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和相应的抗体。
根据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分布情况,人类红细胞血型分类有ABO血型系统、Rh(Rhesus)血型系统、Kell血型系统、Duffy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等。
其中ABO血型系统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也是最早被发现和研究的。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由A、B、AB和O四种血型组成,具体原理是基于人体对于A抗原和B抗原的免疫反应。
A型抗原是一种N-乙酰半胱氨酸和半乳糖胺共价结合而成的糖质,B型抗原则是由N-乙酰半胱氨酸和甘露糖胺共价结合而成。
根据抗原和抗体的反应原理,血型可分为A型(A抗原+B 抗体)、B型(B抗原+A抗体)、AB型(同时有A抗原和B抗原,但没有相应的抗体)、O型(没有A抗原和B抗原,但存在A抗体和B抗体)。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由Rh抗原D、C、E和小的易位变异抗原组成。
Rh抗原D是最常见的血型抗原,它对人体来说是免疫原,即Rh阴性的人体内会产生抗Rh抗体。
Rh血型有Rh阴性和Rh阳性两种类型,大约95%的人口是Rh阳性,当Rh阴性个体输血或妊娠中遇到Rh阳性血型的红细胞时,会产生抗Rh抗体,可能导致输血反应或胎儿溶血病。
血凝法是通过不同的抗血凝素溶液和被测血液混合,观察出现明显凝聚和不凝等反应来判断血型的方法。
血凝法一般包括直接血凝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两种主要方法。
直接血凝试验是将待测血液加入含有血凝素的试管中,如果混合液出现明显凝聚,则证明患者血型为该试管所含的抗原对应的血型。
间接血凝试验是先通过异种抗血清检测被测血液中的抗体,然后再与相应抗原进行检测,以判断血型。
血凝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但其结果是定性的,无法确定血型抗原的具体类型。
凝集法是通过被测血液与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反射板或红细胞混合,观察反应状况来判断血型。
凝集法常用的有反射板试验和管凝试验。
反射板试验是用反射板上带有抗体孔的试验板,将待测血液加入不同抗体孔中,根据红细胞与抗体的反应程度和凝集情况来判断血型。
红细胞血型检测
20
(一)、 概念:不规则抗体是指血清中抗-A、抗-B以外 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 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ABO血型中的亚型 也称为不规则抗体。 自身抗体: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针对自己 本身的红细 胞抗原。 同种抗体:不只针对自身抗原,也与同种异型 抗原发生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7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膜表面上有无A 抗原或B抗原,将血 型分为 A型、B型、AB型、O型4种。A型人血清 中含有抗-B抗体,B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O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AB型 人血清中不含ABO抗体。 正定型:用抗-A及抗-B试剂与被检红细胞反应, 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或B抗原。 反定型:用标准A细胞及B细胞与被检血清反应, 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 由于ABO血型系统抗体多数为IgM类,在室温盐水 介质中就能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
红细胞血型检测
19
(三) 弱D型(Du型)血型及其鉴定: Du型抗原是RhD的弱抗原,这种抗原通常与IgM 类抗D试剂不产生直接凝集反应,而与部分的 IgG抗D血型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反应阳性。因 此当我们初次得到Rh阴性结果时,必须进行Rh 阴性确认试验,即用三种不同批号的IgG抗D定 型,如果全部阴性方可认为该被检者为Rh阴性, 否则,只要有一批为阳性,则可认为是Du型。 弱D人群作为献血者按照RhD阳性对待,其血液只 能给Rh阳性受血者输注;作为受血者按照RhD 阴性对待,只能接受RhD阴性血液。
红细胞血型检测
15
(二)Rh(D)定型和定型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IgG抗D和IgM抗D)。 Rh系统是最为复杂得多一个系统,涉及临床的 主要有D、C、c、E、e五个抗原,其中D抗原的 免疫原性最强,仅次于A或B抗原。 Rh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微量板 法、微柱凝胶法等,试管法最为经典。目前大 部分医院都使用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方法 简便快捷,准确度较高。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引言: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根据不同的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与否,可以将人类的红细胞血型分为A、B、AB和O型。
了解红细胞血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包括输血、器官移植和孕产妇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红细胞血型的原理以及常用的检测策略。
一、红细胞血型的原理红细胞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决定的。
抗原是一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而抗体则是一种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的红细胞血型可分为A、B、AB和O型。
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之一。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人类可以分为A型、B型、AB 型和O型。
A型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抗原和B抗原,而O型红细胞表面则没有A抗原和B抗原。
2.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是Rh因子,也称为D抗原。
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因子,则为Rh阳性;如果没有Rh因子,则为Rh阴性。
二、红细胞血型的检测策略红细胞血型的检测通常包括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两个方面。
1. 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指确定个体的ABO血型和Rh血型。
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包括直接血细胞法和血清试剂法。
