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部裂
峡部裂腰椎滑脱微创治疗的进展
峡部裂腰椎滑脱微创治疗的进展摘要】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病之一,通常分为假性滑脱和真性滑脱。
真性滑脱即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该文就腰椎滑脱症主要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腰椎滑脱峡部裂微创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Lumbar isthmic spondylolysis)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近些年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治疗方式逐渐多样化,微创治疗腰椎滑脱成为骨科医师追求的目标。
本文就国内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综述如下。
1、定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椎弓峡部断裂后,腰椎后柱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受到影响,椎体及椎弓在持续的应力作用下对抗剪切力的能力达到极限,使腰椎失稳并产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指腰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失去连接而发生脊椎滑移。
2、手术治疗多数的峡部裂滑脱发生在L5节段(占85%~90%),其次是L4节段(5%~15%)。
腰椎滑脱首先要非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后给予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恢复脊柱正常序列,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2]。
传统后路腰椎手术能够使有效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完成,已成为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最经典的手术方式,因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聂林[3]、刘传见[4]、张旭[5]强等文献报道,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既能对前柱,又能对后柱起稳定作用,有利于腰椎滑脱的复位和维持正常的腰椎前凸,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但是学者认为传统的开放大手术治疗的出血量大,对患者的创伤也比较大,需要广泛的组织切开,腰骶肌肉、肌筋膜和韧带的广泛剥离和长时间的反复牵拉,导致腰骶肌肉的缺血坏死和纤维化[6],破坏了脊柱的筋膜-肌腱-肌肉复合体,造成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手术的远期效果以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7],这些问题引起很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近年来,通过各种内镜、管道系统及经皮入路技术,医生就可以完成传统的减压、内固定及各种内置物的置入[8]。
峡部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 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力能力的丧失, 腰椎失稳,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对于此病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遗传.在胚胎期,椎弓尚未形成,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约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联合,留下缝隙、缺口,则成为峡部裂.另一些学者认为此病系后天性,与外伤及劳损关系明确.Wiltse认为椎弓崩裂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虽一次严重的损伤也可造成急性骨折,但通常的发生机制是重复的应力.运动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崩裂的发生率较高.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脊椎椎弓峡部裂的症状的具体介绍:一真性脊椎滑脱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二假性脊椎滑脱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三后滑脱,较少见上述三种滑脱之共同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单纯性峡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腰骶部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出现滑脱者成年后症状明显.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疼痛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可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也有仅在过度劳累时始感疼痛者,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其而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者,卧床休息后疼痛较轻,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显着之腰椎前突,躯干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腰骶部凹陷、第5腰椎棘突显着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第5腰椎棘突部明显压痛、脊椎前滑脱明显的妇女、自腰椎前缘至耻骨联合之距离减小、宛如扁平骨盆、生产时影响儿童进入骨盆.