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 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农业技术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 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 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 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 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 按技术进步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技术 进化与技术革命两类。
此外,即使专利和许可证制度能够完全实 施,但要赋于发明者一定年限的垄断使用 权,也会妨碍技术发明的社会最优利用。
一般来说,能够物化成商品的农业科技成 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而具有基 础性、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的科研和推广 则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资金来支持。
还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对于盈利性单 位的农业科研活动也应该给予支持。
各国农业中的土地和劳动要素禀赋是不同 的,所以无论是农业技术整体还是针对某 种农产品的技术创新,都将节约相对缺乏 的生产要素;
反过来,节约某种生产要素的农业技术也 必须落实到某种农产品上。
农民作为技术创新的采用者,出于利润最 大化的动机,会被引导到采用节约较为缺 乏而昂贵要素的技术;
而研究单位作为技术创新的供给者,也要 考虑那种技术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由此区分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 使资本边际产出的增加大于劳动;
“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使劳动边际 产出的增加大于资本;
“中性”的技术创新——同比例地增加劳 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
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 资本,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
而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反映其பைடு நூலகம் 对稀缺程度。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深入, 最初以节约某一种要素为特征的技术道路 选择,又有逐渐趋同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一个动态的竞争经济中,较为 缺乏的要素诱发较多的该种要素的技术进 步,从而缓解其相对稀缺程度;较为丰富 的要素则由于大量使用而变得不太富裕。
(二)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1.工业经济中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施莫克勒在《发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提
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 展的瓶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 要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 民收入。
• 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2.农业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速水和拉坦针对农业领域技术进步的内生
化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 与希克斯一样,他们认为,一个经济中技
如第一次技术革命时蒸汽机的出现,第二 次技术革命时电能的应用等,其结果往往 是原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拖拉机的出现, 化学肥料的应用,可以分别看作是农业技 术进步中的一次技术革命。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1.渐进性 2.系统性 3.外生性 4.复杂性 5.周期性
另一类是生物化学技术,用于节约相对稀 缺并缺乏弹性的土地资源。
生物化学技术的主要代表是土壤肥料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育种技术,生物化学技术 的意义在于用化肥、农药、良种等现代投 入品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土地生产 率的提高是生物化学技术的主要特征,也 是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
• 当然,并非所有的机械创新都是以节约劳 动为目标的,也并非所有生物技术革新都 是以节约土地为目标的。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本章学习要点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内容 与作用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点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
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 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二)中国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1.尽快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1)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和推广
农业优良品种 (2)形成以有机能投入为主,无机能投入为
辅,有机能与无机能相结合的农业能源投 入结构 (3)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作物栽培技术和 畜禽饲养技术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 水利技术,有效改造中低产田
农村的全面发展
三、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 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 出来的,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一个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 旺格假说,强调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另外一个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 强调市场需求。
这两种假说是内在统一的,而且被运用到 特定的时间、地点和领域时有所发展。
(一)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1.国民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希克斯在《工资理论》一书当中讨论“经 济进程的分配效应”时,首先引入了诱导 性技术进步的概念。
他认为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人 口增长、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 创新。
一种创新只有当它的最终效果能够带来国 民收入的增加时,才会被有力地采用,这 是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二)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进农业的技
术进步 (四)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
进步 (五)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
术进步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一、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一)劳动节约型技术 (二)资源节约型技术 (三)中性技术
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一)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 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二)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 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三)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
三、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一)中国未来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国未来
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大致可划分为二个 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 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 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 展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技术称为 技术进化。
如新品种的育成和应用、配合肥料和配合饲料的 研制和推广、施肥方法的改进、喷灌、滴灌等。
• 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 的变革时,就称其为技术革命。
他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 有关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 剩余的增加,其成本是杂交玉米研究经费 的累计数,他估计杂交玉米研究的内部收 益率为35%~40%。
(三)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 性质
• 1.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导并不是两种独 立的假说,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
再有一种学说类似于产品生命周期假定, 认为给定领域内技术发明的数量先增加后 减少,但是,与其说是由于技术发明的成 本递增,不如说是市场需求的递减。
• 实证研究在否定上述论断的基础上, 验证了不同产业资本品的发明数量与 产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 个命题:
(1)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其它经 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
• 总之,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稀缺和市场需 求假说是互相补充的、内在一致的。
(四)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公共农业科研体 系的构建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促进农 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原 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由完全放任自由的 市场竞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因为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尤其是生物和 农艺研究,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 新配方、新工艺等,它们具有明显的公共产 品性质,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 非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搭便车等问题 的困扰。
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的、 企业化的经济行为。
2.农业经济中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格里克斯在对杂交玉米的推广和使用中, 指出市场盈利性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而较早地提出了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市 场需求诱导假说。
玉米杂交方法的发展和由此培育出来的新 品种,增加了玉米生产的供给量。
出了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并对 工业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 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技 术进步包括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
与习惯认识相反,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并不构成技术发明的主要激励,而对成本 问题的解决和盈利机会的把握却成为技术 发明的关键;
另一种流行的看法是,重要的技术发明推 动未来的技术发明,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却 是相反或模棱两可;
3.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4.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
如果一种发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以更 少的资源生产同样多的产品,就能够增加 企业家的利润(这是必要的,但不一定充 分)。
由此释放出来的资源,可以用来增加原有 产品的供给,如果对该种产品的需求是有 弹性的;或者用来增加其它产品的供给, 如果对该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 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虽然会使国民收入 增加,但未必同比例地增加各种要素的边 际产出。
社会利益最大化要求知识产品一旦被生产出 来,应该是让所有潜在的使用者没有任何代 价地加以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政府政策提供了适当的 制度环境,否则一个潜在的创新者(企业和 个人)就不可能有生产新知识的激励。
一种解决办法是建立专利法和许可证制度, 以保护科学技术发明的产权。但是法的实施 是有成本的,在法律制度极不健全的发展中 国家,专利制度的交易成本可能会超过知识 产权保护的收益。
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落 实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 观主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 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 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2.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互相补充的诱导 性技术进步理论在农业经济中的运用
各种农作物的不同市场需求规模会诱导不 同数量的技术发明,但这些发明必须以节 约某种要素为特征;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与对农业 发展的作用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
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
术的发展是为了用相对丰富因而廉价的要 素来替代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
• 在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集中体现为两类 一类是农业机械化技术,用于节约相对稀
缺并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农 业机械设备的发展,提高人均耕地的经营 面积,使人均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特征, 也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
(2)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 售额;
(3)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 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
• 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 • 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 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不是
由经济变量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 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余的、非常规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市场机制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二)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三)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
术进步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技 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