直接血细胞法是通过将被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抗血清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抗A血清混合,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A型;如果与抗B血清混合后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B型。
血清试剂法是通过将被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A型红细胞混合,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B型。
2. 抗体筛查:抗体筛查是为了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与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以避免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常用的抗体筛查方法包括交叉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
红细胞血型检测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主要程序:
1、受血者血液标本的处理; 2、ABO血型和RhD血型定型; 3、红细胞同种抗体筛查和鉴定; 4、交叉配血试验; 5、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查和配合试验; 6、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7、交叉配血结果的报告和发血等。
定为无细菌污染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 5、应用抗-AB、抗-A1或抗-H检测红细胞; • 6、分析O型筛选细胞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是同种异型或冷自
身抗体干扰正反定型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 ABO正反定型的临床应用 • 1、实施输血治疗的首要步骤; • 2、组织器官移植; • 3、母、子ABO系统血型不合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1.ABO定型 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但在室温反应良好,所以常 规的ABO定型试验仅在室温进行。
(1)定型方法:正、反定型的试管离心方法目前仍被认为是最可 信赖的ABO定型方法。
1)定型试剂:有些ABO血型诊断试剂是以人的血清汇聚而制成的 ,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高效价(1:128)的IgM抗A或抗B。 第二,具较好的亲和性并不含冷凝集素。 第三,必需具有检测A2,A2B血型的能力。 第四,血清必须通过HIV,HCV,HBV等检查或经病毒灭活。另 外一些ABO定型试剂是由来自培养细胞株的单克隆抗体所制成 。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目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节 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第三节 酶处理试验技术 第四节 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第五节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 第六节 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第七节 吸收放散技术 第八节 凝集试验技术 第九节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红细胞血型检测
三、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一、概念:
1、不规则抗体:是指血清中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也称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 2、自身抗体: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针对自己本身的红细 胞抗原这类抗体不仅仅与自身红细胞凝集,通常也与多数 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3、同种抗体:不是针对自身抗原,而是与同种异基因的红细 胞发生反应,即与某些献血者的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第二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黄冈市中心医院 肖 华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酶处理试验技术 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聚凝胺介质试验技术 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吸收放散技术 凝集试验技术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学习要求
1.输血前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受血者标本接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4.抗体筛选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5.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抗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 7.微柱凝聚试验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8.常见的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有哪些? 9.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
(二)Rh(D)定型和定型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Rh定型主要鉴 定D抗原(IgG抗D和IgM抗D)。 Rh系统是最为复杂得多一个系统,抗原达50多种,涉及临 床的主要有D、C、c、E、e五个抗原,其中D抗原的免疫原性 最强,仅次于A或B抗原。D>E>c>C>e 1、Rh定型 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微量板法、 微柱凝胶法等。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 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较高。
第三节 红细胞检查
贫血的程度与临床表 现并不一定一致
(六)临床意义
RBC+Hb的变化
增
多 减
生理性增多 年龄性别及缺氧代偿引起的增多
病理性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②绝对性增多 生理学减少
