出并 取得积 极成 果而 又遭 至严 重 曲折 、 到“ 二 次结 合” 再 第 的重 新 开始
[ 牧稿日期]2O 一o —1 O9 3 7 [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 (4Z O O ) O J D O 1 [ 者 简介 ] ̄ 作 (9 5 )吉 林 九 台 人 , 14一 。 东北 师 范 大 学 当 代 中 国 马克 思 主 义研 究 中心 主 任 , 教授 , 士 生 导 师 博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湖 北社 会 科 学 2 1 0 0年第 1 期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张 正 光
(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安徽 芜湖 2 10 ) 4 0 0
摘 要 : 国以来 , 建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大致 可分 为三 个历 史阶段 , 即从 新 中 国成 立到社 会 主义制 度确 立 是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在新 的历史条件 下取 得 良好 开端的阶段 ;从社会 主义制 度确 立到党 的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 是 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遭 受比较 多曲折和挫折 的阶段 ; 十一届 三 中全会 至今 , 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 实现 重 大飞 从 是 跃 的阶段。 理建 国以来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历 史进 程 , 梳 总结其基本 经验对 于当前 坚持和发展 马克 思主义 , 进

步推进马 克思主义 中国化、 当代 化具有 重要 的理论 和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 史进 程 ; 本经验 历 基 中图分类号 : 1 D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87 (0 0 0 — 0 2 0 10 — 47 2 1 )1 0 1 — 4
究生。

1 2・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 , 有学者又 以十一 届三中全会为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划分为两个 阶段 , 前

相 区别” 因为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 ;另一方面 , 和苏联式 社会 主义的共 和国相区别” , 在这
会 主 义理 论 体 系 。[ 4 1
些相 当的社 会主义步骤” 躅以消灭资本主义 , m 实现向社会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漫长而坎坷的历程,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了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经验启示、传播、实践、理论体系、指导作用、全球化、新时代、历史经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未来。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历了从传播到接受、从探索到实践、从建立到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前行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70年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与实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新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启示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宝贵财富,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批社会主义者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临着教条主义的影响。

在历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曾面临来自外域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来自斯大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指挥,自身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错误,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在于重新恢复和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和战胜了教条主义。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先进的文化同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

邓小平同志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作者:秦祎姗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0期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要继续深入做好“结合”文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让21世纪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也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70年。

回首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70年,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救国救民真理中逐渐认识、接受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工人运动和革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1949年成立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其契合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近现代以来中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中国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发展,足矣雄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在一大上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最先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毛泽东同志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

1964年1月,毛泽东在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在不同国家和时代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其主要经验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毛泽东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等。

每个时期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修正,使其能够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才能真正指导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此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还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关系。

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的推动和引领也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不仅提供了对社会现象和规律的深刻洞察,还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路,使得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经验还强调了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时代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背离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剥削,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些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然而,实现这些原则的具体路径和方式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

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使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

那时由于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的不足,人们对于中国实际情况和革命的特点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从1927年到遵义会议前,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到遭受重大挫折、面临生存危机的曲折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还总结创立了一整套灵活机动的作战原则,运用这些原则,红军连续打破国民党多次大规模“围剿”,根据地和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由于教条主义者迷信本本和外国经验,轻视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排斥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全盘否定毛泽东等总结的行之有效的革命作战原则。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义 。

