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 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 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渔、者、但、君”4个生字。 2.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教学媒体录音机、生字卡片课前准备预习生字教学流程二、导入新课1.由“鱼”引出“渔” 2.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查出“渔”字的读音,了解意思。 3.开火车,读准字音;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4.讲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揭示课题:江上渔者学习“者”。读准音,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5.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二、学习诗句,了解大意。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知道打鱼人和吃鱼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1)学习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在品尝着鲜美的鱼,高声笑谈着。师述: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谁来当一回江上往来的客人,称赞一下鲜美的鲈鱼?指名朗读前两句诗。认识新字:“但”,请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讲述:“但”在这里的意思是“只,仅仅”。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2)学习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示图: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那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你们看看图,听老师读读诗,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船―舟、,想像:这条小舟在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就像什么?(一片飘荡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风浪卷走的小木片……)认识新字“君”,读准字音“没”。(“君”引导学生复习刚学过的生字“群”;用部首查字法“君”查“口”字底。出示句子:你们看

啊,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一只小渔船像一片小树叶,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底。引导学生读一读句子,发表感叹:渔人们的生活真----------------!(可以填上:真危险啊;真辛苦啊;真不容易啊;真艰难啊!) 4.小结:这就是那些吃鱼的人所不知道,所没有看见渔人们的生活。渔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换来生活的美味,我们应该珍惜。三、诵读和背诵古诗。四、复习巩固所学新字。低年级学生以形象学习为主,教学古诗时我让学生结合画面,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又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渔、者、但、君”4个生字。 2.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 重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媒体录音机、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生字 教学流程二、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 2.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查出“渔”字的读音,了解意思。 3.开火车,读准字音;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4.讲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学习“者”。读准音,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5.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二、学习诗句,了解大意。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知道打鱼人和吃鱼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1)学习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在品尝着鲜美的鱼,高声笑谈着。 师述: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 谁来当一回江上往来的客人,称赞一下鲜美的鲈鱼? 指名朗读前两句诗。 认识新字:“但”,请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 讲述:“但”在这里的意思是“只,仅仅”。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 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示图: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那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你们看看图,听老师读读诗,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 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船—舟、,想像:这条小舟在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就像什么? (一片飘荡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风浪卷走的小木片……)认识新字“君”,读准字音“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三、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四、古诗大意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五、古诗赏析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舒缓音乐。 一、导入新课。 复习背诵唐朝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鲈(lú)”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是。

爱:喜欢。 鲈鱼:鱼的一种。体侧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忽隐忽现。 风波:波浪。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捕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品尝着鲜美的鲈鱼,欢快地谈笑着。 师: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 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鲈鱼的味道太鲜美了,太好吃了……) 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江上渔者 古诗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江上渔者古诗 设计理念 《江上渔者》是一篇关于古诗创作的小故事,根据《江上渔者》的诗意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而成。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范仲淹想从自己以上的描述,让那些但爱鲈鱼美的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本文的教学设计旨在让低年级学生能够借助对现代文的学习理解古诗文,在有限的课堂中尽情体味古诗的韵律美、领略诗文的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从而受到诗人同情劳动人民情感的感染,激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舒缓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教案