脊椎椎弓峡部裂具体要做的检查化验脊椎椎弓峡部裂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脊椎椎弓峡部裂的检查的具体介绍:影像学检查:对于脊椎崩解及轻度滑脱,临床诊断困难,需行X线检查,常用的投影位置为前后位,侧位与斜位.一前后位,椎弓崩解在前后位上常不易显出,如有明显的峡部缺损,当裂隙之平面与X线平行时,可在环形阴影之下,见一密度减低的斜行阴影,如有明显之滑脱,可见滑脱椎体之下缘与下部椎体相重叠,呈新月形密度增厚,第5腰椎横突与椎体前缘相重叠.二侧位、为两侧椎弓峡部缺损,可在椎弓根的后下方,上下关节突之间,见一斜行骨质密谋减低阴影,其后部高于前部,如缺损为单侧则不容易见到,,如有滑脱则椎体前移,但轻重不等,有整个椎体完全前移者,也有前移甚微者多数滑脱在1/3至1/4左右,间盘有退行性变者,椎间隙变窄.1.测位测量滑脱的方法⑴自第1骶椎平面之前缘,画一垂直线,该线应通过第5腰椎椎体之前下缘如第5腰椎向前滑脱,此线将通过该椎体Ullman线.⑵疑有第5腰椎向前滑脱时,可自第5腰椎的后上下缘,及第4腰椎体的后下缘至第1骶椎体的后上缘各连一直线,则两线可以相交或平行,正常时两线相交之角不大于2°,且在第4腰椎下缘以下,如两线平行其距离不大于3mmUllman线,有滑脱时其交点均在第4腰椎下缘以上,根据两线相交角度的大小或平行线距离的远近可将滑脱分为三度.⑶将第1骶椎上缘,分为四等分,正常时第5腰椎椎体与第1骶椎体后缘形成一连续弧线,有滑脱时则第5腰椎体前移,前移1/4者为1°、2/4者为2°、3/4者为3°,全滑脱者为4°.2.侧位片对诊断的鉴别侧位片能鉴别真性与假性滑脱,前者脊椎的前后径增加;后者无改变,并可见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质硬化,或唇样增生等退行性病变.三斜位片、左右45°斜位像为显示峡部之最好位置,正常椎弓附件形如猎狗,狗嘴表示同侧横突,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关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椎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侧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突.脊椎椎弓峡部裂应该如何治疗脊椎椎弓峡部裂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得到推广,临床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治疗脊椎椎弓峡部裂:单纯峡不连,椎体尚无滑脱,也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应避过劳,经常进行仰卧起坐等腹肌锻炼,减轻腰椎前突,防止滑脱,或用围腰或用支架保护.同时可贴服一些膏药,比如仙草活骨膏椎体虽无滑脱但有腰腿痛,或滑脱甚微尚无神经压迫症状者,卧床休息3~4周后可行植骨固定术,或贴敷仙草活骨膏椎体向前滑脱明显,且有神经压迫症状之少年或滑脱不超过一年之患者,应令患者双髋屈曲,仰卧2~4周,待椎体自行复位,神经症状消退后,施行植骨固定术.经卧床休息,滑脱及神经症状仍无明显改进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应在麻醉下令患者仰卧,双髋与膝关节屈曲并悬吊,将臀部抬高,靠躯干重力,使滑脱之椎体复位,同时贴敷仙草活骨膏.或令患者俯卧,徐徐向下牵拉下肢,使骨盆离床,然后屈曲两髋,术者以手掌按住骨盆背侧,徐徐用力向下挤压,使骶椎前移,整复滑脱.。
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
腰椎峡部裂 CT诊断准确吗?腰椎峡部裂,英文名称为lumbar spondylolysis,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且男性居多的一种骨科疾病。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腰椎一侧椎弓或者腰椎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出现缺损,甚至原本就存在不连续的情况进而引发个体发生腰椎峡部裂。
临床上腰椎峡部裂还被称为腰椎椎弓崩裂或峡部不连。
腰椎峡部裂主要多发于年龄处于10岁至20岁之间青少年人群,部分先天发育不良的患者常常发生于10岁以内。
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多为男性,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喜欢剧烈运动的男性。
腰椎峡部裂的临床表现症状为:下腰痛,腰正中痛或者腰部一侧深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以及马尾精神症状。
当前临床上尚不清楚引发腰椎峡部裂的实际病因及病发机制,只认为个体腰椎峡部裂的发生与先天发育性因素以及后天性因素有关。
其中先天发育性因素又分为以下方面:(1)个体自身发育不良(2)家族遗传因素。
而后天性因素则可分为以下方面:(1)创伤性骨折(2)手术(3)病理性(4)腰椎峡部退变性因素。
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都是由于自身发育不良或者受到创伤性骨折所引起的,例如长期的腰部屈伸运动所导致。
在以往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来进行,虽然通过X线表现可以发现患者腰椎椎弓根阴影下存在的斜行裂隙或者是水平裂隙,但对于患者腰椎峡部具体的病变位置却无法清晰的展现出来。
但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CT在临床上的应用,特别是CT诊断腰椎峡部裂。
但部分患者对此产生疑问,认为CT诊断腰椎峡部裂是否准确?那么到底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影像学技术也是越来越完善。
