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因
间接暴力:高处坠落,足臀着地,躯干猛烈前 屈产生屈曲型暴力致伤。 直接暴力:外力的直接撞击。 肌肉拉力:常引起稳定骨折或棘突撕脱性 骨折。 病理性骨折:脊柱肿瘤或其它骨病加之 轻微外伤。
解剖特点
脊椎的组成
椎体
上下 关节突
脊椎 椎弓 突起 椎板 棘突 横突
椎弓根
脊椎间的联接
手术适应症
急性胸腰椎损伤伴有不全性脊髓损伤,排除脊 髓休克者 截瘫或不全性截瘫症状未恢复并有进行性加重 倾向者 X片提示椎体楔形变达40%以上,骨折椎体明 显向后突入椎管,椎体后排列线不连续者 小关节突交锁、椎弓根骨折者 CT或MRI检查显示椎管内有骨折片,骨折块嵌 压神经,椎管矢状径占位达30%以上者。 开放性脊柱脊髓损伤 各型不稳定型新鲜或陈旧性脊柱骨折,包括中 柱、后柱骨折。
治
疗
稳定型骨折的治疗
卧硬板床休息 过伸复位:
一次性过伸复位:
悬吊过伸牵引法 俯卧位腹部悬空法
缓慢复位:腰部垫枕复位 法
背伸肌功能锻炼
不稳定骨折的外科治疗
历史回顾
1750 法国Genand首次经前路行脊柱手术 1911 Hibbs采用自体腓骨移植固定融合脊柱 1953 Holdsworth对所有不稳定骨折采取早期切开复 位双钢板内固定 1968 Holdsworth提出脊柱两柱学说 60年代 法国Roy-camille首创并确立了椎弓根技术 1983 Denis提出脊柱三柱理论 1985 Dick为代表的后路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技术问世 Kaneda等为代表的前路减压固定技术 1991 Tator提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主要有原发性 和 继发性两种原因
胸腰段通常指胸11 ~ 腰1节 段。此处是较固定的胸椎向活动 度较大的腰椎的转换点,是胸椎 后突向腰椎前突的转换点,也是 胸椎的冠状位的关节突关节面向 腰椎的矢状位的关节面的转换点, 易受到压缩旋转暴力的破坏,因 此胸腰段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脊髓的腰膨大位于胸10至腰1椎之 间,脊髓周围间隙相对狭小,加之胸 腰段脊髓前间隙只有后间隙的1/2左右 (1.6mm : 3.6mm),故胸腰椎骨折脱 位引起的骨折片、椎间盘突出、血肿 等极易造成脊髓前方受压。
常用后路手术技术
二、前 路 手 术
手术适应症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经放射线诊断确有前方压 迫,而后方无骨块进入椎管者。 有前脊髓综合症,不论椎管是部分或完全梗阻。 前柱损伤严重或爆裂性骨折,而后部结构未完 全破坏的不全瘫者。 某些瘫痪逐渐发生的晚期病例或陈旧性爆裂骨 折者。 疼痛性进行性后突畸形,伴有或不伴有神经功 能障碍者。 前、中柱骨不连者。 已施行后路手术,减压不彻底,仍有前方受压 者。
体高度和椎间隙。脊柱骨折造成 脊柱曲度的畸形失稳的重要因素 是椎体的变形(以压缩多见)。 通过设置在内固定器上的钉杆角, 使椎体间恢复正常的曲度,依靠 前后纵韧带的牵张使压缩的椎体 复位。
断钉问题
螺钉的螺纹根部由于应力相对集中,最易在此 发生断裂。故有人将椎弓根螺钉进行了改进: 钉的螺纹段外直径不变,而内芯呈锥形,螺纹 由下至上逐渐变浅,使整个钉部的强度从钉尖 至钉尾呈均匀增加,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减少 了断钉率。此外,由于任何金属都会产生应力 疲劳,故理论上说断钉是很难避免的。医师应 重视术后康复指导,嘱患者避免半卧位及术后 过早下床活动和不适当的弯腰。同时术前应与 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作好文字记录。
手术治疗目的
摘除椎管内占位物,减轻或消除脊髓的
机械性压迫,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清除毒性代谢产物。 探查脊髓神经根,松解粘连,解除压迫。 重建脊柱稳定性。 预防各种并发症。
一、经后路手术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
板系统:钢板加椎弓根螺钉,如Steffee、 Roy-Camille、Louis等 棒系统:螺纹棒加椎弓根螺钉,如Dick、 RF、AF、SF、Tenor等。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骨科
脊柱骨折(Spine Fracture),常 合并脊髓神经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发于胸腰段,终 身残疾率高,治疗困难是骨科领域 中的难题。