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能熟练背诵古诗词。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五课时江上渔者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激发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2.师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3.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者”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4.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5.简介范仲淹。 《岳阳楼记》里流传至今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二、读诗解意。 1.读这首古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由朗读。 3.学生朗读,评价。 4.学生齐读。 5.解词连句知大意。 (1)注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美:鲜美。 出没:若隐若现,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了解诗句意思。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多么惊险啊! 6.齐读古诗。 三、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停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他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范仲淹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前两句诗写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捕鱼者如何捕鱼? 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4.师述: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5.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地诵读全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5.江上渔者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méi mò 出没.( ) 没.有( ) 淹没.( ) hǎo hào 爱好.( ) 正好.( ) 好.学( ) 二、解释下列词语。 往来: 但: 美: 出没: 风波: 三、默写填空。 1.江上往来人, 。 2.君看一叶舟, 。 3.《江上渔者》的作者是代诗人,体现了 。 四、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五、课内阅读。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江上渔者 一、mòméi mòhào hǎo hào 二、来来往往。只。鲜美。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浪。 三、1.但爱鲈鱼美 2.出没风波里 3.宋范仲淹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1.在这一带走过的人,只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 2.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五、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上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写照。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人,生长在松江边上,他在饮酒品鱼、 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 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年):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 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有很多著名的诗词。 主要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严先生祠堂记》等。 诗歌理解: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风浪里。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爱味道鲜美的鲈鱼和渔民捕鱼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出没于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捕鱼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渔民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写风浪中时隐时现的捕鱼小船。鲈鱼虽味美,捕鱼却艰辛。此诗表达出作者对渔民疾苦的关心,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拓展资料: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人,生长在松江边上,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年):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有很多著名的诗词。 主要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严先生祠堂记》等。 诗歌理解: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风浪里。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爱味道鲜美的鲈鱼和渔民捕鱼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出没于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捕鱼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渔民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写风浪中时隐时现的捕鱼小船。鲈鱼虽味美,捕鱼却艰辛。此诗表达出作者对渔民疾苦的关心,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 学习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1.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 3.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5.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 重点指导: “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 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质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 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2.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江上渔者-精品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唐朝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师:(出示“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氵”)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答(捕鱼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捕鱼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捕鱼的人。(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工于诗、词、散文。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鲈(lú)”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是。 爱:喜欢。 鲈鱼:鱼的一种。体侧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忽隐忽现。 风波:波浪。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捕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品尝着鲜美的鲈鱼,欢快地谈笑着。师: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鲈鱼的味道太鲜美了,太好吃了……) 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一年级语文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一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渔、者、但、君”4个生字。 2.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 重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媒体录音机、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生字 教学流程二、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 2.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查出“渔”字的读音,了解意思。 3.开火车,读准字音;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4.讲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学习“者”。读准音,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5.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二、学习诗句,了解大意。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知道打鱼人和吃鱼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1)学习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在品尝着鲜美的鱼,高声笑谈着。 师述: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 谁来当一回江上往来的客人,称赞一下鲜美的鲈鱼? 指名朗读前两句诗。 认识新字:“但”,请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 讲述:“但”在这里的意思是“只,仅仅”。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 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示图: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那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你们看看图,听老师读读诗,你们知道吗?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试题 -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课时练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江上渔者》 范仲淹(989-1052年):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有很多著名的诗词。 主要作品:《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严先生祠堂记》等。 一、熟读背诵《江上渔者》,完成下面填空。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江上往来人”,从这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一词写出了江上热闹的景象;“但爱鲈鱼美”这句写的是岸上人的_______,揭示了“_____”的原因。“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这首诗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唤起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本诗: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 4.“江上渔者”,其中“渔者”是指___________。 5.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__________。 6.此诗表达出作者对渔民疾苦的关心,深含对“____________”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 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唐朝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师出示“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氵”)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答(捕鱼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捕鱼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捕鱼的人。(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工于诗、词、散文。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鲈(lú)”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是。 爱:喜欢。 鲈鱼:鱼的一种。体侧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忽隐忽现。 风波:波浪。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捕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品尝着鲜美的鲈鱼,欢快地谈笑着。 师: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鲈鱼的味道太鲜美了,太好吃了……) 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

. . 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能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指名读第1句。 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3、(出示课文中图片)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览”。教师接着读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引学生接着读”一边饮酒——边观赏风景”。请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 他听到了什么? 4、逐句理解,指导读。 5、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 (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 6、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 (3)让回答、体会得好的学生读诗句,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7、指名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四、情感升华 1、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江上渔者》。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2、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