①6个月~2岁的婴幼儿;②中、晚期妊娠的孕妇;③造血 功能减退老年人。 以上几种情况所致的贫血统称为生理性贫血
少
病理性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 肿瘤骨髓转移等。②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 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③红 细胞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④红细胞丢失过多:急、 慢性失血
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
第四节 红细胞检查
第四节 红细胞检查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红细胞计数 五 红细胞平均值
血红蛋白测定
六
网织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形态检查
七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细胞比容测定
八
概述
网织红细胞成熟48小时,红 细胞存活月120天
红细胞的发育过程
一、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 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 量,是诊断贫血等疾病最常用的检查项 目之一。 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 胞的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 断和鉴别诊断。
1.原理
溶血 氧化 计算 结合
RBC
Hb
Hi
HiCN
λ=540nm OD值
Hb(g/L)=KA
直接计算结果
此处K值为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更多采用 标准品参照,测定未知样品血红蛋白浓度
制作标准曲线求得样品Hb浓度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
红细胞血型系统
主要内容: 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学基础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 多凝集红细胞
一、免疫学基础原理
(一) 抗原(antigen)
免疫原(immuno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它可以 在体内和体外与其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两个反应阶段:致敏和凝集阶段
影响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的比例 反应温度 溶液的pH值 孵育时间 离子强度 红细胞间距离
常用红细胞抗原和抗体鉴定试验
生理盐水法
saline agglutination test
抗球蛋白试验 antiglobulin test , Coombs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抗原的功能
抗原能够刺激缺乏此物质的机体发生体液 免疫(humoral response)或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response) 反应。
前者通过浆细胞合成抗体输送到血液或体液 中;后者由淋巴细胞介导,出现延迟性超过敏反 应或排斥移植物的生物效应。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红细胞 红细胞
自然状态下的红细胞
黄色表示红细胞 表面的负电荷层
红细胞之间保持 24nm的距离
蓝色表示红细胞 周围的正电荷层
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适温度,分为两种 冷型抗体 cold antibody 温型抗体 warm antibody
按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依存关系
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意外抗体)
输血前检查的要求
▪ 输入的红细胞 ▪ 输入的血浆成份
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
02人体ABO血型的鉴定及红细胞生理特征的检测
三 实验主要仪器及药品
新鲜鸡血、小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移液管、8号注 射针、1% NaCl溶液浓度(使用固态NaCl与蒸馏水配 制 )
实验1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四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5人一组)
1.1%NaCl溶液母液的配制 百分浓度法:称量1gNaCl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梯度低渗NaCl溶液的制备 取小试管9支,用记号笔编号后排列在试管架上。按下 表加入NaCl溶液和蒸馏水
实验2 人ABO血型的鉴定
B型血清 (抗A) A型血清 (抗B)
判 断 标 准
滴入AB型血 (包含抗原A、B)
滴入B型血 (包含抗原B)
滴入A型血 (包含抗原A) 滴入O型血 (无抗原A、B)
注意事项!!!!
一级戒备:
1.所有针头使用前必须酒精消毒! 2.所有针头均为一次性使用,只能个人使用, 不能交叉使用! 3.血清的使用请节约! 4.使用后的针头、沾血的棉签等一切耗材均统 一回收! 5.针头等务必小心使用,不得针扎他人!
二级戒备:
1.所有玻璃仪器小心使用,避免摔碰,使用完 毕后清洗,不留痕迹!
五 作业:
(1)拍摄本组梯度低渗检测红细胞脆性的照片,并在照片 中具体标注最小脆性与最大脆性的梯己的血型检测结果照片,并注明自己的血型。
注意:不要有雷同报告!
人体ABO血型的鉴定及 红细胞生理特性的检测
最新03第二章-红细胞血型检测教学讲义ppt
关二爱、生命受血呵护者健和康 供血者ABO和Rh定型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上述两种试验可以互相验证,如果两个结果不符,应通过 进一步试验确认血型。
新生儿和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婴儿由于血液中无ABO抗体 或抗体很弱,该人群可只做正定型。新生儿血浆中可能存在来 自母体的抗体,应注意鉴别。
关爱生命 呵学护健习康要求
• 1.输血前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2.受血者标本接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3.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4.抗体筛选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5.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6.抗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 • 7.微柱凝聚试验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 8.常见的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有哪些? • 9.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哪些?