当前临床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手段也是越来越多元化,从以往单一的X线检查逐渐发展到当前的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
与X线相比较来说CT检查有着较高的精准度。
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矢状位MRI表现
呈小于号“<” 3 形 O例 。④ 脊椎 滑脱 : 均 为前滑脱 。椎体滑脱程度按 Meed g法 yri n 测定 , 度滑脱 2 I 5个椎体 , Ⅱ度滑 脱 6个 椎体 , Ⅲ度滑脱 1个椎体 。⑤椎管前后 径
董: 堕 笪 墼 茎
c HI E c o M M uNI Y D0 C T s N SE T o
腰 椎 峡 部 裂 并 脊 椎 滑 脱 的 矢 状 位 MR 表 现 I
宋玉 鸿 。 孙 敏 刘 庆 鸿
7 6岁 , 均 4 平 2岁 。2 1例 腰 腿 痛 , 7例 腰 痛伴下 肢 麻 木 , 仅 有 腰 痛 , 程 05 4例 病 . 个 月 一1 3年 , 6例有 腰 部 外 伤 史 。
结 果
腰椎椎 体及上关 节 突与其棘 突 、 椎板 、 下
关节突分离从 而产生 前滑脱 。() 1本组 病
例 中有 2 4例 在 MR 矢 状 位 图 像 上 直 接 I
椎 峡 部 裂 并 脊 椎 滑 脱 患 者 的 MR 矢 状 位 I 成像 资 料 。 结 果 :2例 患 者 的 MR 矢 状 3 I 位 图像 表 现 腰 椎 峡 部 出现 骨 髓 信 号 连 续 性 中 断 、 部 骨 质 结 构 及 信 号 异 常 、 管 局 椎
前后 径 增 大 、 椎 滑 脱 、 间 孔 变 形 ( 腰 椎 变
观察到腰椎 峡部 裂的直接征象 , 即上下关
节 突 之 间 骨 髓 信 号 的 连 续 性 中 断 。 此 征
象在 T WI 上显 示 清 晰。余 8例未 见 1 像
在 3 患 者 中 ,9例 双 侧 裂 , 单 2例 2 3例
2 20 8. 0
腰椎峡部裂的诊疗进展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 :①下 腰痛 , . ] 发生 于劳动后 , 息 休
后可好转 ; ②疼痛 向腰 臀部及 大腿后放射 , 少涉及小 腿 , 很 但如压迫神经根或 伴有椎 间盘 突出 ,则下肢 痛沿 坐骨神 经
个发展为上关节 突及 椎 弓根 , 一个 发展 为下关 节突 、椎
板 及棘突的一半。如果 二者 不相 愈合 , 即形成 峡 部裂 。这 两个骨化 中心 的 分界线 与 临床 上见 到 的峡部 裂 位置 相 当,
为 5 一1 % 。 % 5
力集 中至下一椎体的峡部而形 成剪力。患者可 闻及 骨折声 ,
局部休克期后出现剧 烈疼痛 及活 动受限 ,此种 情况 多见 于 竞技运动场或者车祸。 2 腰椎椎 弓崩裂 的诊断
12 先天遗传因素 .
R mbn a ad及 R n u 认为每 侧椎 弓各有 两个 骨化 中心 , e
15 创伤性 .
腰椎峡部裂可 因急性外 伤 ,尤其是后 伸性外 伤产 生急
性骨折 ,此时通 过上一椎 体 的下 关节 突的尖端 将后伸 的应
容 易断裂 。也有人发现 ,L 5椎弓根 断裂者 峡部较 细 ,相邻 上下关节 突距离 较近 。Sadet 等研究发 现腰椎峡 部裂 tnar 3 _ 大部分 发生在 L , 5 其发生率 8 % 一 5 ,其 次是 L 5 9% 4发生率
中 国 民族 民 间 医 药
・
论 著
T e ts rai
8・
C ieeju lo tnm de e ad e np amay hns o ma feho e in n t ohr e i h
腰椎 峡部 裂 的诊 疗 进 展
叶少奇 。 谭远超
1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 . 福州 3 00 ;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山东 5 18 2 文登 2 40 6 40
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略微突出,治疗方法
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略微突出,治疗方法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颈椎劳损、体育运动过度、年龄等因素。
对于患者来说,进行科学的治疗和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进行治疗?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一、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
对于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以选择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炎症反应,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机能。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理疗器械治疗等方法。
通过这些物理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症状,促进患者体内的恢复能力,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的最后手段。
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病情严重时,需通过手术治疗来修复患者的脊椎结构,达到重建椎间隙和减轻脊椎压力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活动。
患有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引起腰部的不适和疼痛感。
2、保持正确的姿势。
患有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适当休息,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
3、注意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应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喝水,注意膳食均衡,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使患者的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
