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南朝汉人女性的发式与发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晋南朝汉人女性的发式与发饰
第三节:汉魏晋南朝汉人女性的发式
女童幼时发梳成“羁”,稍长合发梳为“ㄚ髻”。至十五岁,行“上头之礼”梳髻别笄以示成年,并可许嫁。《礼记.内则》云:“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至于未嫁的女子,改作梳鬟而不能梳髻。鬟,与髻的实心、位置高于发顶不同,是空心的发环,多垂于两肩。以髻鬟的发式来区分已婚未婚身分的礼俗,在商周时期并不是全面性的。商朝,虽上层阶级连一般人民有梳髻;不过,当时流行的是辫发。东周,辫发的长度变的更长,多做双股,直至腰际,如图40所示。
在战国时期,只剩下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仍作辫发,中原地区的汉族妇女开始梳发髻,并传布开来。相较两汉时期汉族男子,由于男出仕为宦政治制度、儒家思想“礼仪”观念的影响,发饰和发式可表其身分,因此其变化或式样较少;女子则不然,光是发式就有多种的造型、名称。秦朝的妇女即有作神仙髻、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黄罗髻。至汉,发髻更多,是汉人女性发式“髻”的奠基时代。此外,“鬓发”也是其修饰的重点。魏晋以下,发式的
名目、形式多采多姿,妇女在鬓发、鬟发上出现许多巧思,如“蝉鬓”、“鸦鬓”、“双鬟”等。当中,假发的使用至此时期成为风潮,不只王公贵妇连民妇都喜爱用假发来美化自己的发式。商周以降,妇女留长发,以长发为美。到了梳髻,头发的长短、疏密成为衡量妇女美貌的标准之一。发短、发疏、发秃的妇女为了达到时尚的标准,只好在头发间放上假发。
妇女发式的演变,除了显现出其追求美感的欲望外,也表现出礼俗、历史背景的因素。从史籍、出土文物来说,发式的创造两者有点出入;史籍所载大起自京城,特别是来自妃嫔宫人的造型,而出土文物方面则有地方妇女仍作前朝或更久前的发式、女婢舞女头上插满笄不合礼法的情形,呈现出不同京城地区的地方特色。而载于史籍的发式名称,诸多与仙道有关,至南朝时,又融入佛像造型,反应出当代宗教信仰的一面,同时投射出时人心中“仙女”“佛神”等的形象。
一、两汉时期汉人女性的发式
发式属于礼仪的表现之一,古礼记载了日常起居男女该有的仪行,其中日起而作的首要事项就包含整理头发。妇女,“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梳理头发后结发别笄。又,为容貌姿态之属,能展现女性的姿色。诗人文士歌咏女性之美时,常会将妇女的发型与其状态视为女性颜貌的一部分,烘托
出花容月貌、
窈窕姣好的美人形象。民间乐府诗等也有描写美发且面貌出众的美女,例如:《诗经》提到“鬒发如云,不屑髢”,表示有乌黑的秀发,就不需要戴假发修饰。楚国诗人宋玉曾借赋讽刺,谈到谁才好色的问题。诗赋里评价美女及丑女的外表,归纳出几点特质;发式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它会给人视觉的初步印象,并且于焉连结到美感的认知。美女,“东家之子,増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而丑女登徒子妻则“蓬头挛耳,齝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汉代,妇女发式与美感相连的想法仍可见,“若乃夫郊采桑之妇人兮,袿裼错纡,连袖方路,摩池长髩。便娟数顾,芳温往来接”、“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裾,紫绮为上襦”。
依礼古代发式有相对应的等级制度。服制规定的服装、佩饰、发式依等级、礼仪形式而定。实际情况,虽然都有提到皇后嫔妃、民妇
奴婢都留意发式的装饰、变化,但据最近考古出土发现依对象限定作何种发式,或规定依身分作该种发式,并非是全面的。
(一)发髻
当时流行有堕马髻、瑶台髻、三角髻、三鬟髻、分髾髻。依造型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垂髻”,一为“高髻”。
1.“垂髻”
顾名思义,发式作垂于肩膀以下。垂髻实由椎髻演变而来,如云南晋宁石寨山20号墓出土的陶俑,图41的滇族妇女梳的发型就是椎髻。
战国末西汉初滇国男女皆作椎髻,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利,有官员派任于此,相传其装扮渐渐传入至楚国,使楚国妇女开始留作椎髻,并散播开来。据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图42的“楚国贵族妇女”,她的发型从侧面俯视,如同椎子。
这发型的做法简单,先将头发正中分出线路,朝脑后梳理,然后在后颈挽成髻。到后来,堕马髻出现,才始向一边倾斜,作垂髻状。
按文献此出自东汉大将军梁冀妻孙寿,《后汉书.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糚、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仿效。”不过,最新考古出土如江陵凤凰山木俑等,时间却都在西汉。时各地可见垂髻的发型。因此,堕马髻出现的时间不是在东汉。据学者高春明
考证,发现《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谈到,“汉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又梳堕马髻”,对照这些出土陶俑木俑,推定应当在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反而真正盛行的是倭堕髻、垂髾髻。倭堕髻,由堕马髻演变而来。总发于顶,在颅顶正中挽一发髻,发髻朝一侧倾斜堕落,再用簪固定。其形状可见下图图44(洛阳市郊永宁寺“汉魏故城”出土的泥塑供样人头像),妇女的发式低垂且倾斜、侧在一边。垂髾髻,下图45(四川大邑东汉墓出土画像石)妇女梳髻盘于头顶,髻后垂下一霄。传为汉明帝令宫人梳百合分霄髻、垂霄髻,一说为汉元帝,但见于考古资料,两汉均有垂髾髻,估应不会晚于东汉。依据现有的考古出土,身分高和低者有作垂髾髻的,对象有奴隶主、贵妇、奴婢、舞姬。
2.“高髻”
战国至西汉作高髻打扮的人并不多,都是歌舞艺人为主,出自表演演出的用途。从宴乐图,可看到女舞者的长袖妙舞以及其柔美柳腰的体态,表达出当时的审美观。
西汉初年,“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成帝时的赵飞燕“纤便轻细,举止翩然”,身材娇柔体态飘逸。舞者发式的打扮其实不限高髻,也有作垂髾髻,与曼妙的舞姿、华丽的服饰一体,成为诗人眼中仪态万千的佳人,意境唯美又高雅,气质焕发。就如傅毅《舞赋》描写:“姣服极丽,姁褕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涕而横波。珠翠的烁而炤燿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红颜光鲜亮丽的衣着,随音乐悠然起舞,灵活的动作,容貌逼人,令旁观者心旷神怡。不只是表演舞蹈的场合,据文献纪录汉武帝时期有许多宫人作高髻。唐代段成式《髻鬟品》载九环髻、飞仙髻,成帝时赵合德梳欣愁髻。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载十二鬟髻。西汉汉武帝至成帝、元帝这段时间的出土文物尚不多,因此有学者认为此皆出自后人的揣度,高髻的流行自东汉才开始。不过,佐野史等资料,却发现这些发式与仙界仙女有关。如三角髻,下图47西王母旁的上元夫人领仙女,“女子皆十八九许,形容明逸,多服青衣,光彩耀目,真灵官也。夫人年可二十余,天姿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