1)技术和管理错误:这是ABO定型中产生异常结果的主要原因 ,包括:标本或试剂搞错;器材不洁;试剂污染或失效;离 心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漏加试剂 ;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 正反定型不符分析的基本程序 • 1、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首先重复试验; • 2、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 3、查询受血者既往病史及输血史和用药史等; • 4、多次洗涤标本红细胞或试剂红细胞,应换用新开启的确
定为无细菌污染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 5、应用抗-AB、抗-A1或抗-H检测红细胞; • 6、分析O型筛选细胞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是同种异型或冷自
(二)标本的接收
输血科技师接收血样标本时,应认真核对受血者的相关信息, 尽可能了解受血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等情况。如果 有输血史,这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最后一次输血的日期,若3个月 内输过血,那么供血者的红细胞没有完全代谢消失,可能依然 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导致血型定型试验中出现混合凝集的结果
红细胞血型检测
红细胞血型检测摘要】目前红细胞血型至少已发现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抗原。
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个系统。
本节重点介绍ABO和Rh两个血型系统。
【关键词】红细胞类型检验(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的分类人类红细胞表面有两种抗原,分别为A抗原和B抗原,A型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含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含有A和B两种抗原,O型红细胞既不含有A抗原也不含有B抗原。
在人的血清中,存在着两种天然抗体,一种叫抗A抗体,一种叫抗B抗体,在A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 B抗体,在B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在AB型人的血清中既不含有抗A抗体也不含有抗B抗体,O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两种抗体可分别与相应的A或B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ABO抗原与血型物质 ABO系统的血型抗原有A、B、H三种,它们属于多糖类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表面,与脂质、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抗原成分由多糖和多肽组成。
多肽部分决定血型的抗原性,多糖部分决定血型的特异性,H抗原是A、B抗原基础物质。
ABO各型红细胞上都有H抗原,O型最多,其顺序分别为O>A2>A2 B>B>Al B。
ABH抗原在胎儿37天时便能检出,以后反应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至出生时红细胞 ABH抗原的敏感性已是成人的20%,至20岁时达高峰,抗原性终生不变,所以,初生儿不易鉴定血型。
3.ABO血型抗体 ABO血型系统抗体若按产生的原因又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1)天然抗体:没有可以觉察的抗原刺激,在体内自然存在的抗体称为天然抗体,如人体血清中的抗A、抗B抗体,就属于天然抗体。
天然抗体大多数都是IgM,分子量100万,分子的长度为95 nm,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不耐热,70℃加热l小时便破坏,能在等渗盐水中与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因此,又叫凝集素或盐水抗体或完全抗体。
红细胞血型检测完整
反定型:用标准A细胞及B细胞与被检血清反应,检测血清中 是否存在抗体。
由于ABO血型系统抗体多数为IgM类,在室温盐水介质中就 能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学习要求:
• 1.输血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2.受血标本接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3.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4.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5.抗球蛋白试验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 • 6.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有哪些?
第一节 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2)血清异常:血清蛋白引起缗钱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
3)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 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
4)异常基因型:ABO亚型的检查中,A、B抗原可能为弱抗原 ,难以检出。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5)近期输血:试验前曾输入过其它ABO血型不一致的血液, 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型时显示“混 合外观凝集”现象。
6)嵌合体血型: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两类血型红细胞群体,定 型时可以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治性贫血患 者中,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性可受到抑制,检出困难。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 发生多凝集现象。
9)获得性B: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 的活性。
(三)标本的要求
1. 对输血前检查的血液标本应严格要求能代表受血 者当前的免疫学状况,标本还需经鉴定和标记, 保证其准确无误地来自受血者和供血者,应和血 液申请单上的内容一致。
红细胞血型检测
另加染液,以区别。 A亚型应用抗A1抗体鉴定。
(2)单克隆抗体:
• 近年来血型单克隆抗体作为新型的诊断试剂取代了传统人血 清制备的抗体,进一步确保了输血安全。
• 优点: (1)特异性抗体,不含其它血型抗体、冷凝集素,使结果更 准确,不受干扰。 (2)不含HBV、HCV、HIV等病毒,避免了使用者受感染。 (3)可以形成工业性生产,节约了大量人血清的原料。
4、ABO血型鉴定出现异常的原因
1、原因: 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
责任心方面 技术方面 标本红细胞或血清本身的问题: 血清方面(抗体效价低或被抑制、假凝集) 红细胞方面(弱A、类B)