4、积极治疗。
患有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的患者应积极参加治疗,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够加速康复进程,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总之,腰椎峡部裂伴轻微滑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腰部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进行科学的治疗非常重要,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日常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疼痛症状。
最后提醒大家,对于出现疼痛症状时,不要贪图便宜吃“止疼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切忌误入歧途。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好办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特征在于椎间盘的外周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内部的胶质物质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或脊髓。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椎弓根钉提吊复位vs椎间
滑脱百分比增大 骶骨水平角 Neuman’s分类 腰椎前凸 腰椎指数
重症滑脱
L5S1后部结构的发育性缺损
临床表现
腰、腿痛 轴性背痛
腰肌劳损
前凸过大 矢状面失平衡
牵涉痛
马尾神经压迫少见
滑脱一般不造成椎管或椎 间孔狭窄
体检
棘突间台阶感 躯干短缩 腰椎前凸增大 腰部活动受限 后伸受限、腘绳肌紧张
1855
峡部缺陷是滑脱的前提
1888
Neugebauer延伸了含义 26例滑脱病例+17具尸体研究 峡部延长或骨折造成滑脱
腰椎滑脱症Wiltse分型
发育不良性
L5椎弓或上位骶骨畸形
峡部型:峡部损伤
峡部裂:疲劳骨折 峡部完整但延长 急性骨折
退变性 创伤性
峡部以外部位的骨折
单纯减压
适应证
老年患者、前方有稳定的骨赘形成、仅有放射痛
疗效不佳
27%滑脱进展 椎间盘加速退变
禁忌证
严重滑脱、不稳 以背痛为主
复位
优点
改善融合的力学环境 减少融合节段 纠正力线 矫正畸形
缺点
神经损伤风险?
复位方法
被动
麻醉下肌松作用 体位 术中减压与椎间盘切除时的松解
病理性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汇报人:2024-01-02•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概述•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诊断•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治疗目录•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预防•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并发症•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案例分析01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概述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是指腰椎峡部发生断裂,导致腰椎出现滑脱现象。
定义根据滑脱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滑脱。
分类定义与分类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遗传因素创伤退行性病变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峡部裂型腰椎滑脱。
长期腰椎劳损或年龄增长导致腰椎退行性改变,峡部应力增加,发生断裂。
030201发病机制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姿势异常临床表现01020304患者常感到腰部疼痛,尤其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
由于腰椎滑脱压迫神经根,可引起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
严重滑脱可能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等。
患者可能出现腰椎前凸增加、脊柱侧弯等姿势异常。
02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诊断X线平片是诊断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主要方法,可以观察到腰椎峡部断裂、腰椎滑脱的程度和方向。
X线检查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腰椎峡部断裂和滑脱的细节,有助于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
CT检查MRI可以显示腰椎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压迫或炎症。
MRI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尿液检查可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腰痛。
存在明显的腰椎峡部断裂影像学证据。
存在腰椎滑脱的症状和体征,如腰痛、下肢放射痛、肌肉无力等。
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腰椎滑脱。
