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制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出制剂
(1)概述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

(2)酒剂与酊剂:
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

(白酒含乙醇量约为50~60%)。

酒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为指治病的药酒。

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

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

酊剂系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药用乙醇,经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多数的酊剂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物的性质或用途而异,用普通药物制成的酊剂浓度为20%(g/ml),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
(g/ml),如属已知有效成分者,可用含量测定或生物测定的方法,标定其规格标准;也有少数按照历来的成方规定或医疗习惯,制成适宜的程度。

酊剂与酒剂的溶媒,因均含乙醇,而蛋白质、粘液质、树胶等成分都不溶于乙醇,故杂质较少,澄明度较好,长期贮存不易染菌变质;两者的制法多用低温浸提,或短时间加热后静置一定时间滤取澄清液。

故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药材。

1)酒剂的制备:
酒剂常用冷浸法、热浸法及渗漉法来制停备。

冷浸法:
将药材切碎,炮制后,置瓷坛或其他适宜容器中,加规定量白酒,密闭浸渍,每日搅拌1-2次,一周后,每周搅拌一次;共浸渍30d,取上清液,压榨药楂,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适量糖或蜂蜜,搅拌溶解,密封,静置至少数派14d
以上,滤清,灌装即得。

热浸法:
悬浸法:取药材饮片,用布包裹,吊悬于容器的上部,加白洒至完全浸没包裹之上,加盖,将容器浸入水浴中,文火缓缓加热,温浸3-7昼夜,取出,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药楂压榨,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冰糖或蜂蜜溶解静置至少数2d以上,滤清,灌装即得。

此法称为悬浸法。

此法以后改革为隔水加热至沸后,立即取出,倾入缸中,加糖或蜂蜜溶解,封缸密闭,浸30d,收取澄清液与药渣压榨液合并,静置适宜时间后,滤清,灌装即得。

热回流法:按“浸提与分离”回流提取法项下操作。

2)酊剂的制备:
溶解法:按处方称取药物,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至需要量,即得。

此法适用于制备化学药物及少数的中药酊剂,如碘酊,复方樟脑酊等。

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至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残液滤过,合并即得。

浸渍法:一般多用冷浸法制备,按处方量称取药材后,用规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媒,浸渍3-5d,或较长的适当时间,收集浸出液,静置24h或更长的时间,滤过,自滤器上添加原浓度的乙醇至规定量。

即得。

渗漉法:此法是制备酊剂较常用的方法。

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止渗漉,药渣压榨,取压出液与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媒至所需量,静置一定时间,分取上清液,残液滤过,即得。

若原料为毒剧药时,收集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媒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

3)糖浆剂与煎膏剂
A.糖浆剂: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

糖浆剂根据所含成分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

不含任何药物,除可供制备药用糖浆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矫味剂和助悬剂。

药用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含糖量一般为65%以上。

芳香糖浆: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

(a)糖浆剂中的蔗糖制备糖浆剂所用的原料蔗糖应符合药典规定。

蔗糖属于双糖类。

其水溶液较稳定,但在有酸的存在下,加热后易转化水解生成转化糖(葡萄糖与果糖)。

此两种单糖在糖浆剂中都随加热时间的长短而或多或少的存在。

转化糖具有还原性,可延缓某些易氧化药物的氧化变质。

但转化糖过多对糖浆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故有的药典规定转化糖不得超过0.3%。

所用的附加剂有防腐剂、矫臭剂、助溶剂等均应符合药用要求或卫生法要求。

(b)糖浆剂中的防腐剂糖浆剂中的主要附加剂为防腐剂,含糖量低的糖浆剂容易增殖微生物,空气中的酵母菌、霉菌对糖浆剂可致发酵、生霉、酸败及产生浑浊现象等,应加入适宜的防腐剂防止。

常用于糖浆剂中的防腐剂有羧酸类及尼泊金类。

羧酸类中常用0.1~0.25%苯甲酸,0.05~0.15%山梨酸;此外也可用丙酸。

此三种羧酸的钠盐也可应用,但浓度应提高,如苯甲酸钠常用浓度为0.15-0.35%。

三种羧酸在化学上属于低级脂肪酸,在水溶液中很少电离,大部分保持分子态,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分子态,故使用此类防腐剂时,在酸性条件下效果为佳。