发病率
美国 日本 中国
30 ~ 35人/百万人/年 28.3 ~ 45人/百万人/年 约6.7人/百万人/年
螺钉骨道 的保护问题
螺钉的复位和固定作用依赖螺纹与钉道骨 质间的严密咬合。但如果在复位操作时出 现螺钉的原位旋转,必将损坏钉道骨组织, 导致螺钉松动,丧失其提拉及复位固定效 果,故在选择内固定器时应注意选择有抗 扭力矩设计的产品。当然,操作时仔细选 择进钉点,避免反复改道而破坏钉道骨质 也是非常关键的。
术前准备计划
仔细阅读测量X光片以确定拟手术节段的生 理前凸,确定钉杆角的度数。 根据CT及X片测量有关数据,包括:
椎弓根外侧皮质间的距离(a) 椎弓根内侧皮质间的距离(b) 应选择相同于b 值的直径的螺钉,螺钉长度(c)应达椎 体前方80%为宜 。
根据X片确定连接杆的长度。
腰椎进钉点定位
植骨融合问题
为避免断钉及骨折复位后椎体高度的
丢失,建议术中行脊柱融合,对未行 椎板切除者,可以考虑椎板及小关节 间植骨;对椎板切除者可行小关节间 加横突间植骨或行椎体间融合。植骨 的成功依赖于坚强的固定、充足的骨 量和良好的骨床。
减压问题
RF系统主张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即可 达到骨块的部分回纳。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只要获得正常容积的71% ~93%,即可解除神经受压。 我们主张不伴有神经损伤者仅作复位内固定, 椎管内骨块即可望获大部分复位,不必行椎管 减压;对伴有神经损伤,CT提示椎管内有骨块 占位者,应在复位固定的同时行椎管探查,将 骨块推向椎管前方,从而使脊髓彻底减压。
上下软骨板
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椎弓间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关节突间关节
脊髓的血供
脊髓前动脉:分支有沟动脉、前脊膜动脉,为 脊髓前2/3的血供来源。 脊髓后动脉:为脊髓后1/3的血供来源。 动脉冠:即脊髓前后动脉在脊髓表面相互吻合 的软脊膜丛,供应脊髓前束和后束的周边部分 血供。 根动脉:胸段起自7或8肋间动脉,腰段起自腰 动脉或髂外动脉,参与脊髓前后动脉。根动脉 血供丧失可引起脊髓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碍。
前柱 前柱
中柱 中柱
后柱 后柱
Denis的三柱概念
胸腰段骨折的分类
屈曲压缩骨折
Ⅰ度 椎体前方压缩不超过50%,中柱与后柱均完整 Ⅱ度 椎体楔形变伴后纵韧带复合结构破裂 Ⅲ度 前中后三柱均破裂
爆裂型骨折 屈曲牵张型骨折 屈曲旋转型骨折伴脱位 剪力型脱位
稳定型骨折
设计特点
螺钉从后柱经椎弓根达椎体,两侧同时固定三 柱,达到三维稳定。 可矫正骨折畸形,尤其是胸11-腰3的复位多数 可得到满意效果。 手术创伤小,2~3个脊椎的短节段固定,较好 地保留了脊柱活动功能。 固定确切,患者可早期活动,有效控制各种并 发症。 可同时行其他手术,如脊髓探查、侧前方减压、 植骨融合等。
螺钉的方向
在有限的椎弓结构中进钉应该力求螺
钉与椎体终板平行。 胸椎的e角约0º ,螺钉的外展角可为 0º ;腰椎的e角为0º~10º ~5º ,螺钉的 外展角可在0º~15º 。螺钉与椎体矢状 轴的角度应就进钉点的位置的外移而 适当增加。
螺钉的进钉深度
据生物力学测定:椎弓根螺钉固定力 60%依赖于椎弓根,当螺钉深入椎体松 质骨时,固定力增加15~20%,至椎体 前方骨皮质但未穿破时则增加16%,当 穿破前方骨皮质固定力可增加20~25%。 临床上的进钉深度以达椎体矢径80%为 宜。
腰椎的进钉点位于固定椎的上关
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 的交点。该处椎板可触及一骨嵴, 进钉点相当于紧靠骨嵴外上方的 凹陷处。
胸椎进钉点定位
胸椎的进钉点位于下关节突 的下缘,恰在横突的中心线上。 下位胸椎定位可切除部分wenku.baidu.com突, 其断面的下内方即为进钉点。
e角表示椎弓根自后方向前、内方的 倾斜角,测量结果在 0º ~10º 之间。f角表 示椎弓根自后方向前上方的倾斜角,为 9º ~23 º 。进钉时,螺钉向前内倾斜5°~ 10 º ,使之与椎弓根的纵轴平行,则可 使用较粗的螺钉。斜行钻入螺钉至椎体, 可增加螺钉与脊椎间的稳定性,称为斜 钉效应。且可增加螺钉钻入的深度。
不同节段的钉杆角
骨折节段 固定节段
T10 T12
钉杆角度数
-5° 0°
T11
T12
L1 L2
T11 L1
T12 L2 L1 L3
0° 0°
0°~5° 5° 5° 5°
手术注意要点