诊断标准03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治疗非手术治疗休息与制动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减轻腰椎负担。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物理治疗如电疗、热疗、按摩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通过手术修复裂开的峡部,恢复腰椎稳定性。
峡部裂修复将腰椎不稳定节段融合在一起,增强腰椎稳定性。
脊柱畸形
根据病因分类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一.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idiopathic)
(1) 幼儿型(0~3岁)(2)儿童型(4~9岁)(3)青少年型 (10~16岁)
2.神经肌肉性 (1)神经源型 (2)肌源型 3.先天性 4.神经纤维瘤病 5.间质形成障碍
6.风湿性疾病 7.外伤性 8.脊柱外瘢痕挛缩
(1)脓胸后(2)烧伤后
9.骨软骨营养不良 10.骨感染 11.代谢性疾患
(1)佝偻病(2)成骨不全(3)高胱氨酸尿症
12.腰骶部异常 13.肿瘤
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姿势性侧凸 2.癔症性侧凸 3.神经根刺激性侧凸
Milwaukee支具
又称颈胸腰骶支具。适用于治疗颈胸段和 胸段侧凸。
胸腰骶支具 胸腰骶支具适用于
胸腰段和其以下水 平的侧凸
年长峡部骨质硬化,血供减少,间盘退变
间盘退变需跨节段固定 MRI有助间盘诊断
手术适应证
无或有症状,青少年>50% 进行性滑脱者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畸形和明显
步态异常者 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综合症
手术方法
椎板切除减压 峡部直接修复植骨内固定 脊柱融合 复位内固定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还有不少患者合并有脊髓异常其中脊髓纵裂,脊 髓栓系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 侧凸患者应全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对于先天性
脊柱侧凸最重要的是判断侧凸的进展,但有时初 诊时很难作出决定。例如某些混合型畸形的患者 因为同时存在多种畸形,包括半椎体,骨桥畸形 不同的部位可能抵消了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使脊柱 达到平衡,进展可能性小。这样需要密切随访, 对畸形进展的潜力作出及时而正确的评估
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
2 ~5 5 0mg, 心 率 控 制 在 6 将 5次 / i a r n以 下 口服 倍 他 乐 克 时
要 注意 患 者 是 否有 房 宅 传 导 阻滞 、 代 偿性 心 功 能 不 全 、 失 心源
性 休克 和显 著 心 动过 缓 、 哮喘 等 病 史 , 有 『 应放 弃 服 用 若 j ! I j 总 之 , 多层 螺 旋 C 的 时 间 分 辨 率较 固定 的情 况 下 , 在 T 在
腰 椎峡 部裂 的 C T表 现 和 临 床 意 义
安永 清 , 筱 洁 许
( 宁省普 兰店市 中心 医院, 宁 普 兰店 16 0 ) 辽 辽 12 0
[ 关键 词 ] 腰 椎峡 部 裂 ; T表 现 C
[ 图分 类 号 ] R 1 4 中 84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腰 椎峡 部 裂 是 指 关 节 突 间 部 的骨 性 缺 损 , 引起 腰 腿 痛 其 的病 理形 态 学 改 变 复 杂 , 据 神 经 定 位 体 征 有 助 于确 定 腰 神 虽 经 根 嵌 压 的位 置 . 区 别 造成 腰 神 经 根嵌 压 的 因 素 尚 不容 易 。 但 普 通 x线 检 查 只 能 确 定 腰 椎 峡 部 裂 的 骨 性 改 变 . T 扫 描 帮 C 助 确 定 峡 部 裂 的骨 性 改 变 和发 现 其周 围导 致腰 神经 通 道 狭 窄 的病 变 , 使诊 断 更加 精 确 。现 就 3 0例 腰 椎 峡 部 裂 患 者 的 C T
社 ,0 : 6—7 2 01 7 7
查 前 与患 者 进 行 良好 的 沟 通 , 他 们 提 供 安 静 舒 适 的 候 诊 环 向
境, 向其 说 明检 查 的 目的 、 器 特 性 、 意 事 项 、 气 训 练 、 机 注 屏 造
峡部裂的最佳康复方法
峡部裂的最佳康复方法
峡部裂是指峡部(腮腺与口腔粘膜之间的狭窄空隙)的裂口或损伤。
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与保护:峡部裂的康复过程中,需要给予受损部位足够的休息和保护,避免再次受伤或感染。
2. 饮食调整:在康复期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性或硬质食物,以减少对峡部裂的刺激和压力,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3.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可以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进行漱口,定期刷牙,避免细菌感染。
4. 使用药物: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开具口腔消炎药或局部抗生素药膏,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5. 物理疗法:适当的物理疗法,如热敷或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6. 康复训练:通过峡部运动和牵引等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峡部的恢复和功能重建。
7. 定期复查:在康复期间,定期复查是必要的,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峡部裂的康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康复方法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腰椎峡部裂医学知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正常腰椎解剖结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腰椎峡部裂图片
