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光华学校德育个案研究之

国内外德育个案研究现状

曹秋生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对德育个案的研究日趋重视,但研究过程乱象横生,研究结果不尽人意。对德育个案的研究,往往层次较浅,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就全国来看,德育个案的研究,往往引用一个或者几个具体案例,并对此案例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与措施”。大多案例分析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案例研究,缺少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多的案例研究毫无理论高度可言。究其原因,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的第一线老师,反而缺少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导致研究者本身的理论积淀不够,甚至现学现卖,以致于无法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更形不成系统的理论。

对德育个案的研究,大多与心理学结合。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我国的德育案例研究者按照这一思路,把案例分析研究与心理学紧密结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这一认识在不少研究者那里还处于自发阶段,有待于理性提升,从而达到自觉阶段。

对德育个案的研究,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对现实问题指导性不强。

德育个案的研究,重理论,轻实践,研究结构模式几乎固定,先列出个案事例,后面紧跟分析研究,有些再追加对策措施。几乎所有案例研究都遵循这一模式,大同小异,少有变化。

从单个德育案例的分析研究来看,分析的比较全面透彻,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有个清晰的交代,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也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但遇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如果直接拿过来照搬照抄,会发现有些无从下手。大部分案例分析,只适合作者书本上的那个案例,现实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巨大的反差。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因为德育案例研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德育工作一线的老师们,加强德育理论学习,深化德育理论研究,由自发变为自觉,把德育案例研究这项艰巨的工作继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