(1) 假凝集(串钱状凝集)
较多见,本身不是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原因:
A 某些肝病、肾病等所致的纤维蛋白原及球 蛋白的增高。
• 第二阶段
真凝集阶段
直接法可检查受检者的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 间接法可用于鉴定Rh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假阳性 抗球蛋白试剂不纯 红细胞洗涤已凝集
红细胞质量 不抗凝标本 漏加试剂 离心过度 盐水保存不当 红细胞直抗阳性
假阴性
红细胞、血清 及试剂质量
洗涤不充分 操作过程不连 续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目的:选择与患者血型配合的各种血液成分, 使之能在患者体内有效地存活,无不良反应, 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的目的。
输血前实验室检测
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 处理 二、受血者和献血者ABO和Rh 血型鉴定 三、交叉配血试验 四、特殊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五、血小板输注前的检查配血 六、标签和发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试验
原理:待检血清抗体加入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或待 检抗原红细胞加入已知效价的特异性抗血清,产生 抗原抗体反应,离心后分离经过抗原吸收的血清。 将吸收前与吸收后的血清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并 测定其效价差异,若吸收后的血清效价低于吸收前, 证明待检血清中含有与已知红细胞抗原对应的抗体, 或待检红细胞与加入的已知抗原的红细胞血型相同。
实验原理
•分子筛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游离红细胞和凝集红细胞是否能通过特 殊结构的凝胶介质,从而使不同状态的红 细胞得以分离
阴性反应 离心力作用下,未与抗体结合的游离红细 胞因体积小通过凝胶层,沉淀于底部,形成“细胞扣” 阳性反应 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因体积大被凝 胶阻滞不能通过凝胶层,留于凝胶介质的顶部或悬浮于 凝胶中
红细胞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 ABO疑难血型的鉴定 • 发现ABO血型新等位基因 • ABO基因突变的研究 • 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辅助诊断 • 某些疾病的病理研究 • 法医个体识别
本章小结
•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是准确选择用于受血者的血液 或血液制剂,使输注的血液成分能在受血者体内 存活并发挥其有效作用。
临床应用
•鉴定存在于红细胞上的弱抗原,分离、鉴定 混合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和免疫性输血 反应的抗体等 •IgM抗体检测时应使用冷吸收、热放散 •IgG抗体检测时应在37℃吸收、乙醚放散
第八节 凝集抑制试验
重点提示
• 凝集抑制试验概念 • 唾液中可溶性ABH血型物质的检测 • P1、I等血型抗原凝集抑制试验
实验方法
•经典的血清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 IgG、IgA等抗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 也可测定补体组分C3、C4片段参与的免疫 反应。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DAT用于检测在患者体内致敏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和 (或)补体。 IAT用于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即在体外将人血 清与红细胞致敏,再与抗球蛋白试剂反应。
凝集抑制试验简介
• 可溶性血型物质:人类血型抗原部分以游 离形式存在于血浆、唾液等液体中,如 ABH、Lewis、I、P、Chido、Rodger等
• 凝集抑制试验:用于鉴定存在于体液和(或) 非红细胞上的可溶性血型物质,利用这些 血型物质可以结合相应抗体这一性质,用 红细胞检测抗体是否被吸收或中和的情况, 以显示相应血型物质的存在。
第一节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
重点提示
• 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 •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 交叉配血试验
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
• 原理: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凝集反 应来完成。
• ABO血型鉴定:正定型、反定型。
正定型,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或)B抗原;反 定型,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抗-B抗体(凝集素)。
第七节 吸收放散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 吸收试验 • 放散试验 • 临床应用
吸收试验
• 根据被检标本中所含抗体的最适反应温度, 对其进行吸收。
• 冷抗体4℃反应最强,通常用冷吸收技术, 即自身抗体用自身红细胞吸收,同种抗体 用对应红细胞吸收,多为IgM抗体
• 温抗体 采用酶处理后的红细胞在37℃孵育, 多为IgG抗体
• 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 • 实验方法:盐水介质法、白蛋白介质法、低离子
强度介质法(LISS)、酶技术、抗球蛋白试验、凝 聚胺(polybrene)促凝技术和凝胶试验(Gel test) 等
交叉配血试验
1. 主侧交叉配血:受血者血清(浆)与供者红细胞 反应,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者红细 胞的抗体。
• 灵敏度高,可检出IgM和IgG类抗体
实验方法
• 两步:红细胞去电荷、红细胞复电荷 •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可在试验过程中产生
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产生的凝集则不可逆 • 试剂: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重悬液
第五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 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 临床应用
适用范围
多用于抗球蛋白试验、ABO血型正/反定 型、交叉配血及其他血型系统抗原检测。 •中性胶 不含抗体,相当于试管的作用 •特异性胶 含特异性抗体,如抗-A、抗-B, 可进行AB抗原检测 •抗球蛋白胶 含抗球蛋白,可进行IgG类抗体 的检测
优点
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便于 保存、节约标本、标准化、使用安全
第二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目录
