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

——文本解读“症候”点击及匡正

龙游阳光小学徐国良

【内容摘要】崔峦在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这是一道‘铁门槛’。”(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维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见,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再者,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它不是“死板”,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情感倾向等,都需要我们去解读,去品味,才能踏上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由此,笔者以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关键词】文本解读潜心会文知人论世细读文本

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先确定形式,再找相应的文本来套用,明显带有形式主义倾向,而对文本的解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一、文本解读的误区

(一)、“仅仅是珍惜时间吗?”——文本解读的浅尝辄止

朱自清的名篇《匆匆》,语言朴实,但意蕴深刻。如果把这节课的教学落脚在“珍惜时间”——这当然没错。文章的第一段用对比手法写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所以珍惜——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惟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到哪儿去了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作者寻寻觅觅,在寻觅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惋惜。第二段作者写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无声无息的消失,也表达了珍惜时间的情感。但作者在最后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他不甘心“白白走这一遭”。由此,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珍惜时间”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这里分明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跳动着“珍惜生命”的字眼,隐藏着对“人生易逝”的无限感慨。

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半间不界,浅尝辄止,忽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厚度与深度。教师应在大量占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方能在课堂上成竹在胸,驾驭自如!

(二)、“《劳动的开端》还能理直气壮吗?”——文本解读的“拿来主义”

《劳动的开端》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的一篇老课文,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具有很强烈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这篇课文伴随着我等几辈人的成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让我们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新社会的优越。2004年第2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这样写道:“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受到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小在生活中磨炼的自强自立、不畏艰险的坚强意

志。”但是,当“现代包身工”形象重演,当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当一个个煤矿工人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时,民工被拖欠工资,甚至被打时……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会做何感想呢?

不能回避现实!关键是我们面对文本,怎样去挖掘它的价值。这时我们就应该采取一种基于读者崇拜的阅读姿态,以读者为核心,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我们能否自圆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美·哈罗德·布鲁姆)这时,我们就不妨误读一回: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工的不同,也就必然有一部分人干着脏、苦、累的活儿。“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我鼓起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这不是一种自强自立的体现吗?在当妈妈给我打来洗脚水时,在当妈妈问我饿不饿时,表现出来不正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到的是自强自立、懂事、热爱劳动的小男孩形象。我想这是作为现在的《劳动的开端》所具有教育意义吧?

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依赖名家的理解,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名家怎么讲,我也怎么讲。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目前教师对文本解读普遍的现象。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吗?”——文本解读的曲解误读

《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名作。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老师可能会以要尊重学生的独

特感悟为由“搪塞”。但别忘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注意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文本”不是“沉默”,而是一个会说话的主体。一旦产生,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就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面团,有它固有的文本意义。因此,文本的解读必须在充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象走进文本内核。只有这样,课上的引领才不会背离作者的心灵轨迹,教学才不会曲解作者的本意,文本——作为教学的范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特殊作用。

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出入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伽达默尔提出:“只有当诠释者被(文本)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方向上作进一步询问时,才会出现真的对话”。即是说,文本对读者是有所限定的。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有着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的范围,独特感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

(四)、“桂林山水还美吗?”——文本解读的脱离文本

一位教师上《桂林山水》一课,只花23分钟的教学时间,要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桂林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而后就补充了显然是未经剪裁的近2000字的有关桂林的传说、桂林风景介绍等等,对于文质兼美的原教材是如何用简练的文字刻画出如画美景的,则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折射出该教师对文本本身的忽视,而却对那些课外的补充资料情有独钟,青睐有加,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扩大了创造的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清泉,“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渐成经典,“主题教学”深入人心,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