对人体的可接受量,苯甲酸为5.0mg/kg·d,山梨酸为5.0 mg/kg·d丙酸为10mg/kg.d。

尼泊金类对霉菌的抑制效能较羧酸类为强,对酵母菌的抑制效能不如羧酸类,对细菌的抑制效能较弱。

此类防腐剂的用量,毒性较低,广泛用于糖浆剂、煎膏剂的防腐,适用于弱酸性和中性的药液,但仍以偏酸性效果为佳。

介质的最适pH值,甲酯和乙酯为6.0以下,丙酯为7.0以下,超越界限时,防腐效果减弱。

甲酯在pH值3.0~6.0的水溶液中, 1000C加热2h或1200C加热30min 均稳定。

但pH值升高时,受热后则可测出其分解,用化学动力学加速试验,计
算出250C时,甲酯在不同pH条件下的半衰期不同。

尼泊金类在水溶液中,当pH值在7.0以上时,受热后有较明显的分解,丙酯比甲酯较稳定。

液体药剂中含低浓度丙二醇时,可加强尼泊金的作用。

在内45%糖浆中加入甲酯0.1-018%与乙酯0.25%时,对霉菌和酵母菌的防腐效果不显著,如再添加班费2-5%
丙二醇时,防腐效果显著提高,而单用2~5%丙二醇时,无防腐效果。

乙醇存在于醇浸出制剂的糖浆剂中时,兼有辅助防腐作用,其成品中常保留一定浓度的乙醇量,一般认为较适宜的防腐浓度为15~25%。

挥发油类或其中所含的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辅助防腐作用及兼有芳香矫味作用,如桂皮油、桉叶油、橙皮油、柠檬油或桂皮醛、紫苏醛等。

挥发油的常用量为0.06%左右;栓皮醛
0.01%时能抑制生霉;0.1%时可抑制发酵,挥发油混合使用时效果可增强,如含蔗糖40%的稀糖浆,加0.04%为橙皮油、0.01%八角茴香油和5%乙醇的混合防腐剂,可达到抑霉和抑发酵效果。

(c)糖浆剂的制备
热溶法:按处方称取符合药典的蔗糖,加入适量的沸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溶后,再加入可溶性药物,溶解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

此法的优点是蔗糖原料中常含少量蛋白质,加热可使其凝固易于滤除,并可杀灭微生物,有利于保存,但应注意避兔加热时间过长,否则转化糖增加易致发酵和焦化,色泽加深。

因此,最好掌握以沸腾后5min为限,并应趁热迅速滤过,遇有难于过滤澄明的糖浆时,可用滤纸纸浆或滑石粉、鸡卵蛋白等助滤剂,吸附杂质,有助于滤清。

大量生产时可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滤过。

本法适用于单糖浆或含不挥发性成分及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的糖浆剂。

冷溶法:按处方称取蔗糖,在常温(200C左右)搅拌下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滤过至净,收取即得。

本法的优点是成品色泽浅,含转化糖少。

缺点是糖溶解需时较长,因此,制备要严格要求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防染菌。

本法也适用于单糖浆与不适于加热的糖浆剂如含挥发油及挥发药物的糖浆。

混合法:此法系浸出制剂的浓缩液、药物或药物的液体制剂与糖浆直接混合均匀而制成。

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蒸馏水制成浓溶液后再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匀即得。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者,可酌加适宜辅助溶媒使溶解后再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合即得。

液体药物如甘油等,可直接与计算量单糖浆混匀即得。

如挥发油时,可先溶于少量乙醇等辅助溶媒或酌加适宜的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即得。

酊剂及流浸膏剂与单糖浆混合时,可加适量的甘油或其他适宜稳定剂,或加适宜的助滤剂滤净即得。

水浸出制剂,因含蛋白质,粘液质等易致发酵,生霉变质,可先加热至沸后5min,使凝固滤去,滤液与单糖浆混匀即得,必要时将浸出液的浓缩物可用浓乙醇处理一次,回收乙醇后的母液加入单糖浆内混匀即得。

如药物为中药干浸膏,应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入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在无菌乳钵中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即得。