腰椎峡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腰椎峡部裂图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定义
• 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为腰椎一 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 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患者多为青 少年,女性发病率为男性4倍;可能为女性腰椎肌 肉、韧带相对较薄弱,同时又有孕产等因素共同 存在而引起。可发生在任何节段。椎弓峡部裂多 发生在L 4 或L 5 ,也可L 4 和L 5 同时发生,其裂 隙宽度不一,常发生于椎弓根下2.0~9.0mm,断 端呈锯齿状或圆钝,可有骨桥形成。缺损处常为 纤维软骨组织所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鉴别诊断
• 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 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骨折、慢性损伤等原因而 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 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 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 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 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 做假性腰椎滑脱。
• 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 1/4者。
• Ⅱ :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 • Ⅲ :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 • Ⅳ :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
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
基本病变
峡部骨质断裂,裂隙由纤维组织 连接, 致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 力能力丧失,椎体稳定性差,易发 生异常活动,最终导致椎体向前 滑脱。
椎体前移使椎间孔变形,将神经根 卡压在下一椎体得后缘;
纤维环牵拉变形;
身体重心后移,椎小关节负重加大, 引起椎小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椎小 关节得增生肥大,又加重了椎间孔 和椎管侧隐窝得狭窄。
男,33,左臀部不适1年,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
女,55岁,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 椎弓峡部裂
椎小关节退变,黄韧带钙化
男,50岁,骨盆骨折就诊
椎间盘假性膨出
女,55岁
鉴别诊断
与椎小关节鉴别:
(1)峡部裂得表面呈锯齿状,多有骨碎片,可 见双边征、纤维环变形等脊柱滑脱表现,而 小关节间隙较规则光滑。
病因和病理
椎弓峡部裂在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名称,如椎 弓崩裂、脊柱崩解、椎弓不连、椎弓根裂、 椎弓根不连、及椎弓峡部不连等,但以椎弓 峡部裂较准确且常用,因为它既说明了病理 改变,又指明了病理改变得具体位置。
椎弓峡部裂得病因尚不十分明了,有先 天性学说、获得性学说以及先天性构 造缺陷和后天性损伤得折中学说,运动 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峡部 裂得发生率较高 。
CT得图像重建功能可以重建椎弓 长轴像,直接可见断裂得椎弓峡部, 可以很容易地把假性滑脱区分开来,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CT检查可作为峡部裂确诊不可 缺少得步骤
CT扫描方法
从椎弓根下缘开始扫描,扫描线与椎间 盘平行,常规扫描L3~S1各椎间隙,层 厚为5mm,用骨窗和软组织窗位观察。 如常规扫描椎间盘可疑峡部裂,则行峡 部裂水平螺旋扫描,做二维MPR斜矢状 面重建。
高中生招飞体检腰椎峡部裂的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弱 , 腰 骶 部 肌 肉 不 够 强 大 , 强 度 、 难 度 训 练 易 导致 峡 部 且 高 高
检查横断位 3 ~4层 , 厚 、 距 5 层 层 mm, T 加 扫 相 应 椎 体 层 面 C
扫 描 4 8层 , 描 层 面 与 椎 体 平 行 , 用 骨 窗 、 组 织 窗 照 ~ 扫 采 软
相。 2 结果
有 明 显 的 腰 椎 前 凸 , 干部 略前 倾 , 后 突 、 下 垂 , 躯 臀 腹 腰骶 部 凹
体 检 中 均 不合 格 。
参 考 文 献
[] 劭 宣 , 竟 斌 . 用 颈 腰 背 痛 学 [ . 京 出 版 社 . 2 3 6 1 许 实 M] 北 19 : 3 — 9
3 7 3
点 。 一种 是先 天性 , 胚 胎 期 , 弓 尚 未 形 成 , 出 生 时 仍 然 在 椎 至 是 分 离 的 。 出生 后 约 1 2岁 左 右 , 弓 开 始 联 合 。3 6岁 ~ 椎 ~ 后椎 体 与椎 弓 骨核 融 合 。如 果 在 发 育 过 程 中 , 弓没 有 联 合 , 椎
管 狭 窄 等 。但 是 并 非 每 个 患 者 都 出 现 腰 腿 痛 , 骨 神 经 痛 的 坐 发 生 率 只 有 约 5 。继 发 椎 体 滑 脱 者 , 重 时 可 产 生 马 尾 神 o 严
经麻痹 , 腿部 肌 肉 萎 缩 。 腰 部 活 动 时 内 部 偶 有 移 动 感 。病 人
L 4椎 板 单 侧 峡 部 裂 5例 。 5椎 板 单 侧 峡 部 裂 7例 。 L
青少年脊椎峡部裂,这些要注意!