以后 ” 即开始 找 到一条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道 路 。根 , 据 14 9 9年至 1 7 9 8年不 同阶段 马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
不 同 情 况 , 以 将 这 一 时 期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历 程 可 大 致 分 为 四个 阶 段 。 1 14 . 9 9年 至 1 5 9 6年 中 国 由 新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向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过 渡 的 时 期 。 根 据 《 同 纲 领 》 新 中 共 , 国头 三年 是建设 新 民主主义 , 这一 时期 , 中国共产党
从 马克思 主 义传 人 中 国开 始 , 以人 民群 众 为 主 体, 开始 推进 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 , 就开启 了马克思 也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历 史 。从 发 展 历 程 看 , 克 思 主 义 中 马 国化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与 中 国具 体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过 程 , 是 前 后 相 衔 接 、 脉 相 承 的 发 展 过 程 。分 析 马 也 一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 发 展 历 程 ,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把 化 的轨迹 , 于坚持 和发 展 马克思 主 义 , 马克 思 主 对 把 义 中 国 化 继 续 推 向 前 进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和 现 实 意
从建 国初 期 的具体 情 况 出发 , 定 了正 确 的方 针政 制 策 。在经 济上 , 实行 公私 兼顾 、 劳资 两利 、 乡互助 、 城 内外交 流 的政 策 , 确处 理各 种经 济成分 的关 系 , 正 使 其在 国 营经济 的领 导下分 工合 作 、 各得其 所 , 发挥其 有利 于 国计 民 生 的 积 极 作 用 ; 治 上 , 政 中央 制 定 了 “ 不要 四面出击 ” 的方 针 , 正确 区分 了敌我 , 团结 了一 切 可 以 团结 的 力 量 , 成 了 最 广 泛 的 统 一 战 线 , 证 组 保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演进及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演进及基本经验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本文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间 域框定在建国以来的六十年。这六十年给我们展现的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创新、 传承与升华的曲折演进历程, 它给我 们留下了 诸多历史经验和现实思考。
探索中的挫折与挫折中的探索 建国后, 执政伊始的中国 共产党至少在两个方面都遇到了 难题: 一是怎样建设好新生的社会主义人民 共和国? 二是用怎样 的治国理论和思想路线去指导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而以
往的 经验已 不足以 应付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出现的大 量新问 题。 为此, 回到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和斯大林的书本和经验事实 中去寻找答案成为自然。由于对全面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 充分的 思想理论准备和科学研究,因而模仿前苏联就成了那时 的当然却又不得已的选择。模仿并不困难,但要灵活而创造性 地运用马 克思、 恩格斯、 列宁的 思想来认识和 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 命 造 建 的 际 题, 非 事 可 说, 后 三 年 克 改 和 设 实 问 并 易 。 以 建国 近 十 马 思主义中国 化是在艰难探索与曲 折反复的交织中 前行。 在探索中 遭遇挫折。96 新生的中国基本完成了 1 年, 5 社会主 义改造, 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但 17 9 年下半年以 国际国内出现复杂情况。 5 后, 党在指导思想上逐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 捍卫创新; 承升华; 传 辩证演进 ; 经验 思考
中图 分 类 号 : 6 D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2 7 0 ( 0 )2 0 2 — 3 1o — 4 82 1 1— 07 0 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范围内的一个命 题, 是马 思主 展史 没有 也 克 义发 上还 结束、 永远不 束的一 也 会结 个命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石仲泉[摘要]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一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史归根结底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因此要科学地处理党的历史分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关系,要辩证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三个“30年”。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初步概括,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让理论掌握群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一直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

2004年夏,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社科联接受了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于是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龚育之和我被聘为首席专家。

在讨论提纲和撰写初稿阶段,龚育之倾注了很大心血,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不仅对课题组有指导意义,在理论界也产生了强烈共鸣。

龚育之虽然在2007年6月就离开了我们,但是按照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继续展开研究,完成了初稿撰写。

从2008年开始,我对初稿进行了全面统改,除宏观把握政治方向和重大理论观点外,还调整内容,删繁补缺,理顺成形,润色文字,使之成为一体化的较为完整的专著书稿。

2009年7月上旬到中旬,又根据部分审读专家座谈会的意见以及课题组自己阅改的意见,对书稿再次进行某些修改和润色,并于2009年9月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一书。

