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资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房地产金融专题分论坛打造房地产“诺亚方舟”:

学会地产资本化

近期,房地产资本化运作成为主流,不仅外资频频在沪上大手笔出手项目,刷新上海物业收购市值的最高记录,而且在土地市场是长袖善舞的,也往往是那些有着资本化运作或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似乎,资本化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继续生存的新出路,融资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标识。

将于9月21-22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房地产金融专题论坛正式恰逢其时。届时这一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上海市政协、国际银行业联合会、国际金融家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举办论坛,将汇聚来自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国内外著名金融家、品牌地产开发商三方高层共同探讨中国房地产多元化融资与国际资本蓝海战略,其中四大核心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对话房企“蓝海”战略

在国际上,房地产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其在金融市场中比重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了解了房地产金融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国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将其在资本市场的抢眼表现,看成了“生命线”。如新加坡嘉德置业在房地产德资本运作就是最好的例子。继去年在内地设立商业房地产私募基金之后,再设两个房地产私募基金,用于投资中国和印度房地产零售物业项目。

汉舍中国(投资机构)董事总经理马雨婷认为,国外房地产企业在金融资本领域的先行,应该引起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和多元化融资现状值得我们深度剖析。为此本次论坛将分别针对“中国房地产金融新政策预测”、“中国REITS之路”、“多元化融资如何实现”、“国际资本如何投资调控下的房地产”、“如何解决外资与中国地产商合作”“如何打通中小开发商资金命脉及发展模式的趋势分析”以及“房地产公司上市新通道”等诸多话题进行相互交流。

亮点二:国际金融“大鳄”齐聚

美林以7.5亿元人民币收购人民广场商圈的港博大厦;摩根大通收购了徐家汇258号办公楼项目50%的股权,近期海外的一二线基金频频发力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他们的动力特别引人关注。

据马雨婷透漏,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集体等近期再中国房地产金融资本领域风头正劲的大鳄们都将齐聚本次盛会,参与这次论坛的嘉宾阵容更是历届之最。其中,包括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王忠民、雷曼兄弟公司亚洲证券部总裁缇姆.索尔斯、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摩根士丹利亚洲直接投资部联席周玄沁、渣打直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凡以及央行上海代表以及其他银行界代表等。大会也将邀请近百名著名品牌开发商参会。

亮点三:资本合作“无域”平台

中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时期,海外基金一直是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在初期的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等投资银行领跑者获取丰厚利润回报后,更多的私募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日前,澳门何鸿叅在沪名下产业虹桥上海城商办部分及中区广场已被打包出让,收购方为爱尔兰最大的房产企业“财富控股”,本次收购总估值高达77亿,刷新了上海物业整体收购市值的最高记录。而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已有10个项目投资成功,涉及4个住宅项目何6个写字楼项目。其典型意义在于,这些成功的案例给了众多本地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多个不同的运作机制样本。

马雨婷表示,本届房地产金融专题论坛将针对国内企业的需求,促进国内外金融行业与地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辟基金与地产企业之间的交流途径。探讨新金融环境下房地产与银行、基金、信托之间合作的模式,促使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为国内开发商学习国际资本投资战略与风险控制提供机会,多角度的预测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未来走势。

“商者无域”,国际资本的大融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种金融手段、融资方式,将成为房地产企业资金渠道的有效补充,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给众多开发投资商公平竞争机会,也必将引发行业的新一轮竞争和意义深远的变革。

亮点四:承载未来中国方阵

本届论坛将评选并颁发2007中国新锐金融人物、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高成长企业、2007中国新锐企业家等众多奖项。其中,2007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牌地产开发商的评选,更是聚集了国内外资本巨头的目光,其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

在马雨婷看来,2007年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一样,受到国际资本市场如此多的

眷顾。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奖项,它的背后背负着资本市场对品牌企业价值的认可,也代表了企业敲开资本市场大门的钥匙。它的存在更是一种标准,一种未来行业领军企业旗帜的风向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