文/闫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少年脊椎峡部裂,这些要注意!青少年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病变,发生在腰椎的峡部区域,脊椎峡部出现骨折或裂纹,会导致腰部疼痛和运动受限。
这种病变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参与高强度体育活动或遭受运动损伤的人群。
以下是关于青少年峡部裂的注意事项和预防建议。
青少年峡部裂有哪些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活动剧烈的体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加重峡部裂的程度,因此青少年要尽量避免这些活动。
然而,青少年完全不运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峡部裂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散步是一种温和的运动方式,对脊椎的压力较小。
青少年可以选择在平坦的路面上散步,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放松肩膀,步伐适中。
游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对脊椎友好。
在游泳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泳姿势,并注意正确的呼吸技巧。
对于峡部裂患者来说,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时间,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对于减轻脊椎压力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低头,青少年可以在学习中适当调整桌椅的高度,使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
此外,定期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通过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能够有效减少脊椎的压力,预防潜在的损伤。
青少年记得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姿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脊椎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关爱。
3.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对于增强脊椎稳定性和减少峡部裂的发生非常重要。
选择针对腰部肌肉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可以有效锻炼腰部肌肉。
然而,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
在进行腰部肌肉锻炼时,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负荷,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伸展腰部。
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让肌肉逐渐适应并得到锻炼。
此外,注意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避免错误的动作对腰部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腰椎峡部裂
THANKS
滑脱的手术原则为: 减压、复 位、融合和稳定脊柱。手术目的 是解除病人症状, 故术前要准确判 断好症状来源的原因, 部位和范围, 术中在减压、固定、融合等几个 步骤中有所侧重,再结合相关的 影像学检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手 术方案。
单纯峡部修补植骨融合能保留病变节段运动功能,对腰 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操作技术简 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仅适用于单纯峡部裂患者。对于合并椎体滑脱,即使是 轻度椎体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需广泛减压 的患者没有此种手术指征。
2.适用于青少年患者。对于年龄超过30 岁者,直接修复很 难获得成功。
后路椎板植骨融合术包括有火柴棒植骨和大块H型植骨。目 前因其假关节发生率高较少采用。椎体间融合术有植骨量大、 植骨融合快、融合率高、支撑椎体前柱并保持脊柱稳定性等 优点。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椎体间植骨融合是理论上的修 复前中柱的理想方法。椎体间融合术的主要术式有经前路 (ALIF) 、后路( PLIF) 、经椎间孔入路(TLIF)。
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① 不是所有的腰椎滑脱都需要治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腰 椎滑脱患者终生无腰痛症状,无需治疗;
② 伴有腰痛的腰椎滑脱并非都需要手术。对有腰痛症状的腰 椎滑脱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 是否与滑脱有关,因为与滑脱部位相邻椎间盘的变性、小 关节病变或软组织损伤等都可导致腰痛;应针对其原因进 行对症治疗,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如制动、理疗;保守治疗 无效或确定其疼痛与滑脱有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与非器质性下腰痛者大多 相同。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无意中经 X线检查发现。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 一般在20~30岁时症状缓慢出现,开始时有下腰痛, 或同时有腰腿痛,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 般并不严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仍能从事一般劳动。 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 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 疼痛又可加重。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 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但是并 非每个患者都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只有约 50 %。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西藏医药2019年第40卷第2期(总143期)146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8.[4] 蒋满红.常规化疗联合中医药疏肝化瘀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8):1329-1331.[5] 何玲玲,赵亚林,杜林林,等.益气养阴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医学报,2015,30(7):931-933.[6] 郑璇,李艳,殷莹,等.中医补肾健脾法对HBeAg 阳性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5):1624-1626.[7] 刘宏杰,李琦,韩植芬,等.补肾健脾方对裸鼠肝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3):53-56.[8] 蒋岩.扶正抑瘤汤联合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CD44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973-975.本文责任编辑:王聚乐●讲座·综述●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周维山武警西藏总队医院骨科 西藏拉萨850007腰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包括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