下面就围绕这本书来讲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情况(一)基本性格这个课题既然定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那么规定本书性格的关键词就是“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中国化与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中国化与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10级外语系英语本科四班胡世明学号:12010020244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的问题,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从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强调“学习苏联”,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提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并开始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为中心,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这一阶段,虽然党在公开宣传上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提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但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只是策略上的考虑,是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一种变通提法,不仅不会动摇这个结合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不会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实际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这个成果的坚持和发展第二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估计,将毛泽东的某些错误理论观点当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因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轨道。

第三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基本经验。

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主要阶段和关键节点,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

本文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接着,文章重点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创新。

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坚持改革创新等。

这些经验不仅对过去的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行动指南。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研究,本文旨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它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

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作者:谌燕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7期摘;要: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特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发展历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良好开端、在挫折中艰难前行、快速发展。

总结不同阶段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包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关键词: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验中共的历史,就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更长、也更艰难。

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取得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中共领导集体一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遭遇了许多挫折,但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总体上看,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轨迹,经历了奋越期、挫折期、发展期等三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八大召开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良好开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翻开了新篇章。

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回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解决和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情况逐步好转,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化三改”。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便根植于中国社会,并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经历了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探索历程。

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是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长征。

这时我们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作了回答,还运用列宁和平过渡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曾经设想过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创造了一系列由初级到高级的向集体经济过渡的实现形式,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在消灭私有制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不但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没有破坏生产力,而且社会稳定,保证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虽然毛泽东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思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这一探索出现了失误,以致给党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二、1957年至1976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挫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因此停滞。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已不再坚持党的“八大”所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而把“政治”、“革命”、“阶级斗争”摆在了首要位置,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生产力问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基本问题已被严重忽视,只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搞什么“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严重受阻,也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浅谈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1]

浅谈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1]

浅谈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

梳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开始的,又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步伐而发展的,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但这一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就已经开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充满了探索和创新,也充满了曲折和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出现了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在国外广泛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政治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不甘沉沦的中国人民奋起自救,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探索救国道路,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将西方各种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期望成为拯救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也随之进入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

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他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

梳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开始的,又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步伐而发展的,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但这一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就已经开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充满了探索和创新,也充满了曲折和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引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出现了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在国外广泛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政治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不甘沉沦的中国人民奋起自救,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探索救国道路,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将西方各种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期望成为拯救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也随之进入中国。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

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他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李大钊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也初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性问题,虽然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第一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

虽然毛泽东还没有使用“中国化”的提法,但这个提法已经呼之欲出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践和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取得了极为宝贵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考察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并在许多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思想僵化,冲破个人崇拜的束缚,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此基础上,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三)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时代特征、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集中全党智慧,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和丰富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作出了新概括,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经验。

三、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纵观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三个阶段有很多的相同点,首先,三者的出发点相同,即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

其次,三者的过程性相同,即都是要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

再次,三者的目标相同,即都是实现现代化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是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中间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陷入严重误区,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前后两个阶段,尤其是后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路高歌猛进,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非凡成就。

为什么会这样呢?深入研究和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继续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就是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也谈不上“中国化”。

(二)认清中国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

国情是指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面貌、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斗争、文化教育以及人口、自然、民族、宗教和历史等在内的综合体。

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之“矢”在中国要射之“的”。

但是国情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国情也不一样,因此党对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必须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国情进行了再认识,建国后头7年所采取的政策和60年代前期的纠“左”就是对国情有比较清醒认识的结果,实践中也使国家的发展比较顺利,而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及后来被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两次严重失误,则都是与党不能正确认识当时国情和所处的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有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党对国情进行了重新确认,明确指出: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深刻论述,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继续强调要深刻认识国情和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基于对国情再认识而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主要标志,也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石。

(三)实现“当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表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容,而且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品质。

民族化和当代化共同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丽图景,两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之中。

党的十三大在首次概括“两次历史性飞跃”时,指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里强调的“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就是注入“当代化”元素。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强调“当代化”,并形成了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内在品质的直接揭示。

“当代化”的指向是如何在当今时代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它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特征,在回答当今时代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指导当代社会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1]陶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6期.2008.11.[2]吴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3]顾钰民.三次历史性转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