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产丁醇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产丁醇代谢

摘要:丁醇作为一种传统工业原料,自二战前就开始被广泛应用,是印染、医药、香料等的重要原料。传统上用石油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如今,丁醇被赋予了新的用途,即汽车等燃料的替代品。为了节约成本,加强环保,各个实验室开展了生物法制丁醇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产丁醇的一些菌种,以及产丁醇代谢的过程,最后介绍了现在的应用状况以及前景。

关键词:丁醇厌氧发酵汽油梭菌

简介

丙酮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广逆用于喷漆、炸药、塑料、制药、植物油提取及有机玻璃、合成橡胶等工业[2,3,4,11~17]。目前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和发酵法两种[13]:发酵法产丁醇曾经是世界上仅次于酒精发酵的第二大发酵产业[2,9],而现在常用的是石油产品进行化学合成。石油资源紧缺而导致的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2],而丁醇作为一种替代的清洁性能源,其生物学制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内生产生物丁醇(ABE发酵)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利用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发酵[7],而国外一般使用拜氏梭菌,用蜜糖为发酵原料[8]。梭菌属严格厌氧,能形成芽孢、厌氧生长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因芽孢常比菌体大,致使菌体呈梭状而得名,又称厌氧芽孢杆菌属。现在已知的梭菌都是产生正丁醇的,近期,美国杜邦公司和加州大学发现一种使用藻类产生异丁醇的工艺,现在处于保密阶段。本文中如无特指,丁醇均是指正丁醇。

1. 发酵原理

丙酮丁醇发酵包括2个不同的时期:产酸期和产溶剂期。产酸阶段,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主要产生乙酸、丁酸、H2和CO2,有机酸的产生引起了发酵液pH 的下降;随着有机酸积累到一定阶段(pH 达到4 .3~4.5),发酵进入产溶剂期,此时细胞处于稳定期,产生的乙酸和丁酸在这一阶段转变为ABE,随着发酵的进行,丙酮丁醇梭菌开始衰老,活力下降,加上底物的消耗,溶剂的毒害作用,使菌体开始自溶或生成孢子,发酵逐渐由微弱最终达到静止结束[11]。

如图1,是整个产丁醇的反应的流程及相关酶类。

图1 产丁醇代谢流程及相关酶

如上图,梭菌中有几种特殊的酶,对产丁醇代谢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11]。

在反应的整个代谢途径有3个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和丁酰-CoA ,这3个产物引起了有机酸和溶剂的产生。因此,推动这三种物质产生的酶是整个反应的关键酶。通过基因沉默实验也验证了这一假设[9]。

2. 菌种筛选及产物的测定

2.1 菌种筛选

目前,丙酮-丁醇发酵主要的菌种选育手段是诱变育种。由于初筛得到的菌

种往往丁醇产率及耐受能力很差,需要经过诱变二次筛选才有实用价值。目前常用的方法为2-脱氧-D-葡萄糖平板筛选。通常使用的诱变剂为N+离子[3],亚硝酸亚硝基类[7]等。流程如图2。

图2 诱变育种流程图

原始菌种通过初筛得到,采用沼气池发酵液 、 牛粪、

土壤作为菌种来源。

通过富集培养——有大量气泡和醪盖的培养基进行气象色谱;以及分离纯化——稀释到10-8,滚管技术分离单菌落,TYA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培养)培养就可以初步得到有产丁醇能力的菌种。

此外,还可以进行工程菌种的构建[11]。如E.Coli工程菌构建。近年来,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大肠杆菌的代谢途径进行加工改造,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能够产生丙酮、丁醇。Bermejo等人构建丙酮的操纵子cet4(adc,ctlAB和th1)的质粒pACT,并成功转化大肠杆菌,首次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产丙酮的工程菌,工程菌发酵后能够产生丙酮。另外,Atsumi、Inui等人分别克隆了丙酮丁醇梭菌中合成丁醇途径的关键基因thl、hbd、crt、bcd-etf、B-etfa、adhE,使其控制的硫解酶、3-羟基丁酰-CoA脱氢酶、巴豆酸酶、丁酰-CoA脱氢酶和醛/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工程菌发酵后产生丁醇。

2.2 发酵工艺及产物测定

丙酮丁醇梭菌(C .acetobutylicum) 可产α淀粉酶,能利用淀粉质原料生产丁醇,α淀粉酶酶活与其产丁醇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丁醇抗性株C.acetobutylicum SA-1的丁醇产量提高是由于α淀粉酶酶活力提高。α淀粉酶酶活的提高可以加快C .acetobutylicum利用淀粉转化为丙酮丁醇,提高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的产量[9]。葡萄糖和果糖可使延滞期缩短,但是抑制α淀粉酶活性[13]。

采用萃取发酵、气提发酵、膜分离发酵、吸附发酵等手段与丙酮、丁醇发酵工艺相耦合。丁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测定是丁醇,但由于副产物像丙酮等对菌体生长有很大危害,因此也需要测定其含量。首先采用精馏法分离产物,然后利用气象色谱分析产物含量,如图3,是简略的流程图,用的是目前比较好的发酵与气提分离耦合工艺[2]。

图3 发酵与气提分离耦合工艺示意图

3. 应用状况及展望

3.1 生物制丁醇发展史

生物制丁醇由来已久:1861发现,到二战广泛应用;我国1954年以后开始兴起丁醇工业,由于石油工业的兴起,生物制丁醇在1996年衰落;至2005,美国对丁醇做汽车燃料进行了测试,紧接着2006杜邦公司宣布他们将与英国BP 公司合作开发生物丁醇燃料项目一期工程拟建设以甜菜为原料、年产3万吨生物丁醇燃料的生产装置,并在英国市场上用生物丁醇来替代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统计,油价在3O~40美元/桶以上,发酵法制丁醇就具有竞争性[12]。

3.2 丁醇的新应用

传统丁醇多数应用于化学以及医药工业,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丁醇作为一种优良的汽油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前景[1,10]。

丁醇作为燃料,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丁醇与汽油的配伍性更好,能够与汽油达到更高的混合比。汽油C6-C8,乙醇与汽油混合比的极限为10%,而汽油中允许调入的丁醇可以达到20%[6]。

第二,丁醇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具有较好的燃料经济性。

第三,丁醇亲水性弱,能与汽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丁醇的蒸汽压力低,腐蚀性小、便于管道输送。

湖南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对20%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6],结果表明:

1)丁醇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车用替代燃料;

2)体积掺混率达20%的丁醇一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几乎不造

成影响;

3)由于丁醇热值低而密度大,因此导致燃料消耗率略有提高;

4)丁醇混合燃料的HC和CO排放得到明显改善。

3.3 丁醇相对乙醇的优势

1)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作为燃料,丁醇比乙醇有很大优势。

2)丁醇碳链更长,与汽油更接近,相容性更好;

3)丁醇挥发性较乙醇低,便于储藏和使用;

4)丁醇对管道等的腐蚀性小于乙醇;

5)丁醇燃烧产生的能量多余乙醇,产生的废气同乙醇相差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