B.煎膏剂
煎膏剂系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的浸出制剂。

煎膏剂是中药传统的剂型之一,因其药性滋润,故又名膏滋。

本剂型因系经浓缩并含较多的糖或蜂蜜等辅料而制成的,故具有浓度高、体积小、有良好的保存性,便于服用等优点。

活血通经、滋补性及抗衰老药剂等多采用本剂型制备,适用于慢性疾病。

(a)煎膏剂的制备一般按煎煮法制备。

药料处理:将处方规定的药料洗净,切成适宜的片、段或磨成粗末;若为新鲜果类,则宜洗净后压榨果汁备用。

煎煮:取药料置于适宜的煎煮器内,加适量水,润湿一定的时间后,再加水至适宜高度,先以文火加热,逐渐加大火力至沸,水量被蒸发减少时,可适当加水。

煎煮时间与次数可根据药料的性质与经验来决定,一般约2~5h取出煎液用板框压滤机或适宜滤器过滤,滤液备用,残渣加水继续再煎,至煎液气味淡薄为度,取出煎液备用。

残渣压榨,榨出液与全部煎液合并,静置2h后(热天要适当缩短),用适宜滤器滤净。

浓缩:取上述滤液,置适宜蒸发锅中,先以武火加热至沸,捞出浮沫,药液变浓时,改用文火,保持微沸,不断搅拌,防止焦化,浓缩至稠膏状时沾取少许滴于滤纸上检视,以无渗润水迹为度。

此时好的稠膏,传统上习称为“清膏”,传统的经验是采用滴于桑皮纸上检验无渗润水迹为度,或用棒挑起呈片状落下为度,现在多采用比重计测定比重作为判断浓缩的程度。

收膏:另取与清膏等重量或倍量的中蜜(炼蜜)或炼糖、炒糖加入清膏中,搅拌混匀,微炼,除沫,装无菌瓶中密封即得。

糖的炼、炒方法
炼糖:取糖50kg加25~30kg水,加热煮沸30min左右,加入0.1%酒石酸,搅匀,微沸约2h俟转化率不低于60%和含水量约达22%时为度。

炒糖:取糖置适宜锅中,勤翻干炒至全溶,色转黄,至发泡及微有青白烟发生时即得。

4)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流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

若以水为溶媒的流浸膏,应酌加20~50%量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

流浸育剂的应用,一般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可直接供药用。

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全部溶媒,浓缩成稠膏状或块、粉状的浸出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每1g浸膏剂相当于原药材2~5g。

含有生物碱或含有确定的可以提出有效成分的浸膏剂,皆需经过含量测定后用稀释剂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浸膏剂按其干燥程度可分为稠浸膏与干浸膏两种。

稠浸膏是浸出液经低温浓缩至稠膏状的,含水量约为15~20%的制成品。

干浸膏是浸出液浓缩成稠膏后蒸干,测定含量后,用淀粉、乳糖等稀释至规定的标准,制成干燥粉状的制品,其含水量约为5%。

浸膏剂的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不含浸出溶媒,可久贮,有效成分较流浸膏稳定。

但其缺点是易吸潮或失水后硬化。

浸膏剂除少数直接用于患者外,一般多作为制备其他制剂的原料,如片剂、散剂、胶囊剂、冲剂、丸剂、颗粒剂等的原料。

A.流浸青剂的制备
流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多用渗漉法制备,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浸渍、渗漉、浓缩及调整含量四个步骤。

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成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

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含乙醇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者只作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媒稀释,或低温浓缩使其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制备流浸膏时所用溶媒的数量,一般约为药材量的4~7倍。

若原料中含有油脂者应先脱脂后再进行浸出。

B.浸膏剂的制备
浸膏剂和制备方法一般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采用浸渍法或回流法。

在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具体设备的条件的品种,选用浸出率高、耗能少、成本低、质量隹的方法为好。

(a)渗漉法: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溶媒时,常采用此法,可按前述渗漉法操作。

收集的漉液浓缩成稠膏状者称为稠浸膏。

如需制备干浸膏时,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浸出物的稠度增大,致使最后的溶媒不易挥散,且易造成过热现象而易引起成分分解或失败。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应尽可能用真空低干燥,或喷雾干燥法,并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为隹。

(b)煎煮法:
(c)回流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