其中,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条较为狭小的皮质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一部份骨质的连续性发生中断,我们称之为腰椎峡部裂(或腰椎峡部不连)。
腰椎峡部裂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从事高强度及重体力的患者,腰椎峡部裂引起的下腰痛更为常见。
近年来,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1腰椎峡部裂的病因腰椎峡部的断裂,使得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力的能力大大减弱,腰椎的稳定性降低,有部份患者往往因为峡部裂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1858年,Lambel 首次报道腰椎峡部裂,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腰椎峡部裂的病因可能受遗传因素,解剖因素以及生物力学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
单侧椎弓峡部裂修复手术日记
单侧椎弓峡部裂修复手术日记[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医生告诉我,我得做单侧椎弓峡部裂修复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就像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一样。
我心里想:“咋就落到我头上了呢?”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护士和病人,感觉自己像是个被命运捉弄的小可怜。
我开始回忆,也许是我之前总是弯腰驼背地玩手机,或者是那些年干重活的时候太不注意了,才导致了这椎弓峡部裂。
这就好比一座大楼的根基出了问题,那还不得赶紧修啊。
我对这个手术充满了恐惧,脑子里全是手术台上那明晃晃的手术刀,还有那一堆叫不上名字的医疗器械。
我想,这手术会不会疼得我死去活来啊?我会不会下不了手术台呢?这些想法就像一群小恶魔,在我脑袋里嗡嗡直叫。
下午的时候,护士过来给我讲手术前的准备事项。
她说话那速度,就像机关枪似的,我感觉我都有点跟不上。
什么术前不能吃东西啦,要做各种检查啦,听得我头都大了。
我忍不住嘟囔:“这也太麻烦了,比考大学还难。
”护士姐姐白了我一眼,说:“这是为你好,要是出了问题可不得了。
”我赶紧闭嘴,心里想:“得嘞,您说得对。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想象着手术的场景,医生拿着手术刀,就像一个厨师拿着菜刀在处理食材一样,只不过我就是那个食材。
这个想法有点滑稽,但又让我更加紧张了。
我暗暗发誓,等做完手术,我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再也不胡来了。
可是我又有点犹豫,我真的能做到吗?也许我还是会忍不住偷懒,继续以前那些不良习惯。
哎,不管了,先把手术这关过了再说吧。
[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就是手术的日子了,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只不过这个战场是在手术台上。
我早早地被推进了手术室,那里面冷飕飕的,灯光白晃晃的,特别刺眼。
我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周围那些穿着绿色手术服的医生和护士,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麻醉师过来问我:“准备好了吗?”我想回答“好了”,可是喉咙里就像卡了东西一样,半天只发出了一个“嗯”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因:
1. 先天性 2.家庭性或遗传性 3.后天性、疲劳骨折 伸活动过多,应力 劳损。多见排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等。 4.创伤性
二、病理
疼痛原因:
手术病例发现峡部大多为纤
维软骨样骨痂,有破骨细胞及退行变性。 1.峡部不连椎弓的异常活动 峡部的异常活动
刺激骨痂样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引起腰痛。并通 过脊神经前支出现向臀部或股后部之反应痛。 2.压迫或刺激性神经根痛
谢谢
对于某些滑脱是否采用内固定尚存争论, 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固定,常用的 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附以椎间植 骨、椎间Cage或横突间植骨(见下图)。随 着固定器材的发展,内固定的使用也日趋广 泛。
一般认为对于I度退变腰椎滑脱症的患 者,可行椎间植骨,横突间植骨亦可获得良 好的效果。但峡部裂滑脱症或II度以上(包 括II度)退变滑脱,横突间植骨融合率较低, 一旦未融合易出现内固定失败或二次滑脱, 因此建议使用椎间植骨融合或360°融合。
辅助检查:
X线平片是诊 断的首选方法。 一般包括采用 侧位,左右斜 位及动力性X 线片是必要的。 CT和MRI检查 对于峡部裂有 更确定的意义。
四、治疗
1.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于双侧峡部裂的青年患者, 若年龄小于30岁,滑脱程度较轻(无滑脱或I度 滑脱),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无神经症状,可 行单纯峡部融合术。此术式既简单安全,又可保 留相应的运动节段。
腰椎峡部裂 spondylolysis
又称为腰椎峡部不连、 椎弓崩裂。上下关节突之间 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 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 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 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 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 导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 力能力的丧失, 腰椎失稳, 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3.椎间盘
4.脊椎滑脱 ①腰骶部软组织及关节的劳损。② 骨结构改变。③下腰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受 到压迫或刺激而痛。
三、临床表现
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在无意中经X线检查发现。80%见于L5,90% 为双侧。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 开始时有下腰痛,或同时有腰腿痛,很少至小腿。 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般并不严重, 仍能从事一般劳动。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 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加剧,卧床休息时, 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又可加重。 滑脱时腰椎生理性前突增加,腰部屈伸活动可减 少。严重时可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腿部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