要充分考虑脊柱创伤后的解剖结构紊乱,术前必须仔 细读片,进钉位置和角度方向要酌情应用。 椎弓根钉道准备好后,要用椎弓根探子小心探查钉道 四周侧壁,确定周壁均为骨性组织,才可钻入椎弓根 钉。 应用内固定行撑开复位时必须先以连杆纵向撑开中柱 和后柱,然后才能撑开前柱。 如有明显的椎体骨折脱位滑移,可增加椎弓根拉力螺 钉复位滑移。 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压迫和固定,不要过分强调复位, 以免螺钉应力集中而断裂。 必须植骨融合固定,防止对内固定钉的应力集中而产 生断钉及内固定拆除后的脊柱不稳和椎体高度丢失。
Holdsworth的两柱学说
1968年Holdsworth提出了脊柱的两
柱学说:前柱为脊柱的负重部分, 包括前纵韧带、椎间盘和椎体;后 柱为脊柱的抗张部分,包括椎弓、 椎间关节、黄韧带、棘上韧带、棘 间韧带等。提出外科治疗应以是否 侵犯神经管而定。
三柱学说
1983年 Denis提出脊柱三柱学说:前柱包括 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椎间盘的前1/2;中 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后1/2、椎间盘后1/2; 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 、椎间小关节和棘间韧 带、棘上韧带。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 的完整性,对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1984年 Ferguson进一步完善了Denis的三柱 概念,认为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的前2/3、 椎间盘的前2/3;中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 椎间盘的后1/3;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 、椎 间小关节和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应用解剖
正常椎弓根的横截面积在0.6 ~ 1.3cm2之 间,以胸5最小,腰5最大。郑祖根测量国人 的胸9~腰3椎弓根横径为5 ~ 8mm,纵径 为12~14mm。节段越低,椎弓根的高度 和宽度越大。椎弓根内侧和下方是螺钉 钻入的危险区。要求仔细定位并严格限 制螺钉直径,一般直径以5 ~ 6mm为宜, 应视固定节段和患者骨骼大小具体而定。
前路手术优点
前路内固定力学性能好:经前路内固定 由于在生物力学上正处于运动节段的负 重线上,故可恢复脊柱的负重功能,比 后路固定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解除脊髓前方压迫效果肯定:前路手术 可以直接切除脊髓侧、前方的致压物; 充分松解压迫脊髓的骨性因素及突出的 椎间盘或其他压迫因素,手术在直视下 进行,减压效果肯定。
单纯椎体附件骨折,如横突骨折、关节突骨折、 棘突骨折等 压缩<50%的屈曲压缩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在生理负荷下可能发生脊柱弯曲或成角者属于 机械性不稳定 未复位的爆裂骨折继发晚期神经损伤 骨折脱位和严重的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者
临床症状与诊断
外伤史 伤椎棘突后突畸形 局部疼痛,伤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 腰背部肌痉挛,活动受限 腹胀、便秘 神经症状:感觉、运动、反射及二便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CT、MRI、SEP、脊髓 造影检查等
可能的手术并发症
内植物的弯曲或断裂 钉棒连接松动或骨-钉界面松动 畸形矫正的丢失 金属物的敏感或过敏 应力遮挡所致的骨质疏松 硬膜破裂或脊髓神经根的损伤 内植物所致的疼痛、不适感 伤口感染扩散致脑膜炎导致颅内高压
可能的操作失误
定位错误 螺钉误植 紧固不紧 植骨位置不当 植骨不当或不充分
螺钉松动的处理
当骨道过大螺钉松动而影响螺钉固定和提 拉效应时,可在骨道内植入细皮质骨条, 使过宽的骨道得到有效应用。如使用骨水 泥填充,将为日后取钉造成困难;如钉道 内壁存在破损,填入的骨水泥易流入椎管 内,导致脊髓神经的烫伤和压迫,故一般 不主张使用。
椎体骨折的复位原理
脊柱的生理弯曲依赖于正常的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