• 第一节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 •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 第三节 酶介质试验技术 • 第四节 凝聚胺介质试验技术 •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技术 • 第六节微柱凝胶介质试验技术
目录
• 第七节 吸收放散试验技术 • 第八节 凝集抑制试验技术 • 第九节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
临床应用
• DAT:胎母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调查、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及药物诱发型溶血病的 诊断
• IAT: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器官移植、妊 娠所致免疫性血型抗体以及自身免疫性血 型抗体的检出和鉴定
第六节 微柱凝胶介质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 实验原理 • 适用范围 • 优点
• 基本方法:利用DNA序列的特异性来间接 区分等位基因
• 包括:引物延伸法(PCR-SSP)、限制性片 段长度多态分析法(RFLP)、PCR-序列特 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PCR-单 链构象多态(PCR-SSCP)、PCR反向点杂 交(PCR-RDB)、PCR-DNA测序、基因芯 片及PCR指纹图
• 原理:当需要确定某些被检血清的抗体特 异性时,可用已知血型物质辅助鉴定。如 怀疑血清中含有抗-P1时,可用商品化的P1 血型物质来确认
• 适用范围:用已知血型物质测定未知抗体 的特异性
第九节 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
重点提示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介绍 • 红细胞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介绍
2. 次侧交叉配血: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者血清(浆) 反应,检测供者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受血者红 细胞的抗体。
3. 自身对照:受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浆)反应, 以排除自身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 细胞缗钱状假凝集等干扰试验结果的因素。
第二节 盐水介质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 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 结果判读
实验原理
• 常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 • Rh、Kidd血型系统的检出效果最好 • 对M、N、S、s、Fya、Fyb抗原破坏较显著
实验方法
• 一步法 在血清和红细胞反应体系中直接加 入酶液促进抗体与相应红细胞反应,敏感 性较差
• 二步法 用酶液消化红细胞后,洗涤去净酶 液,增强红细胞抗原性,使不完全抗体与 之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性凝集
唾液中可溶性ABH血型物质的检测
• 原理:人体液中可检出ABH抗原物质,称 为分泌型;不存在ABH抗原物质,称为非 分泌型。H物质在A、B、O、AB四型分泌 型个体唾液中均存在, O型人含量最多
• 适用范围:用于ABO、MN等血型鉴定的辅 助试验
• 实验方法:抑制物处理,抗体标化
P1、I等血型抗原凝集抑制试验
• RhD血型鉴定:红细胞上存在D抗原时,可与抗D分型血清产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出现红 细胞凝集为RhD阳性,不凝集者为RhD阴性。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 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 即抗-A、抗-B之外的血型抗体
• ABO系统中的亚型,变异型的抗-A1或某种抗-B等 抗体
实验原理
• 在盐水介质(saline medium)中,IgM类天 然抗体分子链较长可直接与含有相应抗原 的红细胞结合,并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 仅能检出IgM类抗体,无法检出IgG类抗体。
实验方法
• 平板法 应用于常规ABO血型和RhD抗原定 型,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 试管法 定型试验或半定量试验,如测定抗 体效价,结果准确、可靠。
放散试验
• 通过改变物理条件把结合到红细胞膜上的 抗体解离下来
• 获得红细胞上致敏的抗体(自身抗体)用 于自身吸收
• 获得没有抗体吸附的红细胞,用于血型鉴 定和交叉配血
放散试验
• 试验方法:热放散技术、乙醚放散技术、 磷酸氯喹放散技术、冻融放散技术、柠檬 酸放散技术、氯仿/三氯乙烯放散技术、二 甲苯放散技术
实验原理
• 大部分IgG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 盐水介质中能够特异性结合,但不发生肉 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该类抗体称为不完全 抗体
• 抗球蛋白分子的Fab片段可与包被在红细胞 上的球蛋白分子的Fc片段结合,从而通过 抗球蛋白分子的搭桥作用使不完全抗体与 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产生肉眼可见的凝 集反应
结果判读
• 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不凝集,被检管出 现凝集为阳性,不出现凝集判定为阴性。
• 阳性对照管不凝集或(和)阴性对照管出现凝集, 试验失败。分析原因,重新试验。
第四节 凝聚胺介质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 凝聚胺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铵盐多聚物, 可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引起正常红 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聚集。加入柠檬酸 重悬液(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 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消失
结果判读
• 阳性结果 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或溶血 • 阴性结果 红细胞呈游离的混悬状态 • 溶血 阳性结示
• 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 作用于红细胞表面的多糖链,减少红细胞 表面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增强IgG抗体 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凝集反应
• 改变红细胞表面结构,暴露出某些隐蔽抗 原,使IgG类不完全抗体可以与酶处理的红 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
• 输血前检查包括: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不 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